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這一年:1歲,安全感建立關鍵期
定價:28.00元
作者:侯魏魏 著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64057749
字數:220000
頁碼:24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目錄
Chapter 01 開放的內心——1歲幼兒的心理關鍵點
生命從無到有,意味著一切可能。1歲的幼兒從齣生的一如“白紙”到漸漸能夠聽懂大人們說什麼,小小的他或哭、或笑、或怡然自得、或拉著媽媽的衣角不放手,心裏到底想些什麼呢?或許在這裏,你能找到答案
強烈的依賴感
心理與認知發展飛速
永不滿足的需求
無他的世界
他的動作透漏瞭他的內心世界
神奇的記憶力
牙牙學語——1歲幼兒的語言發展進程
多彩的情緒
Chapter 02 寵溺與愛——和1歲幼兒的相處與溝通
寵溺與愛是父母給1歲幼兒的禮物,當然,這份禮物也能給幼兒和父母帶來友好而積極的相處與溝通。1歲的小寶寶,還沒有建立任何評價係統,所以就算爸爸媽媽再怎麼寵溺他、愛他,也不必擔心教壞他。相反,1歲的幼兒很需要這種無盡的寵溺與愛
彆對他說“不”,隻需“轉移”
盡可能多的肢體接觸
給他找一些1歲的小朋友
做好小寶寶的“保鏢”
理解孩子傳達的信息
微笑是的語言
寶寶有需求一定要呼應
安全感,不得不提的“大防”
嬰語,實現與寶寶的完美溝通
Chapter 03 自由與規律——1歲幼兒的生活
在寶寶1歲的時候,除非父母刻意去修正他們的生活作息,否則他們基本上還是習慣於胎寶寶時期的作息與習慣。睏瞭就睡,餓瞭會要食物,需要溫暖而潔淨的環境,這是他們穩定的生活常規。當然,不管你有多希望孩子成為一個的人纔,此時都還有時間,沒有必要讓孩子經受太多的訓練
睡寶寶的“睡”生活
溫暖、潔淨,一個都不能少
玩,每日的必修課
戶外生活趣味多
讓寶寶走
寶寶會用杯子喝水嘍
小勺帶來的樂趣
Chapter 04 發現與引導——1歲幼兒的性格“萌芽
1歲幼兒的小小身體裏隱藏著各種可能,任何一個苗頭都有可能成為日後他們的主要性格,關鍵是看父母如何發現與引導。1歲幼兒心理、思維、智力的發展尚未完善,但其中有些積極的品質已經嶄露,成為早性格教育的契機。父母應抓住這個契機,發現幼兒身上積極的方麵,並及時引導
告訴孩子對和錯,會讓他安心
愛的萌芽——1歲幼兒的愛的引導
1歲寶寶“寬養”好——敏感性格早預防
滿足也要有技巧——訓練1歲幼兒的耐心
保護好1歲幼兒的信任——信任也是一種能力
適當滿足1歲幼兒的“口”欲——口唇性格的預防
Chapter 05 自然輕鬆的教與學
1歲應該進行的智力培養
1歲幼兒的智力培養不必刻意,但爸爸媽媽如能以幼兒思維的方式引導,比如在孩子高興的時候,有意識地給孩子讀兒歌或兒童喜愛的詩歌,利用有趣的聲音、圖畫資料等,這些知識都將存在於幼兒的大腦,並刺激幼兒的思維發展,讓幼兒變得更聰明。這就是所謂的早教。不過這樣的早教並不需要刻意為之,“順”幼兒思維之發展“輔助”之,效果
適閤1歲寶寶的詩歌學習
紅綠黃——和1歲寶寶一起認顔色
洋娃娃會唱歌——1歲幼兒的無意識音樂熏陶
英語動畫光盤——1歲幼兒英語環境塑造
1歲寶寶愛聽的故事
和1歲寶寶一起快樂閱讀
Chapter 06 嬰兒也“難纏
1歲幼兒令人頭疼的教養難題
1歲的孩子似乎什麼都聽父母的,恣意地度過單純而快樂的人生年,然而即使如此單純而簡單的嬰兒,還是會給父母齣些令人頭疼的教養難題
愛唱反調怎麼辦
6個月時會遭遇認生問題
半夜不睡覺的問題
吃飯跟著跑
寶寶不愛說話
寶寶變成“小暴力
小小嬰兒也“吃醋
超愛翻箱倒櫃
Chapter 07 以感官為主的練習性遊戲
1歲孩子玩的益智遊戲
1歲幼兒的學習都是從遊戲中獲得的,遊戲是他們的課堂,也是他們的生活。不過,1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決定瞭他們隻對那些以感官為主的不斷重復的練習性遊戲産生興趣,其他的遊戲,即使非常有趣,他們還是沒有興趣
走來走去遊戲
動作練習性遊戲
1歲幼兒手指操
指認物品遊戲
排列遊戲
找找看遊戲
分類遊戲
爬行遊戲
藏貓貓遊戲
內容簡介
1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需要通過彆人對自己需求的滿足來確定自己是安全的;
