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鮮紅唇膏:我的嘴唇吹齣謊言,引你春心蕩漾!
信口雌紅。
今年時興無色唇膏和黑色眼影——遠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
床——在床上寂寞使年輕女人忘記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輕女人忽略瞭自己的愚蠢。
女性的時尚天堂:不戴胸罩,穿男人內褲!
內容簡介
《口紅集》劉索拉新作,輯錄瞭近些年劉索拉的精美散文,該書內容涵蓋廣泛,話題涉及男女、音樂、時尚閑談、遊記散文等等,書裏輯錄的文章哪怕話題嚴重口氣也“輕薄”,這本書應該是索拉創作中最好讀,也是話題最輕鬆貼近讀者的一本書。照索拉的話說:“這種說小話的寫作本事一是為雜誌寫專欄練齣來的,二還可以推論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難養’,故結《口紅集》。”《口紅集》裏還穿插著作者平日裏隨筆記錄的各種短句,在書中短兵相接。例如:
鮮紅唇膏:
我的嘴唇吹齣謊言,引你春心蕩漾!
信口雌紅 。
今年時興
無色唇膏和黑色眼影 ——
遠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
床——在床上寂寞使年輕女人忘記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輕女人忽略瞭自己的愚蠢。
女性的時尚天堂:不戴胸罩,穿男人內褲!
另,書中還配有索拉親自繪製的插畫作品,是一部圖文並茂、妙趣橫生的作品。索拉是著名作傢,在文學界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市場號召力!
作者簡介
劉索拉,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麯係。從事作麯、音樂演齣、文學寫作。她周遊世界,曾長期居住倫敦和紐約,與各國樂隊和各流派著名音樂藝術傢閤作,創作瞭大批音樂作品,其中包括影視、舞颱及室內音樂。早期專集唱片包括名列英美排行榜的[蘭調在東方](美國寶利金唱片)。她的最新音樂作品包括她本人作麯配器、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大型室內樂歌劇[驚夢]-由(德國)現代室內樂團以及[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聯閤在世界巡演。2008年她應(英國/丹麥)聲樂劇院邀請而創作(編劇,作麯及配器)的為歐洲古代樂器和歌唱傢演奏的新室內歌劇[自在魂]將於2009年五月在英國巴比坎藝術節首演及丹麥等國相繼演齣,這部歌劇是為瞭紀念她母親李建彤而作。除此,近年來她投入瞭很多精力營造以風格特異著稱的[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主要文學作品有小說《女貞湯》、《你彆無選擇》、《藍天綠海》、《尋找歌王》、《混沌加哩格楞》、《香港一條街的故事》,散文《藍調之緣》,對話散文集《行走中的劉索拉》、《曼哈頓隨筆》等。主要音樂專集有《藍調在東方》、《六月雪》、《中國拼貼》、《纏》、《春雪圖》、《隱現》,室內樂作品《形非形1、2》、《靈》及搖滾歌劇《藍天綠海》等。小說有英、日、意等外文譯本,曾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奬及多項文學奬。現在北京和紐約居住。
內頁插圖
目錄
序1
漫談中國女人3
女人,女人,女人12
唐璜精神14
音樂詞典對生活的啓示19
從遠古傳來的愛情信息26
理想情人32
男女問題A-Z35
我贊美男人39
某女搜男記42
古城小遊46
威尼斯一瞥50
工人階級在曆史中的永久作用55
曼哈頓隨筆59
橫 聊69
時裝故事73
鬍畫鬍說76
無法分析男女情95
女人心病99
生活中的音樂103
懺悔的假象108
文字的假象113
有些事兒是不能比賽的117
細 節121
精神和物質的PK125
糖 精129
整容的爭論131
夢想與現實134
鋼筆的語言138
愛情現實說142
物質與藝術作品145
我 說149
淺談音樂與神秘主義164
口紅集
4
口紅集
口紅集
57
鬍畫鬍說
76
口紅集
口紅集
鮮紅唇膏:
我的嘴唇吹齣謊言,引你春心蕩漾!
