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

兒童教育心理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1章
导言 /1
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
第2章
人格的统一性 /15
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的生活和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第3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义 /25
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在本章我们将会讨论追求卓越及其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4章
引导追求卓越的努力 /41
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卓越,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
第5章
自卑情结 /52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们去寻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从而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第6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64
儿童的发展既不由天赋决定,也不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7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78
我们在许多儿童和成人身上会发现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最好用社会情感这个概念加以概括。
第8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94
孩子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的无意识理解是一致的。长子、次子和幺子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同样符合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
第9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情境 /104
我们对新环境进行研究的原因在于它是使儿童发生转变的因素,它将儿童在对新环境准备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体现了出来。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新环境看作对儿童准备性的测试。
第10章
学校里的儿童 /118
当一个孩子跨入学校的大门时,学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其他所有的新环境一样,学校也可以视为对儿童入学准备的一种测试。
第11章
外部环境的影响 /138
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外在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第12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154
青春期比以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更能使人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第13章
教育的失误 /168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或老师绝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
第14章
对父母的教育 /178
此书专门为家长和老师而写。他们可以从书中对孩子心理生活的新见解中获益。
附录A
个体心理学问卷 /187
附录B
5个案例及其分析 /193
译者后记 /23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最新·專業譯版】

兒童的發展既不由天賦決定,也不由客觀環境決定

兒童對客觀現實的看法和他們與客觀現實的關係

纔是兒童發展的決定因素

5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齣版90年來持續暢銷,父母和教師的案頭讀本

一本書破解兒童的語言及行為密碼,培養心理健康、高情商、高智商的兒童

5個真實案例、15種兒童常見問題——為父母、教師揭開問題兒童産生的根源

幫助教師認識、疏導兒童心理問題,幫助父母理解兒童行為,培養兒童的健全人格

在阿德勒看來,個體追求卓越的原因,在於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這是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

區分有益和無益的追求卓越的基礎,就是看其是否符閤社會利益。一個高尚、高貴的行為,應該是對自身和社會都有益的。因此,教育兒童就是要培養他這種社會情感。

那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具有社會情感、健康人格的人,這是由教育本身的社會性目的所決定的。教育在本質上是使兒童學會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這就是一個心理進化過程,所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是引導兒童成長過程的兩個方麵。個體心理學的方法,揭示瞭兒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機製:他們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齣反應以適應自己的目的、自卑感和優越感如何交織與轉換。在此基礎上,教育者和父母們幫助兒童塑造社會情感,把對卓越的追求引到符閤社會價值的方嚮上。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于儿童时期

评分

##适合家长和老师的育儿心理学书。有些地方生涩难懂,有些地方也会引起我的共鸣。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及其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陪孩子一起成长!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