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是一部研究專著,而是一部詩歌隨筆,是作者在唐詩中的一次遊曆。在談及這二十位詩人時,盡量展示其最重要的作品,但並不做全麵評價,而是對每位詩人采取不同的闡釋角度。作者試圖在唐詩中尋繹觀念與價值的東西,比如中國人的天人之際、自我意識、時間觀念和感覺方式,以及詩人的心路曆程、審美情趣、價格品質和藝術技巧。此外,還收錄瞭幾篇附文,分彆討論唐代的僧人詩、女性詩、代言體,以及士人的角色處境。
唐詩的價值是永恒的,它是人性悠長的迴響。在這個特彆艱難的時期,重讀唐詩,或許會有一種更深切的感受。
##我读文学史的妈妈说,他对李商隐评价的不对。lol 对我来说,这就是扫盲
评分##我读文学史的妈妈说,他对李商隐评价的不对。lol 对我来说,这就是扫盲
评分尽管关于唐诗的研究著作已浩如烟海,景凯旋的这部唐诗随笔依然具有开拓认知边界、探究唐朝大诗人们更深邃精神世界的效果。作者在二十位唐朝诗人及其诗歌的世界中穿梭漫游,把他们置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大脉络中,又辅以比较文学视野,以寻绎唐诗中的“观念与价值”,揭示出诗人们在个体意识、时间观念、性格品质、审美情趣、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特质,以更现代、更宏大的视角发掘唐朝诗人与唐诗的伟大之处。
评分##“王昌龄向往归去,李白向往远方,杜甫始终在路上”//对刘禹锡种草// 不知道是读诗歌还是读唐史,这大概就是定位随笔的意义!
评分##读完很受感动,尤其李白和刘禹锡一章。不是诗歌史,也不是诗人小传,更像是诗人的心灵史,辅以文化和文学流变,一如作者在序中写道:“我试图在唐诗中寻绎观念与价值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天人之际、自我意识、时间观念和感觉方式,或者诗人的心路历程、审美情趣、人格品质和艺术技巧。”时时有灵犀之契。
评分##读罢觉得李冶的六言诗《八至》最是堪破世事: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评分##整个唐代社会,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有被杀的诗人,有发疯的诗人,但很少有自杀的诗人。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中国人对于人生积极的一面,是用儒家来予以鼓励,对于人生消极的一生,是用文学来提供慰藉。在唐代诗歌里,可以感受到从古代一直传下来的士人的狂狷精神——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英国诗人奥登在悼念叶芝的诗中写道:“诗歌不会让任何事发生。”诗歌关乎人类精神,只与人性的价值有关。从古到今,诗歌都是为了寻求更高的人生。诗歌可以克服人性的缺陷,把诅咒变成葡萄园。 试看涵泳几多星。欲采蘋花不自由。惟有幽人自来去。
评分尽管关于唐诗的研究著作已浩如烟海,景凯旋的这部唐诗随笔依然具有开拓认知边界、探究唐朝大诗人们更深邃精神世界的效果。作者在二十位唐朝诗人及其诗歌的世界中穿梭漫游,把他们置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大脉络中,又辅以比较文学视野,以寻绎唐诗中的“观念与价值”,揭示出诗人们在个体意识、时间观念、性格品质、审美情趣、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特质,以更现代、更宏大的视角发掘唐朝诗人与唐诗的伟大之处。
评分##整个唐代社会,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有被杀的诗人,有发疯的诗人,但很少有自杀的诗人。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中国人对于人生积极的一面,是用儒家来予以鼓励,对于人生消极的一生,是用文学来提供慰藉。在唐代诗歌里,可以感受到从古代一直传下来的士人的狂狷精神——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英国诗人奥登在悼念叶芝的诗中写道:“诗歌不会让任何事发生。”诗歌关乎人类精神,只与人性的价值有关。从古到今,诗歌都是为了寻求更高的人生。诗歌可以克服人性的缺陷,把诅咒变成葡萄园。 试看涵泳几多星。欲采蘋花不自由。惟有幽人自来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