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識字教本

小學識字教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獨秀 著
圖書標籤:
  • 識字
  • 閱讀
  • 小學
  • 教材
  • 基礎
  • 教育
  • 兒童
  • 語文
  • 啓濛
  • 拼音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34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9021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陳獨秀文字學研究集大成之作

大陸地區首次齣版未刪改單行本,手稿影印,還《小學識字教本》本來麵目

拋開拼音識字的誤區,學習更符閤認知規律的識字方法

著名學者龔鵬程先生手書導讀,稱陳獨秀著作中“本書zui見學力”,“立名雖卑,內中不可小覷,願讀者善循繹之”。



內容簡介

《小學識字教本》全書分上篇和下篇。上篇是“字根及半字根”,下篇是“字根孳乳之字”,共解釋瞭三韆多個常用漢字的形音義及其孳乳衍生的規律,突破瞭《說文解字》和段玉裁注的束縛,除瞭徵引古代文獻,還大量引用近代齣土的甲骨文、金文、古璽、貨幣、陶瓦等古文字材料,並聯係現代方言口語,以探求文字之本義,及詞匯中的同源關係,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原稿特彆注明“教師用”三字,並在《自敘》中說:“中小學習國文識國字之法急待改良,不可一日緩矣。”可見這本書稿,是為中小學語文教師編寫的進修教材。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看瞭本書,贊揚備至,但對《小學識字教本》這個書名,認為“實屬程度太高”,要求改為《中國文字基本形義》。陳獨秀不從,並退還定金,後由國立編譯館油印瞭50本,分贈有關專傢。油印稿印刷較粗糙,印數又少,故而流傳不廣。

1971年,梁實鞦在颱灣首先影印齣版並再版,改名為《文字新銓》,未署陳獨秀之名。此次再版,以颱灣版為底本影印,改梁實鞦序為陳獨秀原《自敘》,並邀著名學者龔鵬程先生親為做序,除詳細介紹本書齣版情況、人情掌故外,主要從學理層麵解讀瞭本書的特點和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陳獨秀(1879—1942年),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寜(今安慶)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啓濛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傑齣的政論傢、文字學傢、書法傢。

陳獨秀的政論文章汪洋恣肆、尖銳犀利,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思想論稿》《陳獨秀著作選編》等文集中。晚年潛心於文字學研究,《小學識字教本》是其文字學研究集大成之作。


目錄

龔鵬程 陳獨秀先生《小學識字教本》序(印刷體)

龔鵬程 陳獨秀先生《小學識字教本》序(影印手寫稿)

陳獨秀 小學識字教本自敘

上篇 字根及半字根

一、象數(七字)

二、象天(十五字)

三、象地(三十二字)

四、象草木(五十七字)

五、象鳥獸蟲魚(八十二字)

六、象人身體(六十三字)

七、象人動作(六十七字)

……

下篇 字根孳乳之字

一、字根並閤者

(甲)復體字

(乙)象聲字

……


前言/序言

陳獨秀先生《小學識字教本》序

龔鵬程

陳獨秀先生為革命傢,為人傑。其生平無須再做介紹;其功過是非,亦非我所能置喙,此處隻談他晚年最後這本著作。

陳先生一生被捕五次,最後一次是在一九三四年,關在南京老虎橋監獄。這本書即起稿於獄中,名《識字初階》。暮年棲旅四川江津,重新修訂之。麵目初具而未齣版,僅油印瞭五十冊,供學友參閱。一九七一年,梁實鞦先生以其保存之一冊在颱灣影印齣版,改題《文字新詮》。一九四六年廣州中山大學校長王星拱則將其藏本交予嚴學窘抄存。一九八二年擬由該校印齣,故又請劉誌成先生校訂整理。然周摺稽延至一九九五年始由巴蜀書社印齣。二〇〇九年上海人民齣版社《陳獨秀著作選編》六捲本亦收錄瞭《文字新詮》本。

這是齣版情況。油印本另存於天壤者,則如章太炎藏本,已由其後人迴贈陳獨秀外甥;廣西大學沙少海教授所藏,也曾提供給劉誌成校勘過;梁實鞦先生保存那本,更由其女連同《文字新詮》捐給瞭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魏建功所有一本,亦由颱靜農先生捐予上海魯迅博物館收藏瞭。此外,據知還有一直努力想齣版這本書的何之瑜先生,曾約請過魏建功颱靜農一同編輯,並緻函鬍適,祈作總序。奔走甚勞,而時勢所格,未得竟功。

一部油印殘稿,曆劫以來,居然能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惜護持,實在是太不容易瞭!

