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21項技能修煉:精湛課程開發(上)

培訓師21項技能修煉:精湛課程開發(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段燁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329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53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81
字数:28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TTT暢銷書《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全麵升級,國際通用ADDIE模式全新演繹。
  聚焦“課程開發”,幫助培訓師開發讓企業滿意、學員受益的優質課程,實現課酬、課量的雙重增長。
  PPT高手助陣,設計“PPT製作的方法和技巧”一章,讓培訓師玩轉PPT。
  嵌入APP,鏈接段燁講課視頻和其他資料,讓讀者直觀感受卓越培訓師的魅力。
  
  
  

內容簡介

  

  課程開發是整個培訓的第一步,課程開發的質量決定著課堂呈現的效果。分析學員,瞭解企業需求,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如何開場,如何收尾,怎麼講故事,怎麼煽情造勢,都要在課程開發時明確。作者段燁結閤十餘年培訓經驗,以及“鷹隼計劃”中眾多學員在課程開發階段的問題,從“實戰、實效”的角度齣發,用ADDIE模式完整闡釋整個課程開發流程,全麵、係統地梳理瞭培訓師需要修煉的技能。書中案例豐富,可以幫助培訓師在實操情境中理解課程開發的各個要點;針對具體問題的答疑解惑,可以幫助培訓師明確目標,理清思路;各種有效的工具、技術更有助於培訓師迅速提升課程開發能力。
  針對許多培訓師玩不轉PPT的情況,段燁特彆邀請羅長江撰寫“PPT製作的方法和技巧”一章,詳細介紹在課程開發階段,培訓師如何方便、巧妙地製作PPT,給自己的課程加分。《培訓師21項技能修煉》分上下兩冊,本冊聚焦“課程開發”,下冊主要講述控場、互動等課堂呈現技巧。
  
  
  

作者簡介

  段燁,國際注冊高級職業培訓師,格諾威企業管理谘詢公司首席谘詢師,中國培訓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美國認證協會(ACI)注冊職業培訓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特聘專傢講師。
  專注於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領域,擁有以DISC為核心的係列課程體係。曾服務過聯想集團、龍湖集團、華潤集團、山東農業銀行、長安集團、北京英纔地産、譚木匠集團、三峽建設集團、中冶建工集團、華電集團等。
  著有《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培訓師的差異化策略》《隻用管好四種人》。


精彩書評

  

  培訓既要傳授知識,又要講求學員的積極參與,既要積極主動引導討論,又要很好地融閤總結,這就需要極高的課程開發和現場授課功底,學員對段老師的評價正體現瞭這點。段燁老師的係列課程是我們這幾年來精彩、有效的課程。
     ——聯想客戶拓展中心總監譚俊
  
     段老師帶來的團隊,運用ADDIE模式做的“課程設計開發項目”,既有理論深度,又講求實戰有效,為我們公司設計的課程體係是我們商學院的基本教材。
     ——華邦製藥T學院院長張彪
  
     在全國各地的老師中,段老師是我們閤作起來非常輕鬆、愉快的一位。段老師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專業學識,更有客戶的持續簽單。
     ——暨南大學EDP中心廖學琴
  
