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是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實施“主題教學”和“問題鏈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果總結,是以“問題鏈”的形式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材體係轉化為教學體係,是一本更具實用性的教學詳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課程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大學之道”“理想之道”“信仰之道”“傢國之道”等十個大主題,以此來整閤提煉齣大學生成長中重要也容易在思想上産生誤解和睏惑的主要問題。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叢書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鏈教學詳案係列叢書
平裝: 282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236667
條形碼: 9787300236667
商品尺寸: 22.2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編輯推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十個大主題轉化為相應的大問題,例如,“大學之道”轉化為“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理想之道”轉化為“如何補好精神的‘鈣'?”等。之後,又將每一個大問題細化分解為若乾小問題、子問題,這些小問題之間力爭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大問題的分解和細化、子問題的設計和解答中,將教學引嚮深入,讓教學既引人入勝,又彰顯深度,迴應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接天綫、下接地氣”的難題。
作者簡介
馮秀軍,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民族精神與價值觀教育、公民與道德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曾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奬(人文社會科學)三等奬、第九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等。
目錄
專題一大學之道——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如何認識和適應大學?
二、大學階段應確立什麼樣的成纔目標?
三、大學階段如何確立人生發展的價值指南和參照?
拓展課堂
專題二理想之道——如何補好精神的“鈣”?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除瞭個人理想,我們還需要社會理想嗎?
二、為什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反映瞭我國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
三、如何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拓展課堂
專題三信仰之道——如何擰緊人生的“總開關”?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二、到底什麼樣的信仰纔是好的呢?
三、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共産主義信仰?
拓展課堂
專題四傢國之道——如何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傢?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國傢精神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二、為什麼說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在中國現實中如何踐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拓展課堂
專題五成我之道——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是什麼?人生是什麼?
二、人為什麼活著?
三、怎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
四、如何學會與人生環境相處?
拓展課堂
專題六傳承之道——如何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為什麼說中華傳統美德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二、如何對待中華傳統美德?
三、如何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化?
拓展課堂
專題七明德之道——如何創造崇德嚮善的道德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需要什麼樣的道德?
二、如何看待當前道德領域的突齣問題?
三、如何投身崇德嚮善的道德實踐?
拓展課堂
專題八德法之道——如何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道德與法律如何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二、道德與法律的衝突起於何處?如何化解?
三、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閤?
拓展課堂
專題九法治之道——如何與法治中國共成長?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在人類發展史上,法律扮演什麼角色?
二、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我為什麼需要法律?
三、中國的法治發展道路為什麼不能照抄照搬西方?
四、如何在法治社會中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
拓展課堂
專題十守法之道——如何讓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什麼是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
二、我國公民擁有哪些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拓展課堂
文摘
(2)破舊立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的爆發,是當時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深切願望的集中反映,也是當時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而前赴後繼頑強鬥爭的集中體現。孫中山先生站在時代前列,“適乎世界之潮流,閤乎人群之需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製統治的鬥爭旗幟,提齣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齣“振興中華”的呐喊,希望推動中華民族擺脫封建專製統治和外國列強侵略,推動中國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
(3)探索馬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結閤。維新變法的失敗,辛亥革命的失敗……五四運動前後,馬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予中國知識分子以啓迪和希冀,走俄國的道路,堅持馬剋思主義理論指導,是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剛剛走上曆史舞颱的中國共産黨的必然選擇。以同誌為主要代錶的中國共産黨人對中國的前進方嚮有著清楚闡述: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産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
3.中國精神的升華與創新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走過的每一個曆史階段,都形成瞭代錶著時代精華的獨特精神。如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繼承革命年代精神的同時,培育瞭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麵對睏難、麵對重大事件,培育瞭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繼往開來,中國精神依然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繼續高揚中國精神旗幟,大限度地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和港澳颱及廣大海外同胞,激發起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的愛國熱情。
我一直對如何平衡個人追求與社會責任感到睏惑,而這本書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視角。它在“傢國之道”的部分,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個體在國傢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所秉持的每一個觀念,都與整個社會的脈絡息息相關。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理想之道”的探討,它不僅僅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將理想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將個人的價值實現與國傢民族的命運緊密結閤。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踏上瞭一條精神的探索之旅,每一次的思考都帶來新的體悟。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貼切,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抽象的理論是如何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的,也讓我對“腳踏實地”和“仰望星空”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在於他能夠理解並踐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兩個方麵。而這本書,正是圍繞這兩個核心展開瞭一係列深入的探討。它在“傢國之道”的部分,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相互依存,以及我們作為社會一份子所肩負的責任。而“理想之道”的篇章,則點亮瞭我內心的燈塔,指引我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把道德和法律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有機地結閤在一起,讓我看到,堅實的道德基石是遵守法律的基礎,而健全的法治環境則是實現崇高理想的保障。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從而更好地成長和前行。
评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能夠真正地引發讀者內心的共鳴和思考。我尤其欣賞它在“傢國之道”部分所展現齣的深邃智慧,它沒有迴避現實中的復雜性,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在當下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安頓自己的心,如何理解“傢”的含義,又如何承擔起作為“國”的責任。這種思考是動態的,是需要不斷更新和實踐的。同時,“理想之道”的部分,也讓我看到瞭希望和方嚮。它沒有給我們設定唯一的“成功”模闆,而是鼓勵我們去探索屬於自己的、有價值的理想,並為之不懈努力。這種鼓勵和引導,對於正處於人生探索階段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更加明確瞭前進的方嚮。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法律基礎”的部分抱有一定程度的畏懼,覺得可能會很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卻讓我眼前一亮。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法律條文,而是將法律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倫理道德緊密聯係起來,展現瞭法律的溫度和人文關懷。通過“問題鏈”的設計,它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法律?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和保障個人權益方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對法律的認識從“冰冷的代碼”轉變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基石”。它讓我明白,法律不僅僅是約束,更是保障,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和尊重的基本規則。這本書讓我感覺,學習法律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賦能,讓我更有底氣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麵對和學習的核心內容嗎?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那種嚴謹而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氣質所吸引。翻開書頁,裏麵並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問題鏈”,引導讀者主動思考,去探索那些關於“傢國之道”和“理想之道”的深刻命題。我喜歡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積極地參與到一場思想的對話中。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像一把鑰匙,叩問著我們內心深處對於價值、責任、以及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鼓勵我們去挖掘,去辨析,去形成自己的判斷。這種過程本身,就極具啓發性,讓人在解答問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重塑和提升著自己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