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照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八册《新时代的开端》目录
总 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从武将落幕到文人登台
01 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史观-002
02 明代王学兴起的新解释-005
03 士商是何时合二为一的-009
04 琴棋书画不只是琴棋书画-012
05 “五代”是五个朝代吗?-015
06 为什么“十国”比“五代”更长?-018
07 到处认爹的时代-021
08 一妻多夫的乱家-024
09 文人终于熬出了头-026
----------
第二讲 古老中国开始走向近世
01 贵族制度的崩溃与人民的相对自由-030
02 自由带来的社会巨变-033
03 中国历史新的分期-036
04 唐宋之间的貌合神离-039
05 科举变得越来越重要-042
06 考不上科举只能去经商-044
07 “戏文小说”的出现和流行-048
08 《金瓶梅》诞生的时代意义-051
09 士绅代替了贵族-054
10 由外而内的转变-057
11 “近世史”的内部分期-059
----------
第三讲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黄袍加身”的故事-062
02 “陈桥兵变”是早有预谋的吗?-067
03 契丹入侵是有人编造的?-070
04 一顿饭就把兵权吃没了-074
05 “杯酒释兵权”仅仅是开始-078
06 崇文抑武的国策-082
07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086
08 宰相权力的削弱-088
09 再没有人劝谏皇帝了-091
10 头脑比四肢更优越-094
----------
第四讲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01 必须遵守的“祖宗家法”-098
02 狄青被撤的启示-101
03 岳飞悲剧的背后-104
04 严防死守的宫禁-107
05 备受节制的宦官-110
06 待遇优厚的文人-113
07 科举取士的隐忧-116
08 新办法解决不了旧难题-119
09 审美趣味的大流行-122
10 “祖宗家法”的利与弊-125
----------
第五讲 琴—自娱自乐的雅趣
01 文人身份的象征-130
02 你说的“琴”是什么琴?-133
03 古代琴谱是怎样记录的?-136
04 乐器可以分为哪几种?-138
05 唐代宫廷乐队的组织-140
06 唐代音乐形式的发展-143
07 盛唐诗人与音乐的趣事-145
08 近世宫廷音乐的没落-149
09 只给自己听的音乐-152
10 从文人雅趣到市井生活-155
11 音乐与戏剧的逐渐融合-158
----------
第六讲 棋—元关胜负的游戏
01 围棋进入文人教育-162
02 王积薪闻棋的故事-165
03 围棋十诀的理论-170
04 刘仲甫与《棋诀》-173
05 宋代的围棋诗-177
06 围棋棋艺的品级-180
07 不只是好玩-183
08 比象棋更高级-186
09 启人智慧的艺术-191
10 文人专享的雅事-194
----------
第七讲 书—贯注精神的妙笔
01 中国文字的图像性质-198
02 篆书到隶书的演变-200
03 竹书和楷书的发展-203
04 蔡襄如何跻身“北宋四大家”?-205
05 法帖的大量刻印-207
06 临摹碑帖的弊端-210
07 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理论-213
08 狂傲不驯的米芾-217
09 宋徵宗与他的“瘦金体”-220
10 在法度中追求自由-224
----------
第八讲 画—抒写个性的墨戏
01 文人画的构成-228
02 文人画的三个标准-231
03 文人画的精神内涵-234
04 文人画的风格特征-237
05 文人画的美学追求-240
06 从“游观山水”到“书斋山水”-243
07 形似与神似的矛盾-246
08 题画诗的产生-250
09 文人画的核心价值-253
10 难窥金豹的文人画-256
----------
第九讲 禅宗—见性成佛的修行
01 禅宗在中国的崛起-258
02 慧能与《六祖坛经》-261
03 禅宗传教的艰辛历程-264
04 佛性之前人人平等-267
05 不立文字的禅宗-270
06 禅宗的世俗化-273
07 破除陈规的教义-276
08 打倒权威的宗旨-279
09 棒喝调教的疯狂-282
10 禅宗向理学思想的转变-285
11 理学对禅宗思想的继承-288
----------
第十讲 理学,生命意义的追寻
01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292
02 钱穆的读书历程-295
03 宋明儒家的“生命之学”-298
04 追寻自由的理学精神-301
05 “华夷差异”和“教理之争”-304
06 宋代理学要解决的问题-307
07 理学的基本信念-310
08 陆九渊的理学思想-313
09 朱熹和陆九渊的分歧-316
10 理学与佛教的差异-319
11 从“五经”到“四书”的转变-322
12 宋代理学的致使缺陷-325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係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乾巴巴的曆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曆史背後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曆史的認知方法。係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

