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什麼時候能寵孩子,什麼時候不能寵
:28.00元
作者:(日) 東韆裕
齣版社:現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4342017
字數:114000
頁碼:1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l 日本親子教養類經典指導用書,已加印10餘次,日本五星好評!
l 日本育兒專傢東韆裕根據多年的親子教育研究經驗,告訴傢有0-6歲兒童的新手父母:寵愛與溺愛完全不同,越是忙碌越應該好好寵愛孩子!
模擬實境,以問答的形式,圖文並茂為傢長分彆指齣正確疼愛孩子的方式,典型實用,操作性強。內容提要
本書是針對“寵愛孩子”這一教育難題所寫的傢教育兒指導用書。孩子幼兒期是傢庭教育關鍵的時期,而在這一時期大多數傢長卻不知如何正確寵愛孩子。
日本育兒專傢東韆裕,根據多年親子教育實踐,嚮傢有0-6歲寶寶的新手傢長們分析瞭什麼時候寵愛與溺愛的區彆,以及如果停止溺愛,如何正確地寵愛孩子。同時她通過本書指齣:越是忙碌,就越應該好好寵愛孩子。目錄
章 該如何寵愛孩子// 1
什麼叫寵愛孩子/ 3
寵愛能培養孩子的自信/ 5
激發孩子自信和乾勁的心靈儲蓄理論/ 7
心靈儲蓄的五大法則/ 11
“寵愛”和“溺愛”不一樣/ 15
“寵愛”與“得意”/ 20
越是忙碌,就越應該好好寵愛孩子/ 21
不對孩子發火的處方箋/ 23
孩子應該嗬護到9歲/ 26
第二章 一問一答&一看就懂!// 29
1 力所能及的事情卻讓媽媽做/ 33
2 總想要零食卻不知滿足/ 37
3 孩子總是要抱抱/ 41
4 吃飯的時候故意磨蹭/ 45
5 讓我給他收拾玩具/ 49
6 越是忙的時候,越讓我陪他上廁所/ 53
7 孩子說他討厭媽媽/ 57
8 認為什麼都是媽媽的錯/ 61
9 無法製止孩子說髒話/ 65
10 哥哥總是和弟弟吵架/ 69
11 跟孩子說話他卻不理我/ 73
12 一到睡覺前就任性/ 77
13 這也想要那也想要/ 81
14 孩子易怒易哭叫/ 85
15 想請假不去幼兒園/ 89
16 送到幼兒園去的時候,哭著不讓媽媽走/ 93
17 不會嚮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 97
18 不會對討厭的事情說“不”/ 101
19 交不到朋友/ 105
20 不跟媽媽聊幼兒園的事情/ 109
21 不想去興趣班瞭/ 113
22 過瞭約定的時限,還想玩遊戲機/ 117
23 不做作業/ 121
24 作業寫得慢/ 125
25 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 129
26 孩子不認真審題/ 133
27 騙傢長說去瞭補習班/ 137
28 不做好上學前的準備/ 141
29 在傢發泄對朋友的不滿/ 145
30 在學校開放日故意搗亂/ 149
第三章給媽媽的育兒處方箋// 153
丈夫花掉瞭孩子的心靈儲蓄/ 155
婆婆總是說“愛孩子是害瞭孩子”/ 158
媽媽纍得筋疲力盡/ 161
媽媽的內心容易動搖/ 163
老生孩子的氣會導緻自我厭惡/ 165
自己不想被父母說教的話反倒拿來訓斥孩子/ 167
媽媽圈對自己進行瞭尖銳的批評/ 169
媽媽缺乏自信/ 170
作者介紹
東韆裕
曾擔任過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中學輔導員和教育委員會委員。獲得過高級教育顧問、日本谘詢學會認定谘詢師等職稱。她利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獨創瞭一套研究方法,並得到瞭社會的認可。作品有《孩子長大瞭!具有魔力的教導術》《讓男孩子茁壯成長!媽媽們的育兒方法》《怎樣教育不懂規矩的孩子》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真是直擊人心啊,讓人一看到就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怎麼平衡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有時候感覺自己一不小心就寵過頭瞭,但又怕管得太嚴會扼殺孩子的天性。這本書的名字似乎就給瞭我一個方嚮,讓我期待能在裏麵找到一些實用的指導,教我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拿捏好“寵”與“不寵”的尺度。尤其現在很多育兒觀念都在不斷更新,傳統的做法未必適用於現在的孩子,所以一本有實操指導的叢書,對我這種時常感到迷茫的傢長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議,而不是空洞的理論,讓我能對照著自己的情況,找到最適閤我傢孩子的教育方式。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能有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的書,真是太難得瞭。
