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心 [The Heart of Yoga: Developing a personal practic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編輯推薦
打造個人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專屬修煉!
全球熱銷二十年,瑜伽類長銷經典,完整繼承古老瑜伽精髓與《瑜伽經》核心要義!
閱讀《瑜伽之心》是一輩子的任務,每讀一次,你都會獲得一次新的體悟。
剋瑞斯那瑪查亞是現代偉大的瑜伽大師之一,被稱為“印度現代瑜伽之父”。本書作者德斯卡查爾為剋瑞斯那瑪查亞的四大門徒之一,也是他的親生之子。承剋瑞斯那瑪查亞的世界知名瑜伽大師包括:阿斯湯加瑜伽的帕塔比·喬伊斯(PattabhiJois),經典體位法的英蒂拉·徳菲(IndraDevi),正位法的艾揚格(B.K.S.Iyengar)。
內容簡介
德斯卡查爾依據其父對維尼瑜伽的基本核心概念――瑜伽練習必須不斷適應練習者變化的需求,以便獲得效果,並遵循古老的瑜伽原則,寫下瞭這本《瑜伽之心》,這是一本將一套活生生的呼吸藝術的步驟及係統闡述清楚的瑜伽實踐書籍,完整傳承瞭古老瑜伽的精髓與《瑜伽經》的經典要義。此外,本書還完整收錄瞭帕坦伽利的《瑜伽經》及其翻譯和注釋,以及剋瑞斯那瑪查亞所著《瑜伽祈請精要》三十二頌,此頌保存瞭其教法的精髓。
作者簡介
德斯卡查爾(T.K.V.Desikachar),當代最偉大的瑜伽師、“印度現代瑜伽之父”剋瑞斯那瑪查亞之子,有結構工程師背景。德斯卡查爾一直跟隨父親生活和學習,直到1989年父親逝世。他本身也是一位傑齣的瑜伽老師,一生都緻力於將瑜伽教授給不同背景及不同水平的人。他現在在以父親命名的學校進行教學,這些學校分布在印度、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德斯卡查爾的方法奠基於他父親的根本教法,主張修習必須隨順個人不斷變化的需求,以達到瑜伽療效價值的最大化,而非一種方式解決所有人的問題,一種治療方式治百病。
目錄
祝福
序言
推薦序 承先啓後的瑜伽大師傳奇――剋瑞斯那瑪查亞
導論 剋瑞斯那瑪查亞的一生與瑜伽――訪談德斯卡查爾
第一捲 瑜伽修習
1 瑜伽:概念和意義
2 瑜伽修習的基礎
3 體位法原則
4 審慎安排瑜伽練習
5 體位法變體
6 呼吸控製法
7 收束法
第二捲 理解瑜伽
8 讓心迷惑之物
9 行動必留下痕跡
10 世界存在,為瞭被認識、被探索
11 活在世間
12 世界存在,為瞭讓我們解脫
13 心識的特性
14 瑜伽之路的九道障礙
15 瑜伽的諸多道路
第三捲 帕坦伽利的《瑜伽經》
第四捲 瑜伽祈請精要
【附錄A】本書提到的原典
【附錄B】人人適用的四套練習
精彩書摘
1瑜伽:概念和意義
一開始,我就想要分享一些想法,也許可以幫助大傢瞭解“瑜伽”這個詞的許多不同的含意。瑜伽是印度思想的六大基本係統之一,這些思想統稱為“見”(dar?ana),其他五種分彆是正理派、勝論派(vai?e?ika)、數論派、彌曼沙派、吠檀多派。Dar?ana這個詞是由梵文字根d??衍生而來,d??可譯成“觀看”。因此dar?ana的意思為“視野”、“見解”、“觀點”,甚或是“特定的觀看方式”。然而除此之外,尚有另一層意思。為瞭理解這個,我們內心必須浮現一個可以注視自身內在的鏡像。事實上,所有偉大的經典,都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觀看方式,為我們創造齣更加認識自己的契機。
我們一旦正確地麵對並完全瞭解瞭經典的教導後,就越能深入觀看自身的內在。作為六大見之一的瑜伽,起源於吠陀經典,也就是印度文化最古老的記錄。瑜伽是由偉大的印度聖者帕坦伽利於《瑜伽經》中,將其係統化,成為特定的“見”。雖然此後有很多重要的瑜伽經典齣現,毋庸置疑地,帕坦伽利的《瑜伽經》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
瑜伽這個詞的許多解釋已流傳瞭好幾個世紀,其中之一即是“閤成一體”、“聯結”,還有一個意思則是“將韆絲萬縷的心念綁在一起”,這些定義乍看之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說的是一件事。盡管“閤成一體”這個解釋賦予瑜伽一種身體上的詮釋,然而將心念綁成一束的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著手實際做瑜伽之前,要專注於瑜伽修習。一旦韆絲萬縷的心念聚集成一束而形成意嚮,我們就準備好開始身體的動作。
瑜伽這個詞更進一步的意義是“獲得先前未獲得的”。這個概念的始點是:有些事我們今天尚未有能力做到,但如果找到實踐這個渴望的方法,那個踏腳石即是瑜伽。事實上,每一個改變皆是瑜伽。例如,在我們找到方法可以彎下身且碰觸到腳趾頭時,或者通過書本學到瑜伽這個詞的意義時,或者經由對話更瞭解自身或其他人時,我們就到達以前從未觸及之處。這些活動的每一個發展和變化皆是瑜伽。
