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擁有豐富的內涵,不僅與社會、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關,亦涉及人們內在心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層麵,故而成為中國畫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發眾多討論。
作者一麵迴顧始於10世紀、止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種山水畫變化的曆史之餘,更著重於在此過程中繞過傳統畫史獨 尊“畫傢”的迷思,轉而揭示“畫傢”與“觀眾”間互動關係的不同麵貌,尤其聚焦於各個時代、甚或中日韓不同地域的山水畫傢們如何與其特定的社群觀眾建立起互動關係,促成各種值得注意的新主題誕生,於山水畫史上帶引齣新的畫意、新的境界。
##突破传统以画家为中心,从画者与观众互动的角度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画意的变迁,把观众纳入创造过程之中,观众的需求,预设观众如何影响画家的创造,很有新意。把画意的转变放在社会背景下去分析,所选材料也不局限于那些传世名作,还有一些被传统艺术史谱写边缘化的作品。PS:天天只会看闲书,浑浑噩噩又一年.......
评分##功力太深厚了。朝鲜那一章颇有趣,看来朝鲜人自大又自卑从明清时期就开始了啊
评分##观众视角对理解山水画的不少形式变迁很有说服力
评分##突破传统以画家为中心,从画者与观众互动的角度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画意的变迁,把观众纳入创造过程之中,观众的需求,预设观众如何影响画家的创造,很有新意。把画意的转变放在社会背景下去分析,所选材料也不局限于那些传世名作,还有一些被传统艺术史谱写边缘化的作品。PS:天天只会看闲书,浑浑噩噩又一年.......
评分##耗时半年。囫囵读完(止于第十章,清、民国与现代暂不读)。建构了一个初步的古典山水进化历史。较为客观地分析阐述了山水画与画者社会处境、时代背景、师承关系、审美潮流、观者的身份与地位等等之间的关系。粗读感觉山水的同质化生产比较严重,有革新者(如吴伟、石涛等)终究无法以一己之力变更发展或传承趋势,而复古之潮流却是多见且枝蔓众多(如黄公望到董其昌),理解或许可谓非常肤浅,需配合更深入或更主观的书籍尝试深读。3.1
评分 评分##一本关于山水画观众的历史 非常具有反思性 很多观点学习以来一直没想过 看完有幡然醒悟之感
评分 评分##虽然时常觉得作者所论并非新鲜,也偶尔吹毛求疵其中语词或论据的选择是否恰当,但这大部头读来相当享受。最突出之处是作者的论述始终围绕视觉资料,立足于出色的形式分析,使得观众和作者关系的历史情境重构,有了文献和史料之外更为直观和可信的证据,从而勾勒山水画题材和风格推陈出新的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