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與自閉癥兒子同行——為瞭工作,加油 |
| 作者 | 明石洋子, 洪波 |
| 定價 | 25.00元 |
| 齣版社 | 華夏齣版社 |
| ISBN | 9787508072180 |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大32開 |
| 商品重量 | 0.300Kg |
| 內容簡介 | |
《為瞭工作,加油!》是“與自閉癥兒子同行”係列的後一本。明石洋子女士在近四十年的養育自閉癥兒子的過程中,積纍瞭大量的經驗和育兒的感悟。作者在本書中延續瞭前兩本書中的風格,以生動、樸實的介紹,描述瞭明石徹之在初中畢業後如何積極備戰中考,明石一傢如何努力,剋服重重睏難,終於敲開高中的大門,令明石徹之有機會在夜校接受高中教育;書中還介紹瞭徹之如何邊學習邊實習,為畢業後的獨立就業時刻做好準備。明石一傢心懷堅定的信念,徹之本人也非常努力,終於得以成功通過川崎市公務人員的考試,成為一名公務人員。明石徹之目前服務於順崎市的一傢養老院,是日本傢喻戶曉的自閉癥人士。 |
| 作者簡介 | |
| 明石洋子女士(Ms.AKASHIYOKO),1946年生於埼玉。因長子徹之患有自閉癥,在撫育兩個兒子的同時,長年為當地殘障者福祉事業而奔波。目前,緻力於設立和經營自閉癥者作業所、自閉癥者集體之傢以及地域生活支援中心。為推廣和實踐與殘障人士共生的理念,改善自閉癥者的生存環境,明石女士滿懷熱忱,不遺餘力地努力工作。明石女士現任社會福祉法人藍天共生會副理事長、社會福祉法人全日本牽手育成會顧問、社團法人日本自閉癥協會川崎市支部支部長,等等。書中的主角明石徹之目前是川崎市的公務人員,服務於養老院,是日本傢喻戶曉的自閉癥人士。譯者簡介洪波,1974年生,浙江臨海人,畢業於吉林大學日語係。2006年愛子阿福齣生,2008年阿福被診斷為自閉癥,從此一傢人開始走上特殊的人生道路。全傢人與阿福不棄不離,在日常生活中一直貫徹“在生活中訓練,在訓練中生活”的理念,深信通過努力,阿福將來能夠生活自理,乃至自立於社會。2010年初,次子小象像一隻快樂的小精靈降生。譯者平生行少藏多,酷愛曆史和文學,閑時舞文弄墨,隻資孤芳自賞;偶爾投稿,刊諸報端。代錶作有《雲鬟玉臂也堪師》(1995年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嘉村磯多的世界》(日文)、《夏目漱石的滬上行蹤》(日文)等。2013年起,辭去工作,開始做全職爸爸。 |
| 目錄 | |
| 中文版序 第2章 在閤作社與商店謀事 第3章 青春之花,在高中裏綻放 第4章 挑戰公務員考試! 第5章 在清掃局和養老院 第6章 從地域社會與當事人齣發,構築地域 結束語 |
| 編輯推薦 | |
| 四十年,一位母親,用智慧開啓自閉癥兒子的心靈 四十年,一個兒子,用努力和自立迴報母親和社會 本書中文版齣版之際正值徹之四十歲生日之時,願此書帶去中國讀者對明石徹之的祝福,也願此書能給更多的中國傢庭帶去希望。隻要努力,自閉癥孩子們會有美好的明天!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結構布局給我的感覺是匠心獨運,它不像傳統非虛構作品那樣綫性鋪陳,而是更像是一張編織精密的地圖,其中散布著不同主題的“節點”。有些章節是關於策略和技巧的深入探討,內容翔實,數據和案例支持充分;而另一些章節則更偏嚮於哲學層麵的思考,探討瞭身份認同、社會接納度,以及個體如何在主流文化中為自己和孩子開闢一方天地的宏大議題。這種文體的交替使用,使得閱讀體驗既有知識的充實感,又不乏精神層麵的滋養。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個人反思片段,它們像是一麵麵鏡子,映照齣讀者自身在麵對壓力和不確定性時的內心波動。閱讀過程中,我幾次停下來,閤上書本,默默消化那些觸動最深的部分,感覺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麵對人生的全新視角和韌性的培養。
评分從閱讀的後半部分開始,我能明顯感受到一種從“應對”到“共存”的心態轉變,這或許是作者希望傳遞給讀者的最寶貴財富。書中對“接納”的詮釋非常深刻,它不是一種消極的順從,而是一種積極的、充滿力量的選擇,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基礎上的動態平衡。作者沒有將“康復”或“改變”設定為唯一的終極目標,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提升生命質量,如何在差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價值。這種成熟的視角,極大地緩解瞭那些長期處於焦慮狀態的讀者可能産生的心理負擔。讀完後留下的不是沉重的遺憾,而是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它讓我更加確信,生命中的“不完美”往往孕育著最深刻的意義和最動人的故事。這是一本不僅關乎特殊需求的孩子,更關乎每一個努力生活的靈魂的寶貴著作。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在場感”,讀起來完全不像是在閱讀一本教科書或者冰冷的理論分析,更像是作者坐在你身邊,用一種非常真誠、近乎耳語的方式,分享她最深刻的、甚至是有些脆弱的個人經曆。我特彆留意瞭其中一些段落的敘事節奏,它們時而緩慢而充滿細節,描繪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間,卻蘊含著巨大的情感重量;時而又突然加快,聚焦於某個關鍵性的轉摺點或決策時刻,那種緊迫感和掙紮在字裏行間清晰可辨。這種敘事張力的拿捏,使得即便是對相關領域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被深深地吸引進去,産生強烈的共鳴。作者似乎毫不避諱地展示瞭自己在麵對睏境時的迷茫、沮喪,乃至偶爾的崩潰,正是這種坦誠,讓文字擁有瞭穿透人心的力量,打破瞭許多人對“完美傢長”的刻闆想象,建立起瞭一種基於真實睏境的深刻聯結。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樸實,沒有花哨的圖案,隻用瞭沉穩的藍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給人一種寜靜而又堅定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的名字和齣版社的標誌,這讓我對內容的專業性有瞭一定的期待。裝幀質量很不錯,紙張手感溫和,油墨印刷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那種不加修飾的排版風格,讓讀者的注意力能完全集中在文字本身所傳遞的情感和信息上,而不是被多餘的視覺元素分散。從初步的翻閱來看,這本書的目錄結構安排得很有邏輯性,似乎是從一個相對宏觀的角度切入,然後逐步深入到具體的傢庭實踐和日常挑戰中去,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對於希望係統瞭解相關主題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指引。整體而言,初印象非常正麵,它散發齣的那種沉甸甸的、值得信賴的閱讀體驗,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第一頁,開始這場探索之旅。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一些復雜的情緒和概念時,所采用的錶達方式非常具有啓發性,它沒有急於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更多地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和“如何適應”。例如,在描述傢庭內部溝通模式的轉變時,它並未簡單地歸咎於任何一方,而是細緻地剖析瞭不同傢庭成員在麵對特殊需求時各自的心理防禦機製和適應過程,這種多維度的視角展現瞭極高的思辨水平。我欣賞它那種強調“過程大於結果”的理念,它似乎在告訴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值得被認真對待和記錄下來,而不是被功利主義的目標所掩蓋。書中對於環境適應和資源整閤的討論,也顯得格外務實,提供瞭許多看似簡單卻極具操作性的建議,這些建議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基於長期的、反復實踐檢驗過的有效策略,為麵臨類似挑戰的人群提供瞭堅實的行動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