     我在開發課程的時候,就是按照書中的流程和方法一步步做下來的,感覺很棒,像老師親自在旁邊指導一樣。段燁老師的這本書,就是我們在課程開發階段的“良師益友”。
     ——讀者(80後的天空)讀後評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知己識彼——性格分析工具的選用
如何掌握學員的心理?如何認識學員的個性?如何滿足不同個性學員的需求?如何掌握成人學習的心理?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一、不懂性格分析的錶現
二、性格分析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關於性格分析的管理學理論
2. 成人學習心理的兩大特點
3. 性格分析在培訓中的作用
三、DISC性格分析
1. 與性格相關的概念
2. DISC人格測評工具
3. DISC性格分析的維度
4. DISC每種個性的整體特徵
四、性格分析在培訓中的運用
1. 培訓師如何快速區分學員個性
2. 各種性格類型學員的認同點和反感點
3. 掌握培訓師自己在課程開發及授課中的各種狀況
五、關於性格分析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性格分析的疑問
2. 關於性格測評的工具
第二章 尋根問底——培訓需求調查的流程和方法
如何做好需求調查?如何掌握學員真正的需求?如何運用各種工具調查需求?
一、培訓需求調查存在的問題
1. 忽視培訓需求調查
2. 培訓需求調查存在的其他問題
3. 培訓需求調查存在問題的三個原因
二、培訓需求調查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培訓需求調查的管理學原理
2. 培訓需求調查的三個重要作用
三、培訓需求調查的類型和流程
1. 培訓需求調查的三種類型
2. 培訓需求調查的基本流程
四、培訓需求調查的方法和主要內容
1. 培訓需求調查的方法
2. 培訓需求調查的兩項重點內容
五、培訓需求調查的分析——確定目標
1. 確定培訓目標的原則
2. 確定培訓目標的思路和方法
六、課程名稱設計方法
1. 設計課程名稱的意義
2. 設計課程名稱的流程
3. 規範的課程名稱的要求
4. 常見的課程名稱設計失誤
七、關於需求調查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需求調查的五個疑問
2. 關於需求調查的工具
第三章 邏輯清晰 ——結構設計的模型和工具
如何開發課程?如何設計課程結構?如何充實課程內容?如何擁有自己的核心課程體係?什麼是PRM課程開發模型?如何運用PRM模型開發課程?
一、結構混亂的錶現
1. 結構混亂的典型案例
2. 結構設計的常見問題
二、結構設計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結構設計的管理學原理
2. 結構設計的作用
三、課程結構化的具體流程和方法
1. 結構設計的依據
2. 結構設計的流程
3. 結構化的步驟
4. 結構設計最常用的模式
四、PRM課程開發模型
1. PRM課程開發模型
2. PRM課程開發舉例
五、關於課程開發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課程開發的兩個疑問
2. 關於課程開發的三個工具
第四章 渾然一體——課程鏈接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將所講的內容緊密鏈接起來?如何建立自然的過渡?如何讓培訓形成一個整體?如何讓整個培訓邏輯清楚?
一、課程鬆散的錶現
1. 課程鬆散的典型案例
2. 課程鬆散的典型錶現
二、課程鏈接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課程鏈接的管理學原理
2. 課程鏈接的作用
三、課程鏈接的原則和方法
1. 課程鏈接的原則
2. 課程鏈接的兩種情景
四、關於課程鏈接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課程鏈接的疑問
2. 關於課程鏈接的工具
第五章 一鳴驚人 ——開場白的設計原則和方法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員?如何抓住學員的注意力?如何樹立講颱權威?
一、錯誤的開場導入
1. 錯誤開場白的典型案例
2. 常見的錯誤開場白
二、開場白設計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開場白設計的管理學原理
2. 設計開場白的作用
三、專業開場白的設計原則和方法
1. 開場白設計的三個原則
2. 九種常用的開場白
四、關於開場白設計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開場白設計的疑問
2. 關於開場白的工具
第六章 血肉豐滿——案例組織的原則和方法
如何選擇案例?如何組織案例?如何闡述案例?如何讓案例輔助論證?
一、案例設置不科學的錶現
1. 案例不當的典型案例
2. 案例不當的五個常見問題
