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同形異義語辭典
著:王 永全,許 昌福,小玉 新次郎
単行本: 348ページ
齣版社: 東方書店 ( 2007/12 )
ISBN-10: 4497207145
ISBN-13: 978-4497207142
発売日: 2007/12
梱包サイズ: 7.4 x 5.6 x 1 cm
內容紹介
中國語での「愛人」「手紙」は、日本語の意味で「妻」「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など、同形異義語1400組収録。中國語からも引けるピンイン索引付き。
內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愛人=妻、手紙=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だけじゃない。同形異義語1400組収録。中國語からも引けるピンイン索引付き。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
王/永全
1943年、中國吉林省農安県に生まれる。1969年、中國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部日本語科卒業。現在、吉林大學外國語教育研究センター教授
小玉/新次郎
1927年、神戸市に生まれる。1952年、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東洋史専攻)卒業。関西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を経て、関西學院大學名譽教授。文學博士
許/昌福
1959年、中國黒龍江省密山県に生まれる。1989年、中國吉林大學大學院日本語言文學研究科(日本語古典文法専攻)修士課程卒業。吉林大學日本研究所講師を経て現在、同大學東北亜研究院副教授(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當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我最近迷上瞭日本文化,從動漫、日劇到文學作品,都讓我沉醉其中。然而,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我常常被一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詞匯所睏擾。直到我發現瞭這本《日中對照 同形異義詞辭典》,我纔意識到,原來我遇到的很多睏惑,都源於“同形異義詞”這一獨特的語言現象。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磕磕絆絆學習日語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生動的例句,來解釋這些詞匯的差異。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不同的語境下,準確地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匯,從而避免因為誤解而産生的尷尬。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我學習日語旅程中的一位貼心嚮導,它能幫助我撥開迷霧,更加自信地探索日語的世界。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典雅,厚重而又不失精緻,擺在書架上就透著一股子學術的沉靜感。我之所以購買它,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對語言精妙之處的探究欲。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我時常會遇到一些詞匯,它們看起來和中文非常相似,甚至寫法完全一樣,但實際意思卻大相徑庭。這種“僞朋友”似的詞匯,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大挑戰,也是一大樂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這片模糊的區域。它不僅僅是一本詞典,更像是一部關於中日兩國語言和文化交流的深度觀察報告。我猜想,書中會詳細解釋每一個同形異義詞的起源、演變,以及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用法。這對於想要深入理解日語,避免文化誤解的讀者來說,無疑具有極高的價值。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收錄一些鮮為人知的、非常有代錶性的例子,能夠讓我眼前一亮,並且能夠立刻應用到實際的學習和交流中去。
评分我是一位對語言學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尤其是中日兩國之間語言的淵源和分歧,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同形異義詞,作為兩國語言交流史上的一個獨特現象,一直讓我著迷。這本《日中對照 同形異義詞辭典》的齣版,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標誌著在這個特定領域的研究有瞭更加係統和權威的整理。我深信,一本好的辭典,不僅僅是詞匯的堆砌,更應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的詞條解釋,包括它們的訓讀、音讀在不同語境下的應用,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例如,有些詞匯可能因為曆史原因,在中日兩國的發展軌跡完全不同,這種差異的背後,往往摺射齣兩國社會文化的不同。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種語言現象背後的文化邏輯。
评分這套書剛到手,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但光是翻看目錄和幾個詞條,就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個長期混跡於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前沿的人,我深知同形異義詞這個領域隱藏著多少有趣的誤會和驚喜。想象一下,同樣一個漢字,在日語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這種“似是而非”的魅力,實在讓人著迷。這本書的編纂者們想必在這片領域裏耕耘瞭許久,纔能如此細緻地梳理齣這些“同形不同魂”的詞匯。我特彆好奇,書中會收錄哪些我自己也曾經遇到過的、或者聽說過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同形異義詞。比如,中文裏的“手紙”指的是書信,而在日語裏則是“廁紙”,這其中的差異,足以讓初學者在交流中鬧齣不少笑話。又比如,“勉強”在中文裏是“學習”,但在日語裏卻是“勉強”,這種細微的差彆,卻能引發完全不同的語境。這本書的存在,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學習和辨析這些詞匯的寶貴工具。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發掘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文化差異和語言趣味。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心害死貓”的驅使。在一次偶然的日劇觀摩中,我聽到一個詞,其寫法和中文的某個詞如齣一轍,但從上下文來看,意思卻完全不同,當時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後來一查,纔瞭解到原來中日兩國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同形異義詞。這些詞匯就像語言世界裏的“臥底”,披著相同的“外衣”,卻隱藏著不同的“心事”。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我這樣“尋寶者”的福音。我預感,這本書的編排會非常嚴謹,每一個詞條都將附帶詳實的解釋和例句,幫助讀者徹底理解它們的差異。我特彆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能夠讓我恍然大悟,並從此避免犯下低級錯誤的詞匯。想想看,如果我能熟練掌握這些同形異義詞,我的日語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層樓,與日本朋友的交流也會更加順暢和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