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喬曉春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0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7908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102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0
字數:271000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喬曉春教授多年來持續呼籲改革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不科學”的現狀,積極推廣現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社會上産生瞭強烈反響。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秉承強烈的批判精神和憂患意識,揭示瞭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不科學”“非科學”“僞科學”現象長期泛濫的原因,警示瞭這種狀況延續下去的嚴重後果,指齣瞭走嚮“科學”的方法和路徑。

內容簡介

  蔡元培先生曾經指齣,中國從前無所謂科學,唯用哲學、以玄想獨斷推測事物。

  近一百年來,這種情形不但沒有得到改變,而且在目前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甚至更為普遍。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揭示瞭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不科學”“非科學”乃至“僞科學”的現狀,剖析瞭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缺乏科學性的深層原因,闡述瞭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科學理念,並係統介紹瞭社會科學研究的科學方法。

作者簡介

  喬曉春,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人口中心博士後。現任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從2006年開始發起並組織“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暑期班”,曾開設過多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領域的課程: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應用綫性迴歸模型、分類數據分析、生存分析、結構方程模型、應用多元統計分析、社會項目評估方法、生命曆程理論與方法等。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中國社會科學“怪象”
1.1 為什麼中國社會科學不設院士?
1.2 為什麼老百姓瞧不起社會科學學者?
1.3 為什麼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可以成為專傢?
1.4 為什麼將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歸為同類學科?
1.5 為什麼社會科學研究做得很容易,文章很高産?
第二章 “科學”是什麼?
2.1 什麼是科學?
2.2 什麼是社會科學?
2.3 科學的特點是什麼?
2.4 什麼是非科學、反科學和僞科學?
第三章 中國社會科學“不科學”的現狀
3.1 “不科學”的現狀
3.2 “不科學”的思路
3.3 “不科學”的特點
第四章 不科學的後果
4.1 影響政府決策
4.2 影響學術發展
4.3 影響學者成長
4.4 影響學生培養
4.5 影響國際交流和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第五章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比較
5.1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異同
5.2 為什麼社會科學更容易做得不科學?
5.3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比誰更難?
第六章 社會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6.1 科學的起源和演進
6.2 我們為什麼獲得的是哲學博士?
6.3 哲學對科學的認識
6.4 社會科學的本質
6.5 哲學演繹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第七章 科學研究中的不科學問題
7.1 科學研究的邏輯過程
7.2 測量中的“測不準”問題
7.3 樣本的代錶性問題
7.4 總體估計的穩定性問題
7.5 樣本對總體的推斷問題
7.6 選擇對照組的問題
7.7 如何下結論的問題
7.8 數據識彆問題
7.9 模型選擇問題
7.10 模型使用問題
7.11 因果關係問題
第八章 中國社會科學的差距在哪裏?
8.1 研究規範和方法使用方麵的差距
8.2 科研體製方麵的差距
8.3 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方麵的差距
8.4 人員引進和考核方麵的差距
8.5 科研保障和服務方麵的差距
8.6 科研資助方式和經費保障方麵的差距
8.7 研究生培養方麵的差距
第九章 中國社會科學應該如何走上正軌?
9.1 營造社會科學發展的大環境
9.2 大力普及科學的研究方法
9.3 如何學習研究方法?
第十章 社會科學的局限性
10.1 科學能力的局限
10.2 科學視野的局限
10.3 科學觀察的局限
10.4 科學判斷的局限
附 錄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暑期班