信口雌紅。
今年時興
無色唇膏和黑色眼影——
遠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
精彩書摘
漫談中國女人
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真早呀
小的時候從我媽媽的言傳身教裏,我體會到中國第一代女權主義者的威力。那時候為瞭錶示反叛,我發誓不論女權。八十年代後期,我和老一代女作傢楊沫女士及中國婦聯領導和加拿大女權主義代錶團有過一次會麵。我非常幼稚地強調中國女性不需要女權,因為我們的媽媽早就女權瞭,我就盼著當傢庭婦女!後來在英國,遇到英國女權主義的知識分子,盡管她們比我大不瞭多少,但是一見到她們就想起我媽媽來。見多瞭這類知識分子,我開始對媽媽那一代女權主義者産生瞭好奇,同時又有瞭一種肅敬: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真早呀。
女權主義是現代文明文化的産物,當婦女意識到自己的獨立身份和纔能,意識到自己獨立的思想價值後,對社會中的男權主宰現象進行反抗,要強調自己的獨立社會地位。二十世紀初期,在歐洲發達的國傢和城市中,女權主義非常猖狂。幾乎是同時,中國也有瞭女權主義者。因為中國開始有瞭受新教育的女性,這些女性自然把女權主義接受過來。蔡暢,丁玲,冰心,梅娘,楊沫,乃至絕代纔女佳人林徽因、張愛玲等,盡管不高唱女權,她們的作為,都是極端女性主義的。
革命和女權不是一迴事
但是中國的大多數女權主義者們很快就被戰爭和革命捲入到一種鮮明的政治運動中去瞭——馬剋思主義革命和抗戰。比如像我媽媽那種年輕一些的專科生,剛剛開始思考社會和自我問題( 我看到媽媽在高中時期寫瞭很多詩句 ),二戰就來瞭,日本人來瞭,戰爭來瞭,馬上決定加入抗日戰爭。還沒來得及想清楚自己的女性問題,就成瞭抗日戰爭大學的革命戰士。到瞭抗大,男女馬上平等,什麼都不用想瞭,每天唱著戰歌等著黨給派活兒。遠不及年長一些的女知識分子們幸運,比如丁玲雖到瞭延安,她知道自己還是接著當作傢。
也許是一直沒來得及真正體驗女性主義,而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工作( 女權和革命是兩碼事 ),媽媽在學生時代的女權意識一直保持下來,顯得比很多同代同等資曆的女性要絕對和極端。這可能源於她在去延安之前受教育的地區——上海,也可能源於她在河南上學時捲入的學生運動和文學活動等。幸虧如今我能有幸結識到梅娘女士,她曾是抗戰時期傑齣的年輕女作傢,同時是一位鮮明的女權主義者,和我媽媽同齡。她至今保持著女權主義的態度,成熟而不刻闆,看到她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國女權主義的早熟,也更明白瞭媽媽的很多憂慮。
她們曾經憂慮什麼呢?肯定是下一代的事情。比如像我這種完全沒有受過任何女性教育的人,從小隻知道空泛的男女平等口號。媽媽在我上大學時期,見到我就追在我屁股後麵強調女性的獨立精神,我以為她指的就是畢業後要多掙錢,自己靠自己生活,但等我終於混齣來點兒可以誇耀的事情,又發現她要求的並不是這個。我們以為愛情就是過小傢傢,衣服就是時髦的好,事業就是聽個響兒。結果無論我怎麼臭顯擺,媽媽似乎都不滿意。經過瞭二十多年的迴味,我纔明白瞭媽媽的苦心,明白瞭什麼叫女權主義。女權主義不是要求女人的臉上都長鬍子,那都是初級女權,女權主義是要女人真正地美麗。
我們這一代女性是在共産主義男女平等的旗幟下長大的。男女平等的口號實際上把女性的特徵給抹瞭。沒有女性特徵當然也就不會再議論女權。僅有的關於女權的討論是婦聯關於農村拐騙婦女拋棄女嬰的事情,那又似乎離城市女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尤其是八十年代,國傢開放瞭,有瞭物質的生活,有瞭大批的進口外國人和貨,年輕女人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大放異彩瞭,彆說什麼女權女性意識瞭,什麼意識都沒瞭,隻剩下種種好奇的欲望。
男女平等的意識不足以教育女性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從來沒有過私人住宅——無論高低檔的住宅,都是公傢分的,有私人財産的傢庭也早都充公瞭;也從來沒有過私人的汽車——建國後所有汽車是公傢分派的,有私車的也早都公産瞭;然後在“文革”期間鏟除瞭城市裏的貓狗寵物;一般的傢庭,丈夫的工資養不起一個太太;解放後長大的男人們從來沒有受過獻花的訓練,女人從來不知道剃汗毛的用處……我們一懂人事,就知道男女平等,工作至上。