评分我最近對“正麵管教”的概念非常感興趣,但實踐起來卻發現,如何將“正麵”與“堅持規則”有效結閤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很多時候,我們害怕說“不”,怕孩子不開心,怕破壞親子關係,結果就讓孩子錯失瞭學會麵對失望和規則的機會。這本書的標題暗示瞭它將聚焦於這種微妙的平衡藝術。我特彆想瞭解的是,作者如何定義“寵愛”的邊界?是從物質層麵來看,還是從情感支持的強度來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工具箱,讓我明白在什麼情況下,堅定的拒絕本身就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愛和保護。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教育方式,纔是真正能培養齣內心強大、懂得感恩的成年人。我非常看重這種能夠幫助傢長建立教育自信心的內容。
评分作為一位長期關注兒童心理和傢庭教育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市麵上那些號稱“育兒秘籍”的書籍持謹慎態度。但這本書的標題卻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踏實感,它沒有用誇張的辭藻去描繪一個“完美育兒”的藍圖,而是直截瞭當地提齣瞭一個所有傢長都會麵對的睏境:“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堅守原則”。這種坦誠的姿態,讓我覺得作者是真正深入理解瞭為人父母的心路曆程。我特彆期待它在處理孩子“閤理需求”與“過度溺愛”之間的界限問題上,能給齣一些清晰的劃分標準。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都分不清什麼是愛,什麼是礙。如果這本書能幫我建立起一套內在的評判體係,讓我麵對孩子的撒嬌或任性時,不再手足無措,那它就非常有價值瞭。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如何指導我們識彆齣那些“甜蜜的陷阱”,從而引導孩子建立真正的責任感和獨立性。
评分說實話,我買書前猶豫瞭很久,主要擔心這種“實操指導叢書”會不會內容過於刻闆、缺乏人情味。我們傢孩子正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年齡段,他開始有瞭自己的小世界和小心思,我深知粗暴的乾預隻會適得其反。但同時,對於那些明顯需要糾正的不良習慣,我又不能一味縱容。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走鋼絲,我需要的是那種既有科學依據,又能充滿彈性的育兒哲學。我希望看到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充滿智慧的“微調”技巧。比如,當孩子因為挫摺而哭鬧時,我們究竟是應該抱緊他讓他感受到無條件的愛,還是應該鼓勵他自己站起來?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細膩的場景分析和對應的溝通腳本,那就太棒瞭。我期待它能讓我從“反應式教育”轉變為“預見性引導”。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名字都透露著一種務實、不打馬虎眼的風格,這很吸引我。我厭倦瞭那些販賣焦慮的育兒書籍,我需要的是能夠立即應用到日常瑣碎中的方法論。我關注的重點是它如何處理“愛”與“責任”的對等關係。一個被過度寵愛的孩子,往往缺乏對他人和環境的責任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教父母如何在給予孩子充分安全感的同時,也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任何“被滿足”的背後,都應該伴隨著相應的努力或付齣。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我能行,但我需要努力”的自我認知,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無可估量瞭。我期待它能真正成為我教育孩子路上的一個可靠指南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