二、案例設置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案例設置的管理學原理
2. 設置案例的作用
三、案例設置的原則和方法
1. 選擇案例的四個原則
2. 選擇案例的兩大注意事項
3. 案例的三個來源
4. 案例加工
5. 案例的呈現方式
四、關於案例設置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案例設置的三個疑問
2. 關於案例設置的工具
第七章 有張有弛——課程重點設置及課堂時間管理
如何讓課程重點突齣、主次分明?如何防止提前下課或者延遲下課?如何有效地把控課程進展?
一、課程重點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1. 沒有重點
2. 現場把握不好
3. 課堂時間管理的七個問題
二、關於課程重點設置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課程重點設置的管理學原理
2. 課程重點設置的作用
三、重點設置以及課堂時間管理的方法
1. 課堂時間管理的三個原則
2. 如何設置重點
3. 有效管理課堂時間的七個方法
四、關於重點設置及課堂時間管理的答疑及工具
1. 課堂管理時間的三個疑問
2. 時間管理的工具
第八章 意猶未盡 ——結尾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如何做到有力結尾?如何避免虎頭蛇尾?如何在培訓結束後促使學員行動?如何讓結尾餘音繞梁?
一、課程結束時的常見失誤
1. 課程結束失誤的典型案例
2. 課堂結尾不當的七種錶現
二、關於課堂結尾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關於課堂結尾的管理學原理
2. 課堂結尾的作用
三、科學結尾的原則和方法
1. 科學結尾的四個原則
2. 科學結尾常用的九種方法
四、關於課堂結尾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課堂結尾的四個疑問
2. 關於課堂結尾的工具
第九章 錦上添花——PPT製作的方法和技巧
製作PPT有哪兩種思路?製作PPT的流程有哪些?如何製作適閤演示的PPT?如何正確運用PPT?
一、培訓師課件製作常見的十個誤區
1.誤區一:過於依賴PPT
2.誤區二:工具落後世界十多年
3.誤區三:把做PPT 當成課程開發
4.誤區四:把PPT及其交叉學科相互混淆
5.誤區五:把PPT當成提詞稿
6.誤區六:過於追求圖片型PPT
7.誤區七:過於鑽研PPT動畫
8.誤區八:生搬硬套彆人的作品
9.誤區九:不分講師版與學員版
10.誤區十:不懂排版,毫無美感
二、基礎招——短時間改善你的PPT
1.第一招:課程類PPT設計的標尺及三大原則
2.第二招:定義PPT 的風格
3.第三招:如何收集與你課程相關的PPT案例
4.第四招:改變行距讓文字更容易“瞟”
5.第五招:把乾巴巴的列錶變成可視化圖形
6.第六招:找圖片素材的實用方法
7.第七招:怎樣又快又好地使用圖片
8.第八招:用多媒體點綴你的課程
9.第九招:任何時候都需要考慮對齊
10.第十招:善用擦除動畫
三、提升招——讓你的演示更專業
1.第十一招:高效之源——母版
2.第十二招:讓舊的剪貼畫重獲青春
3.第十三招:讓數據圖錶化
4.第十四招:善用綫條輔助排版
5.第十五招:發什麼講義給印務公司——講義製作
6.第十六招:被問要課件怎麼辦——如何保護文檔
7.第十七招:上颱前的檢查
8.第十八招:在平闆電腦上演示PPT
9.第十九招:演示時非常有用的技巧
10.第二十招:除瞭PPT 還有什麼可用的演示工具
四、骨灰級招——讓你有模有範兒
1.第二十一招:雙屏演示讓你功力倍增
第十章 精彩紛呈——讓課程更精彩的四個法寶
如何讓現場精彩紛呈?如何做到魅力倍增?如何避免課堂乏味?如何畫龍點睛?
一、課程缺乏精彩錶現
1. 課程缺乏精彩錶現的典型案例
2. 課程缺乏精彩錶現的幾種情況
二、課堂精彩演繹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課程精彩演繹的管理學原理
2. 課程精彩演繹的作用
三、讓課程精彩紛呈的四個法寶
1. 以理服人
2. 以情動人
3. 用新吸人
4. 運用幽默的力量
四、關於精彩呈現的答疑及工具
1. 關於精彩呈現的疑問
2. 關於精彩呈現的工具
附錄
後記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課程結束時的常見失誤
  1.課程結束失誤的典型案例
  情景描述:
  一位企業的內部培訓師參加培訓迴來後,實施轉訓(外齣受訓,迴來後又將相同的培訓內容嚮他人講授),主題是“管理者五項技能訓練”。
  這位培訓師既有授課技巧和互動,也把原課程的基本理論包括案例都再現齣來瞭,應該說整個過程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到瞭結尾的時候,這位培訓師是這樣說的:
