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幾個富有特色的曆史主題與文化意象作為綫索,串聯起世界多地在曆史上開啓互動的廣泛曆史。
作者嚮我們呈現,哪吒所代錶的“蓮生/蓮化”意象並非中國特有,而是埃及經由西亞和印度傳到中國的;商周時期中原內地的海貝,也並非從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區傳來,而是從馬爾代夫經印度自西傳入我國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時代江南官倉中的海貝則大多來自琉球,以此為切口,作者嚮我們展現瞭琉球在此時所發揮的連接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南亞的重要樞紐職能。
除此之外,作者還以海底磁山傳說、龍涎香貿易為綫索,揭示其背後的中國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貿易交流史;並揭示瞭1815年,位於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號稱人類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發),及其引發的極端氣候異常,如何對全球,特彆是19世紀的古代中國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礙力量。
全書內容形散而神聚,以蓮印、海貝、龍涎香等微觀事物為綫索,追溯它們的來源和去嚮,及其在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廣泛探討以中國為主要對象的亞洲大陸,與印度洋諸地、太平洋島嶼等地的文化、貿易交流史,最終展現齣一部豐富又精緻、跨越幾個世紀的全球互動史。
标题取得很讨巧,实际上是作者的九篇论文集。 作者研究兴趣广泛,真正个性化的深入研究却很少。这或许是一些“全球史”研究者共同的困境。 除了光鲜的口号和理念(这方面该领域前辈们的经典之作已经够了),全球史需要怎么做才不至于沦为社科普及读物?
评分##读的第二本杨斌,一种全球史写作。全球史实际上是从所谓的世界史演化而来,而世界史有新旧之分。旧的世界史,便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占主流的外国史。以中国为例,它指的是世界史和中国史的二元对立:世界史是中国之外的外国史,中国史是独立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本国史。因此,旧的世界史本质上就是国别史。新的世界史批评国别史模式,重新定义世界史,强调人类社会的整体联系或者说整体性。全球史经常研究的问题、倡导的方式往往涉及跨文化、跨疆界、跨学科,或者探讨跨地区意义上的互动、联系、网络、链式等等。相对于一般的跨学科而言,全球史的跨学科要求更高,它不仅跨越了传统的人文学科或学界提倡的人文和社科的结合,而且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面和综合的结合。这就是沃勒斯坦晚年提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本意,破除界限!
评分 评分##从身边的点、物讲起,拉进了历史与个体的关系,逐步剥开历史的痕迹,笔法自然流畅,可读性强。
评分##本书价值最高的是绪论部分对于美国全球史研究的几代学者及其重要成就的系统性梳理。正文九章严格意义上不是全球史,而是9种文化或者名物的物质文化史,第一篇哪吒和第二篇爱莲说都算蹭电影《哪吒》的热点,但是故事本身知识介绍了从埃及到印度,从佛教到道教的文化中均有莲花的纹样与图标,其中一种纹饰的形态流变、类型变化均未提及,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一些系统性的艺术史著作,跟看巫鸿的作品相比,是有巨大的距离的。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自己《海贝与贝币》一书精华部分的简要回应,之后谈的环中国海域的古代沉船问题是对自己前些年在澳门研究航海史的回应,最后两篇人鼠之争与坦博拉式前些年环境史研究的热门议题,但是都过时,所以这本书再不出作为划水随笔集都有过时了。杨斌总是被诟病披着全球史壳子的新清史,读此书发现他的全球史功底欠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很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