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6
身臨其境:那些被VR影響的心靈、身體與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在探索科技與社會的交互關係時,我們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應如何更廣泛地分享這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我們又該怎樣承受不斷纍積的變化所導緻的不可避免的震蕩?每個個體如何纔能在這相互影響的不確定時代中獲得幸福?麵對上述問題,我們不僅要從技術的路徑齣發去做研究,也要自始至終不離開“人本”的場域。當虛擬現實(VR)技術蓬勃發展時,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係李峙研究組和騰訊研究院 S-Tech 工作室謹慎地提齣瞭一係列問題——VR 對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可能産生哪些影響?對社會可能産生哪些影響?他們組建瞭VR心潮聯閤工作組,整閤、梳理瞭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並集結成本書。本書係統講述瞭VR技術如何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以及這一技術在諸多領域的拓展與使用。本書收集瞭大量已有前沿研究,在此基礎上展望瞭VR技術的未來。這一工作非常基礎,卻很有意義。它讓我們在快速奔跑中,保持警醒,不忘初心。
本選題是國內第一部從心理學角度入手研究VR(虛擬現實)技術對我們影響的專業圖書,通過整閤、梳理*新的研究成果,主要闡述虛擬現實技術對個體生理、心理、健康和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全書共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心臨其境、VR如何影響心理認知(VR影響自我認知、VR影響空間認知、VR影響距離感知、VR影響記憶)、VR如何影響健康(VR對心理健康的幫助、VR對生理健康的影響、VR暈動癥)以及VR如何影響社會(VR社交、VR如何影響教育)。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係李峙研究組簡介:
研究組負責人李峙博士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導。2007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學位,後赴美從事心理學博士研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研究視覺空間感知。2015年全職進入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係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嚮包括:空間感知與空間記憶、注意分配機製、視覺感知偏差對運
動控製的影響、VR情緒調節等。研究組其他主要人員:李澤宇、嚴晨毓、忻可雲、鬍雅晨、陸紫茵、婁佳飛、李蔚。
騰訊研究院S-Tech工作室簡介:
騰訊研究院S-Tech工作室是騰訊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研究平颱,緻力於探究社會與科技的互動關係,覆蓋社會學、傳播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多個社會科學領域。S-Tech工作室成立以來開展瞭多項互聯網×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自主研究與閤作研究項目,如社交網絡齋戒社會實驗、尋找朋友圈的失蹤者、VR心潮——VR對人與社會的影響的研究、兒童青少年網絡健康使用指南、老年人數字反哺、清鹽站點係列研究、AI & Society係列研討沙龍等。
當虛擬現實(VR)技術撲麵而來時,我們不僅關注如何利用這一技術設計更多的産品和服務,同時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性的剋製。因此,我們謹慎地提齣瞭一係列問題——VR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可能産生哪些影響?對社會可能産生哪些影響?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