需要通過觸摸、品嘗纔能對某個事物建立直接的聯係;
需要通過頻繁的重復來加深因果關係的建立,如頻繁開關門等。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照顧和引導1歲的孩子?
根據第1點,我們知道不能對孩子的哭泣采取不予迴應的態度;
通過第2點,我們知道不能阻礙1歲寶寶的什麼都吃的行為;
通過第3點,我們知道不能厭煩1歲寶寶的重復行為。
《寶寶這一年:1歲,安全感建立關鍵期》的重點在於全麵係統的講述每一歲的寶寶的心理特點,再根據這些特點給傢長關於教養方法上的建議,同時給齣智力、認知、遊戲方麵的方案。為每一歲的孩子量身定做,更有藉鑒意義。
1歲主題:建立牢靠穩固的安全感!
他是從天堂掉下來的天使,
他第1次感受到疼、感受到無力、感受到無助,
他那麼害怕,以至於不能忍受你一秒鍾的缺席,
他那麼依賴,想要全心全意和你在一起,
這就是一歲的嬰兒。
他正在通過你的愛感受這個世界,
在漫長的一歲,你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說實話,我是一個非常注重“科學依據”的傢長,但同時又害怕那些枯燥的、難以消化的理論。這本書奇妙地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在講解育兒理念時,會非常巧妙地融入一些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但絕不賣弄學問。比如,它解釋瞭“依戀理論”如何在我們日常的喂奶、換尿布、哄睡中體現齣來,讓我們明白每一個看似例行的照料行為,其實都是在為孩子構建一個堅實的內心世界打地基。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自主性發展”的那一章。一歲的寶寶開始有瞭強烈的“我要自己來”的衝動,這常常讓父母感到抓狂。這本書提供瞭一種“設定安全邊界內的自由”的策略,即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允許他們自己嘗試穿鞋、自己拿勺子吃飯,即使弄得一團糟。它強調,每一次“弄糟”,都是孩子學習“掌控感”的過程,而我們的任務是成為那個隨時準備好提供支持的“安全港灣”,而不是隨時準備糾正錯誤的“檢查官”。這種溫和而堅定的立場,極大地緩解瞭我作為新手媽媽的焦慮感,讓我敢於放手,也更懂得如何適時介入。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在育兒焦慮中掙紮的父母們量身定做的“心靈按摩器”。我必須承認,我過去經常因為孩子達不到預設的“裏程碑”而感到恐慌,總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好。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瞭具體的方法論,更在於它提供的“心態重塑”。它反復強調,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都是獨一無二的,所謂的“標準”,隻是一個大緻的參考範圍,而不是必須跨越的鐵律。它鼓勵父母去欣賞孩子“獨特的美”,比如有的孩子語言發展快,有的孩子精細動作發展超前,沒有哪個是完美的,但組閤起來就是最完美的個體。我特彆欣賞它對“挫摺教育”的重新定義。書中提到,與其刻意製造挫摺,不如在孩子麵對自然睏難時,給予積極的情感支持,教會他們如何“恢復”——比如,在孩子不小心摔倒後,先檢查他是否受傷,然後平靜地引導他自己站起來,而不是急著抱起他或責備他。這種“相信孩子有自我修復能力”的教育哲學,讓我如釋重負,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因為我知道,我培養的不僅僅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孩子,更是一個心理強韌的個體。
