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有瞭這個階段的新的特點。傢長該怎麼做,纔能把教育精力用對瞭時間和地方呢,本書除瞭在理論上給齣瞭詳細的引導和解釋外,還指齣瞭具體的做法,**貼近當下的教育現實。既能夠引導傢長輔導孩子正確地學習,取得好成績,也不會忽略孩子的能力發展和興趣特長。
"**章
學會陪伴,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幼升小,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 002
新環境,孩子需要適應 ...... 002
準備越充分,孩子越快適應 ...... 003
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學瞭!” ...... 005
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 ...... 005
解開孩子的心結,消除負麵情緒 ...... 006
孩子為何謊稱自己生病瞭 ...... 008
孩子為何怕學習 ...... 009
消除孩子怕的情緒 ...... 010
孩子,你在學校還好嗎 ...... 012
傢校溝通的必要性 ...... 013
巧妙地和老師溝通 ...... 014
媽媽的學習寄語——培養並不遙遠的學習觀 ...... 016
學習行為的指引:學習觀 ...... 017
培養正確的學習觀 ...... 017
“好態度效應”:教育不滑坡 ...... 019
發揮好態度效應 ...... 019
入學階段,父母以什麼態度對待孩子呢 ...... 020
第2章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孩子追求好的錶現
如何寫齣一手好字 ...... 024
父母態度:寫好字也是一種學習 ...... 024
用科學的方法帶領孩子寫字 ...... 025
手裏攥著橡皮:怕寫不好 ...... 028
學習中的“沉錨效應” ...... 028
預防孩子患上橡皮綜閤徵 ...... 030
不粗心、不馬虎 ...... 032
粗心馬虎不是小問題 ...... 032
改掉孩子粗心馬虎的毛病 ...... 034
剛上學的孩子易上課“走神” ...... 036
導緻一二年級孩子“走神”的原因 ...... 036
有助於孩子專心聽講的方法 ...... 038
孩子說:老師讓做,我就做 ...... 040
大部分孩子具有“嚮師性” ...... 040
利用好孩子的“嚮師性” ...... 041
孩子貪玩≠不愛學習 ...... 043
普雷馬剋原理:以玩促學 ...... 043
應對孩子貪玩的“組閤拳” ...... 044
第3章
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不隻做“分數狀元”
成績隻是成長的一部分 ...... 048
養育大目標:社會化發展 ...... 049
小學低年級,實現社會化的三個原則 ...... 049
繼續尋找孩子的優勢智能 ...... 052
每個孩子都是天纔:優勢智能支持孩子迎接美好未來 ...... 053
優勢智能都有什麼 ...... 054
對於考試,要有客觀的認識 ...... 057
考試隻是一種考核方法 ...... 057
父母要改變固有的錯誤認識 ...... 059
不是98分,就是100分 ...... 061
當下的好成績可能是個“假象” ...... 061
關注孩子的“隱性學力” ...... 062
多參加課內課外活動 ...... 064
不是副科,是技常科 ...... 065
積極參與,就有收獲 ...... 066
大腦越用越靈活 ...... 068
讓孩子認識到:大腦越用越靈活 ...... 068
學習過程中,領著孩子多動腦 ...... 069
提高動手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 072
巧手靠練習:勤能補拙 ...... 072
引導孩子練齣一雙巧手 ...... 073
你的孩子“瞎鼓搗”嗎 ...... 075
創新就是拆卸、鼓搗 ...... 076
創新從動手做開始 ...... 077
把奇思妙想做齣來 ...... 080
發明創造從實踐中來 ...... 081
鼓勵孩子去動手實踐 ...... 082
不要輕易判定孩子“鬍作非為” ...... 083
孩子一定有他的道理 ...... 084
帶孩子做錶達訓練 ...... 085
第4章
一二年級,早期學習習慣培養
一二年級,好習慣勝過好分數 ...... 088
學習習慣決定學習狀態 ...... 088
一二年級,首要培養的學習習慣 ...... 089
你的孩子會聽講嗎 ...... 092
聽講,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 ...... 092
高品質聽講習慣,慢慢來 ...... 093
“唱讀”是低年級學習** ...... 095
認識孩子的“小和尚念經閱讀法” ...... 096
從齣聲讀到默讀需要一個過程 ...... 097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 ...... 099
寫作業是一項學習任務 ...... 099
獨立、按時寫作業習慣的培養方法 ...... 100
沒檢查,不算寫完作業 ...... 102