而在西方,女人們正在為瞭不當彆墅中的主婦而鬥爭。
我們這裏發生的一切都和西方是反的,八十年代,在西方女權主義已經成瞭女性生活主流意識的時候,我們這裏很多年輕女人們反都開始憧憬著當專業太太的生活:車,房子,狗,丈夫,孩子,成瞭多年來她們的最高夢想。而這些夢想,又恰恰是我媽媽那些三十年代的年輕女性曾擔心會墮入的必然生活陷阱( 我媽媽當年上的上海藝專,實際就有培養高檔太太的性質 )。
媽媽的一句話老是齣現在我耳邊:“我們年輕時鬥爭的目的,就是為瞭把你們從這些東西中解放齣來,但你們為什麼又把它們撿迴來瞭?”她不明白。但身為一個中國女權加革命媽媽的女兒,我瞭解身邊女人們為何要爭取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過去的教育抹殺瞭男女的性彆特徵,突然國門一開,發現世界上彆的地方的女人都不像我們這麼活著,生活中有那麼多為瞭女人而製造的東西,似乎隻有當傢庭婦女纔有工夫去享受女性的天然,於是,我周圍的一些年輕女性奮身投入中産階級傢庭婦女行列。
能選擇的女性模式並不多
記得小時候看《 紅樓夢 》,為瞭林黛玉來迴地哭,就因為她沒得到賈寶玉。幾乎所有浪漫的女讀者都由此而衊視薛寶釵,看到書的結尾,薛寶釵落瞭個單身母親,大傢都說活該。其實單身母親的樂趣到瞭如今纔揭曉,鬧瞭半天那也是一種天堂!我有個女朋友曾經很大膽地指齣,她的一生寜可當薛寶釵也不當林黛玉,因為林黛玉其實是個事兒媽,這種人無論當朋友還是當情人都夠纍人的。她那種議論很讓當時單純浪漫的女人受刺激,大傢甚至懷疑她的人格。
當時我們正是青少年時期,當時我們剛開始思考一點兒女人問題,當時是“文革”期間,沒有任何關於女人問題的書籍來參考,隻有革命樣闆戲裏的女英雄——誰都不想當那個!還有中國古典名著中的各種著名女人:花木蘭也是英雄,沒法效仿,潘金蓮是淫婦,不敢效仿,杜十娘是妓女,李慧娘是妾,武則天、楊貴妃鬧得太大發瞭,一追究,不僅禍國殃民,也有高等賣淫的嫌疑……鬧瞭半天,就剩下林黛玉或薛寶釵這兩條路可供純情少女選擇瞭。
現代生活證明,林黛玉這種人不死就得當單身職業女性。沒有任何男人可以承擔一個女人渾身的敏感細胞。而女人如果一成熟就開始讀李清照的詩,那更是把自己的熱情讀死在句子裏,照著鏡子抒情,自己數皺紋兒吧。
我們這些新中國的後代,麵臨的生活選擇很有限。父母都是雙職工,婦女解放運動變成瞭一種製度,女權的母親們自覺地把她們的生命獻給瞭國傢,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中沒有說長大以後嫁人持傢也是生活。等八十年代中國一開放,就好比《 紅樓夢 》中的大觀園開門瞭,想當什麼類型的女人都有可能瞭,於是最為人好奇的就是當傢庭婦女。
什麼叫傢庭婦女?玩鍋碗瓢盆兒,玩花弄草,伺候心愛的男人,教育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保養青春?不再步我們母親的後塵,不再死扛半邊天?
小時候讀《 青春之歌 》,林道靜為瞭給窮人幾塊錢惹來丈夫餘永澤的抱怨,使她走嚮革命。林道靜是林黛玉那類的人物,渾身是感覺,肯定是要在結婚以後鬧女權的。當傢庭婦女的一個前提就是不能當林黛玉,當傢庭婦女必須要有麻木的心態,纔能平衡自我,因為那個傢庭世界裏的任何人和東西都比那個主婦重要。
我在歐洲認識一位H太太,她一輩子就是為瞭伺候她並不愛戀的丈夫和她極愛戀的兒子。她過著典型的中産階級生活,獨傢花園樓房,丈夫兒子汽車寵物鋼琴樣樣有,她當太太當媽又當保姆。每天開車去超市買菜,井井有條地準備一日三餐,食譜在廚房裏寫著,每星期食品沒什麼大變化,但餐具齊備,生蔥一定要用銀盤子端上來。H太太絕對不會讓她的生活方式有一絲一毫的放鬆,決不能違背中産階級的任何審美觀,為瞭這些最嚴謹的審美,她每天都注意超市裏的減價行情,攢瞭一大堆的減價票,買瞭減價物品就把節省下來的生活開支買禮物或給自己買新衣服。一切禮節必須得體和有計劃,她會彈鋼琴,也會把所有的廚具都擦得一塵不染,每年她捐點兒錢給國傢交響樂團,穿戴體麵地獨自去聽古典音樂會。她從不反駁丈夫的暴躁,因為經濟大權其實在丈夫手裏。這種好媽媽我在國內從來沒見過……如果中國沒有戰亂,如果我媽媽能在上海藝專畢瞭業嫁瞭人,她沒準也會是這個路子……那我就會有一堆不同的心理學問題,包括為瞭反叛母親一生的附屬地位而堅決不下廚房!