  今天花瞭大傢寶貴的半天時間來學習管理者五項技能訓練,這是我上周去參加培訓所學的,我能力有限,隻是學到瞭一些皮毛。當時是學習瞭兩天,而今天隻有半天的課程,因為時間關係,我隻是講到瞭一部分,同時因為我的個人能力問題,有些地方沒有把老師的寶貴東西復製好,請大傢原諒。在某些地方可能存在一些疏漏,同時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錯誤。各位同事要在實際運用中閤理地選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
  這是常見的結尾方式,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不深究,也許沒有什麼,但深究一下,這樣的結尾是有問題的。
  在培訓的結尾方麵,主要存在兩種問題:第一是沒有結尾,第二是結尾不佳。
  2. 課堂結尾不當的七種錶現
  (1)藉口式結尾
  很多培訓師在結束的時候會講,“因為時間關係,今天的培訓就到此結束”。如果是因為時間關係纔結束的話,要麼說明組織者的時間安排有問題,給培訓師的時間太短,要麼說明培訓師的時間管理有問題,既然是組織者預先告知時間,培訓師就應該計劃好。
  (2)過分謙虛式
  這種結尾方式也被稱為“自殺式結尾”。在培訓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由於我能力和閱曆有限,所講的內容難免存在一些偏見和錯誤,講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傢原諒”。培訓師辛辛苦苦地授課,也讓學員學到瞭有用的東西,到瞭最後,你這麼謙虛一下,無異於告訴學員,“我講的全是廢話”。就算有學員很認同你,當他在實際工作中正要用你所講的內容時,突然想起你的話,他可能會想,“是不是剛好這裏是講得不對的地方”,於是不敢用瞭。學員無法運用所學的內容,整個培訓就是沒有用的。
  (3)自我否定式
  自我否定式和自殺式有些相似,隻不過程度不同。自我否定式的常見錶達是這樣的——這兩天給大傢講的主題很重要,希望對大傢的實際工作有所幫助。當然瞭,有沒有幫助不是我說瞭算,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關鍵還是要靠你們自己。
  (4)囉唆式
  說話囉裏囉唆,沒有什麼實質內容。
  有一次我給某通信企業做TTT,課程結束的時候,該企業的黨委書記做總結講話:這三天邀請段老師給大傢做這個TTT,我看瞭大傢的最後考核環節,發現大傢成長很快嘛,看颱上的錶現,你們還真有老師的樣子。站姿呀、講的內容呀、還有做的幾個活動,把現場氛圍搞得很好。就像我平時開會講的,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隻要大傢努力,隻要我們管理者多一點耐心,平時多多關心我們的員工,我們的員工還是可以錶現得更好的嘛。另外,我上次開會,還在給大傢建議,應該多組織一些活動嘛……
  原來計劃三分鍾的內容講瞭十多分鍾,從企業文化到員工關愛,到黨的政策、和諧社會、國際形勢,縱橫捭闔,洋洋灑灑。實際上他講得非常棒,有觀點,有案例,與時俱進,隻可惜時間不夠,大傢等得著急。
  (5)威脅式
  今天給各位新員工講瞭公司的一些規章製度,這是關係到大傢切身利益的事情,希望大傢迴去好好總結,認真遵守,不然到時候違規瞭,被罰款、被開除瞭,還不知道是怎麼迴事!
  這是一個學員在職業培訓師訓練班上的演示內容,主題是“新員工入職培訓”,很有力度,很勁爆,就是太嚇人瞭。規章製度固然很重要,但是沒有必要這麼嚇人吧!
  (6)歇斯底裏式
  今天的課程有沒有用?
  想不想更有用?
  隻有做瞭纔有用,對不對?
  那要不要做?
  要不要拼命做?
  一連串的排比問句,搞得學員熱血沸騰、狂呼亂叫、聲嘶力竭。某些培訓師為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瞭提升培訓評估滿意度,竭盡全力要製造掌聲、引起轟動。氣氛是有瞭,力量也有瞭,但是不是太過瞭呢?
  (7)有頭無尾式
  就是沒有結尾。眼看授課時間到瞭,趕緊來一句“因為時間關係,今天的培訓到此結束”;有時甚至連“我的培訓到此結束”都沒有來得及講就匆忙結束;或者內容沒有講完,就以“謝謝大傢”匆匆結束。
  “謝謝大傢”“再見”之類的話客套話屬於結束語,但不是結尾。
  二、關於課堂結尾的管理學原理和作用
  1. 關於課堂結尾的管理學原理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係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的現象。前後信息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近因效應告訴我們,無論前麵的內容有多棒,培訓師一定要充分設計好最後的內容, 以促使學員將培訓所學實際運用,確保培訓真正有效。
  2. 課堂結尾的作用
  那麼,一個好的結尾有什麼作用呢?
  ①強化主題。在培訓臨近結束的時候,由於培訓中有太多的內容,很有可能導緻部分學員模糊和遺忘瞭主題。這時候做一個總結,可以再次強調主題,給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突齣重點。如果內容太多,有可能導緻學員無法把握重點,無論學員多麼認真聽講,都不可能掌握所有內容。在即將結束的時候,用簡短的話突齣重點,可以幫助學員更全麵、牢固地掌握培訓內容。
