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湯普遜的經濟理論述評
原編者序
作者前言
第一章 從我們的本性以及我們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來研究一切公平的財富分配應該依據的自然原理、原則或法則
第一節 財富是由勞動産生的
第二節 分配財富的目的和用勞動來生産財富的目的一樣
第三節 社會上所有的成員(畸形的人除外)既然在身體構造上相同
第四節 多數人的幸福優先於少數人的幸福
第五節 被稱為財富的那些生活享受手段或者謀求幸福的手段是在知識的指導之下
第六節 按照自然之理
第七節 財富品的一切自願交換
第八節 把勞動生産品、財富品和謀求幸福的手段
第九節 從任何一定數目的個人手裏
第十節 沒有一個人的勞動産品
第十一節 物質財富、勞動生産品的分配應該完成雙重目的
第十二節 為瞭完成這個公平的分配
第十三節 隻有一種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是應該被支持的
第十四節 所有其他種分配上的不平等不僅是不必要的
第十五節 勞動生産者在生産時使用的物品叫作資太
第十六節 從上述前提得齣來的一般結論
第二章 強迫的財富不平等實際造成的弊害
第一節 強迫的財富不平等所造成的道德方麵的弊害
第二節 強迫的財富不平等所造成的經濟方麵的弊害
第三節 強迫的財富不平等所造成的政治方麵的弊害
第三章 分配的自然法則即“自由勞動、完全享用勞動産品和自願交換”,也就是為同樣有保障所限製的平等所帶來的利益
第一節 從分配的自然法則産生的政治方麵的利益
第二節 從分配的自然法則産生的經濟方麵的利益
第三節 從分配的自然法則産生的道德方麵的利益
第四章 知識的獲得和傳播是提高生産和增加享受以及使分配和自然法則獲得鞏固的一種手段
第五章 現在從無保障的法律製度中産生的財富分配的情況和怎樣把現存的造成不平等分配的強 迫後夥成瞭自願的在保障原則限製之下的平等方式
第六章個人競爭原則和互助閤作原則在財富生産與幸福方麵的利弊的比較個人競爭的利益個人競 爭的弊害
第七章 財富分配的自願平等。互助閤作的勞動和個人競爭的勞動的對比
結束語
人名對照錶
說實話,我對“財富分配”這個詞的聯想,往往是嚴肅的、甚至是有些沉重的。通常意味著稅收、福利、貧睏綫之類的概念,感覺離我的日常生活比較遙遠,也缺乏那麼點吸引力。然而,這本書的標題中“最能促進人類幸福”這幾個字,卻一下子抓住瞭我的眼球。這讓我覺得,它可能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要探討一個更貼近我們內心需求的問題——如何纔能活得更快樂,更滿足?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確實沒有讓我失望。他並沒有用過於專業的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講述瞭許多關於財富、關於分享、關於滿足的故事。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一些關於“心理財富”的觀點,比如安全感、歸屬感、被尊重的感覺,這些纔是真正影響我們幸福感的關鍵,而不僅僅是銀行賬戶裏的數字。作者還分析瞭在不同的社會製度下,人們的幸福感是如何受到財富分配的影響的,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教訓。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一個社會是否健康,不僅僅取決於它的經濟有多發達,更在於它能否讓絕大多數人都感受到公平和希望,能夠共享發展的成果。這種從“人”齣發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非凡。
评分我一直對社會公正的議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更公平的財富分配,就成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本書的標題《最能促進人類幸福的財富分配原理的研究》立刻吸引瞭我,它沒有停留在批判不公的層麵,而是著眼於“促進幸福”這一更積極、更具建設性的目標。我原以為會是一本充滿大量經濟學模型和復雜計算的書,但實際閱讀後,我發現它的視角更加宏觀和人性化。作者似乎更像是一位社會學傢或哲學傢,他從不同文化、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實踐中,提煉齣一些關於財富分配與幸福感之間微妙聯係的洞察。例如,書中對某些傳統社區共享資源模式的描繪,以及它們如何維係社區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讓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們過於依賴現代化的、以市場為導嚮的財富分配模式,而忽略瞭一些古老但有效的集體智慧。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一個“萬能公式”,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去辯證地看待不同的財富分配方式,並鼓勵我們去探索那些能夠真正提升個體和社會整體福祉的路徑。這種開放式的探討方式,反而比直接的結論更能激發讀者的獨立思考,也更能引發對現實問題的深度反思。
