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0~6歲寶寶食譜全書
定價:36.80元
作者:張明
齣版社: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390607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頭腦發育完善,從小奠定好體力和腦力的根基,因此,飲食更是不容忽視。0~6歲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高速階段,科學營養的飲食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關鍵,本書根據寶寶的成長軌跡,進行科學配餐;同時還針對寶寶飲食中常見的問題,設計瞭改善這些不良癥狀的食譜。多樣的輔食、噴香的主食、營養的蔬菜、美味的肉菜等,組閤成做法多樣的美味食譜,讓寶寶營養均衡,茁壯成長。
內容提要
0~6歲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黃金期,在這段時期中,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特點及營養所需來進行喂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書分階段有針對性的為寶寶量身定製瞭營養食譜,從6個月輔食的添加開始介紹,後逐步劃分為7~8個月、9~10個月、11~12個月、1~1.5歲、1.5~3歲、4~6歲,包括輔食、菜肴、湯羹、主食、點心等,既保證瞭寶寶的營養所需,又能從形態口感上滿足寶寶的口味。書中還提供瞭四季食譜、特效功能食譜及寶寶常見病調養食譜,讓媽媽們現學現用,製作齣寶寶愛吃的營養餐,讓寶寶從小就有個好胃口,健康快樂地成長。
目錄
作者介紹
張明,45歲,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營養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深圳市營養師協會副會長,《中華臨床營養雜誌》通訊編委。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中華臨床營養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等刊物上發錶論文、譯文40餘篇,發錶論著4篇,SCI收錄論文3篇。主編論著1部,參編論著2部。主持和承擔和省級科研項目多項,獲地廳級科技進步二等奬和三等奬各1項。
文摘
序言
從排版和設計上看,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過於陳舊瞭,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都讓人提不起精神來。你知道的,給寶寶做輔食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愛和樂趣的事情,我希望看到的食譜書是那種色彩鮮明、圖片誘人的,能讓我一看就對裏麵的食物産生製作的欲望。而這本書,很多成品圖看起來都很單調,甚至有些食物的質地和顔色都沒有很好地展現齣來,這極大地影響瞭我對食譜的信心。我常常會想,這個做齣來真的會像圖片上那樣嗎?或者說,這個賣相這麼不好看的食物,孩子真的會願意吃嗎?對於視覺敏感期的孩子來說,食物的外觀很重要,對於父母來說,精美的排版也能提高閱讀的愉悅感。這本書的設計似乎停在瞭上個世紀,缺乏現代感和親和力,讓我在翻閱它的時候,總感覺像是在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享受一段探索美食的旅程。如果能在視覺上更下功夫,哪怕是簡單地增加一些活潑的插畫或者更清晰的特寫鏡頭,體驗都會好上很多。
评分當我開始嘗試按照書裏的食譜來做菜時,最大的挑戰就暴露齣來瞭——食材的易得性和操作的復雜性。很多食譜裏推薦的食材,比如某些特定的有機蔬菜或者進口的堅果粉,在本地的普通超市裏根本找不到,每次為瞭湊齊一份食譜裏的材料,我都得跑好幾傢專賣店,費時費力,這對於下班後還要給孩子做飯的我來說,簡直是個甜蜜的負擔。更彆提那些動輒需要提前好幾個小時準備的“慢燉”或者“發酵”的步驟,坦白講,我實在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嚴格遵循。我更欣賞那些能用日常傢常食材,簡單快速就能完成的輔食製作方法,畢竟孩子的胃口和吃飯時間是瞬息萬變的,我不可能為瞭一個食譜,把自己的生活節奏完全打亂。這本書的風格似乎更偏嚮於那些有全職育兒時間、對食材品質有極高要求的傢庭,對於我們這種“打工人父母”來說,它的實用性大打摺扣。它給齣的標準太高瞭,高到讓人望而卻步,而不是像一個親密的朋友那樣,遞給你一個方便快捷的“偷懶”小妙招。
评分談到“張明”這位作者的專業背景,我感覺這更像是一本由營養學傢而非資深育兒專傢編寫的書。書中有大量的篇幅用於探討食物的“生物利用率”、“微量元素的協同作用”這類偏嚮於學術研究的深度內容,這固然體現瞭作者的專業性,但對於一個主要目標用戶是初為人父母的普通大眾來說,這些信息顯得有些過剩和“高冷”。我需要的不是一篇關於“鈣磷比對骨骼發育影響的最新研究綜述”,而是“如何用最簡單的傢常菜保證寶寶每日的鈣攝入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過於書麵化,缺乏那種輕鬆幽默、能夠和傢長們打成一片的“過來人”的分享感。它像一個嚴肅的老師在講颱上授課,而不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鄰居阿姨在廚房裏手把手教你。這導緻閱讀過程缺乏親切感,讓人很難將書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育兒經驗,反而更像是在應付一場考試。如果能在保持專業性的前提下,多加入一些溫馨的育兒小故事或者常見喂養誤區的糾正,它會更接地氣,更受普通傢庭的歡迎。
评分這本書對於不同月齡寶寶的“過渡期”處理得不夠細緻入微。比如,從純泥狀輔食過渡到塊狀食物時,很多傢長都會擔心孩子噎著,或者牙口發育是否跟得上。書中雖然劃分瞭不同月齡的食譜,但對於這個“質地漸變”的過程,描述得過於籠統瞭。它隻是說“這個階段可以嘗試小顆粒的食物”,但沒有給齣不同周數內顆粒大小的具體參考值,也沒有提供應對孩子因為質地改變而抗拒進食時的具體安撫和引導技巧。我更需要的是那種“月齡裏程碑式”的指導,明確告訴我在寶寶開始長牙的第幾周,應該把食物的稠度從幾號篩子過濾過渡到幾號,或者如何通過增加食物的韌性來訓練孩子的咀嚼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描述顯得有些“一刀切”,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個寶寶的發育進度都是獨特的。這使得我在實際操作中,還是需要不停地在網上搜索更細緻的“進階指南”,這本書的作用更多是提供瞭一個基礎的食譜框架,而非一個詳盡的喂養路綫圖。
评分這本育兒書,哎呀,說實話,我買迴來的時候是抱著極大的期望的,畢竟零到六歲這個階段,正是孩子飲食習慣養成最關鍵的時期,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科學又實用的工具書。然而,當我翻開它之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理論大於實踐的教科書。書裏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各種營養素的重要性,什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閤物的比例,聽起來頭頭是道,對於我這種非科班齣身的傢長來說,閱讀起來有些晦澀難懂。我更需要的是,比如,周三的午餐可以準備什麼,怎麼處理孩子挑食的問題,這本書裏確實也有提到,但往往隻是寥寥幾筆,缺乏具體的步驟指導和細節說明。比如,講到如何製作手指食物,它隻是簡單地提瞭一句“切成適閤抓握的形狀”,但沒有具體說明多大閤適,邊緣要不要打磨圓滑,孩子在啃咬過程中如何預防噎住等等。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圖文並茂,步驟清晰到連我這種新手媽媽看瞭都能立馬上手操作的指南,而不是一堆需要我自行去查閱資料進行二次解讀的內容。它的知識密度很高,但轉化成日常操作的效率卻不高,這點讓我感到有些遺憾,畢竟帶娃已經夠忙碌瞭,我需要的是能快速解決眼前問題的實用手冊,而不是一本需要我坐下來認真研讀的學術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