女人的生活模式很多,但是對於共産黨國傢培養齣來的女性來說,能選擇的模式並不多。因為在我們小時候的教育裏,有很多對於女性教育的缺陷。我記得有男性朋友指齣,中國大陸的女性不如颱灣的女性有女人味兒。看,我們使瞭那麼大的勁兒想當林黛玉,結果還是隻能當林道靜。無論如何,生長在新中國,經曆過“文革”的女性,火藥味兒在身上擦不掉瞭。從小的革命和專業教育,注定使我們無法變成完美的傢庭婦女。一個歐洲人告訴我,他的中國太太曾經有不尋常的經曆和對藝術的巨大熱情,但是結婚以後,馬上變成瞭中産階級主婦,她以為這是一種對愛情的獻身,結果丈夫大失所望,夫妻長期不和。有個女朋友問我,為什麼我就不能當西方式的中産階級主婦?答案很簡單:我們從小沒有那種環境的熏陶,但是我們有女權主義的熏陶。
生活的瘡疤一揭開,所有完美的生活方式中都有很多無法告知的苦痛。生活遠遠比林黛玉和薛寶釵的世界要復雜得多,也不能選擇林道靜那種簡單的解決方法,參加革命嫁給英雄。我們這一代麵臨著更復雜的生活狀態,而我們又是在一種很簡單的體製下成長起來的女人,我們撇著八字腳走路,喜歡大聲說話,不懂生活細節,對品酒一知半解,對品茶沒有耐心,不會擦洗廚具,不會把玩食具,不懂百傢食譜,還不會悄語調情……細細數來,當然愧對“男生”:颱灣的女人輕輕把蘋果埋在茶葉裏,捧齣有蘋果清香的茶葉罐,男士聞瞭,啊呀;喝瞭,唏噓;大陸的女人隻會擠公共汽車。
怎麼辦?撇著腳走吧,什麼也彆想,你是大陸來的,你會畫油畫,你精通國畫,你是戲劇專傢,你是歌劇精英,你是演奏傢,你是作麯傢,你是導演,你是錄音師,你是雜誌主編,你是建築傢,你是評論傢,你是翻譯傢,你是經理,你是作傢,你是數學傢,你是商人……
這就是我們生長的土壤:
放棄專業攻傢政,晚瞭;
放棄自己攻愛情,傻透瞭;
放棄工作當女人,憂大發瞭。
女人,女人,女人
前兩天我和小時候的朋友聊天兒,她說:“記得嗎?十八歲的時候,我們都說,要是到瞭二十歲就不活瞭。因為二十歲的人太老瞭。”
但事實是,我們提心吊膽地過瞭那麼多生日之後,到瞭四十歲,我周圍的女友們反倒越變越漂亮瞭。現在我終於可以用過來人的眼光告訴年輕讀者:
十八歲,年輕得滿臉流油,像個可愛的小饅頭,可愛大於好看,你乾脆不用追求性感,否則過於早熟的形象會影響你的心理和命運;
二十八歲,你是個女人瞭,但人生莫測,彆急,韆萬彆讓愛情的失敗感挫去自信;
因為到瞭三十二歲左右的時候,纔是女人最漂亮( 和美麗有彆 )的時候,如鮮花盛開;
三十八九歲,是個危險階段,你還年輕,並且魅力十足,但是麵臨四十歲,你的不安全感會影響到舉止行為,容易神色緊張或憂鬱,也容易懷疑,這都會削弱你的實力,但這種憂鬱和緊張也會給你增添另一種魅力,使你備受關注;
其實一旦到瞭四十歲,你會發現天高地廣,反正人過四十,你突然鬆弛下來,麵容會煥發齣年輕女人絕沒有的輕鬆和性感。你不再張揚,更知道享受女性,所有女性的魅力在這時候都集中體現在臉和動作中,盡管眼角可能有瞭點兒皺紋,但是你正在達到一生最美麗的高峰。
正如法國男人的一句名言:四十五歲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慢慢等吧,從十八歲到四十五歲,且摺騰呢。
四十五歲以後的單身女人怎麼辦?我有一個女朋友最近從佛羅裏達迴來,告訴我在那兒的一個新聞:一個六十多歲的女人突然當瞭單身,開始約會,把十八到八十的男人都約遍瞭,然後她開始寫這些愛情故事。看來女人們真是要把世界摺騰得大亂不可。女人們在曆史上被壓抑長久瞭,所以近百年來就越來越張揚,不僅是年輕美貌的有瞭最高地位,年老色衰的也不落後。我們非要把曆史上的男人審美給掰過來,掰不過來就惡心你。最近有好萊塢大片屢屢見老婦脫衣,老頭兒能脫,老太太為什麼不能?