  ③提煉思想。課程的精華在哪裏?這麼多的案例、故事論證到底有什麼用?如何由點到麵,舉一反三?這就需要提煉觀點和思想,用最簡短的話把它們提煉齣來,帶給學員積極的力量。
  ④促進行動。“課上激動,課後不動”是對培訓現象的一種描述。為什麼有這種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結尾齣現瞭問題。運用一個有力的結尾,可以有效地促進學員行動。很多老師因為結尾不閤適,把自己所講的內容“一筆勾銷”,無法給人積極的力量。
  三、科學結尾的原則和方法
  1.科學結尾的四個原則
  (1)必須要有結尾
  有始有終是對培訓的基本要求,一個完整的培訓必須要有結尾。有頭有尾、有始有終纔算完整。
  (2)結尾要完整
  結束語不等於結尾。結尾是整個培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完整的內容。“我的培訓到此結束,謝謝大傢”這樣的話不是完整的結尾,隻是結尾的結束語,完整的結尾必須是“結尾+結束語”。
  (3)結尾要積極
  結尾要給人積極的力量。培訓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說服,說服的結果就是要促進行動。培訓師要好好設計結尾,有力的結尾會給學員帶來力量,促使他們積極行動。
  (4)結尾不是結束
  結尾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很多培訓師以為培訓課程結束就萬事大吉瞭,其實,好的結尾會讓人意猶未盡,充滿期待。一次培訓的結束,僅僅是某個主題的結束。一次培訓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當某個課程結束後,培訓師要引導學員繼續去學習其他方麵的主題,讓學員對其他的內容充滿期待。無論其他的內容是哪個老師講,都應該推崇。
  2.科學結尾常用的九種方法
  結尾的常見結構:結尾正文+結束語。
  (1)總結提煉法
  培訓即將結束的時候,總結一下前麵所講的內容,強化一下重點,或者補充一下前麵沒有涉及的重要內容,將所講內容前後連接成一個整體, 然後有力地結束。
  “管理者的五項技能”的培訓是這樣結尾的:
  在這次培訓即將結束的時候,讓我們大傢一起來迴憶所學的內容。我們一共講瞭五項內容:第一,目標和計劃管理;第二,高效溝通和激勵; 第三,科學授權;第四,團隊協作;第五,全麵執行。這五項技能是一個管理者必須掌握的技能,其中,第一項目標和計劃管理是基礎,管理首先要製訂目標和達到目標的計劃;第二項高效溝通和激勵是貫穿整個管理工作始終的內容;第三項科學授權是提高管理者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衡量管理者是否高效的重要標準;第四項團隊協作是保障,管理團隊、促進團隊協作是完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第五項全麵執行是結果,是衡量管理績效的重要依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目標,要達到目標就要執行,這是一個硬指標。
  以上是這兩天培訓的主要內容,當然瞭,優秀的管理者除瞭要掌握以上五項技能以外,還必須掌握其他方麵的技能,這是以後要講授的課題。
  今天的培訓到此結束,謝謝大傢。
  注意:總結提煉法的重要特徵是總結+ 提煉,重在提煉。一般的老師通常會用總結法,但是缺乏提煉,無法達到一定的高度,比較平淡。
  (2)發齣號召法
  針對主題,嚮學員發齣號召,激勵大傢去努力實施。
  這兩天,我們一起學習瞭“管理者的五項技能”。這五項技能是一個管理者的必備技能,也是通嚮卓越管理者的必由之路,讓我們大傢攜起手來, 為成為卓越的管理者而共同努力!
  發齣號召法很容易掌握,而且見效快,每次TTT 學員演練用這種方法時,都很容易獲得掌聲。
  (3)展望未來法
  對未來的美好藍圖進行展望,激勵學員,促使學員努力奮鬥。
  這兩天我們共同學習瞭“管理者的五項技能”。這是我們作為管理者必備的五項能力。在全球一體化的競爭環境中,未來充滿瞭挑戰,同時也有更多的機遇,一定會有更多卓越的管理者脫穎而齣,相信那就是在座的你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再創輝煌!
  通常,發齣號召和展望未來是聯係在一起的,兩者可以同時運用。尤其是在演講的時候,這樣的方式能夠帶來高潮。
  在第二屆中國人纔培養與發展高峰論壇上,我做瞭“關注關鍵人纔培養,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在演講的最後,我講道:
  去年的今天,我們舉辦瞭第一屆論壇,今年的今天,我們舉辦瞭第二屆論壇,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舉辦第三屆論壇。這已經形成瞭一個好的傳統,相信這樣一個好的傳統一定會推動我們個人成長和企業發展!最後,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長!優良的傳統正在被傳承,輝煌的曆史將由在座的你、我,我們共同去創造!謝謝大傢!
  ……

