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管理心理學
定價:35.00元
作者:趙慧軍著
齣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63807840
字數:
頁碼: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的主題是探索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規律,目的是使工作中的人們能更好地相互理解,當然,也能更好地調節和控製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與行為。因此,無論你的專業是什麼,無論你效力是什麼樣的公司或組織,所有俗尋求這些知識的人都可以是這本書的閱讀者。
對人的理解是一個艱深的研究課題。哥白尼的宇宙觀中隻有一個太陽,那就是我們的太陽;布魯諾卻指齣,分布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的星辰同樣也是太陽,也許它們的周圍又有漫無邊際的人居世界!一個人如同一個宇宙,雖然無法被理解,但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感受,並影響著我們的看法和行為;盡管我們善於理解的(也是寫進教科書的)是那些不斷重復齣現的行為,但我們仍要彆無選擇地麵對不斷變化的挑戰,並需要增加應對的智慧。
本書自2000年麵世到今天修訂第三版,遵循業已成熟的學科體係,力求反映研究前沿與現實問題,貫徹理論結閤實際的原則以,以擴大讀者視野、豐富相關知識。
目錄
作者介紹
趙慧軍,1964年10月生於黑龍江省。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教育係,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係,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心理學係,獲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講授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學科領域。兼任北京行為科學學會理事,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學會會員。
科研及成果:1997年以來,主持研究國傢教育部留學迴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主持北京市教委項目2項。參與研究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北京市教委項目2項。齣版個人專著《現代管理心理學》,獲得專傢高度評價。在《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管理者》、《東北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發錶專業論文10餘篇,其中2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進行全文轉載。曾獲北京市行為科學學會論文奬。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人性的全新視角。我一直對工作中的人際互動感到好奇,為什麼有的人能成為高效團隊的凝聚力,而有的人卻總是帶來摩擦?翻開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課堂,循循善誘的文字剖析著個體動機、群體 dynamics以及領導力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它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激勵理論”的部分,它讓我明白瞭,原來簡單粗暴的指令遠不如理解員工的內在需求來得有效。書中關於“衝突管理”的章節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幫助我識彆衝突的根源,並以建設性的方式加以解決,這在我日常的工作溝通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一本實用的指導手冊,它教會我如何更有效地與人協作,如何激發團隊的潛能,如何成為一個更具同理心和影響力的管理者。它讓我意識到,管理從來不僅僅是關於流程和目標,更是關於如何觸及人心,如何點燃人們內心的火焰。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讓我對未來的管理工作充滿信心和期待。
评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關於“如何與人打交道”的百科全書。我原本以為管理就是關於流程、目標和效率,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原來“人”纔是最關鍵的變量。書中關於“溝通障礙”的分析,讓我意識到瞭我在日常溝通中可能存在的誤區,例如模糊的指令、過多的假設等等。它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改進溝通方式,使其更加清晰、直接,同時也更具同理心。此外,書中關於“員工發展”的部分,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去培養和激勵我的團隊成員。我明白瞭,僅僅給予任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成長和需求,幫助他們發揮潛能。這本書沒有給我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充滿瞭實用的工具和技巧,讓我能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立即運用。它讓我看到瞭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真正含義,並激勵我成為一個更有人情味、更有效率的管理者。
评分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之旅。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邏輯清晰、理性決策的人,但在管理實踐中,我卻時常因為一些“人性”的因素而感到睏惑。書中的內容,特彆是關於“決策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的分析,讓我大開眼界。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看似理性的決策,背後卻隱藏著情感、偏見和直覺的影響。書裏對“歸因錯誤”的解釋,更是讓我明白,為什麼我們容易把成功歸結於自身,卻把失敗歸咎於外部環境。這種認識,讓我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瞭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開始審視自己在團隊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偏見。書中關於“團隊動力學”的討論,也讓我意識到,一個團隊的成功,不僅僅是成員能力的簡單疊加,更在於他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和情感連接。這本書沒有給我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能夠更深入地分析問題,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管理,是從理解人性開始的。
评分我一直對“為什麼人會這樣”這個問題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組織和團隊的環境中。這本書,簡直就像打開瞭一個潘多拉的盒子,裏麵裝滿瞭關於人類行為的有趣洞察。我被書中關於“社會認同”和“群體極化”的討論深深吸引,它解釋瞭為什麼在集體中,個體的觀點可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甚至齣現極端化傾嚮。這讓我對團隊討論和決策的潛在風險有瞭更深的認識。同時,書中關於“領導風格”的分析,也讓我看到瞭不同領導方式可能産生的截然不同的效果,這為我未來的領導實踐提供瞭寶貴的參考。它並沒有教我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領導者,而是幫助我理解不同情境下的最佳應對策略。這本書讓我明白,管理不僅僅是發號施令,更是一種藝術,一種需要深諳人性,並能巧妙運用心理學原理的藝術。它鼓勵我去觀察、去傾聽、去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我的團隊成員,並與他們建立更牢固的連接。
评分作為一名初入職場的管理者,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麵對形形色色、想法各異的下屬,我總是在摸索中前進。這本書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我指引瞭方嚮。它沒有給我空泛的大道理,而是以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如何理解和管理人性。我被書中關於“認知偏差”的論述深深吸引,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人們會做齣某些看似不閤理的決策,以及如何在工作中規避這些潛在的陷阱。更重要的是,書中關於“情商”的闡述,讓我意識到,除瞭專業技能,與人溝通的能力、洞察他人情緒的能力同樣至關重要。我開始嘗試在工作中運用書中介紹的技巧,例如積極傾聽、同理心反饋,奇妙的是,我發現與同事和下屬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團隊的氛圍也明顯改善瞭。這本書讓我明白,優秀的管理不是“管”和“理”,而是“引導”和“激發”。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寶典,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讓我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成為一個更受人尊敬和信賴的領導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