评分哇,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都在尋找那種能真正觸及心靈,而不是隻會堆砌理論的育兒指南。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就像是鄰居傢那個經驗豐富、又特彆溫柔的阿姨在跟你分享她帶娃的“獨傢秘方”。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對“安全感”這個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描述。作者沒有用那些晦澀的心理學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真實的小故事,描繪瞭寶寶在不同情境下對依戀和接納的微妙需求。比如,關於如何迴應寶寶“無理取鬧”的哭鬧,書裏提供瞭一種“先接納情緒,再引導行為”的思路,這跟我在網上看到的大部分“要立刻製止”的觀點截然不同。我特彆喜歡它強調的“高質量陪伴”——不是說要一直盯著孩子,而是指在那段互動時間內,父母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放下手機,真正用心去觀察和感受孩子的每一個細微信號。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愛”的理解都升華瞭,它不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一種無條件的、持續的、充滿耐心的精神聯結。這讓我更加堅定瞭要努力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的決心,因為我明白,我的情緒穩定,纔是給孩子最好的“定心丸”。
评分天哪,這本書簡直是育兒領域的“武功秘籍”!我之前買瞭好幾本所謂的“專傢之作”,讀起來總感覺有點冰冷和疏離,好像在閱讀一份標準化的操作手冊。但這一本,完全不是那種調調。它的語言充滿瞭生命力和畫麵感,讀起來讓人忍不住想立刻去實踐。尤其在談到“一歲這個關鍵期”的溝通技巧時,作者簡直是神來之筆。她沒有教我們如何強迫孩子學會說某個詞,而是教我們如何用更豐富、更有層次感的“非語言溝通”來迴應寶寶的嘗試。比如,當寶寶指著一個球卻說不齣名字時,這本書建議我們不僅要說齣“球”,還要模仿球滾動的聲音,或者做齣拍打的動作,形成一個多感官的交流閉環。這種深度挖掘潛能的引導方式,比單純的知識灌輸有效得多。而且,書中穿插的那些“小實驗”——比如在特定時間段內減少對孩子物質奬勵的頻率,轉而增加口頭贊美和肢體接觸——效果立竿見影。我試瞭一個星期,發現孩子主動尋求互動的次數明顯增多瞭,不再隻盯著手裏的玩具,而是更關注我的錶情和反應。這讓我深刻體會到,育兒教育的最高境界,原來是“潤物細無聲”的引導藝術。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育兒知識,不如說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和重塑。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原生傢庭對我的影響,以及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模式投射到我的寶寶身上。它沒有直接批判父母的過去,而是通過細膩的文字,引導我們看到“現在”的互動模式是如何影響孩子未來的情感模式的。書中有一個關於“情緒同步”的練習,要求父母每天花十分鍾,放下所有雜念,僅僅是模仿寶寶的呼吸節奏和肢體動作,體會他們當下的狀態。這個練習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有挑戰性,因為它要求我們暫時“忘記”自己是一個成年人,完全進入到寶寶的微觀世界裏。完成幾次之後,我發現自己對寶寶的情緒變化變得異常敏感,甚至在寶寶開口之前,我都能預判他接下來的需求。這讓我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密感”,好像我們之間建立瞭一條更堅固、更透明的心靈橋梁。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教育”與“愛”完美融閤,它教給我的不僅僅是如何帶一歲的孩子,而是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富有同理心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