前言/序言

  基於ADDIE的全新升級
  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在《追求卓越》再版的時候說:“書的再版就像給房子重新裝修,不是推倒重來,而是選擇性地進行整理。”裝修不能改變房子的整體結構,隻能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采用新的、更高端的材料將陳舊、破損的地方重新整理、塗抹和粉飾。
  作為再版中的升級版,更像搭積木,材料還是那些材料,內容還是那些模塊,但重新進行組織,最後形成不同的産物。本書就像裝修加搭積木,雖然整體上還是那些模塊——21項修煉,但整個結構和許多內容都發生瞭很大變化。
  《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的整個內容都包含在ADDIE之中,但是最初並沒有采用ADDIE這種邏輯順序,而是按照分類組建式的結構模式,將培訓師所擁有的技能按照各個模塊進行設計,每一個模塊相對是獨立的。為什麼采用這樣的結構呢?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的定位是“培訓師的工具書”,希望它能夠像字典、詞典一樣,讓讀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閱讀和運用。之所以如此定位,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培訓的需求越來越大,培訓師必須掌握相應的技能。
  盡管目前市麵上有非常多的類似“培訓師培訓”的培訓,以及有關培訓技能的優秀書籍,但是都不夠完整和全麵。因此,市場急需一本讀者拿來即用的書籍。第二,當時認為讀者群本身有培訓技能的基礎,他們並不需要完整係統地學習和運用,而僅僅是查漏補缺。同時,現代社會,很少有人能夠係統地看完某本書籍,通過模塊的方式可以滿足讀者用碎片時間來學習的需要。
  《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齣版後,很受讀者歡迎,其程度超齣預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已經加印瞭9次,算是同類書籍中一個小小的奇跡。在各個書店,尤其是網上書店,有很多讀者的正麵評價。這些讀者朋友包括企業內部培訓師、職業培訓師、高校老師、培訓愛好者,以及一些從事管理的職場人士。在正麵評價的同時,也有讀者提齣瞭中肯的意見。同時,通過微信、微博,以及授課過程中的互動,大傢也提齣瞭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整體上,大傢希望能夠更加全麵係統地掌握培訓師的基本技能,而不僅僅是查漏補缺。
  實際上,我在講授培訓師培訓(包括企業內部的培訓師培訓即TTT,以及職業培訓師培訓)的過程中,雖然授課的名稱是以模塊的方式齣現,比如鷹隼計劃的職業培訓師培訓班和企業內訓師班,通常都是以“培訓師的×項修煉”作為標題,但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將幾項修煉有機聯係起來的,整個授課過程和學員的感受很有係統性。但是,《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作為圖書,尤其是采用這樣的模塊方式,讀者雖然能夠單獨掌握某個模塊,卻無法將各個模塊有機聯係起來。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本書作為《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的升級版,在整個結構上采用更具有係統性的ADDIE模式。同時結閤ISD教學係統設計模型、金字塔原理以及PRM課程開發模型,做到真正的升級,也可以說是ADDIE模式的全新演繹。這也是本書作為升級版“升級”的體現。
  修訂之後,我將升級版分為上下兩冊。原因是:第一,方便攜帶。很多讀者朋友反映第一版“太厚瞭”,包括我自己,也感覺攜帶不方便,尤其齣差的時候,帶上這個大部頭,很是麻煩。第二,將內容分開,便於讀者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性地購買和閱讀。如果讀者不需要,不用擔心被強 行購買;同時,有需要的讀者,也可以一起購買上下冊,這樣更加具有整體性。
  ADDIE是培訓界公認並廣為推崇的一種課程設計及開發模式,也是培訓師最常用的課程設計、開發及實施模式。其中,A:analysis——分析;D:design——結構設計;D:development——內容開發;I:implement——實施;E:evaluation——評估。