虛擬現實技術用人造電子刺激替代自然刺激,為用戶提供無與倫比的感官體驗。本書梳理和整閤瞭大量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從用戶的視角探討瞭虛擬現實技術的優缺點。本書讓讀者瞭解這一新技術對人與社會可能産生的影響,也是投資者、相關廠商和用戶的一本必讀的參考書。
——唐孝威,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導論
第一章 心臨其境
當虛擬融入現實
沉浸感與臨境感
可量化的臨境感
影響臨境感的因素
小結
第二章 VR影響自我認知
VR影響心理認知
“沒錯,那個虛擬化身就是我”
適應虛擬化身
虛擬化身對用戶心理的影響
在VR中感受靈魂齣竅
小結
VR影響空間認知
在VR中迷失方嚮
VR中的空間巡航方式
“魔法掃帚”
小結
VR影響距離感知
被壓縮的空間
影響VR空間壓縮的因素
如何削弱VR空間壓縮效應
小結
VR影響記憶
玩3D遊戲可以提高記憶力
VR訓練改善老年人記憶力
用VR植入錯誤記憶
小結
第三章 VR 如何影響健康
VR對心理健康的幫助
慢慢適應 :VR暴露療法
治療成癮:VR綫索暴露療法
改變心態:VR 認知行為療法
幫助自閉癥兒童:VR 行為訓練
迴到過去:VR 精神分析療法
防患於未然:用VR瞭解與預防心理疾病
小結
VR對生理健康的影響
使用VR鎮痛
VR鎮痛為何有效
臨境感影響VR鎮痛效果
VR治療幻肢痛
在VR中進行康復訓練
小結
VR暈動癥
感覺衝突理論
姿勢不穩定理論
如何緩解VR暈動癥
小結
第四章 VR 如何影響社會
VR社交
社交中的虛擬化身
虛擬化身的微笑
VR中的社交距離
用戶是否信任虛擬化身
利用虛擬化身消除人際隔閡
隱患:VR引發攻擊行為
小結
VR如何影響教育
VR提升學習動機
VR中的互動學習
VR遊戲教學
VR職業技能培訓
VR教育産品的設計準則
VR教育産品的設計策略
小結
後記
全書結語
終篇
你體驗過VR嗎?無論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相信你已注意到,VR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虛擬現實將是未來的現實(Virtual reality will be the future reality)。
VR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掀起全球新的文明浪潮。這一浪潮不僅是一場技術革新,而且是對人類生命與智能的又一次推進。本書將係統地揭示VR對人與社會的影響,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VR的應用能力與潛在風險。
VR對人的影響首先發生在心理認知層麵。第一次體驗VR時,你會感覺自己身處另一個空間,與自己實際所處的環境失去瞭聯係,VR所引發的這種感覺被稱為“臨境感”。臨境感是衡量VR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可以通過主觀報告量錶,以及行為和生理等方麵的指標進行測量。許多研究錶明,臨境感與許多 VR中的特殊體驗相關,瞭解臨境感是認識VR對人的影響的第一步。
如果你想與VR中的人或物體有交互體驗,你通常需要藉助一個虛擬化身 (avatar) 來完成操作。臉書 (Facebook)在 F8 大會上推齣的 社交VR 的演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個用戶在VR中以虛擬化身的形式見麵、交流、娛樂。這種類似於“靈魂附體”的體驗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形式,必然會引發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用戶是否能適應這個新身體,以及這個新身體反過來如何影響用戶。
另外,身處VR環境中,人的認知能力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全新環境的影響。我們大腦的認知能力是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逐漸穩定下來的,已經適應瞭現實世界。VR世界盡管已相當逼真,但終歸與現實世界存在差彆,VR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差異性將會影響我們的腦與認知。這種影響絕非無足輕重,恰恰相反,它關乎一款VR 産品的用戶體驗,甚至決定其市場前景與生命力。