瑜伽的另一個麵嚮與我們的行動有關。瑜伽因此也意味著將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導嚮正在從事的活動。舉個例子來說,當我正在寫作時,心識的一部分正在思考我想說的東西,然而另一部分想的事,則和這個念頭相差十萬八韆裏。我越是專心寫作,專注力就越是集中在此時此刻我的所作所為上。但也可能齣現相反的情況。我也許以極高的專注力開始動筆,然而繼續寫作下去後,專注力或許逐漸動搖不定。我可能想明天的計劃,或者想晚上要煮什麼吃纔好,然後就會齣現這樣的事:我明明是專注做著事,其實卻幾乎沒有將心放在手邊的工作上。我正在行使職責,但是我卻不在場,不在當下。瑜伽試圖創造一種我們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刻,總是在場、在當下的狀態——真的在場、在當下。
專注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將每項任務執行得更好,同時對行動保持覺知。專注力越強大,犯錯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微小。一旦專注在我們的行動上,我們就不再是習性的囚徒,不需要因為昨天做瞭什麼,今天就非得做什麼不可。這樣一來,我們便能以未曾經曆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動,避免漫不經心地重復。
瑜伽另一個古典的定義是“與神閤一”。這和我們使用什麼名字——上帝、阿拉、自在天——來描述神聖無關,任何可以帶領我們更靠近、更瞭解比我們更高、更強的力量,即是瑜伽。當我們與更高的力量感覺一緻,這也是瑜伽。
我們看到瞭許多瞭解瑜伽這個詞的意義的可能方式。瑜伽雖紮根於印度思想,內容卻具有普遍性,因為瑜伽是一種方法,能讓我們在生命中做到所期望的改變。實際修煉瑜伽,會帶領每個人達至不同的方嚮。而遵循瑜伽之道,並不需要認可特定的神的觀念。修習瑜伽,要求我們做到的僅僅是行動,以及對我們的行動保持專注。人人都應審慎觀察自己所采取的方嚮,纔能夠知道將走嚮何方,以及如何走到那裏。而如此謹慎細微的觀察,將使我們發現嶄新之物。這個發現是否能引領我們更理解神,獲得更大的滿足,或是達到新的目標,完全是個人的造化。當我們開始討論體位法這個瑜伽的身體運動時,最好能把握瑜伽所涵蓋的各式各樣理念是如何鑲嵌在我們的瑜伽修習之中的。
修習瑜伽從何處開始?如何開始?非得從身體的層次開始,毫無例外嗎?我認為從何處開始,得視個人的關注之所在而定。修持瑜伽的法門韆百種,隨著修習的進展,在某種進程上的關注將會引導至另一條道路。因此,我們可以從研讀《瑜伽經》或冥想著手;或者不行此道,也可以從練習體位
法入手,通過身體的經驗,開啓瑜伽的體會;也可以由入門,感覺我們內在存有(innerbeing)的運動——呼吸開始。總之,該從哪裏切入、如何開始我們的修持,並無成規可循。
書本或瑜伽課程常常給人這樣的印象:學習瑜伽有先決條件。我們可能被要求不準做煙民,或是得當個素食者,或者非得放棄所有的世俗財物不可。如果是齣自內心的自願自發,這樣的舉動就值得贊賞,因為很可能是修持瑜伽的結果;然而若是由外在強加於自己的,那就毫無令人欽佩之處。例如很多老煙民練習瑜伽後就再也沒有煙癮,修習瑜伽的結果就是不再想吸煙,而不是因為他們想練習瑜伽纔戒煙的。我們從自己的所在之處、自己是怎樣的人開始,無論會發生什麼,就是會這樣發生瞭。
當我們開始學習瑜伽,不管是體位法、呼吸控製法、冥想,或是研讀《瑜伽經》,學習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我們進展越多,越能覺知我們存在的整體性(holisticnature),瞭解我們是由身體、呼吸、心靈和其他等所構成。很多人由練習體位法入手學習瑜伽,繼而學習更多的體式,一直練到
對他們來說,瑜伽的唯一意義隻在於身體操練。這樣的狀況就好比僅做單臂訓練,而任由另一隻手臂羸弱不振一樣。相同地,有人將瑜伽的要旨知識化,為此寫瞭精彩萬分的著作,對於復雜的概念如普剋地(prak?ti)和阿特曼(Atman)等,也講解得十分精彩齣色,然而在他們寫作或演說時,連將身體挺直坐個幾分鍾都辦不到。因此,韆萬不要忘記,我們可以從任何麵嚮著手修習瑜伽,但是如果想成為完整的人,就得統閤自身所有的麵嚮,一步接著一步地修習。在《瑜伽經》中,帕坦伽利重視生命中的所有麵嚮,包括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我們的習性、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呼吸和我們的冥想之道。
……
前言/序言
瑜伽之心 [The Heart of Yoga: Developing a personal practic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瑜伽之心 [The Heart of Yoga: Developing a personal practic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