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書名: | 明星月嫂纔知道的月子寶典 | ||
| 作者: | 周玉芹|繪畫:孔喆 | 開本: | |
| 定價: | 32 | 頁數: | |
| 現價: | 見頂部 | 齣版時間 | 2014-05-01 |
| 書號: | 9787501997312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輕工業齣版社 | 版次: |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
一、瞭解寶寶的身體
1.寶寶的身體真奇妙
身長和體重
剛剛齣生的寶寶,平均的身長大約是50 厘米,在齣生後的一年,大概會長28 厘米。
寶寶的體重通常在2.5 ~ 4.5 韆剋之間,不同的寶寶差彆可能很大。齣生後的第一個星期裏,寶寶的體重會下降一點點(大約下降0.1 ~ 0.2 韆剋)。不用擔心,這是因為寶寶要把大便和一些水分從身體裏排齣去。在這之後,寶寶就開始長分量瞭,平均每天能長30 ~ 40 剋。
男寶寶比女寶寶要重些。
體溫
寶寶齣生後,體溫會下降,和在媽媽肚子裏相比,大概會降 1 ~ 2℃,但要是超過瞭這個範圍,就要喊醫生瞭。正常情況下,在齣生後的8 小時,寶寶的體溫會在36.8 ~ 37.2℃,還是比成年人的要高。
因為內分泌腺還不強大,剛齣生的寶寶不會齣汗,也不會流口水。差不多2 個月後,汗腺發達瞭,寶寶纔會流汗。所以,不要看寶寶不齣汗就以為寶寶不會熱,或者使勁地給寶寶加衣服。
寶寶其實很怕熱。
呼吸和脈搏
和成年人比,寶寶的呼吸很淺,很快,頻率為每分鍾40 ~ 50次。生病的話,寶寶的呼吸還會變得更快,每分鍾會超過60 次。
另外,剛齣生的寶寶呼吸很沒規律,和成年人有很大區彆,差不多要到半歲後,寶寶纔能學會平穩地呼吸。
寶寶的脈搏比成年人的快,變化範圍也很大,大約是每分鍾100 ~ 180 次。不過,隨著月齡的增加,會慢慢平穩,1 歲以下的寶寶正常的脈搏大約是每分鍾120 ~ 160 次。
皮膚
剛齣生的寶寶皮膚上會有一層白色的胎脂,看起來髒髒的,不用管它,大概一兩天,它就會被皮膚吸收。
足月的寶寶皮膚好得讓媽媽嫉妒,又光滑又緊緻,但寶寶的皮膚也很敏感。有的寶寶一齣生就皮膚過敏,長疹子,長紅斑,讓媽媽心疼壞瞭。實際上,媽媽不用太擔心,絕大多數時候,過敏的癥狀都會自己消失。當然,要是發現寶寶身上齣現瞭不常見的疹子,還是得早點讓醫生知道。
新生兒黃疸很常見,很多寶寶齣生時皮膚黃黃的,眼睛也黃黃的。至於它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就要看醫生怎麼說瞭。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大多數寶寶的都是生理性的,隻要多曬曬太陽,黃疸會自己褪去。
頭
寶寶的平均頭圍是34 厘米,寶寶越小,頭占的比例就越大,大約占到整個身體的1/4。剛齣生的寶寶,頭的形狀可能因産道的擠壓變得有些奇怪,不過寶寶的身體很神奇,不用采取額外的手段,就會自己長好。媽媽可不要因為寶寶的頭形奇怪,就使勁按寶寶的頭,這會給寶寶造成很大的傷害。
剛齣生的寶寶頭骨還沒有完全閉閤,頭頂前部和後部分彆有一塊很柔軟的無骨區,叫做囟門。前囟門比後囟門要大,閉閤的也慢些。關於囟門的閉閤時間,不同的寶寶並不一樣,但通常後囟門會在2 ~ 4 個月內閉閤,前囟門會在寶寶1 歲~ 1 歲半時閉閤。
隨著大腦的發育,寶寶的頭會變大,在寶寶齣生後的兩個月裏,囟門也會變大。沒有完全閉閤的頭骨,會為寶寶大腦的成長提供空間。
目錄 第一章 瞭解寶寶的身體和産後的身體
.......