以上關於VR對認知影響的討論,我們將在本書第二章中具體敘述。在更宏觀的應用層麵上,VR對人的影響還錶現在它可以作為醫療輔助工具改善人的身心健康。2002 年,62名心理治療專傢將VR心理治療手段的潛力水平排在 38 種治療手段中的第三位。VR心理治療不再隻是實驗室中的概念,一些商用産品已經成功推齣。其實,VR心理治療依據的原理仍然是臨床心理學的經典知識,比如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但是利用VR技術,心理谘詢師可以為病患提供足夠真實而又安全無害的刺激,去引導病患剋服自身的心魔。另一方麵,VR也被用於臨床醫療領域,主要包括兩個方麵:鎮痛與復健。VR鎮痛的基本原理是,讓患者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VR世界中,從而使他們極大程度地忽略現實世界中的疼痛感。VR復健的基本思路則是,用VR給患者提供定製化的訓練場景,這樣既能使患者的復健過程更有樂趣,又能通過信息化手段監控患者的恢復情況。與傳統復健方法相比,VR復健效果更好。
VR在幫助我們的同時也可能影響我們的健康。使用VR一段時間後,我們可能會感到頭暈、惡心,這種現象被稱為 VR 暈動癥。暈動癥(motion sickness)是影響VR普及的障礙之一。試想,如果VR用戶因為頭暈隻能在VR中堅持半個小時,那麼VR的普及自然會受限。因此, 解決VR暈動癥這一頑疾勢在必行,但首先我們要真正瞭解暈動癥産生的原因,纔能對癥下藥。本書第三章將具體討論VR對健康的影響。
很多例子已經證明,新技術帶來的影響注定會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VR對人的影響最終也必然上升到社會層麵。盡管我們離VR徹底顛覆現實社會的那一天還很遙遠,但是在有些領域已初見端倪。本書主要關注兩個方麵,即社交與教育。社交關係的質量影響人的幸福感,而教育的質量影響人的發展。VR在這兩方麵究竟會産生怎樣的影響?現階段具體發展到瞭哪一步?這些內容將在第四章詳細敘述。
VR作為一種沉浸式、富媒體(rich media)的信息技術,對人産生的影響是方方麵麵的: 從底層的認知心理到教育、醫療等應用層麵,最後延伸到社會行為和社會交往層麵。本書既是在試圖理解VR帶來的種種影響,也是在展望人類將要麵對的未來。自VR這一概念誕生起,學界已有眾多從不同角度討論VR影響的文章發錶,這些文章來自不同領域的作者(其中心理學傢貢獻良多),所討論的VR形式既有如今的沉浸式VR,也有過往的桌麵式VR。本書正是在整理這些已有文獻的基礎上,瞭望終將到來的VR世界。
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元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在這一年開始接觸VR,大商場中也陸續齣現VR體驗中心。以HTC Vive與Oculus Rift為代錶的眾多消費者級VR設備的齣現,讓VR進入韆傢萬戶指日可待。在我遇到的體驗過VR的人群中,大傢對VR體驗褒貶不一。有人覺得現有的VR體驗非常逼真,有人則抱怨VR頭盔太重,不舒服。我作為VR設備的骨灰級用戶,聯想到的一句話是,“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彆” 。
早在2007年在美國從事心理學博士後研究期間,我就開始使用VR設備進行空間感知的相關研究。這十年來,我親曆瞭VR技術的發展,使用過多種VR設備與開發軟件。與現有的消費者級設備相比,早先的頭盔大多數又大又重,但視覺分辨率更好。若要我來評價現有的VR設備,我認為這些新設備更輕便,但視覺效果欠佳。
我於2015年迴國,加入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係,肩負重建心理學虛擬現實實驗室的任務(該實驗室的前身由前杭州大學心理係的王堅博士領銜)。我們實驗室在進行空間感知與空間記憶等基礎研究的同時,還開展瞭VR情緒調節與VR暈動癥等應用項目。組建實驗室的初衷是將基礎心理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的産品。
與騰訊研究院的閤作始於2016年年底在北京長城腳下舉行的騰訊朋友圈分享會。我在會上結識瞭由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與助理院長程明霞領銜的S-Tech團隊。這支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充滿瞭朝氣與激情。齣於人文關懷,騰訊團隊希望瞭解VR技術對人與社會的影響,而這正是心理學的研究範疇。於是,我們一拍即閤,組成聯閤工作組,廣泛收集心理學中與VR相關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匯總成書。
VR雖是計算機科學的相關技術,但因其用戶是人,從而與心理學産生瞭密切的聯係。如果使用恰當,VR將對用戶産生積極影響,如提高記憶力、增強注意、改善情緒等。但若使用不當,VR可能對用戶産生消極影響,如産生暈動反應、空間壓縮效應、激發暴力行為等。本書匯集瞭眾多心理學相關研究的成果,在使讀者瞭解如何利用VR技術優勢的同時,幫助讀者掌握迴避VR技術弊端的方法。
李 峙
2017年11月於杭州
身臨其境:那些被VR影響的心靈、身體與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