這其中還有許多細節,可備掌故。首先是本書之緣起。陳先生固然一直在做文字研究,《實庵字說》《識字初階》也確是在獄中起稿的,但編寫現在這樣的一本《小學識字教本》之直接因緣,卻是教育部長陳立夫委由國立編譯館約請陳先生作的。而此書後麵的故事,則皆因雙方這次閤作未能圓滿之故。

不能圓滿之原因有二,一是書名,二是性質。陳立夫建議書名改為《中國文字基本形義》,因為內容雖然精彩,但“實屬程度太高”,非小學生所能知。陳獨秀則辯解:“許叔重造《說文》,意在說經;章太炎造《文始》,意在尋求字原。拙著教本,意在便於訓濛。主旨不同,署名遂異。以其內容高深,不便訓濛者,朋輩中往往有之。此皆不知拙著第一種乃為教師參考而作。兒童課本彆有一種,但編排單字三韆後,不加詮釋,絕無高深之可言。”

閤作既未圓滿,陳獨秀乃轉請國立編譯館館長陳可忠替他油印五十份,分贈友朋,以免遺佚。這便是油印本的由來。

因閤作尚未完結,陳先生的寫作也沒完成,所以匆匆油印的這個本子,事實上隻是殘本。下篇論字根孳乳之字,第一章是字根並閤者,第二章則還沒有內容。據何之瑜說,第一章甲是復體字,丙是象聲字。乙閤體字及丁的部分也都未完成。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三日上午,陳先生寫至『拋』字時,適有訪客,嗣後則病,至廿七日竟不起。英雄撒手,拋卻一切矣!

後來梁實鞦先生在颱灣將油印本印齣時,則是和趙友培先生閤作的。趙先生當時主持《中國語文》雜誌,此書即由趙先生改題《文字新詮》,初印五百冊,後又經趙就影印本校閱改正若乾油印緻誤處,請李立中先生重描全稿後再次影刊。唯因避時諱,當時未署作者陳獨秀之名、未收其自序。僅由梁先生序,語文研究中心齣版。

巴蜀書社本較為特彆,一是書名加瞭副題:同源詞研究,二是改動極多。吳孟明先生曾詳細比對瞭油印本和《實庵字說》等資料,明確指齣劉誌成之“整理”實係妄改妄刪。因此這個本子殊不足據。但因這是大陸上最早正式印行的本子,廣為學界采用,所以頗生誤導。內容且不說瞭,“同源詞研究”雲雲,亦是錯的。許多後學由同源詞這個角度去理解陳先生這本書,如廈門大學二〇一三年碩士論文《小學識字教本同源字漢字教學法研究》即為一例。其實陳先生不是論漢字中的同源詞,是論整體漢字。在解說文字孳乳之原理時,會就其音聲關係說之,看起來像是在描述詞源與其聲近義同之詞族。可實際上陳先生也用引申、形變等原理去說明字的孳乳,故其字根半字根之體係,絕非同源詞研究,與王力先生《同源字典》一類工作並不相同。

而由這種亂改亂理解的現象看,我們便知此書對世人來說,大抵是欽其寶而莫名其器。大傢推重陳獨秀這個人,於是愛屋及烏,珍重其遺澤,都願意為此書之流傳做點事。其書之流傳刊布史,便因此可以見人情之美,彌足珍貴,也可見陳先生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學力不及,也可能齣現熱心過瞭頭反而乾成傻事的情況。

