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梁啓超那樣做父親

像梁啓超那樣做父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祖華,俞夢晨 著
圖書標籤:
  • 父親教育
  • 育兒
  • 傢庭教育
  • 梁啓超
  • 傳統文化
  • 子女教育
  • 為人父母
  • 親子關係
  • 教育理念
  • 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095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37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4
字数:1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三不朽”的偉人,三個院士的父親,九個子女個個成纔,成功締造現代中國精英傢庭寫給子女的四百餘封傢書,與《曾國藩傢書》《傅雷傢書》並稱“三大傢教典範文本”
  中國現代史上齣色父親用愛心和智慧成就的成功的傢教案例

內容簡介

  作為近代偉大的思想傢、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教育傢,梁啓超以匡國濟世為己任,叱吒政壇,潛心學問,給後人留下1400多萬字的精神文化遺産;更加令人驚嘆的是,他在日理萬機的同時,十分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締造瞭“一傢三院士,滿門皆纔俊”的現代傢教奇跡。
  梁啓超雖然去世已近一個世紀,但他教育子女成纔的經驗和方法,對於今天的父親們仍然具有彌足珍貴的參考藉鑒價值:他所倡導並身體力行的意育、智育、情育的教育觀,個性化、趣味主義的教育理念,享受過程、享受苦難的教育法,不啻為醫治當今中國父母望子成龍焦慮癥的一劑良藥;《像梁啓超那樣做父親》針對當今中國傢庭給齣的“梁啓超傢教案例的現代啓示”,對我們今天進行正確的傢庭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俞祖華,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山東省教學名師。現任魯東大學(原煙颱師範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省重點學科、國傢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曆史學)、國傢級教學團隊——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的負責人。長期在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華民族精神等學術領域勤奮耕耘,齣版有《深沉的民族反省》(1996年)、《中華民族精神論》(1998年)、《王懿榮與甲骨文》(2004年)、《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思潮研究通覽》(2005年)等著作十多部,發錶論文100餘篇;獨立或閤作完成的教學科研成果曾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奬、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奬、省精品工程奬、中國圖書奬等。育有一女,在讀大二學生,品學兼優,本書中包含瞭作者傢教實踐中的不少心得與體會。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梁啓超與他的九個傑齣兒女
1.“三不朽”的偉人
他做到瞭“三不朽”
深度參與瞭清末民初社會變革
“言論界之驕子”
倡導“新民德”的“第一公民”
2.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
“近代教育的主要奠基人”
躋身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
梁傢父子的“清華緣”
3.“中國傢教第一人”
傢教成功的模範傢族
自身成功得益於傢教
格外重視子女教育
4.一門三院士
“中國建築曆史的宗師”
第一個接受考古學正式訓練的學者
火箭係統控製專傢
5.子女個個是纔俊
詩詞研究專傢梁思順
早逝的炮兵上校梁思忠
圖書館學傢梁思莊
經濟學傢梁思達
社會活動傢梁思懿
革命軍人梁思寜

二 關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
1.做閤格的啓濛老師
一生之計在於童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教育子女從“早教”開始
2.讓兒女接受優質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關鍵
思成就讀清華學校
思永、思忠留美前也在清華學校讀書
3.讓孩子齣國留學開眼界
五個兒女同時在北美
父親委托的海外“傢長”
建議思莊在加拿大上學
關心思成的海外學習與生活
安排思永迴國實習
“萬韆心事中又增加一重心事”
也考慮瞭其他子女的留學問題
4.“理想的婚姻製度”
“父母選擇,子女作主”
促成長女婚姻
“包辦”梁林之戀
“遙控”梁林的海外婚禮
細緻的梁林“文定禮本”
青梅竹馬的“姑錶親”
關心其他子女的情感生活
5.指導畢業後的擇業就業
“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
“做官實易損人格”
也支持思忠“走軍事和政治那條路”
關心思成與徽因的職業問題
思永也學瞭冷僻專業
為思莊選擇專業當參謀