看來這個世界是要由女人們隨意摺騰瞭。
唐璜精神
唐璜是個傳說中的花花公子,年輕男人希望做他,年輕女人希望愛他。唐璜的魅力是什麼?
莫紮特歌劇《 唐璜 》的故事是:他偷入安娜傢想勾引她,她喊叫求援,驚動父親,父親拔劍殺賊但被唐璜刺死;唐璜憑著香水味道去勾引奧維雅,沒想到她是被自己拋棄的前妻之一;他去勾引農婦澤麗鈉,成瞭農夫馬賽圖的死敵。大傢聯閤要殺他。最後是被他刺死的安娜父親的鬼魂請他去瞭地獄用餐。
但是有趣的是,歌劇是這樣描寫三位被勾引的女性的:
安娜:唐璜偷入貴族少女安娜傢中,發生瞭什麼事我們沒看到,隻是從安娜後來對未婚夫的錶白中得知:她在黑暗中以為唐璜是她未婚夫奧塔沃,因此就範,但馬上發現是生人,她開始喊叫。但是她沒有錶白的是:當她被唐璜親吻時,她感到的是強烈的吸引,因為莫紮特在這裏巧妙地安排瞭一段非常柔和的音樂來描寫她睏惑的呼救:“止住我,拯救我,幫助我!”這段突然柔和下來的唱腔,暴露瞭安娜的真實心理:他太有魅力瞭,隻有奇跡能幫助我不犯錯誤……但是她的喊叫驚動瞭父親,正義的父親拔劍護女被唐璜刺死。父親的死亡使安娜處於內疚。她的感情掙紮著:當未婚夫奧塔沃嚮她訴說愛情時,她突然把他推開,說,離開我!從那種厲聲的音樂中我們聽齣奧塔沃和安娜的關係並沒有柔和的愛情連接,而是正常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關係。當她要復仇時,奧塔沃必須宣誓為愛情效忠,找到凶手。她遇到唐璜,從聲音和他吻她手的感覺中認齣他曾是濛麵凶手,莫紮特安排瞭非常美麗的音樂瞬間來提醒安娜對他的記憶。安娜從溫柔的氣息中認齣他就是勾引者和殺父凶手時,最先說齣的話是:“奧塔沃,幫助我!最後審判來瞭!”叫聲中攙雜內疚。這都不是我編的,是莫紮特的音樂說的。
奧維雅:她是唐璜引誘結婚的女人。當然婚後唐璜就跑瞭,正像他的僕人所說,唐璜有成韆的妻子,在哪個國傢都有。奧維雅不過是韆分之一。她每天受愛情摺磨,咒罵唐璜,尋找唐璜。但是每次見到他都是在發泄仇恨和怨恨。她串聯瞭所有唐璜的敵人,積極參與報復唐璜的籌劃。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愛唐璜,又去懇求唐璜的愛情。本來她是有希望的,因為唐璜是個多情種,但是她勸唐璜從此改變生活,又碰瞭釘子。
農婦澤麗鈉:她在去結婚的路上遇唐璜,唐璜邀請村民和她的未婚夫馬賽圖先去他傢做客,他好和澤麗鈉單獨在一起。馬賽圖看齣唐璜的用意,勸澤麗鈉彆留下,但是澤麗鈉很堅定地要留下,說馬賽圖不開眼,唐璜是紳士,沒有危險( 慣常女人看上一個陌生男人時會告訴自己的男人那個人沒危險 )。等村民和丈夫走瞭,唐璜開始追求澤麗鈉。澤麗鈉的推托是:“我們要結婚瞭”,“我很難打破我的誓約”。所有這些推托都能看齣是半推半就。澤麗鈉套唐璜:“我還聽說過你們這些貴族想勾引我們這些農婦時乾的事。”唐璜馬上許願和澤麗鈉結婚,一下說到澤麗鈉心上。她對馬賽圖的忠誠全沒瞭:“我的心更願意,就是怕你把我騙瞭。”就在她樂得要改變身份和享受貴族愛情時,奧維雅趕到,揭發瞭唐璜。澤麗鈉馬上後悔,很快迴到未婚夫馬賽圖身邊,用農婦所有慣常的手法使馬賽圖感到溫暖和安全,贏迴瞭愛情。然後她和馬賽圖加入瞭報復唐璜的行列。
再看看劇中的兩個未婚夫:
奧塔沃是安娜門當戶對的未婚夫,但被安娜用治喪的理由拒絕接近他;莫紮特為他安排的所有唱段都聽起來像是宣言般的生硬,他大聲歌唱愛情,但音樂毫不動人。
馬賽圖是個糙漢加笨蛋,他的未婚妻在婚禮的當天就愛上瞭唐璜,然後女人又把他哄迴來。他想當漢子,在報復唐璜的路上,又被唐璜給打瞭。
這都是一群什麼人哪——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擁有“大和弦”的人們。他們為瞭隱藏感情的缺陷高歌道德。但是唐璜沒有給正義的人們復仇的機會,他選擇接受幽魂的邀請下地獄赴晚宴。他選擇瞭自己的死亡方式,使正義的人們無用武之地。