所以,理解書的內容是非常必要的。一本書之價值畢竟仍在它本身,不能僅是書以人重。談一本書,更不能隻在書本子外圍的故事上打轉。因而底下我就要替它略作導讀。

陳先生著作很多,然而大部分隻是“言論”或“意見”,僅這本書最見學力。且陳先生的事功,在建立瞭共産黨之外,主要是推動瞭五四新文化運動。可這本書之性質,雖自稱是要深化新文化運動,卻實在是要帶領人深入傳統文字與文化中去的。故此書在陳先生著作中甚是特殊。

但特殊而不偶然。陳先生本來就關注語言文字問題,學術所長亦在此。曆年所作,如《說文引申義考》《字義類例》《乾支為字母說》《連語類編》《荀子韻錶及考釋》《古音陰陽入互用例錶》《屈宋韻錶及考釋》《晉呂靜韻集目》等皆屬之。事實上這也是當時風氣,論學而不通語言文字,幾乎便缺瞭入場券,故第一流學者多馳騁於此。

當時論語言文字,還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國事日非,士人盱衡時局,多謂首應啓迪民智。而啓迪民智就應教民識字。梁啓超序瀋學《音書》時說:“國惡乎強?民智斯國強。民惡乎智?盡天下之人而讀書,而識字,斯民智矣!”可說乃一時之共識。

但大共識底下,分歧殊甚!瀋學、盧戇章、吳敬恒、蔡锡勇、王炳耀、王照、勞乃宣、硃文熊、黃虛白、劉孟楊、江亢虎等各有方案。或模仿日本假名,用漢字部件作拼音符號;或采速記符號為拼音之用;或徑以拉丁字母為之。一九一三年通過的國語注音符號,亦屬於此一脈絡。

在此脈絡中,注音符號並不取代漢字,隻做為識字之輔佐。錢玄同對此不錶同意。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四捲四期上發錶瞭《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認為根本之道是廢漢字,改用世界語(Esperanto)。

陳獨秀不贊成如此激進,主張“先廢漢字,且存漢語,而改用羅馬字書之”,並於一九二九年寫成《中國拼音文字草案》交商務印書館(後稿佚失),形成瞭國語羅馬化的風潮。繼起者有黎錦熙、趙元任等,至一九二八年教育部遂公布瞭“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作為國語字母第二式,一直在颱灣及海外和注音符號並用到現在。但性質上亦僅是漢字之輔助,不廢漢字。

另一條脈絡卻又馬上齣現瞭,那是蘇聯主導的。一九二九年瞿鞦白《中國拉丁化字母》由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産主義大學齣版社齣版。吳玉章、林伯渠和幾位蘇聯專傢在此基礎上擬成瞭中國拉丁化新文字方案,於一九三一年海參崴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錶大會正式通過,然後由蘇聯遠東地區新字母委員會負責推廣。三年之中,齣版課本、讀物、教材、詞典十餘萬冊,並漸次輻射至上海等內陸各大城市,成為爾後漢語拉丁化拼音的主要源頭。目標是通過拼音,逐漸取代漢字,以達廢除漢字之目的。直到改革開放後纔改弦易轍,以拼音作輔助漢字識讀之用,立場與國語羅馬字拼音類似瞭。

陳先生在此時代大潮中,剛纔已介紹瞭,原是主張廢漢字的。但在寫《小學識字教本》時顯然已不如此激越,雲未來雖可能實施拼音化,但在未實施前,識字仍不可免、識字之法仍不可不講究。

對於識字之法應如何講究,他卻與大部分文字學傢不同。大部分人都奉《說文解字》為圭臬。《說文》的體係,是字用五四〇個部首係聯起來,每個字再用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藉六種造字法)去解釋它如何被造齣。字形依小篆,參照古文,以說來曆。陳先生反對如此。他不采部首分類;批評許慎寫《說文》之目的不是為瞭解字而是為著解經,故往往依經為義,穿鑿立說;又謂許慎不通古文;還改班固《漢書·藝文誌》象事、象形、象意、象聲之說為六書。所以他要另立體係:“取習用之字三韆餘,綜以字根及半字根,凡五百餘,是為一切字之基本形義。熟習此五百數十字,其餘三韆字乃至數萬字皆可迎刃而解。以一切字皆字根所結閤而孳乳者也。”全書上篇釋字根半字根,下篇釋孳乳之字。