檢查,提高正確率 ...... 102
寫完作業就檢查 ...... 103
當下*好的復習:考考孩子 ...... 106
復習可以鞏固記憶 ...... 106
復習的4個基本方法 ...... 108
孩子天生愛讀書 ...... 110
閱讀,開啓好人生的大門 ...... 110
“自讀”和“協讀”相結閤 ...... 111
寫話訓練:寫齣來就好 ...... 113
思想的載體:語言錶達 ...... 114
多做寫話訓練 ...... 114
第5章
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內化規矩
“是它們把小魚弄死瞭嗎” ...... 118
愛自然,成長的**大規矩 ...... 119
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 119
你買吧,我忍瞭 ...... 121
有愛有自由,纔有規矩 ...... 121
給孩子立規矩 ...... 123
叫不醒,怎麼辦 ...... 125
睡眠決定學習效率 ...... 125
睡好瞭,孩子纔聰明 ...... 126
執拗,不聽話 ...... 128
有規矩纔能有“方圓” ...... 128
教孩子守規矩 ...... 129
遵守校園規則 ...... 132
讓規則內化 ...... 132
培養規則意識,要注重內化 ...... 134
沒有壞孩子,都是好孩子 ...... 136
孩子的思想道德判斷力還比較低 ...... 136
德育,從小事開始 ...... 137
第6章
幫孩子建立起學習上的自信
學習自信源於積極的“學業自我” ...... 140
“學業自我”是自我認識的關鍵點 ...... 140
找優點,激勵孩子積極地學習 ...... 141
彆讓識字難倒瞭孩子 ...... 143
識字能力關係孩子的自信心 ...... 143
孩子容易接受的識字方法 ...... 145
學不會,怎麼辦 ...... 147
不能讓知識把孩子難住 ...... 148
想一些特彆的辦法幫助孩子 ...... 148
孩子可能不會考試 ...... 150
不懂考試纔焦慮 ...... 151
培養孩子的考試能力 ...... 152
給同學一點兒幫助 ...... 154
幫助彆人就是成就自己 ...... 155
消除孩子的“自我中心” ...... 156
一二年級沒有“學睏生” ...... 158
找到孩子暫時“學睏”的原因 ...... 159
對癥下藥,轉化後進生 ...... 161
第7章
機械記憶占**,怎麼做記得*牢固
記得快,忘得也快 ...... 164
一二年級孩子記憶的特點:機械性 ...... 165
死記硬背是不可缺少的記憶方法 ...... 166
來,孩子,背誦一遍 ...... 168
重復記憶,有助於避免“迴生” ...... 168
重復記憶*常用的幾種方法 ...... 169
就在嘴邊,卻說不齣來 ...... 171
記憶中的“舌尖現象” ...... 171
對抗遺忘:過度記憶法 ...... 172
背瞭好久,也記不住 ...... 174
知識在打架:係列位置效應 ...... 175
把記憶任務變小、變少 ...... 175
字詞難記,怎麼辦 ...... 177
創設情境記憶法 ...... 178
運用創設情境的原則 ...... 178
第8章
促進孩子意誌品質的發展
不輕視“三分鍾熱度” ...... 182
良好的意誌品質:堅持到底 ...... 182
勁頭保鮮法:預防“半途效應” ...... 183
不隨意發脾氣 ...... 185
受控於“本我”的孩子 ...... 186
提升孩子的自我控製水平 ...... 186
看電視:按著父母的要求來 ...... 188
當心,電視會讓孩子變笨 ...... 188
讓電視幫助孩子成長 ...... 190
網絡:孩子應該怎麼用 ...... 192
電腦:一把雙刃劍 ...... 192
把電腦變成孩子的“益友” ...... 194
做事有耐心 ...... 196
有耐心,坐得住 ...... 196
培養孩子的耐心 ...... 197
第9章
行為有問題及時改,纔能塑造好性格
假話多:又吹牛又撒謊 ...... 202
吹牛、撒謊背後的心理秘密 ...... 202
引導孩子說實話、真話 ...... 204
窩囊:又被人欺負瞭 ...... 206
打架,一定有挨打的一方 ...... 206
引導孩子變強壯、變勇猛 ...... 207
記仇:小摩擦後,不理人 ...... 210
與同學發生小摩擦,很正常 ...... 211
教孩子寬以待人 ...... 212
以自我為中心:眼裏沒有彆人 ...... 214
以自我為中心,可能會自私自利 ...... 214
去中心化:預防自私自利 ...... 215
依賴:自己拿不定主意 ...... 217
依賴的孩子長不大 ...... 218
適當“甩手”,孩子*獨立 ...... 219
拖拉:容易被忽視的壞習慣 ...... 221
拖拉背後的復雜心理問題 ...... 222
培養一個不拖拉的孩子 ...... 223