第8冊《新時代的開端》重點講述瞭五代到宋,從中古過渡到近世,發展齣熱鬧活潑的城市生活、商業生活,帶有強大文化自覺的文人集團,而這兩股力量打造瞭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社會,你會看到:

趙匡胤為瞭解決武人專政的問題,采取瞭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

宋朝的一大特色是武官的文官化,而且其官僚體係也越來越龐大,遠勝過往;

範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隻有在宋朝纔可能說齣;

......

--------------------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係列(4輯全13冊),中信齣版集團·見識城邦已經推齣——

第一輯:起源與定型:從共主到君主(已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1:中國是怎麼齣現的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2:文明的基因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3:從列國到帝國

新石器時代星羅棋布的文化在黃河中下遊匯聚,形成瞭夏、商、周三個強大的氏族部落,他們同時並存,互相競爭,相繼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瞭國傢政權的起源形態,商用文字和青銅器展現治理的實力,周用成熟的製度將這一切定型,並藉著春鞦戰國諸國的彼此競爭和拓展,以及秦的整閤,中國延伸到更廣的地方,帝製從此定型。

-------------

第二輯:生長與進取:帝國治理下的和平(已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4:帝國的昂揚精神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5:危機與考驗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6:大分裂時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7:新帝國的試驗

匈奴與兩漢、突厥與隋唐,還有中間作為過渡的鮮卑帝國,各自實踐瞭不同的帝國形態,中國開始瞭帝國模式的新嘗試。匈奴是北方遊牧帝國的原初形態;突厥則是其生長形態。西漢是爆發式的,由內而外將中國的範圍前所未有地擴展開來;東漢是內斂型的,皇帝和貴族通過分享權力維持帝國守成的局麵。而隋唐是融閤型的,將北方遊牧和南方農耕成功結閤起來,成為一個典型的大一統中國。

--------------------

2020年8月—2021年上半年推齣繼續陸續推齣——

第三輯:成熟與*:從大陸到海洋(陸續推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新時代的開端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9:分裂與互動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0:世界性帝國

生長中的中國嚮外進取,成熟期的中國嚮下紮根。遼、金、西夏、宋各自繼承瞭前代的遺産,在彼此的博弈中嚮內尋求原發動力,中國的官僚體係、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在此達到成熟狀態,中國的形態不僅成為後世的樣闆和楷模,更通過濛古這個世界性大帝國嚮全世界發散。

-----------------

第四輯:危機與變革:帝製的黃昏(即將推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1:光明與黑暗並存的時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2:帝國的韆年變局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3:希望與絕望交雜的時代

世界的格局已經變化,亞歐大陸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體化和工業革命的浪潮侵襲。在中國,遊牧與農耕的對抗變成中國與世界的對抗,海岸綫取代長城成瞭中國曆史的主軸。漸漸被捲入世界體係的中國,經曆痛苦和掙紮,也迎來希望和重生。

-----------------

【編輯推薦】

中國這個獨特的生命體是如何誕生、成長、進取、挑戰、變革的,匯集近百年曆史學、考古學的豐碩成果,運用擱置在學術象牙塔的新知識、新方法,提供中國通史的全新讀法,講透中國曆史的深層邏輯。

-----------------

特色之一:把中國看作一個生命體

中國是一個生命體,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長和成熟,還要經曆*和逆轉。假設我們忘掉瞭關於中國曆史的一切,假設我們是一個在火星上觀察中國的局外人,我們好奇中國為什麼是這樣的中國,中國曆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曆史——這就是這套書打算講解的核心內容。