這是個全新的體係。字根這概念,現代人絕不陌生,因為中文計算機打字就是依字根來拼閤的。隻是打字之字根完全就字形拆分,再予組閤;陳先生的字根卻兼顧形音義。按理說,《說文》的五四〇個部首便是字根,數量也與陳先生所定的五四五個字根相近,可陳先生不認同,曾有信給陳鍾凡說:“人旁、鳥旁、草木旁、水火旁、牛旁、口旁、金石旁等等,其字均甚多。但右旁之聲,謂之諧聲而無義,則將何以彆之?”此雖主要是批評《說文》的形聲說,其實也同樣指摘瞭它的部首法。因為一個部首底下有許多字,這些字之義未必都能由部首去理解。因此他另行分類,分成象數、象天、象地、象草木、象鳥獸蟲魚、象人身體、象人動作、象宮室城廓、象服飾、象器用十大類。

基本字根再孳乳齣許多字。因此“孳乳”是他描述文字衍生變化的主要方式,下篇談的就是孳乳的狀況,今存復體與象聲兩部分。也就是說,孳乳有由形孳生的,也有由音孳生的。而義的部分,我覺得陳先生是用引申來描述的,例如子字:“象無髪之胎兒形。引申之草木種、鳥卵亦曰子;旡:人睏倦張口打嗬欠及欠伸,亦由氣息之不利不足,故引申為欠缺字”都是。如此解字,他就用不著六書說瞭。

對於傳統六書說,陳先生不采指事會意等舊稱,隻說象天、象地、象人、象物,等等,所以也非隻象形。此外,他不談轉注。《說文》解釋轉注,舉考、老為例,他說考、老卻都是人老扶杖之形。形聲,他尤不以為然,凡《說文》雲從某聲的,他多由形義上去解。這當然都是其特識所在,文字學傢對此也必會有許多異同之見,可與其商兌。(例如《說文》之形聲,他認為是隻記音,與義不相乾,可是也有不少人主張《說文》形聲聲多兼義甚至聲必兼義。另有些人則說兼義者實即轉注,不兼義、僅狀聲的纔是形聲。陳先生又雖反對《說文》之說諧聲,可是仍說象聲,如霆字雲:“凡象聲字,皆藉音無義”,下篇也有一節專談象聲。然則象聲與形聲究何以彆?)但一個體係,創始為難,其中精思卓絕之處未必不能與《說文》爭鋒。

其中較特彆的是假藉。這是與許慎說一樣的。書中論假藉處甚多,如亦字:“今語雲也者,同聲假藉也”;於字:“戰國時始假用同音之於,故《詩》《書》《易》用於,《論語》用於”;可字:“可加人作何,正為負重之義。後假為誰何字,遂以荷為負荷字”;淮字:“金器銘文中,淮多用為匯義。《說文》篆文訓水渡之津,當為假藉”。可見他與傳統六書說仍有牽連未能盡去之處。

此外他對許慎的古文篆文也常不以為然,有時說許僞造篆文,有時批評許說古文省者皆顛倒,自引許多金文來證明己見,甲骨則用得較少。

這是他這本書的大體狀況,其努力,或許可以另一同輩而略晚之文字學傢唐蘭先生來做對照。唐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作過《說文注》四捲,但後來他也自創一體係,反對《說文》,倡三書說:象形、象意、象聲,並主張文字學應與聲韻訓詁分開,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還寫瞭《論古無復輔音,凡來母字,古讀如泥母》等文。

陳先生放棄《說文》體係,另由象天、象地、象數、象人、象物等方麵說字根,類似唐蘭另立三書說,而更體係宏博,都顯示瞭文字學在二十世紀獨齣機杼、開立新局的努力。但陳先生主張形音義閤為一爐而冶之,卻與唐先生不同。至於復聲母問題,那就更不一樣瞭。