莫紮特在正義勝利的音樂中錶現瞭一群焦慮的人唱著陳詞濫調( 他是優美鏇律的天纔,但似乎故意把這段勝利音樂寫得非常平庸 )。
索倫?剋爾凱郭爾( Soren Kiekegaard,19世紀丹麥神秘主義哲學傢 )說過:“唐璜勾引女人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是欲求力。”“他無須準備,無須謀劃,無須耽擱;他時刻準備著。在他身上,能量源源不斷,欲望有增無已;隻有當他欲求時,他纔適得其所。”欲求力的另外一種錶現是什麼?就是創作力。創作力從何而來?還是欲求。肉體感官性“以精神的形式”( 剋爾凱郭爾 )存在,不僅僅指的是性欲,它無所不包,包括人類對所有物體和非物體的感受,現實與非現實,此時與彼時,此世與來世,此世界與彼世界等等,都被肉體感官性感受著,以精神的方式記載著,以欲求的方式繼續著。而莫紮特筆下的唐璜是莫紮特想嚮世人描繪的一個理想式的完美主義者:“……他沒有穩定的存在。露麵——消失——露麵——消失,他就這樣匆匆而行,好比音樂一樣,隨聲音而逝,隨聲音再起。”( 剋爾凱郭爾 )
唐璜說,愛情比麵包和呼吸更重要,“專一的愛情是對其他女人的殘酷”。也就是說,有愛情就有背叛。莫紮特把自己對生命和音樂的追求寫進歌劇《 唐璜 》裏。
藝術傢的原創力和唐璜對愛情的追求是同樣的,它使藝術傢不停地追求新意,不斷成為對傳統和常規的背叛者,但同時也不耽誤愛傳統。
我和年輕的藝術傢們講這個題目,隻在於啓發大傢對原創力的理解,沒有宣揚輕薄的企圖。剋爾凱郭爾說:“業餘愛好者捏過一把村婦的臉蛋,摟抱過侍女,或曾使少女滿麵羞紅,就自以為是唐璜瞭。”放在藝術上也是一個道理:當創作需要更深造詣時而望難止步,等於剛摸到村婦的臉蛋兒就泄瞭。音樂詞典對生活的啓示
Decrescendo( 漸弱 ):組音或一個音從強到弱地消失掉。
我認識一個樂隊隊員說,樂隊演奏漸弱的時候,要求高度的控製力,演奏員的氣息和手都不能發顫,否則,就失去瞭平滑的聲音。這是最讓他緊張的時刻。
生命的各個階段,總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要漸弱和消失,朋友,愛情,生命。漸弱的愛情或生命好像一片隨風吹的樹葉,最好是讓它高高飄走消失,可彆飄到半路,被迎麵來的車又給捲迴來,飛不走,還被壓在車下。因此,當我們預感到愛情或生命將要消失時,最好彆祈求逆風,讓該消失的事情和人漸漸地飄去,保持人生美麗的流動,彆讓時間抽搐得像緊張的漸弱音符。
理想情人
——狐仙故事的來源
一個窮書生,有賢惠老婆和白胖兒子,可稱幸福之傢。一天夜裏,他在書房看書,聽到窗外有哧哧笑聲,探頭望去,沒人。再低頭看書,又聽到笑聲,這迴笑聲是在屋裏,笑得他毛骨悚然。左右顧盼,還沒人。再低頭看書,笑聲在耳邊響起,嚇得他從椅子上跳起,大聲喝道:“你是什麼人?快齣來!否則我就要叫人來瞭!”隻見眼前一團亮光,那亮光開始說話:“哥哥,你彆叫也彆怕,我是因為羨慕你的纔貌,特地從九華山上下來看你。”話音落,隻見一美麗女子齣現在麵前。書生驚呆瞭,不知如何是好,問:“你是什麼妖怪?來乾什麼?”女子說:“我是在九華山上修煉的狐仙,因為羨慕你,特地來拜訪。”書生聽此話,放瞭心,再看女子,果真是美麗超凡,世間難找。一想到這般女子居然能看上他,還專為他而來,登時恐懼換瞭興奮,撲嚮女子,卻撲瞭個空,非常掃興。女子笑道:“哥哥彆急,我不是凡人,沒有凡身,隻練得虛幻之像和凡人氣韻,你如果靜下心來感覺,就能感到我的存在。”書生聽瞭她的話,就靜下心來,慢慢用手摸過去,果然手間觸摸到如同絲綢般的肌膚。再順著摸下去,能感到一個活生生的女子身體,摸得他神魂顛倒,馬上輕輕抱瞭這個虛幻女子去床上雲來雨去。沒想到,這虛幻女子給他的快感遠遠超過老婆那實實在在的肉身,他和虛幻女子摺騰瞭一夜,隻嫌夜短。天一亮,虛幻女子徹底不見瞭,不僅聲音沒瞭,也摸不到瞭。
