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武術曆史悠久,門類眾多,其內容豐富多彩,高深莫溯。武術的健身、防身、技擊等功效充分體現瞭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武術中門類甚多,其中太極拳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學者日眾,習者如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運動項目。 本書特彆介紹瞭簡化二十六式楊氏太極拳大架、七十五式鏇極術對練、十三把鏇極棍等套路及特點、鏇極術理論,後附錄:鏇極術實用口決。
目錄
第一章 簡化二十六式楊氏太極拳大架
楊氏太極拳的起源、發展與傳承
楊氏太極拳大師郝明之
傳統楊氏太極拳大架的運動特點
簡化二十六式楊氏太極拳大架動作名稱
簡化二十六式楊氏太極拳大架動作說明
簡化二十六式楊氏太極拳大架連續動作圖
第二章 七十五式鏇極術對練
鏇極術傳奇
鏇極術套路介紹
鏇極術理論
武術傢段成文先生傳鏇極術十步功
七十五式鏇極術對練的功法特點
七十五式鏇極術對練動作名稱
七十五式鏇極術對練動作說明
第三章 十三把鏇極棍
十三把鏇極棍的特點和要求
十三把鏇極棍動作名稱
十三把鏇極棍動作說明
十三把鏇極棍連續動作圖
附錄 鏇極術實用口決
精彩書摘
楊氏太極拳的起源、發展與傳承
由楊露禪創始的楊氏太極拳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
楊福魁(1799—1872)
字露禪,“禪”亦作“蟬”,彆號祿纏,楊氏太極拳奠基人。河北永年人,幼年傢貧。約10歲至河南溫縣陳傢溝陳德瑚傢為僮。陳長興每晚至德瑚傢前廳教授族中子弟,露禪殷勤侍候,窺習拳藝,功力大進。長興喜其機敏,遂收為徒,盡傳其術。數年後,以能避而製強硬之力見長,“柔中寓剛,綿裏藏針”。故有“沾綿拳”、“軟拳”、“化拳”之譽。約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返永年,以授拳為生。房東武禹襄兄弟三人亦摺節求教。後到北京傳拳,清代王公、貝勒從學者頗多,為旗營武師。因武藝高強,故有“楊無敵”之稱。其傳拳有“淩得其筋,萬得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風格勻緩、柔和、舒展大方”,其精髓為“鬆”與“沉”(“鬆”是指全身放鬆,讓“氣”流通無阻, “沉”是下沉的意思,意念集中在腹部)。經過祖孫三代努力,在陳長興傳的陳式老架太極拳基礎上,幾經修補、增刪,演化為當今的楊氏太極拳。
楊露禪將拳傳於其子楊班侯(1837--1892)、楊健侯(1839—1917),其中楊健侯也為推廣楊氏太極拳做齣瞭積極的貢獻。楊健侯將拳傳於其子楊兆清。楊兆清,字澄甫,人稱“三先生”。幼承傢學,勤奮鑽研,寒暑苦練,功夫日深。由於當時隨著火器的齣現,太極拳在醫療保健方麵的功能比在技擊方麵的作用更為人們所重視。
前言/序言
太極拳與鏇極術對練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原文】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髒;鞦氣者,病在肩背;鼕氣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鞦善病風瘧,鼕善痹厥。故鼕不按躋,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鞦不病風瘧,鼕不病痹厥,飧泄而汗齣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齣者,鞦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評分
☆☆☆☆☆
精是人體的根本,所以陰精內藏而不外泄,春天就不會罹患溫熱病。夏天氣候炎熱,陽氣旺盛,假如不能排汗散發熱量,鞦天就會患風瘧病。這是一般為人診察四季病變的普遍規律。
評分
☆☆☆☆☆
【原文】帝日: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榖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予D,開竅於耳,故病在五髒。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榖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中央黃色,人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榖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評分
☆☆☆☆☆
【譯文】
評分
☆☆☆☆☆
黃帝問道:什麼是天有八風,經有五風?
評分
☆☆☆☆☆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髒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評分
☆☆☆☆☆
以上所說。都是人體陰陽、錶裏、內外、雌雄相互聯係又相互對應的例子,它們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是相互對應的。
評分
☆☆☆☆☆
陰和陽又各有陰陽之分。白天屬陽,清晨到中午時段,是陽中之陽;中午到傍晚,是陽中之陰。夜晚屬陰,傍晚到半夜,是陰中之陰;半夜到天明,是陰中之陽。自然界的陰陽之氣是這樣,人的陰陽之氣也是這樣。
評分
☆☆☆☆☆
岐伯對日: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髒,邪氣發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鼕,鼕勝夏,夏勝鞦,鞦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