復聲母,是一八七四年艾約瑟(Joseph Edkins)提齣的,高本漢繼之。國內最早是林語堂先生,約與高本漢同時,撰《古有復輔音說》,其後吳其昌、魏建功、陳獨秀等續有申論,是近世音韻學上一大聚訟點。目前大概已論定瞭我國上古確有復聲母,如今則連方言中都幾乎消失瞭。詳細的情形,可參考竺傢寜先生《古漢語復聲母研究》,一九八一年颱灣文化大學博士論文;及竺先生編的《古漢語復聲母論文集》,一九九八年北京語言文化大學齣版。唐蘭乃反對此說的主要代錶。曾熱心齣版陳先生著作的嚴學窘先生則是復聲母說之支持者,對它進行過全麵擬構,可說是陳先生之同聲相繼者。這也是極有趣的事。

陳先生這本書大體內容如此。因體係特殊,故每個個彆文字之解釋也幾乎跟傳統字書都不相同。每個字獨立作解,非常新穎。他與颱靜農先生的函劄中又還保留瞭許多增刪修訂的痕跡。讀之悅然、肅然,可看齣煞費苦心處。先生暮年殫精竭慮之寫作情狀,如在眼前。其中除瞭大量運用金文及各種典籍文獻外,還充滿瞭社會史、人類學眼光,論圖騰、論紋身、論父係母係、論焚俘,都很精彩。

近年,新星齣版社已成功齣版瞭《澄衷濛學堂字課圖說》,極獲歡迎,且引起文化教育界之廣泛關注,對現行語文教材適用性之類問題,都産生瞭積極之反省。這種讓漢字迴歸生活,重視傳統“小學”(文字、聲韻、訓詁)識字教學之做法,大傢認為頗值得現今為人師錶者藉鑒。但《澄衷濛學堂字課圖說》畢竟隻是用於童子發濛時看圖識字的課本,還不足以涵括教學之所需。而陳獨秀先生這部《小學識字教本》恰好是一本專門寫給教師使用的教材,陳先生在其書《自敘》中已明確說過這一點。因此我覺得新星齣版社能選用這本書與《澄衷濛學堂字課圖說》並行,以輔現今教學之需,是極具意義的。陳先生這書,意義甚多,無論在研究陳先生個人生命史、學術成就,或文字學等各方麵,均值得鑽研闡發,但僅實用於教學識字這一端,其實也就很可觀瞭。就此而言,我們當感謝新星齣版社。

我少時即頗讀梁實鞦先生所印《文字新詮》,現在還是大陸梁實鞦研究會會長;颱靜農先生則是我座師、鄰居。曩常由颱公處得見陳先生論及此書編寫過程的函劄。故以上小記梗概,而寫來實不勝棖觸。

二〇一三年我在成都都江堰籌備文廟重建開園,曾得到郫縣民俗館之支持,把陳先生晚年在江津生活時的臥榻搬到文廟名宦祠來展陳。那是張大架子床,雕刻樸而精,床前還連著四張帶幾小椅。友朋來訪,可在榻畔清談。據說先生就在這張床上故去的。主人收得,珍什不肯齣門。為支持我辦文廟,纔特請瞭四五位工人來專車裝卸,令我文廟另添瞭一段掌故。

陳先生提倡新文化運動,有與孔子不閤轍處。然古來大政治傢多喜談小學,王安石、章太炎、陳先生皆然。蓋體國經野,正名百物,其中自有大經濟、大包括在焉,皆夫子所謂“正名”之學也。由是觀之,此書立名雖卑,內中不可小覷,願讀者善循繹之。序文已太長,我不能再繼續申說瞭。丙申立鞦,龔鵬程寫於燕京博望館。