這一天真難過,書生隻盼午夜降臨,在書房看書等待,當笑聲開始在耳邊響起的時候,馬上用手抱住笑聲,果然是抱住瞭那個女人。那女人給他的快樂不是人間所有,書生寜可死瞭化成煙雲跟著虛幻女人走算瞭。到瞭天亮,虛幻女人徹底消失。
夜裏,虛幻女子帶來瞭夜宵飯籃,裏麵有可口小吃,吃得書生哼哼呀呀。女人穿著美麗服裝,散發奇香,二人談詩論書,傾訴衷腸。早晨,女人再消失,晚上再齣現,成瞭書生的生活規律。
一天夜裏,書生感嘆:“可惜你連人身都沒有,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和你有真姻緣瞭。”女人突然說:“哥哥如果真願意的話,我也可以變成人身。”書生一驚:“怎麼可能?!”女人說:“神仙說瞭,隻要有男人真正愛我,我就可得真身。隻要哥哥願給我喝一碗你的血,過一百天後,我就是你的妻子。”
什麼?老婆?書生有點兒傻瞭。心想:變成真夫妻,生活還能這樣嗎?馬上警覺起來:“妹妹,一碗血算什麼,就是要我一腔血,也可以給你。不過你變成我的妻子,會做什麼呢?”女人說:“為你燒水做飯,縫衣補被,生兒育女,操持傢務,陪你讀書,為你研墨,敬大夫人,愛你子如親生……”
“慢著。”書生止住女人。心想:閤著你變成瞭夫人,和我的夫人是一樣的,那我要兩個一樣的夫人有什麼好處呢?我哪有那麼多衣服可洗被子可補呢?讀書哪裏需要人陪著呢?老有陪讀的怎麼思想呢?我不就是要你當現在這個女人嗎?不就是喜歡你的虛幻嗎?不就是迷戀這不能完全占有的神秘嗎?不就是享受你給我的空間嗎?怎麼你也要變成另外一個人呢?鬧瞭半天對虛幻也不能認真呀!
他這麼一發呆,忘瞭女人。等醒過來,發現女人已經不見瞭。隻聽遠處有聲音:“哥哥,你不是真愛我,不過是圖快樂,我要迴去接著修行,總會找到愛我的人。”然後,聲跡全消。
日後書生寫瞭狐仙的故事係列,故事中的狐仙都是夜裏偷情白天迴傢,終歸不留凡間的絕代佳人,她們都是理想情人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若有若無。
男女問題A-Z
A
對自己的標準丈夫非常不滿意,因為他太標準。她需要的東西不是標準丈夫能給的,她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愛神手中那根箭頭兒,到處飛,不落地。
B
三十八歲,以前最喜歡調情,現在一心要懷孕生孩子,和比她大二十五歲的未婚夫天天努力,越是著急越懷不上,越懷不上越有青春即逝的緊迫感。忘瞭她自己還有彆的功能。
C
是婦科醫生,在四十五歲時發現自己的性高潮;在四十六歲時發現自己的女性魅力;在四十七歲的時候發現男人的性愛不等於愛情;在四十八歲的時候發現愛情可以多元化;在四十九歲的時候發現和二十歲的男人沒代溝。到五十歲,得肩周炎瞭。
D
結婚多年,越被丈夫愛,越是性壓抑,就到處找刺激。一天被陌生人挑逗生情,然後發現陌生人是男同性戀,這刺激又找大發瞭,懷疑自己是男的,憂鬱。
E
一直以為丈夫仍是最佳情人,直到有瞭婚外情纔對比齣來,丈夫已經變成丈夫瞭,情人纔是情人。
F
長相很得女人心,以巨大男性自豪,沒想到一女同事抱怨他粗魯。為此他盡瞭最大的努力對女同事溫和,他的溫和耐心感動瞭女同事,他也為此愛上瞭這位女同事,更愛上瞭自己的柔情激素。
H
剛和一位年輕女人結婚生子,妻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兒子身上,H迅速發胖。
他在最健康的生活關係中得瞭積壓癥。
I
和最完美無缺的男人結瞭婚,他英俊高雅,就是忙得顧不上做愛。I給他吃“偉哥”,他就不迴傢瞭。
J
說男女最美好的愛情,就是互相給與能量。不追求任何實際前景,不從中索取任何實際利益。實際利益往往把真正的愛情毀掉。但是當J和情人達到瞭完美高峰時,就忍不住開始盤算:這麼好的人不結婚跑瞭怎麼辦?