三 引領兒女獲得全麵發展
四 扮演多重角色的好爸爸
五 理念上的引導與方法上的指導
六 梁啓超傢教案例的現代啓示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梁啓超的父親、孩子們的祖父梁寶瑛生活到民國初年,並已迴傢鄉居住。當時,梁啓超已歸國並在北洋政府任職,他有意讓孩子們的祖父北上迎養盡孝。他在1912年12月給思順的信中提到:“祖父南歸一行,自非得已。然鄉居如何可久,且亦令吾常懸懸。望仍以吾前書之意,力請明春北來為要……又小說兩部呈祖父消閑。”他還要求“祖父歸鄉後,汝與思成每十日必須寄一安稟往”。梁寶瑛1916年去世後,6月22日梁啓超緻書思成、思永,其中提到:“新遭祖父之災,來稟無哀告語,殊非知禮。汝年幼姑勿責也。”
  梁啓超的母親趙夫人傢世不詳,隻知道她的祖父是舉人,父親是秀纔,她早於1887年因難産而去世。那時梁啓超不過15歲,還未成婚。當時在外求學的梁啓超奔喪還鄉,卻因無船,沒能親手送母親人棺,引為終身遺憾。其繼母隻比李惠仙年長兩歲,她就是梁啓超在給子女的書信中不時提到的“細婆”。在父親去世後,梁啓超勸說繼母到天津同住,將他對長輩的孝心,寄托在這個“細婆”身上。他在1926年9月4日給孩子們的信中說到,妹妹過世他悲痛,但更為“細婆”的傷心而難受。“四姑的事,我不但傷悼四姑,因為細婆太難受瞭,令我傷心。現在祖父祖母都已棄養,我對於先人的一點孝心,隻好寄在細婆身上,韆辛萬苦,請瞭齣來,就令她老人傢遇著絕對不能寬解的事(怕的是生病),怎麼好呢?”
  梁啓超有五位弟弟,四位姊妹,其中他與大他三歲的大姐最為親厚,但他的大姐於1904年也因生育而去世。他非常悲痛,寫信給朋友:“僕少喪母,與姐相依為命,覲此大故,痛徹心骨,心緒惡劣,不能自勝。”此外,和他一生情篤不渝的是小他四歲的大弟仲策(啓勛)。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流亡日本,梁啓勛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經濟。梁啓超結束流亡迴國後,梁啓勛隨行左右,幫助梁啓超打理公私事務。梁啓超在寫給女兒梁思順的信中曾感嘆:“汝二叔現在為我身邊刻不可離之人。每日代我會客辦事、齣納金錢、管理寓中諸務,亦無一刻暇。”
  20世紀20年代,梁啓超因病住院,生活上更離不開梁啓勛的照顧。
  ……

用户评价

评分

真心希望看过之后可以对我们有帮助,可以对宝宝有帮助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评分

评分

正版,适合家长阅读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本套丛书是一款益智手工拼图产品,共5种,分别为兵器类和建筑类。它是一种三维立体手工拼图,曾获国际礼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加拿大国宝级智力产品。它是在平面拼图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立体辅助设计,将无毒无味泡沫板与所拼图片利用环保胶水粘合在一起制成插件,通过插件的插口数字对接拼插,无需剪刀和胶水,成品可长期保存,可做装饰家居、馈赠亲友、点缀生活之用。本产品附赠精美学习手册,可在动手动脑之余学习知识,一书多用。3益智手工风靡海外多年,畅销欧美、日韩。其涉猎的内容较为广泛,品种多样、形象逼真、拼插巧妙、印制精良,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既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亲子益智互动游戏,又是上班族最好的动手健脑的手工产品,其面世后亦深受少年儿童及手工爱好者的喜爱。3益智手工的十大功能1.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建立顺序、秩序与立体组合的概念4.培养组织归纳与逻辑思维的能力5.训练精细动作,增进手眼脑协调发展6.培养观察力、耐心与专注力7.提升忍受挫折的耐力8.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9.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激发空间想象力10.均衡左右脑开发,提高视觉记忆力,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快递送货也很快。还送货上楼。非常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观·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附精美学习手册),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1.无需剪刀和胶水,拼插方法简便2.无毒无味,绝对环保安全3.拼插结构设计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赠精美学习手册,边玩边学5.内附拼装步骤图,简明易懂6.通过完成拼图体验自己动手的拼装乐趣,充满无穷的快乐与成就感,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