精彩書摘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盡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稱為科學,但是人們會發現兩者差異卻十分巨大,在社會上的地位也完全不同。國傢非常重視自然科學,也非常器重自然科學傢,國傢每年都召開科學技術奬勵大會,國傢領導人要為做齣突齣貢獻的自然科學傢頒奬,老百姓也非常尊重這些專傢。然而,社會科學傢卻很少有這樣的禮遇,甚至有些社會科學傢經常會在網絡上遭到百姓的謾罵和諷刺。與“高大上”的自然科學傢相比,社會科學傢更像是好齣頭露麵、喜歡“耍嘴皮子”的“小混混”。人們認為社會科學傢沒有什麼學問,從而導緻與自然科學傢相比,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同,所獲得的待遇也不同。
  1.1 為什麼中國社會科學不設院士?
  在國傢層麵,經常把科學和技術放在一起,比如1978年提齣“科學技術是生産力”,並從1978年開始多次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名義召開“全國科學大會(1978)”“全國科學技術大會(1995,2006)”或“全國科技創新大會(1999,2012)”。很明顯,這裏的“科學”指的是自然科學,並不包括社會科學。在國傢層麵從來沒有召開過“全國社會科學大會”,在改革開放以後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也從來沒有涵蓋社會科學。
  1999年5月2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傢科學技術奬勵條例》以及從2000年開始的每年一度的國傢科學技術奬勵中也沒有社會科學的位置。在《奬勵條例》中明確規定,其奬項分為五類,即:國傢最高科學技術奬、國傢自然科學奬、國傢技術發明奬、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閤作奬。這裏麵也沒有設置社會科學類奬項。很明顯,國傢並沒有把社會科學放在“科學”的範圍內,也沒有把社會科學當作“科學”來看待。
  還有一個現象,即中國在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領域均設有院士製度,而在社會科學領域則沒有設立“院士”製度。實際上,早在1948年,就曾設立過“中央研究院院士”,當時的院士共有81人,分為數理、生物以及人文3個組。其中人文組由28人組成,占全部院士的35%。1949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當時決定首先建立具有過渡性質的“學部委員製度”,待條件成熟後,再恢復院士製度。1993年正式將學部委員更名為院士。1955年6月1日,在北京召開瞭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共組成瞭4個學部,首批推選齣學部委員233人,其中,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有61人,占26%。這說明在早期,中國的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也曾經有院士或學部委員。隻是在1977年將社會科學從中國科學院分離齣來,成立瞭中國社會科學院後,社會科學就不再有院士瞭。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因為世界上很多國傢,甚至包括很多發展中國傢,社會科學領域也是有院士製度的。
  近年來很多人開始呼籲,國傢應該像重視自然科學那樣重視人文社會科學,並認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一樣,也是科學,應該享受與自然科學同等的待遇。一些社會科學學者不斷呼籲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應該構建院士製度,但遲遲沒有結果。
  中國沒有在社會科學領域構建院士製度,到底對不對?是國傢不夠重視?還是目前的中國就不應該建立這一製度?我個人認為,兩個原因都有,而最根本的原因隻有一個,即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做得並不科學,或者說中國的社會科學目前並不能稱之為“科學”。若研究做得不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的學者就不能被稱為是科學傢。而院士製度是為優秀科學傢所構建的製度,若研究社會問題的學者做不到“科學”,自然就不應該為他們構建這樣一個製度。
  退一步說,若真要構建這樣一個製度,首先必須構建一個優秀科學傢的標準,即在社會科學領域設定一個院士資格的“客觀標準”,而且這個標準必須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既不是由領導或政府所認定的,也不是媒體所認定的,而應該是某一特定學術領域的同行所認定的。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很多都與政府和媒體關係密切,經常幫助政府做事、幫助政府說話,也經常在各種媒體上露麵,他們通常會被政府或媒體認可,某些學術團體,甚至其會長、副會長都是由政府部門任命,並不是學者們自己選齣來的,他們的學術水平往往在專業同行問並不被認可。相反,還存在著另一類學者,那就是學術水平很高,也得到同行專傢的認可,他們所發錶的論文通常都局限在學術領域,而不是在政府或大眾媒體上展示;他們專心做學術,無暇顧及和參與社會活動,也沒有興趣在媒體上齣頭露麵、發錶言論,所以在社會上並沒有名氣。如此一來,社會科學學者就存在一個社會“名聲”與學術水平之間不匹配的問題,即名聲大的學者,學術水平往往並不高,而名聲不大的學者卻有比較高的學術水平,盡管他們的學術水平在本學科內是得到同行認可的,但政府和社會並不認可。
  ……

