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拱衛皇室為“藩”,展現皇權為“屏”,明代藩王被賦予藩屏天下的重任,後人卻道他們是百無一用的貴族寄生蟲。然而正是這些“無用之人”,為世人留下無數珍寶。
晉王的崇善寺,肅王的玄妙觀;
周王的《東書堂帖》,魯王的《畫法大成》;
潞王的仿古銅鼎,梁王妃的寶石金簪……
還有寜化王的老陳醋,無處不見宗藩的參與或贊助。
柯律格通過對藩王物質文化的實地考察,展現瞭藝術對藩屏帝業的重要意義,從反思史學研究中的刻闆偏見齣發,力圖構建更全麵、更多元的明史敘事。
【編輯推薦】
1. 知名藝術史學者、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柯律格明代藝術代錶作
◇ 以藩王為主要研究對象,填補藝術史學界研究空白
◇ 譯文、插圖全麵煥新,增補作者親筆序言
2. 一部嚮“權威”曆史發問的開拓之作,探索藩王的藝術貢獻與政治意義
◇ 南北兩京是明朝的中心,朝廷與士人是明史的主角。曆史的聚光燈之外,生活在“邊緣”地域、作為“他者”存在的藩王過著怎樣的生活,又如何通過藝術影響王朝的發展?
◇ 以藩王的物質文化為綫索,以跨文化的比較視角反思被史學界長期忽視的明代宗藩及其文化參與,力圖構建更全麵多元的明史敘事
3. 立足於實地與實物的學術考察,開啓一場豪華豐富的“藩王”主題藝術之旅
◇ 太原的晉祠和崇善寺、武漢的“梁莊王珍藏”、濟南的“魯王之寶”、成都的蜀王陵遺跡……以藩王為綫索,串聯中國各省的藝術寶藏
◇ 建築、書法、繪畫、金銀器、青銅器、樂器……不問媒材,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明代藩王的文化參與
4.巫鴻、趙世瑜、霍吉淑、賴毓芝、黃小峰等中外知名學者聯袂推薦!
◇ 《藩屏》一書的再版證明此書的持續生命力,通過對考古資料、文獻記載以及傳世書畫和文物的綜閤研究,揭示齣世襲貴族在確立明代文化風尚和藝術趣味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矯正瞭以往研究中對文人和官僚階層的偏重,對理解和研究明代美術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意義。 此書並為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文化藝術拓齣一條新的路徑,已經激發並將繼續激發進一步的探討。
⸺ 巫鴻(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本書原是寫給對中國曆史文化不太熟悉的英語讀者的,因此,選取明代藩王的藝術品味作為描述對象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這一點對曆史學者、特彆是明史學者以外的中國讀者來說也適用,畢竟關於明代藩王的研究著作很少。
⸺ 趙世瑜(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 針對藩王從事藝術活動的研究非常少,尤其像《藩屏》這樣從藝術作品的角度切入藩王具體生活,通過研究這些視覺圖像的産生與傳播,來掌握藩王的社交活動,溝通起帝王宮廷與民間社會之間的關聯,可以說是第一本。
⸺ 黃小峰(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 柯律格是研究明代的傑齣專傢和學者,他關於收藏和明代社會的著作已經徹底改變瞭這一領域。《藩屏》將他的工作引嚮瞭一個全新的境界……它是一項很大的貢獻,將會帶給我們新的、令人振奮的深刻見解。
——雷德侯(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係主任)
◇ 《藩屏》是一次特彆的、雄心勃勃的嘗試,目的是同時講述藩國的曆史與地理,寫下藩國藝術生産的曆史。這是一本開拓性的專著,它力圖修正人們對明代藝術的理解。
——裴珍妮(多倫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之前看的藩王展英文标题翻译的是royal screen,当时还说这也太奇怪了,原来是参考了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吧……
评分##柯律格明代艺术代表作,译文、插图全面焕新,增补作者亲笔序言
评分##柯律格以另辟蹊径的文化视角,重构了被现代明史研究极大忽略的明代藩王的历史角色,为明代藩王在社会景观中的地位,以及作为艺术生产与文化传播的主动参与者正名,也展示了宗藩贵族与艺术生产、流通千丝万缕的关联——明代藩王虽被限制参政,却通过资助、消费和创作,成为宫廷与民间、本土与域外文化沟通的中介者,在地方文化生态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开拓性地引申出“大宫廷”的概念理论,认为宗藩作为精英和帝国文化之间的转接站,作为复制的中心,把文化遗产传播到范围更大的地方,与中央皇权共同构成了泛意识形态与权力网络。
评分##柯老师还是太会写???? 这下不得不狠狠去太原了????????♂️
评分##明史缺角,明代藩王们的政治权利生活与文化艺术的彼此介入推动。墓葬湖北,寺院佛像建筑壁画山西,梁王的珠宝湖北省博。
评分 评分##柯老师还是太会写???? 这下不得不狠狠去太原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