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漢中期和東漢初期烏桓人的兩次南遷
评分書包裝很差,到手的時候發現書的封麵、封底甚至書脊都被灰色的粉弄髒瞭,用橡皮擦也沒法擦乾淨,全是灰塵汙漬,看起來影響心情!差評!
评分三、捲六至捲十二為總經序。捲六至捲十一輯錄一些佛典的前序與後記,共一百一十篇,其中七十七篇未見於現存的佛典。輯錄前序後記很有價值,這些序記實際上就是佛典提要,保存瞭許多可貴的資料,使後人知道譯經的經過、內容、地點和時間。捲十二為“雜錄”,收錄陸澄的《法論》、齊竟陵王蕭子良的《法集》以及僧祐的《釋迦譜》、《世界記》等書的序文和篇目。這些書除《弘明集》外都已佚失,現在根據這些書的篇目即可略知其內容。
评分前言
评分《齣三藏記集》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佛教文獻目錄。其作者為僧祐,故後人又簡稱為《僧祐錄》、《祐錄》。僧祐於齊、梁間,憑藉定林寺豐富的經藏,在道安《綜理眾經目錄》(又稱《道安錄》、《安錄》)的基礎上,“訂正經譯”,撰成《齣三藏記集》。《齣三藏記集》共15捲,包括4部分:①撰緣記,敘述印度佛經的編纂和中國譯經的淵源。②銓名錄,著錄佛經2162部4328捲,分12類,各類有小序,敘述該類佛經源流。③總經序,匯集佛經的序、記120篇。④述列傳,是中外32位譯經高僧的傳記。書後附“雜錄”,著錄中國學者和僧人撰寫的論文或論著。全書輯錄瞭東漢至南朝梁代諸多佛教文獻,保存瞭東晉道安的《綜理眾經目錄》(374) 的原文。《齣三藏記集》不僅對後世編纂佛經目錄有一定影響,而且它的“總經序”、“述列傳”對後世編製一般文獻目錄也有一定的影響。
评分範德薩發是的方式打發是的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