评分平日裏,我是一個對社會發展和經濟現象比較關注的人,但總覺得很多關於財富分配的討論,要麼過於理想化,要麼過於實用主義,缺乏一種能夠真正觸及人心的深度。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最能促進人類幸福”這幾個字,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的堆砌,更是一次對人類普遍幸福感的深刻洞察。閱讀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作者確實做到瞭這一點。他沒有直接給齣“最優”的財富分配模型,而是通過對一係列曆史事件、社會實驗以及跨文化比較的研究,來揭示財富分配與個體和社會整體幸福感之間的復雜互動關係。書中對“稀缺感”與“豐裕感”對人類心態的影響分析,以及它們如何受到財富分配方式的影響,就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作者還強調瞭“機會公平”的重要性,認為真正的幸福感,不僅僅來自於物質的平均分配,更來自於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財富分配不僅僅是分蛋糕的問題,更是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製作蛋糕的過程中,並且能夠從分享蛋糕中獲得滿足感。這種以人為本、以幸福為導嚮的分析,使得這本書在眾多關於財富分配的論述中,顯得尤為獨特和有價值。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寜靜而又引人深思的感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簡潔的字體,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深刻思想的探索。我之前對財富分配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經濟學教科書上的基本模型,比如基尼係數、纍進稅製等等,這些概念雖然重要,但總感覺缺少瞭些人性的溫度。直到我偶然翻到這本書,纔意識到原來財富的公平分配,遠不止於冰冷的數字和製度設計,它更關乎每一個個體的情感、尊嚴和歸屬感。作者似乎沒有選擇那種大刀闊斧、顛覆性的理論框架,而是像一位溫厚的智者,娓娓道來,從曆史的長河中擷取那些關於公平與幸福的古老智慧,又結閤當代的社會現象,進行細膩的剖析。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迴想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片段,那些關於分享、關於給予、關於被幫助的時刻,都突然有瞭新的解讀。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財富”的定義,它不僅僅是金錢和物質,更是一種資源,一種機會,一種可能。如何讓這種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從而最大化人類的整體幸福感,這纔是作者真正想要探討的核心。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既承認市場經濟的活力,也看到瞭其可能帶來的不平等,並在兩者之間尋找一種平衡點,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解決方案。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關於社會問題的討論往往流於錶麵,或者被情緒所裹挾。我對《最能促進人類幸福的財富分配原理的研究》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夠提供一種更具深度和建設性的視角,來理解和解決財富分配這一復雜議題。讀完之後,我可以說,這本書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瞭我的期待。作者並沒有急於提齣激進的改革方案,而是選擇瞭一條更為審慎和循證的道路。他深入研究瞭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財富分配模式,並嘗試從中找齣那些與人類福祉最相關的共性原則。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在財富分配領域的應用分析,以及它如何解釋為什麼無限度的財富積纍並不能帶來無限度的幸福感。書中還探討瞭“信任”和“閤作”在財富分配機製中的重要作用,這讓我意識到,一個公平和高效的財富分配體係,不僅僅需要精密的製度設計,更需要良好的社會信任基礎。作者的論證過程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研究和案例,但語言卻並不晦澀,使得普通讀者也能理解其中的邏輯。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看待財富分配問題的新框架,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對人類幸福感的關注,並且這種關注應該貫穿於財富分配的每一個環節。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很经典的经济书籍,300-100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在平时。信任京东。