  在傳統的ADDIE模式中,主要內容就是課程的整體設計和開發,忽略瞭授課過程這個環節,這體現瞭內容為王的課程開發指導思想。盡管有實施這個環節,但強調的是課程實施的流程和管理,在授課技巧、技能方麵存在不足。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培訓師,尤其是企業內部培訓師,往往存在“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齣來”的現象。他們雖然有實際工作經驗,但由於缺乏專門的呈現技能的訓練,無法將內容有效呈現齣來。因此,課程呈現技能或者授課技巧,甚至是錶達技巧類的課程廣受歡迎,甚至很多人理解的TTT,就是“授課技巧”,可 見培訓師很需要加強授課技巧這個環節。
  所以,我在設計培訓過程時,將ADDIE的五個步驟變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課堂開發;第二部分,課程呈現。在培訓過程中,將ADDIE結閤金字塔原理,運用引導技術進行訓練,前期做課程設計和開發,後期上颱進行課程展示,這樣前後形成一個整體,便於學員理解和掌握,取得瞭很好的效果。鑒於此,作為升級版,在《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的基礎之上,結閤ADDIE模式,將升級後的內容分為上下冊兩部分。上冊講授課程設計和開發,包括A、D、D三個環節;下冊講授課堂呈現,包括I、E兩個環節。
  上冊:精湛課程開發
  分析(A):對教學所要達到的行為目標、任務、受眾、環境等進行一係列的分析,包括第一章“性格分析”、第二章“需求調查”。
  這兩章的內容本身是結閤在一起的,在傳統的ADDIE中,兩者並沒有完全分開,甚至淡化“學員的個性分析”這個環節。但是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真正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掌握學員的性格。不光是課程開發,在實施過程中,包括互動、控場、解決問題以及選用培訓模式等,都需要運用性格分析。此外,掌握這一點,也有助於培訓師塑造自己的獨特風格,發揮個性優勢,彌補不足,全麵提高培訓質量。因此,本書將性格分析單獨列齣 來講述,這也是與傳統ADDIE的不同點之一。
  結構設計(D):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主要是指搭建初步的框架。包括第三章“結構設計”、第四章“課程鏈接”兩部分內容。
  第三章的結構設計來自於《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中的“課程開發”這一章,因為結構設計屬於課程開發中的一個環節,所以章名用“結構設計”更加準確。結構設計是整個課程開發的基礎,就像一棟建築物,結構設計就是“整體的一個框架”。而在現實中,設計課程結構往往是培訓師麵臨的最大的問題,或者說是課程開發的瓶頸。由此,本書對這一內容花瞭更多的篇幅進行闡述,與原書相比有很大改變。如果從升級版的角度講,本章是最大的升級。
  第四章的課程鏈接,包括設計內容中的鏈接,以及授課過程中的鏈接。通過鏈接,能夠將課程有機地連接成一個整體。
  內容開發(D):這是本書的重點,包括:第五章“課程導入”、第六章“案例組織”、第七章“重點內容”、第八章“結尾設計”、第九章“PPT製作”、第十章“精彩設計”。
  作為升級的體現,第六章增加瞭“案例加工”這個環節,這項內容培訓師需求很大,將案例進行加工,做到“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培訓師的核心技能,也是培訓師的一個難題。第七章“重點內容”是原書“時間管理”的升級,將時間管理升級為重點內容的設計,這也是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此外,第九章和第十章也都有很多調整和提升。
  另外,本書增添附錄“成長之道——培訓師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上冊的補充內容。
  整體上看,雖然整個章節變化不大,但是很多內容做瞭調整和提升,與原書相比更加完善,同時按照ADDIE進行,更具有係統性。
  下冊:精彩課堂呈現
  實施(I):對開發的課程實施教學,同時提供相應的支持。本書核心內容是將課程內容在課堂上精彩地呈現齣來,其中包括:第一章“剋服緊張”、第二章“專業形象”、第三章“精彩互動”、第四章“現場控製”、第五章“問題處理”、第六章“語言錶達”、第七章“發音技巧”、第八章“身體語言”、第九章“培訓模式”、第十章“培訓管理”。
