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靈魂的良藥(附DVD光盤3張)

經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靈魂的良藥(附DVD光盤3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琴,華一欣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2647
版次:1
商品编码:1088957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名师对话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0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光盘
附件数量:3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信念執著,學養深厚!接續韆年傳統、傳授素讀心法、分享吟誦秘訣。
   讓每一個堅持“素讀”的孩子——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寫下韆萬言。

內容簡介

   近日,一直高度緊張地工作著,可是,依然沒有阻擋我閱讀《經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靈魂的良藥》書稿的欲望。這些年來,像這樣值得品讀、珍藏的教師著作已經“幾希矣”。因為它的智慧“磁性”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維的,它會讓人們從中品“文”味,去睏惑,悟人生。

作者簡介

陳琴,中學高級教師,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素讀”經典課程創始人。被媒體稱為“成功解決瞭百年來經典教學課程化問題的第一人”,創設瞭可被移植的“素讀”經典教學模式,所教的學生經六年的訓練,皆可達到“背誦十萬字,讀破酉部書,寫下於萬言”的教學目標。
華一欣,本名祝安順,中華書局副編審,中華書局經典教育推廣中心主任。

精彩書評

   陳琴老師是真正的厚積薄發,幾十年來,她一直“潛伏”在語文海洋的深處修煉自己,一旦浮齣水麵,自然如明月升空,光華四射。
   ——李振村《小學語文教師》雜誌執行主編
  
   本色為素,故有素月,單純為素,故有素樸;嚮來為素,敝有素誌。素讀者,本色之讀、單純之讀、嚮來之讀也。經典素讀,為民族文化傳燈,為幸福人生指月,功德無量!
   ——王崧舟杭州市拱宸橋小學特級教師
  
   如果你不知道陳琴的“素讀”課程,那麼趕緊去關注她;如果你接觸過陳琴,那麼一定會被她所感動。
   ——劉良華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閱讀《經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靈魂的良藥》,跟著陳琴將十幾萬具有種子能量的經典文字儲存在孩子們的記憶深處,為孩子們的人生增添一抹厚重而絢爛的底色!
   ——一韓興娥山東濰坊北海學校語文教師
  
   “誦十萬言,有詩書氣,翔九韆仞,作逍遙遊。”陳琴老師的素讀經典是語文教育的正道、大道,接續傳統,開啓未來!
   ——丁慈礦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語文教師

目錄

序一 邁嚮人生大道
序二 誰纔是天下第一?
引子 厲響思清遠
導讀 經典素讀問答錄:
一問:經典素讀的緣起
二問:經典素讀的依據
三問:經典素讀讀什麼
四問:經典素讀誰來教
五問:素讀開展的前提
六問:素讀課程如何設
七問:經典素讀如何教
八問:經典素讀的成效
九問:經典素讀的心得

第一章 語文之憂與素讀之道
讀書·教語文
我們的語文究竟缺失瞭什麼味?
為什麼愛他們
“素讀”經典
雲上的日子
我的“傢校共讀”策略
文字是神奇的“藥”
學點字理和詩詞格律知識
識字課應該滲透“六書”常識
愛整棵樹
低成本的語文課堂

第二章 經典素讀教學實踐舉例
2007年經典素讀教學劄記
跟傢長們聊聊(2007-09-30)
背書樂(2007-11-07)
老師,再學一首詩吧(2007-11-11)
晨讀記(2007-11-15)
今天的課,隻讀書(2007-11-20)
讀齣文字後麵的內容——《“精彩極瞭”和“糟糕透瞭”》小記(2007-11-30)
這樣的詩為什麼不選入課本呢?(2007-12-05)
老師,你在看什麼書?(2007-12-07)
孩子,把文字讀進思想裏
跟孩子們談朗讀(2007-12-11)
2008年經典素讀教學劄記
年關背書(2008-01-05)
春意悄然隱枝丫(2008-02-24)
日劄優於作文(2008-02-27)
……
第三章 讀書樂與薦書忙
第四章 “小”心觀察“大”教育
附錄 陳琴“素讀”印象記
編輯後記

精彩書摘

每個人的閱讀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選擇。受時光的製約,我盡量避開乾擾,把目光專注於經典名著。此外,為瞭在安身立命的講壇上紮穩根基,除瞭閱讀帶給我及時而豐富的信息的報刊外,我還開始硬著頭皮進行專業閱讀。引以為憾的是,或許長期養成的閱讀習慣使然,我至今接受不瞭過多現代理論詞匯的書籍。因此,我非常感激同行中有睿智的蘇霍姆林斯基和純樸的陶行知,除孔子外,他們是我最能親近的人。《給教師的建議》是我迄今為止讀得最不煩心的“教育”專著。我買瞭兩本,一本在辦公桌上,隨手翻閱,一本成為枕邊讀物。
掩捲之馀,心中會湧起陣陣感動的漣漪:倘若不是愛讀書,在這個商事情緒濃烈的大都市裏,生而愚魯的我會愛什麼?
我看到許多老師都在為尋找讀書的時間而發愁。年青一輩的忙於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沒有時間讀書;肩負上老下小生活重責的中年老師,難以擠時間讀書;臨近退休的老師感到頭眼昏花,沒精力讀書。我知道,不讀書的理由總是現成的。我把閱讀當作生活方式,每天最少要有兩個小時埋在書本裏。通常忙完傢務,備好課,已到晚上10點之後瞭,我依然堅持坐下來,靜讀。利用點滴的時間讀,幾行也是收獲。為瞭抗拒遺忘,我常常把以前背誦過的詩詞默寫在小本子上.行走之間都揣著,隨時翻看。人到中年,書,就是這樣艱難地跟著我亦步亦趨。
我相信,唯有愛讀書的老師纔能培養齣愛讀書的學生,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我讀書是為瞭給我的學生作參照物。窮思變,道不遠人貴求索——我對語文習得的認知
一直為兩韆多年前的那幫求道者嘆服,看看孔子、老子、莊子……這些達到瞭智慧頂峰的求索者,就“道”與循“道”的論述是多麼精闢:道可道,非常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法自然;道不遠人……原來,道就是“天命(天性)”,就是“自然”;循道就是“率性”,就是“法自然”,而內核是“不遠人”。
萬物循道而自生。那麼,語文教學該法循何道?
早在1978年3月,呂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批評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指齣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嚴重問題”。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一问:经典素读的缘起

评分

值得收藏 价廉物美 推荐

评分

不错,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评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京东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会再来的哦。非常棒! 高尚的人有许多值得我们领略的思想和品格,我们如果有一本好书,而且认真去领略他的思想,就想是在了解高尚人的思想,学习高尚人的品格,所以读好书和高尚的人谈话是差不多的,目的都是更加完善自我 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说起。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该我说成语,妈妈说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诧,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现在,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著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你能说读书不快乐吗?说了那么多,想说下京东商城给我的印象,价格还是可以的,而且都是正版的书,确实是我们这样爱书的人的天堂啊,呵呵!

评分

很好的书!读后令人醍醐灌顶,深受启发,感慨现行语文教学弊端之深厚,不改变不行啊!

评分

这本书我已经是第二次购买了,之前买的是自己看的,真心觉得蛮不错,这次又购买了一次,送给了儿子的语文老师,但愿老师也能发愿像陈琴老师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

评分

陈琴老师,是我的偶像

评分

正在学习中,希望能帮助孩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