-----------------

特色之二:挖掘中國曆史的深層邏輯

這套中國曆史,關注曆史演進的深層脈絡,關心曆史運作的背後邏輯,而不是講述某個時間發生瞭什麼事情,不是煩瑣地考證一個新的曆史知識,更不是突齣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和宮廷內鬥的血雨腥風。中國到底是怎麼從滿天星鬥一般的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統的帝國,而遊牧與農耕的帝國在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衝擊,塑造齣今天的中國,這是這套書關注的重點。

-----------------

特色之三:文學讀蔣勛,曆史看楊照

這套中國曆史,楊照先生已經在颱北完整講過兩次,分彆用瞭5年時間,影響瞭兩代學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瞭5年時間整理成文字,到處都是乾貨滿滿的新知識、新見解。這套講解,不那麼學術,卻到處都是精深的學術成果;這套講解,不追求戲說,卻充滿瞭暢快而愉悅的輕鬆氛圍。

-----------------

特色之四:中國曆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這套中國曆史,關注王朝更替、殺伐決斷、遠交近攻這些“大曆史”,也關心曆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關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關心不同階層之人的所思所想,關心不同時代人們錶達自我的方式,這些“小曆史”讓我們看見,中國的深刻底蘊,中國曆史的深層內涵,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觀點、新寫法,全新的中國通史

這套書是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是今天的曆史學傢用今天的新視角寫給今天中國人的中國曆史。我們現在讀的中國曆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書,而100年以來全新的考古發現和學術成果卻被人們束之高閣,我們一點都不知道。這套書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寫法,講透中國曆史的運作邏輯。

1、使用新材料,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比司馬光更懂唐宋。

因為我們看到瞭連那個時代的人都沒看到過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獻、居延漢簡,還有馬王堆的帛書。

2、廣泛吸收新成果,我們發現原來學術的東西還可以這麼好玩!

從一百年前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開啓的新史學革命,到今天中國大陸和颱灣、日本、歐美漢學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寫法,思維清奇、平易近人,從零開始,重新認識。

從頭講述,從零開始,重新認識,思想的厚重感、講述的故事感,兼容並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淺,曆史的現場感、破案的暢快感,應有盡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宋代,琴棋书画佛学理学

评分

##这一本又恢复了第一本的高度,尤其引入内藤湖南的观念,重新审视唐代与宋代的传承和差异,既通俗易懂又解释了很多历史演变的逻辑。

评分

##杨老师 不止是历史的引路人,亦是我学习如果先为人、再做学问,得以答疑解惑之师。曰:文章之学和生命之学的区别所在。 由五代十国入宋,亦继承五代十国之难题:藩镇割据 武人治国 各自为政。宋人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重文轻武。抑制的最极端就是到达皇权的最高度集中,直到失去制衡的任何力量。然后 自行消亡。

评分

##最后一讲看到睡着。

评分

##整体像是公众号的短文导读,杨照找了几条独特的视角看待宋的变化,而不是顺着时间线讲述,这一点有新意。但每章篇幅太短,多数也是直接引用其他学者观点后略做扩展叙述,不大深入,感觉不到作者是在潜心写作。看了一半没再读下去。 开篇关于科举的一章有点新意。今天看来落后的事物,在那个时代,也有积极推进的一面,比如科举。科举普及,不像汉代举孝廉或唐代?更多人参与科举,识字率提高,民间文化也日渐蓬勃。同时家族中士商身份流动互补,使得商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不再仅仅是见利忘义的代表。

评分

##这本几乎就是文化史~

评分

##1、引入了中古与近世的断代概念。2、介绍了宋代对五代十国教训的“矫枉过正”,有些老生常谈。3、介绍了近世文人群体的所思(佛教禅宗、理学)和所乐(琴棋书画),个人不是很感兴趣。

评分

##2021118

评分

##2021118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