"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閱讀體驗,那就是“釋然”。這本書沒有給我增加新的焦慮,反而卸下瞭我肩上沉重的“完美父母”的包袱。它沒有推崇那種精英教育的路徑,而是非常接地氣地談論如何處理日常的“小摩擦”。比如,處理玩具搶奪問題時,它建議的不是立刻介入裁決,而是引導雙方進行平等的協商,甚至允許“失敗的協商”。這種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衝突的勇氣,正是我們成年人最缺乏的。書中對“放手”的哲學探討非常深入,它不是讓你撒手不管,而是在後退一步後,準備好在孩子真正需要時提供支持。這種教育理念讓我感到無比放鬆,仿佛聽到瞭一個聲音在說:“你已經做得很好瞭,繼續保持這份愛和耐心就好。”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夥伴,陪我一起成長為一個更從容、更有智慧的父母。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值得稱贊,一點都不枯燥。它采用瞭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不像那些學術著作一樣讓人望而卻步。我尤其欣賞它關於“建立傢庭儀式感”的部分。我一直認為儀式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書中詳細列舉瞭“周五傢庭電影夜”、“每月一次的‘我做主’晚餐”等小小的儀式,如何潛移默化地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作者用非常樸實的語言描述瞭這些儀式帶來的情感連接,比如孩子在期待中學會瞭計劃,在分享中學會瞭感恩。這讓我反思自己過去對傢庭生活的敷衍態度,總覺得“有時間再說”,但這本書告訴我,這些“小事”纔是構成孩子童年最堅實的基石。讀完這一章,我立刻和傢人商量,並成功地實施瞭一個“睡前故事接力賽”,效果比我想象中好上百倍,孩子的語言錶達能力似乎都得到瞭提升。
评分哎呀,最近在網上淘瞭本育兒經,名字叫《萌芽期的智慧》。說實話,我一開始還有點將信將疑,畢竟市麵上關於孩子成長的書多如牛毛,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太少瞭。但這本小冊子,拿到手後真有點愛不釋手的感覺。它不像那些老生常談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比如,書中專門有一章講的是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無目的遊戲”,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這一下子就點醒瞭我這個總想給孩子安排得滿滿當當的“焦慮媽媽”。作者的文筆很親切,就像鄰傢阿姨在拉傢常,一點架子都沒有。我特彆喜歡它提倡的那種“尊重天性”的理念,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壓製。讀完第一部分,我明顯感覺自己對孩子最近總是問“為什麼”的行為,態度都柔和瞭許多。不再急著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和他一起去尋找答案,那種共同探索的樂趣,比我直接告訴他答案要深刻得多。這本書真是幫我撥開瞭層層迷霧,讓我看到瞭育兒中那些細微卻重要的光芒。
评分我得說,這本書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深度思考”方麵,提供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過去我總覺得,專注力就是要讓孩子長時間盯著一件事做,比如看書或者拼圖。然而,這本書卻強調“切換的藝術”。它認為,真正的專注力不是僵硬地堅持一個任務,而是在完成一個任務後,能夠高質量地進行下一個活動,並且能從前一個活動中提取經驗應用到後一個。我記得書中舉瞭一個關於“製作簡易風箏”的例子,從材料的收集、設計的構思到最後的放飛嘗試,每一步都充滿瞭試錯和調整,這個過程比最終風箏飛起來本身更有價值。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是:教育的重點不在於灌輸多少知識點,而在於構建一個允許孩子犯錯、鼓勵他反復嘗試的環境。閱讀它,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窗戶,讓我明白,那些看似“不務正業”的小動作,其實都是在構建他的認知結構,我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打斷。
评分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這種“新手上路,手忙腳亂”的傢長量身定做的“應急手冊”!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情緒海嘯”那一節。我兒子今年剛上學,情緒波動大得驚人,前一秒還笑得跟朵花似的,後一秒就能因為一個積木倒瞭而世界末日般地大哭。我以前總是慌不擇路地吼他,讓他“趕緊給我停下”,結果隻會火上澆油。這本書裏提齣的“命名情緒,然後給予擁抱”的方法,我試瞭兩次,效果立竿見影。它教導我們,首先要接納孩子當下的感受,而不是急著去糾正他的行為。那種描述就像是手裏緊握著一團易碎的玻璃,需要極其輕柔的嗬護。作者的語言非常富有畫麵感,比如將兒童的哭鬧比作“火山噴發前的預警信號”,一下子就讓人理解瞭背後的需求。這本書不談高深的教育哲學,隻講最實用的“急救包”策略,對於忙碌的職場父母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讓我找到瞭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