《童濛啓智:識文啓慧》 一、 開啓智慧之門,點亮閱讀人生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識字是孩子們揚帆遠航的第一艘小船。而《童濛啓智:識文啓慧》正是這樣一本精心雕琢的啓濛之作,它以其獨特的魅力,為孩子們開啓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點亮他們豐富多彩的閱讀人生。本書並非照本宣科的枯燥練習,而是巧妙地融閤瞭趣味性、係統性和生活化,力求讓每一個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識字的基本技能,進而激發對知識的渴求,培養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 循序漸進,巧用巧思:科學的識字體係 《童濛啓智:識文啓慧》深諳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采用瞭科學而富有彈性的識字體係。本書的識字內容並非隨意堆砌,而是經過精心篩選和科學編排。 1. 從具象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 識字之初,我們選取的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最貼近的詞匯,如“太陽”、“月亮”、“花朵”、“小貓”、“爸爸”、“媽媽”等。這些詞匯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容易理解和記憶。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逐漸引入筆畫較少、結構相對簡單的字,再過渡到筆畫稍多、結構稍復雜的字。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有效降低瞭學習的難度,增強瞭孩子的自信心。 2. 部首歸類,形近字辨析: 為瞭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漢字的構成規律,本書巧妙地運用瞭部首歸類的方法。例如,將帶有“木”字旁的字歸為一類,如“樹”、“林”、“森”;將帶有“水”字旁的字歸為一類,如“河”、“海”、“浪”。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孩子記憶,更能培養他們對漢字結構的敏感度。同時,對於形近字,如“日”與“目”,“土”與“士”,“人”與“入”,本書也會通過生動的圖畫和巧妙的例句進行辨析,讓孩子在比較中加深印象,避免混淆。 3. 組詞與造句,學以緻用: 識字並非孤立的記憶過程,更重要的是將其運用到實際的語言錶達中。《童濛啓智:識文啓慧》強調“學以緻用”。在每個識字單元,都會引導孩子將認識的字與已學的字進行組閤,學習組詞;進而嘗試用這些詞語造簡單的句子。例如,認識瞭“小”和“貓”之後,可以組詞“小貓”,然後造句“小貓真可愛”。這種實踐性的練習,不僅鞏固瞭識字效果,還初步培養瞭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錶達能力。 4. 聲調與發音,標準準確: 漢字是錶意文字,但其發音和聲調同樣重要。《童濛啓智:識文啓慧》在識字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孩子聲調和發音的準確性。每個字的拼音標注都清晰規範,並配有朗朗上口的例句,引導孩子在理解字義的同時,也能掌握其標準的發音。傢長或老師可以通過朗讀例句,幫助孩子進行模仿和糾正,確保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 三、 趣味盎然,情境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枯燥的識字過程,最容易磨滅孩子的學習熱情。《童濛啓智:識文啓慧》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寓教於樂”。 1. 生動圖畫,直觀形象: 每一個生字都配有一幅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插畫。這些圖畫不僅直接展現瞭字的字形,更通過具象的畫麵,幫助孩子理解字義。例如,“山”字配上一幅巍峨的山巒圖,“水”字配上潺潺的流水圖,讓孩子在視覺的衝擊下,輕鬆地將字形與意義聯係起來。這些精心設計的插畫,不僅是識字的輔助工具,更是激發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源泉。 2. 情境故事,趣味引入: 識字內容不再是孤立的字詞列錶,而是融入瞭充滿童趣的小故事、童謠和兒歌中。例如,學習“春”字時,會結閤描寫春天景色的短小故事,讓孩子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春”的生機勃勃;學習“玩”字時,會通過描繪孩子們愉快玩耍的場景,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字義。這種將抽象的漢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能夠極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投入到識字的樂趣中。 3. 互動遊戲,鞏固練習: 為瞭讓識字過程充滿互動性和挑戰性,《童濛啓智:識文啓慧》設計瞭多種趣味識字遊戲。例如,圖文配對遊戲,讓孩子將認識的字與對應的圖畫連綫;猜字謎遊戲,通過描繪字的特點,引導孩子猜齣字來;甚至還包含一些簡單的字卡翻牌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復習和鞏固已學漢字。這些遊戲設計,將識字變成一場場有趣的挑戰,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漢字的記憶。 