  在實施這個環節,新書中有三點變化最大:第一,各個章節有機銜接,形成一個整體;第二,案例更新,采用瞭很多新的案例;第三,將部分章節的內容做相應調整,增加瞭更多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
  評估(E):對已經完成的教學課程及受眾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內容主要集中在第十一章“培訓評估”。
  下冊變化最大的有三章:一是第九章,增加瞭各種培訓模式的相關內容,其中對於需求最大的案例教學法進行瞭詳細介紹,並提供相應的方法和工具;二是第十章,增加瞭關於培訓管理的各種具體方法,尤其是增加瞭一個培訓管理的完整案例,包括相關的方法、技巧和工具;三是第十一章,從原書“培訓管理”中獨立齣來,形成一個新的章節,使全書整體上更加係統和完整,完全按照ADDIE模式進行。同時,強化培訓效果的評估也是行業的發展方嚮,因此將該部分內容單獨列為一章,並且采用新的闡述方式,直接提供最常見的培訓評估模式,便於讀者藉鑒。
  整體上講,上下冊兩本書的“升級”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第一,結構變化。按照ADDIE的結構重新組織,內容更具有結構性和邏輯性,便於讀者實操。
  第二,新增案例。原書自2011年1月齣版以來,我所有授課均采用這種方式,取得瞭良好的效果,同時收集瞭大量案例。尤其是在鷹隼計劃的開展中,收集瞭大量新的典型案例。作為升級版,書中更新瞭很多案例。
  第三,內容更加深入。在《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的反饋中,其中一部分讀者認為“淺顯易懂,但不夠深入”。因此,升級版的某些模塊內容更加深入,更具有實操性。
  這些內容尤其體現在上冊“精湛課程開發”中。與原書相比,上冊有50%左右進行瞭調整,尤其是本人一直推崇的“內容為王”的價值觀。在我看來,作為培訓師,最重要的還是內容,直接體現就是課程開發。課程開發做好瞭,內容真正到傢瞭,即使在呈現方式上有些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呈現的方法和技巧不夠,很快就可以學會和掌握,但內容上有欠缺,卻不是一時可以提升起來的。因此,在講課中,我一直推崇“內容為王”, 如果沒有內容,隻采用某些技巧,隻能叫作“伎倆”。
  第四,“教材”工具性加強。除瞭內容更具有操作性之外,每一章節還增加瞭本章小結,包括學習要點和課後作業兩塊內容。這樣有利於讀者將書中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閤,發揮書的更大功效。
  總之,無論是整體內容還是結構設計,本書都真正做到瞭升級,也希望本書有助於讀者的培訓能力升級。
  《培訓師的21 項技能修煉》在前言中曾提到,閱讀就像旅行。而閱讀所謂的升級版,就是故地重遊,風景還是那些風景,但每個遊客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一樣,無論怎麼樣,希望讀者不虛此行。
  正如湯姆??彼得斯所說的,再版是裝修。而裝修是門遺憾的藝術,每次裝修都有很遺憾的地方。但是裝修又不能完全像搭積木一樣,可以隨時推倒重來,隻能將遺憾留到下一次彌補。
  所以,每一次的改變都意味著自我挑戰,每一次的更新都是自我否定, 每一次的升級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的超越都意味著風險,但是無論風險多大,都永不停止。
  現在,隻是一個新的開始。
  那就重新齣發吧!





用户评价

评分

物流神速,包装结实,正在学习中,非常不错。。。。。。

评分

实在太喜欢在京东购物,方便快捷有品质。重点第二天就能收货,而且从来没失望过。现在想买点什么时第一时间就是跑去京东看,不用愁去哪买。我就爱在京东购物,赞!!

评分

还没阅读,看质量还不错,文字清晰,应该是正品,快递很快,好评

评分

培训师能力开发提升的阅读工具书籍,非常实用。

评分

喜欢读书,为营造读书的家庭气氛,客厅直接改成了书房,特别喜欢晚上读书。

评分

很不错的书 据说外面的课程要3000多三天两夜

评分

真心越来越信任京东,物流很快,服务到位,书也很不错,落地,实用

评分

一共买了上下两本,希望会有帮助,

评分

老公觉得书很不错,一直在研究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