荒木先生的《我的學問觀》以華嚴學、禪學、硃子學、陽明學四支為中心。他的研究特色在要把儒、釋、道三教互相影響的關係客觀、正確地描寫齣來,拋棄瞭以儒教為優先的教條主義,特彆重視由高度理論與心理探求儒、佛間的對應和交涉,並由此一新角度看宋明理學,緻力於發掘被埋沒的思想傢。
本書將論集所收的八篇文章,分為三組,簡略地提齣一些自己的感想與響應。頭兩篇:《氣學商兌——以王廷相為中心》、《郝敬的立場——兼論其氣學結構》成為一組。接著論趙大洲、李通玄在明代,毛稚黃與鄧豁渠的四篇文章又構成一組。最後,《中國佛教基本性格的演變》與《覺浪道盛初探》二文又構成一組。
《消暍集》的“暍”字,荒木原书误印作“喝”,汉译本将其改正过来。但是,“笔尘”的“尘”字,汉译本台版作“塵”,荒木原本却作“麈”(音zhǔ)。按,“麈”字正确,汉译者疏忽误读成“塵”(尘)。 其实,“见遗华严合论抄禅机要诀笔麈诸书”应作一气读,里面包含着三种书名。《华严合论》即李通玄《新华严经论》的别称,但夏树芳此处所谈并非《合论》本身,而是它的某种名为《华严合论抄》的删略本。换言之,“抄”字应属上读,是书名的一部分,并非用来表示“抄禅机要诀”这一行为。明代为《华严合论》作删略的有好几家,包括李贽的《华严合论简要》和殷迈的某种《华严合论》删略本,也就是顾起元在《李长者〈华严经论略〉序》里谈到的“昔白野殷宗伯,卓吾李居士,皆于《新论》著有钞略”。
评分##王廷相、李通玄、觉浪道盛三篇值得一看。
评分##王廷相、李通玄、觉浪道盛三篇值得一看。
评分##不好看
评分##用力看的是《基本性格》和《觉浪道盛》两篇;与其说“看”,不如说“嗅”。
评分##大致翻过。荒木大师于明季思想的内里,颇能尽其精微。读其著作,冀能窥之一毛。
评分《消暍集》的“暍”字,荒木原书误印作“喝”,汉译本将其改正过来。但是,“笔尘”的“尘”字,汉译本台版作“塵”,荒木原本却作“麈”(音zhǔ)。按,“麈”字正确,汉译者疏忽误读成“塵”(尘)。 其实,“见遗华严合论抄禅机要诀笔麈诸书”应作一气读,里面包含着三种书名。《华严合论》即李通玄《新华严经论》的别称,但夏树芳此处所谈并非《合论》本身,而是它的某种名为《华严合论抄》的删略本。换言之,“抄”字应属上读,是书名的一部分,并非用来表示“抄禅机要诀”这一行为。明代为《华严合论》作删略的有好几家,包括李贽的《华严合论简要》和殷迈的某种《华严合论》删略本,也就是顾起元在《李长者〈华严经论略〉序》里谈到的“昔白野殷宗伯,卓吾李居士,皆于《新论》著有钞略”。
评分##王廷相、李通玄、觉浪道盛三篇值得一看。
评分《消暍集》的“暍”字,荒木原书误印作“喝”,汉译本将其改正过来。但是,“笔尘”的“尘”字,汉译本台版作“塵”,荒木原本却作“麈”(音zhǔ)。按,“麈”字正确,汉译者疏忽误读成“塵”(尘)。 其实,“见遗华严合论抄禅机要诀笔麈诸书”应作一气读,里面包含着三种书名。《华严合论》即李通玄《新华严经论》的别称,但夏树芳此处所谈并非《合论》本身,而是它的某种名为《华严合论抄》的删略本。换言之,“抄”字应属上读,是书名的一部分,并非用来表示“抄禅机要诀”这一行为。明代为《华严合论》作删略的有好几家,包括李贽的《华严合论简要》和殷迈的某种《华严合论》删略本,也就是顾起元在《李长者〈华严经论略〉序》里谈到的“昔白野殷宗伯,卓吾李居士,皆于《新论》著有钞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