這本書的知識結構組織得極其有條理,我特彆喜歡它將“緊急情況應對”和“日常習慣養成”兩大闆塊進行瞭清晰的劃分。在應對突發狀況的部分,那種處理流程圖式的說明,簡潔到令人驚嘆,關鍵信息都被加粗和置頂,簡直是為焦急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急救包”。相比之下,關於建立良好作息和習慣的部分,則采取瞭非常溫和的、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它不是強迫你立刻執行某個“鐵律”,而是鼓勵你根據自己寶寶的獨特節奏進行微調,強調“適應性”和“個性化”。比如在處理睡眠倒退期時,它提供的方案不是單一的“抱睡還是放下”,而是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觀察錶格,讓你先分析寶寶目前處於哪個階段,再對癥下藥。這種“給你工具而不是答案”的思路,讓我感覺自己是育兒的主導者,而不是被動執行者,極大地提升瞭我的自信心和掌控感。
评分這本書在處理“傳統”與“現代”育兒觀念的融閤上做得非常巧妙,沒有陷入非黑即白的爭論。它會先介紹一些流傳已久的、基於經驗的傳統智慧,比如某些老一輩人推崇的“捂汗”或“腹部保暖法”,然後緊接著會用現代科學或生理學知識來解釋其背後的閤理性基礎,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這種平衡的態度,讓那些夾在長輩和育兒書籍建議之間的年輕父母感到瞭極大的解脫。它既尊重瞭傢庭的文化傳承,又確保瞭科學育兒的準確性。我尤其喜歡其中一個關於“辨彆寶寶是真哭還是假哭”的章節,它沒有直接否定老一輩說的“哭聲訓練”,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觀察框架,告訴你什麼時候的哭聲代錶著真正的需求,什麼時候則可能是在進行一種無害的“氣體釋放”,這種分層處理的智慧,讓我們在麵對傢庭意見分歧時,有瞭更溫和、更有力的溝通工具。
评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它對“媽媽自我關懷”的重視程度,這一點在很多育兒書中常常被一筆帶過,但這本書卻用瞭專門的篇幅來探討。作者非常坦誠地描述瞭産後媽媽可能齣現的各種情緒波動,甚至包括那些難以啓齒的焦慮和低落,並且沒有用道德標準去評判,而是非常務實地給齣瞭一些“碎片時間管理法”。比如,她建議媽媽們在喂奶間隙,可以進行哪些快速的拉伸運動,或者如何利用等待熱水燒開的五分鍾時間進行一次“精神漫遊”。這種對媽媽心理狀態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和體貼,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寶寶的指南,更是寫給那位正在經曆巨大身體和心理轉變的女性的,一封充滿理解和鼓勵的信。它提醒著我們,照顧好自己,纔是能長久照顧好寶寶的基礎,這份人文關懷真的非常珍貴。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一絕,封麵那種柔和的米白色調,搭配著燙金的書名和作者名字,拿在手裏就感覺非常溫馨和專業。我最欣賞的是它的排版,字體選擇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縴細導緻閱讀疲勞,也不會顯得笨重。內頁的紙張質感也很棒,那種略帶紋理的觸感,讓人在翻閱時心情愉悅,仿佛不是在讀一本育兒指南,而是在品味一本精心製作的生活美學手冊。更彆提章節之間的過渡頁設計,有些小小的插畫,都是非常寫實又可愛的嬰兒側影或媽媽抱著寶寶的溫馨畫麵,不突兀地軟化瞭專業知識的嚴肅性。尤其是那些圖文並茂的“小貼士”區域,用瞭一種非常清新的淺綠色背景框起來,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這對於初為人母、精力有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作者在視覺呈現上的用心,體現瞭對新手父母審美的尊重,讓産後這個本該有些手忙腳亂的階段,因為這本書的存在而增添瞭一份秩序感和美感。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個精心布置的、充滿關懷的“靜心角”。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在敘事風格上非常特彆,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專傢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極其豐富、跟你鄰居傢那位超級靠譜、說話慢條斯理又充滿生活智慧的阿姨在跟你嘮傢常。語言運用上,它大量采用瞭生動的生活比喻,比如描述新生兒的哭聲模式時,不是簡單地羅列“餓瞭、尿瞭、冷瞭”,而是用“像一隻剛齣殼的小鳥在呼喚媽媽”或者“像煮開水前的微小氣泡”這種極富畫麵感的描述,一下子就抓住瞭新手媽媽那種既緊張又無助的心情,讓人瞬間感到被理解。而且,書裏穿插瞭很多“過來人”的小故事,有些是作者自己親身經曆的趣事,有些是她服務過的傢庭裏發生的片段,這些故事裏蘊含的智慧,遠比乾巴巴的理論要紮實和管用得多。讀起來完全沒有閱讀壓力,仿佛是泡著熱茶,聽著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慢慢領悟育兒的真諦,非常治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