四、 生活觸角,拓展視野:認識真實的世界 識字是為瞭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世界,《童濛啓智:識文啓慧》將識字內容巧妙地與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對世界的認知相連接。 1. 聚焦生活,貼近日常: 本書精選的詞匯,大多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日常,如傢庭成員、玩具、食物、動物、交通工具、自然景象等。通過認識這些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詞匯,孩子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識字的實用性,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 2. 認知拓展,瞭解社會: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本書還會適當地引入一些與社會、自然、科學等相關的基礎詞匯,如“學校”、“公園”、“汽車”、“飛機”、“星星”、“月亮”、“地球”等。這些詞匯的認識,能夠幫助孩子初步建立對周圍世界的認知框架,拓展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 傳統文化,初步熏陶: 在識字內容的選擇上,本書也會適當地融入一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詞匯,如“龍”、“鳳”、“福”、“春聯”、“餃子”等。通過認識這些詞匯,讓孩子在啓濛階段就能接觸和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為他們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基礎。 五、 傢校共育,溫馨指導:陪伴成長之路 《童濛啓智:識文啓慧》不僅是一本供孩子使用的教材,更是傢長和老師的得力助手。 1. 傢長指導,溫馨提示: 本書為傢長和老師提供瞭詳盡的指導性內容。在每個識字單元,都會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如如何引導孩子認讀、如何進行親子遊戲、如何幫助孩子鞏固等。這些溫馨的提示,能夠幫助傢長更好地參與到孩子的識字過程中,成為孩子學習最堅實的後盾。 2. 評估練習,跟蹤反饋: 為瞭幫助傢長和老師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童濛啓智:識文啓慧》在每個階段都設置瞭相應的評估練習。這些練習形式多樣,能夠全麵考察孩子對漢字的掌握程度。通過對練習的分析,傢長和老師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鞏固。 3. 情感連接,親子互動: 在指導性內容中,本書也鼓勵傢長和孩子通過朗讀、復述、編故事等方式,進行親子互動。這些互動不僅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理解,更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溫馨與愛。 結語: 《童濛啓智:識文啓慧》是一本承載著教育智慧與童年夢想的啓濛之書。它以科學的方法、生動的形式、豐富的內容,點亮孩子識字的火花,播下熱愛閱讀的種子。我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引導,孩子們將不再畏懼文字的挑戰,而是充滿信心地邁嚮知識的殿堂,開啓屬於他們自己的智慧人生。這不僅是一次識字的旅程,更是一次充滿發現與成長的美好體驗。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視覺盛宴!作為一名傢長,我最看重的就是教材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這本讀物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插圖的風格清新、色彩明快,每一頁都像精心設計的藝術品。我發現我的孩子在麵對枯燥的筆畫和偏旁部首時,不再是敷衍瞭事,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欲望。特彆是那些關於傳統故事和自然景象的配圖,用現代的審美重新詮釋,既保留瞭教育意義,又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想象力。不同於以往那些黑白灰或者色彩過於濃烈的教材,這本書的用色非常考究,即便是大麵積的背景色也處理得柔和不刺眼,長時間閱讀下來也不會讓孩子感到視覺疲勞。裝幀設計也看得齣是用心瞭,紙張的厚度和觸感都非常棒,翻閱起來有一種厚實而高級的感覺,感覺像是對待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而不是普通的學習資料。這種對細節的關注,無疑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對美的感知和對知識的敬畏感,讓學習過程本身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我看來,在於它對“文化基因”的植入,做得非常剋製且有效。它沒有用大段的說教去灌輸傳統文化,而是巧妙地將一些與傳統文化、自然哲學相關的元素融入到基礎的漢字學習中去。比如,在講解某些象形字時,會簡要地勾勒齣其演變過程,或者在學習與四季相關的詞匯時,配以符閤節氣的物候描述。這些內容既不會增加識字的負擔,又如同播撒下瞭好奇心的種子。孩子在學習“山”“水”這些最基本的概念時,也能感受到古人觀察世界的智慧。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滲透,比生硬地背誦文化知識要高明得多,它讓孩子在掌握工具(識字)的同時,也開始接觸到語言背後的深層含義和民族的審美情趣。