前言/序言

引 言

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特彆是喜歡數學和物理學,對社會科學不是很感興趣。我上大學時學的也是數學,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統計局工作,並參加瞭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後來去讀人口學研究生,從此進入瞭社會科學領域。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感到很茫然,主要是因為摸不清社會科學研究的思路,似乎感覺社會科學研究並沒有什麼規矩,既沒有研究規範,也沒有具體的研究方法。論文怎麼寫的都有,有“開門見山”式,有“夾敘夾議”式,還有“倒敘”式。學術刊物發錶的論文,有談感想、談體會的,有領導講話,更多的是論述作者個人想法的、給政府提建議的。
研究生學習期間,我有兩件事情一直搞不懂。一是在很多社會科學教科書裏,論述社會理論和社會問題時,基本上依靠的是主觀判斷。人們經常會把兩件關係很遠的事情,論述成相互聯係的甚至是有因果關係的事情。很多論述,看起來似乎有道理,似乎有聯係,但仔細想想會發現二者之間關係並不是那麼密切,而是存在很多中間環節,甚至根本就構不成“因果聯係”。然而,作者卻非要用一些思辨的語言把二者硬拉到一起,並以因果邏輯進行推演和論述,很難讓人信服和接受。但是到底怎樣做纔會更好,自己也說不清楚。二是在學校學習時從來沒有人講過社會科學的“研究規範”和論文寫作規範。開始學習寫論文時,隻能依靠閱讀學術刊物,看彆人的論文是怎麼寫的、結構是什麼樣的,然後再照貓畫虎,照著人傢的樣子去寫。後來論文看多瞭纔發現,社會科學論文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規範和格式,也不存在大傢公認的好的結構,寫作方式五花八門。後來索性不去照搬任何體例,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自成一體,倒也感覺很不錯,讀者的反應也很好。我由此得齣瞭自己的結論,即社會科學既沒有明確的研究規範,也沒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是一種可以隨心所欲、自由發揮的學科。
讀研究生時,也看過本專業的一些國外學術論文,發現國外的社會科學論文幾乎每一篇都有數據,而且都用數學或統計學模型。我從來沒有學過這些數學模型,既看不懂人傢寫的是什麼,也搞不懂他們為什麼一定要用模型,更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像中國學者那樣用哲學的或思辨的方法分析問題,感覺二者的研究完全不是一個路子。當時我給齣的解釋是,可能是政治製度的不同、意識形態的不同,導緻研究視角不同、思路不同、方式不同,所以索性不再去關注國外的研究瞭。盡管如此,外國學者為什麼要那樣做研究,在我的腦袋裏仍然是個沒有解開的謎。
後來我有機會去瞭美國,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瞭幾年後,纔知道在國外社會科學並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什麼人都可以隨便進入的學科,而是有自身的規矩和規範、使用特定理論和研究方法的領域。那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不可能進入到這一學科中來,更不可能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傢。相比之下,中國社會科學並不是這樣的,在中國做社會科學很容易,甚至什麼人都可以做。中國社會科學是以科學的名義做著非科學的事情。國內社會科學研究與國外的研究差異如此之大,是我以前未曾意識到的。
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曾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問我:“你認為中國的社會科學與美國比能差多少年?”我發現,要想迴答中國社會科學與美國相差多遠,首先應該迴答“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然後纔可以迴答“差多少年”的問題。從此我開始反思和思考:為什麼中國和美國社會科學會有這麼大的差距;我們與國外的差距到底在哪;如何來盡快縮小差距;等等。這些正是本書要討論的主題。
本書討論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麵臨的問題,其目的是希望有關部門以及社會科學學者能夠瞭解和認識到目前存在的問題,並努力改變這一局麵,使中國社會科學能像自然科學那樣,早日走上正軌,並盡快趕超國際先進水平;使中國不僅能夠在經濟上走到世界的前列,而且在教育、文化特彆是社會科學方麵也能夠走到世界的前列。
盡管本書特彆強調要做科學的研究,要以事實為依據,但本書並不是一本科學研究著作,而是在討論什麼是科學以及為什麼中國社會科學做得並不科學的問題。正如迴答“什麼是科學”的問題是哲學傢的任務一樣,本書同樣采用的是哲學史的思辨式討論,其中很多是筆者個人的感受,給齣的很多也是價值判斷,與某些人的判斷可能並不一緻,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本書能夠引起大傢關注社會科學研究的規範性和科學性,並能夠使中國的社會科學做得越來越好,也就達到瞭其目的。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角有些磕碰,整體還可以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一直京東購物,速度快!!

評分

唉,一個沉重的話題,一本有分量的小書。

評分

很多教授學者都推薦的,我也買本看看,促進下科研能力

評分

老闆推薦的書,應該不錯,會受些啓發吧。

評分

裝幀一般,內容不錯。

評分

希望內容值得一看

評分

東西還不錯,關鍵送貨及時,價格實惠。

評分

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