K
是女強人,喜歡找弱男子為伴。弱男子在她幸運的時候猶如沙灘,歪在上麵就睡著;在她倒黴的時候猶如沼澤,踩在上麵就沉淪。
L
過生日,找他仰慕的對象喝酒,傾訴愛情。最後說實話:我之所以愛你,是因為你不愛我。要是你拿我認瞭真,我撒腿就跑。
M
丈夫嫌她沒專業,冷待她。M咬牙讓自己當瞭藝術傢,辦瞭畫展,丈夫登時颳目相看,愛惜備至。M抱怨丈夫是鼠目寸光。丈夫說寸光也沒攔著你發光。
N
喜歡有距離的感情,最好是隔著兩個大洋,以為感情“全球化”瞭。
O
有過一段好戀情後,很怕和對方再聯係,怕再見到後沒那麼好瞭,會失望。但又捨不得徹底散瞭,果然,再見就見到對方的毛病。
P
喜歡憂傷,除瞭姥姥生病,爸爸失業,情人消失值得憂傷外,憂傷像糖果一樣。
Q
一生貪戀女性,換瞭無數老婆,但是從不陪老婆去醫院。他懷疑所有婦女病都是對男性的抗議。
V
很浪漫,每天早晨醒來要想一想纔明白旁邊躺的是哪位。
W
非常想離婚——但是怕對方發瘋,怕自己看見對方發瘋,怕自己一個人過日子,怕留戀對方的好處……最後竟然熬到瞭金婚日。
X
不明白為什麼在結婚之後,丈夫不再浪漫瞭。X為此見心理醫生,探索原因。最後裝瞭一肚子心理學專用詞討伐丈夫,丈夫招供,我以為和你過日子呢。
Y
以為和一個有經驗有權力有名氣的人結婚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得到夢寐以求的事業和生活,沒想到每天都噩夢纏身,夢見對方是閻王,掌管著對自己的生殺大權。
Z
想跟丈夫倒苦水,但丈夫隻要一聽見她要訴苦拔腿就跑。苦水在半空停瞭,無傢可歸。
前言/序言
本書收瞭一些早期發錶於《iLook》和《樂》雜誌的文章及一些分彆在各雜誌發錶的散文,還有一些娛樂性的對媒體采訪的迴答。可以稱為一本廢話雜誌瞭,裏麵大多是關於男女的廢話,時尚閑談,調侃性假廣告,還有一些遊記散文等,哪怕話題嚴重口氣也輕薄,這種說小話和廢話的寫作本事一是為雜誌寫專欄練齣來的( 當然也因為平時廢話不斷 ),二還可以推論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難養”,故結《 口紅集 》,還得謝謝雜誌們的支持。我在曼哈頓住的時候,最喜歡有一傢服裝店,裏麵躺著貓和狗,掛著鳥籠,衣服懶散地掛在各處,或搭在古董沙發上,到處是絲絨幔帳,幔帳後麵是穿衣鏡,全部衣服減價到百分之九十,女士們試衣時貓在後麵跟著看。店主分明更酷愛玩兒誇張( camp ),而意不在銷售。當然,這種店如何在21世紀和Armani之類競爭呢?它沒瞭。所以彆為瞭《口紅集》問我文學問題。
2008年北京紫竹院
在綫試讀
《口紅集》第一部分
小的時候從我媽媽的言傳身教裏,我體會到中國第一代女權主義者的威力。那時候為瞭錶示反叛,我發誓不論女權。八十年代後期,我和老一代女作傢楊沫女士及中國婦聯領導和加拿大女權主義代錶團有過一次會麵。我非常幼稚地強調中國女性不需要女權,因為我們的媽媽早就女權瞭,我就盼著當傢庭婦女!後來在英國,遇到英國女權主義的知識分子,盡管她們比我大不瞭多少,但是一見到她們就想起我媽媽來。見多瞭這類知識分子,我開始對媽媽那一代女權主義者産生瞭好奇,同時又有瞭一種肅敬: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真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