评分

從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的操作靈活性和對不同學習階段孩子的包容度非常高。我觀察到,對於剛接觸文字的孩子,可以側重於圖畫和字形對應;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孩子,可以利用書中的韻文和短句進行更深入的閱讀理解練習。書中的空白頁和練習區域設計得恰到好處,既留齣瞭讓老師或傢長進行個性化拓展的空間,又不會顯得過於空泛無序。而且,教材的整體厚度適中,便於攜帶,無論是居傢學習還是外齣旅行,都能輕鬆應對。這種兼顧瞭教育的嚴謹性與日常使用的便捷性的設計,體現瞭編者對現代傢庭教育場景的深刻理解,使得學習過程不再局限於固定的時間或地點,真正實現瞭“生活即課堂”。

评分

我得說,這本書在內容組織邏輯上的嚴密性,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像有些識字書那樣,僅僅是孤立地羅列字詞,而是建立瞭一套非常清晰、層層遞進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點畫結構,到常用偏旁部首的組閤,再到高頻詞匯的實際應用,每一步都銜接得天衣無縫,過渡自然得讓人幾乎察覺不到學習的難度在增加。尤其欣賞它在引入新字時的巧妙設計——總能將新字放在一個有趣的情境或短句中展示,而不是乾巴巴地齣現,這極大地幫助理解和記憶。而且,它似乎非常注重字與字之間的關聯性,比如集中講解形近字或音近字的區彆,這種對比性的教學方法,能有效避免孩子在初級階段就形成混淆。這種結構化、係統化的編排,讓身為成年人的我看起來,都覺得思路清晰,難怪孩子學得這麼順暢,完全沒有“知識點堆積”的壓迫感。

评分

這本書對於發音和語感的培養,簡直是齣乎意料的驚喜。我原本以為識字書的主要任務就是“認字”,但翻閱後發現,它在配套的朗讀或音頻資源(雖然我這裏沒有直接提及,但從文字的韻律感可以推斷)的設計上,一定下瞭大功夫。文案的選材不僅是基礎詞匯,很多句子都充滿瞭生活氣息和積極嚮上的情態。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非常強,很多短小的段落讀起來就像是兒歌一樣富有韻律美。我嘗試著自己先念瞭幾段,發現那些字詞組閤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就帶著一種正確的語調和停頓感,這對於建立孩子正確的口語錶達習慣至關重要。這種“帶著聲音去學習”的設計理念,遠超齣瞭單純的視覺識彆範疇,真正做到瞭聽說讀寫同步發展,讓“字”活瞭起來。

评分

商品包装很好,品相不错,内容不错。京东快递很好。

评分

好多好书的京东,小学识字教本收到了啊。

评分

伊丽莎白·多瑞斯小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究其一生都非常糟糕。这个富有的女人暴虐地支配着她众多的穷亲戚——罗波安王用蝎子惩责自己的百姓,这个女人则以金钱来惩罚自己的亲戚;然而,像太阳底下其他虔诚的生物一样,他们的善良往往将一切推至格外悲惨的境地。在福音派盛行的环境中长大的多瑞斯小姐,一直认为她的亲戚们应该以她的方式来获得救赎,因此她总是用刻薄的话语、尖酸的嘲笑来反复提醒着亲戚们——他们都是一文不值的人。她自以为是地安排别人的生活,这不仅体现在干涉他人的穿着和习惯上——她甚至还想要操纵别人内心对她的看法。为此,经历过她的彻底审查的人们,甚至都已不再害怕上帝的最后审判。她接连不断地邀请许多贫困的女士来家中同住,尽管同她的血缘关系不是很近,但这些人仍然叫她伊莉莎[图]姨妈,并且总是呼之即来,带着恐惧与感激——多瑞斯小姐

评分

好书,陈独秀先生最见学力的著述。

评分

陈骨子里毕竟是个学者。

评分

商品包装很好,品相不错,内容不错。京东快递很好。

评分

印刷精美,只是全是繁体字,看着有点吃力!

评分

可以做说文解字的辅助读物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