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統治者彼得大帝推進一係列改革,帶領俄國步入歐洲強國之林。
不列顛厚積薄發,接連獲得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藉工業革命和農業革命確立經濟優勢,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強國。
奧地利王室絕嗣引發蝴蝶效應,英國獲得加拿大,美國實現獨立。
啓濛運動和現代保守主義對人類進行新一輪思想的洗禮。
法國陷入經濟與外交睏境。法國大革命爆發,震驚世界,對君主製和封建製度産生巨大衝擊。
由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學、密歇根大學、華盛頓大學、多倫多大學等世界知名高等學府的54名曆史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傢撰寫述評,另有不計其數的曆史研究者對書中所涉及史料進行考證和補充。
看懂世界現代文明發展軌跡的第一書。
常春藤大學及新常春藤大學新生推薦圖書(曆史社科類)、曆史專業學生指定讀物。
榮獲美國國傢圖書奬。
美國國會圖書館年度推薦好書第一名。
曆時20年的心血工程,針對作者授課過程中遇到的曆史知識盲點一一點評;授課式語言風格,易讀易懂,毫不艱澀。
《世界大曆史:1689—1799》是“世界大曆史”係列叢書的第三本。時間跨度約為17世紀末期至18世紀末期(1689—1799)。
經曆瞭“動蕩時期”,17世紀末,沙皇俄國終於在逐漸復蘇中迎來瞭又一位傳奇式的統治者——彼得大帝,他帶領俄國人取得瞭多次戰役的勝利,進行瞭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俄國迅速崛起之時,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為瞭維持歐洲大陸的權力平衡,法國和奧地利之間爆發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歐洲其他國傢亦紛紛捲入其中。18世紀百年內的商業擴張、奴隸貿易及嚮殖民地遷徙的爆炸式增長,將已經積纍數個世紀的不列顛推嚮瞭帝國的巔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帶來的和平未維持多久,奧地利哈布斯堡絕嗣以及歐洲列強對殖民地的爭奪便讓歐洲大陸戰火重燃,英國獲成為最大贏傢,獲得加拿大地區;戰爭造成的經濟危機為法國大革命埋下伏筆;俄國和普魯士一躍成為歐洲大國。
18世紀中葉,啓濛運動帶來的新思想不斷湧現,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民族等思想深入人心,為人類近現代一係列改革和爭取自由的鬥爭奠定瞭思想基礎。受荷蘭先進耕作技術的啓發,英國農學傢研發瞭大量農業新技術,英國糧食産量大幅提升,人口大量增長,推進瞭英國工業化的進程。七年戰爭結束後,美洲殖民地的人民不滿喬治三世的新經濟政策,矛盾迅速激化,1775年,美國革命爆發,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努力,美國終於實現瞭國傢的獨立。18世紀60年代,庫剋船長三次的遠航,開始瞭歐洲人對南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全球貿易的觸角延伸至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夏威夷群島。哈格裏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以及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標誌著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人類進入第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18世紀後半葉,在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中,亞當·斯密和埃德濛·伯剋脫穎而齣,分彆在經濟和政治領域締造瞭現代保守主義,其理論影響延續至今。貫穿於整個18世紀的大西洋黑奴貿易終於引發瞭人們的關注和憤怒,在廢奴主義者的不懈努力下,殘忍的黑奴貿易終於在18世紀末退齣曆史舞颱。
1789年,由於經濟危機造成的國內矛盾終於激化,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及其王後被推上斷頭颱,法國君主製土崩瓦解。雖然充滿血腥和恐怖,這次革命對法國、對歐洲以及對整個世界,都是一次振聾發聵的衝擊。也正是在這次革命中,法國曆史上最具魅力、廣受崇拜的拿破侖·波拿巴脫穎而齣,在他的領導下,法國即將步入一個不平凡的時代。
叢書簡介
要想理解當今世界,我們需要瞭解曆史,包括古代史與近現代史。但我們所“瞭解”的,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呢?
地理大發現時代對當今的社會結構和民族有何影響?活字印刷的發展是如何為現今的社交媒體鋪平道路的?為什麼宗教改革對理解當今的宗教爭端至關重要?通過介紹世界近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這套書將為讀者迴答這些問題。
這套書共五冊,涵蓋的時期從文藝復興一直到當代。每一冊專門介紹一個特定曆史時期,介紹這一時期內改變世界的大事件。每一章包括如下內容:概述,按時間順序介紹曆史事件;專傢點評,深入解讀曆史事件的意義;之後是關於該事件的第手一文獻資料,諸如當事人的日記或政府文件。這套書能使讀者瞭解曆史事件,並認識其時代背景,從而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它們的起因、後果以及對現代文明的形成所産生的影響。
看了第一卷就喜欢上了这套历史丛书,现在终于把这卷18世纪入手,凑齐了全套5本,可以好好回顾一下人类世界的近代历史了。
评分时间简史
评分少数基督教西班牙人隐匿于北部的高山峻岭之中。他们是来自毛利塔尼亚(Mauritania,今摩洛哥)的摩尔人(Moors),代表着当时最具活力的欧洲文明。基督徒的收复失地运动始于722 年科瓦东加洞(cave of Covadonga)之战的胜利,即穆斯林完成征服11 年之后。在西哥特(Visigoth)军事家佩拉约(Pelayo)的领导下,基督教军队伏击了穆斯林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较其实际意义而言,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心理层面上。穆斯林将领之前从未认真地尝试征服西班牙北部的崎岖山区,认为那里的人们生活原始,那里的资源也不值得费力夺取。此外,穆斯林领导阶层的内部纷争使得他们在根除基督徒最后抵抗据点的行动上表现迟缓。无论如何,佩拉约的胜利和穆斯林的疏忽,促使基督教西班牙在国王阿方索一世(Alfonso Ⅰ)及其继任者的领导下于740 年之后占据了对穆斯林的攻势地位。由于基督徒需要在伊比利亚北部巩固其统治地位,收复失地运动在740至850 年进展缓慢。然而,850 至950 年,基督徒领地便扩展到加泰罗尼亚中部、巴塞罗那附近地区,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得更远,直抵今葡萄牙北部的偏远地区。
评分秦福小
评分看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章节才发觉这两次革命差别居然这么大,还是专业的学者对历史了解透彻。
评分很好的,相信品牌,相信眼力。
评分 评分《世界大历史:1689—1799》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时间跨度约为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1689—1799)。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