评分第十六节从上述前提得出来的一般结论
评分《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包括了从我们的本性以及我们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研究一切公平的财富分配应该依据自然原理,原则或法则、强迫的财富不平等实际造成的弊害、分配的自然法则即“自由劳动,完全享用劳动产品和自愿,交换,也就是为同样有保障所限制的平等所带来的利益。”、知识的获得和传播是提高生产和增加享受以及使分配和自然法则获得巩固的一种手段、第五章 现在从无保障的法律制度中产生的财富分配的情况和怎样把现存的造成不平等分配的强迫后伙成了自愿的在保障原则限制之下的平等方式、个人竞争原则和互助合作原则在财富生产与幸福方面的利弊的比较个人竞争的利益个人竞争的弊害、财富分配的自愿平等。互助合作的劳动和个人竞争的劳动的对比。
评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济类第四辑0405
评分第二章强迫的财富不平等实际造成的弊害
评分书已经到了,快递很快,不过还没有时间看!读的时候想起李娟和沈从文,笔法都是自然流畅的,情绪也是淡淡的,不过不同的是总觉得寒凉了很多。我觉得萧红对于故乡的记忆很复杂,温馨的有,悲哀的也有。对于故乡的人,眷恋的有,厌憎的也有,但这厌憎里又有同情。看完之后觉得很难过,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啊。 作者在第一章里开首就写“严冬一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读者便从东北小镇的严寒的大地着眼,领略了呼兰河的自然、社会、人情风貌。到第二章,我们又顺着作者的笔触进入呼兰河人们的精神世界。那全身无处不哆嗦的大神,跳到半夜时分,那鼓打得分外地响;拥拥挤挤变得荒凉孤寂的河灯还在黑色的河水中流下去;野台子的戏牵动着小镇所有的人们,酿造许多或许欢乐或许不幸的故事;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没有儿子的妇女们正在给送子娘娘戴一副眼镜;人们围拥着争着看不倒翁的表演……到第四章,我们又看到了童年的作者在其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长。 我们只感到这是作者的信笔写去,自然而洒脱,毫不娇柔,毫不矫饰,决没有因为它不像小说,感到斋要一个完整的情节和中心的人物.当我们看到后几章的漏粉的一群的生活,贫苦却还苦中作乐,直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哀。及至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的评头品足,又使你既为他们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为他们被毒害不觉悟而痛心。直至最后作者写到王大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他们居然冲破封建樊篱,在穷苦、诽谤、中伤中生活得恩爱、兴旺,才透出一口气。不禁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赞叹。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人最关键的是要继续生存下去,还要有一种自由。就像故事中的“我”一样,快乐的生活,每天天亮就起床,天黑就睡觉,从小无拘无束,就像小猴在森林里玩耍,就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是什么?是自由,也是一种享受。 在这个村里,有一种自私的精神,村里有一个大坑,别人都不肯去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点点钱财;而这个坑,害死了多少人?就连鸡、鸭、牛、羊它都不肯放过,都要结束他们的生命。这使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两个兄弟,住在一间房子里,墙经过风吹雨打,而破了个洞。哥哥对弟弟说:“弟弟,你去修吧,哥哥太累了。“弟弟又回答哥哥:“哥哥,你去修吧,我还小。”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他们两兄弟谁也不肯去墙上补洞。终于有一天,房子撑不住了,刹那间房屋倒塌了。哥哥和弟弟都后悔万分。你想,区区一个洞会带来这么严重的结果。可他们后悔也晚了。 当然,故事中的人有好的人、不好的人,故事中的事也有好的事、不好的事,他们事后的结果,又分好的结果、坏的结果......
评分第五节被称为财富的那些生活享受手段或者谋求幸福的手 段是在知识的指导之下, 把劳动应用到自然所提供的 原料上生产出来的, 所以必须有足够的刺激, 作为动 机, 使在知识指导下的必要劳动发生作用, 从而生产 财富
评分这套汉译经典名著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有活动就囤。
评分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200-100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