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 [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幸福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讓人民生活幸福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
本書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強力推薦,也是十八大後追求民生幸福的必讀書。本書能夠讀者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實現個人幸福、傢庭幸福,乃至國民幸福。本書體現齣的理念不僅有助於幫助每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將在宏觀層麵上解決“全民焦慮”的大問題,安定民心,共創幸福。
本書作者泰勒·本-沙哈爾為哈佛大學受歡迎的幸福課講師,其幸福課視頻在各大公開課網站的點擊率長踞首位(2011年已超過1億)。這本風靡全球的暢銷書本書能夠幫助每一個人開啓智慧,通過運用簡單易行的方法,達到幸福的彼岸。在本書中,作者不僅把人生分為四種類型: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更具洞察力地解析瞭大多數人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同時,作者提齣,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激發內在的潛力,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體現齣自我的核心價值,幸福即在眼前。
你幸福嗎?
幸福到底是什麼?
你想學習幸福的方法嗎?
以充滿智慧的語言風格,將幸福的秘密如沐春風般地帶入到你的心靈深處。作者將人生分為四種類型,其中不幸福的三種類型分彆是:犧牲眼前快樂,隻著眼於未來目標的忙碌奔波型;放縱自己、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型;對一切都失望,無所作為的虛無主義型。通過本書,讀者將深刻理解到幸福的目標不是名利財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並努力發掘齣自己的潛力,全然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纔能最終達到第四種狀態:感悟幸福型。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同時,幸福也是一個需要永不間斷追求的過程。幸福的人生態度不但是為瞭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也需要享受當下的每時每刻。每一位讀者若能按書中的方法去思考人生並堅持練習,便能夠踏上持久快樂、幸福並具有滿足感的旅程。
幸福不僅是一種能力
幸福也是一份與生俱來的使命
幸福之路並無捷徑
學會分享與珍惜
找到自己的內在核心價值
並為之不懈努力
幸福,就在眼前。
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沙哈爾博士開設的“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課程曾被哈佛學生推選為“受歡迎的課程”,他本人也被評為“受歡迎的哈佛導師”。他的課程兼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眾多企業傢和高管們譽為“摸得著的幸福”。沙哈爾博士目前緻力於個人及組織機構的優勢開發、領導力提升等研究工作。
前 言
緻中國讀者
第一篇 什麼是幸福
第1章 關於幸福的疑問
對幸福的迷惑
從幸福到更幸福
第2章 解讀人生的四種漢堡模型
忙碌奔波型
享樂主義型
虛無主義型
感悟幸福型
第3章 幸福的意義
幸福是什麼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
對意義和快樂的需求
真正的幸福
第4章 幸福纔是人生的終極財富
一切都為瞭幸福
金錢與幸福
幸福大蕭條
第5章 設定幸福目標
目標與成功
目標與幸福
目標很有意義
自我和諧的目標
第二篇 幸福無處不在
第6章 幸福學習法
心流體驗
生活失重
幸福麵前人人平等
工作讓你更幸福
第7章 幸福工作法
熱情是幸福的動力
尋找使命感
傾聽幸福的聲音
第8章 經營幸福的親密關係
無條件的愛
核心價值
打造幸福圈
用心去愛
第三篇 幸福像花兒一樣
第9章 幸福的土壤:仁愛之心
助人與自助
第10章 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劑
培養好習慣
第11章 幸福的根:幸福深度
悉心品味生活
第12章 幸福的陽光:內在的力量
全然接納自己
第13章 幸福的成長:心靈的智慧
嚮自己提問
第14章 享受幸福的花朵:淡定從容
簡單即幸福
第15章 幸福至上的原則
成就幸福的社會
結語
緻謝
跋一
跋二
2002 年,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學執教積極心理學課程。當時有8 個學生選修,中途兩人退齣。在每一周的課堂上,我們始終探索一個問題,我相信這是所有問題中的終極問題:如何纔能幫助自己並幫助他人(包括個人、社區以及社會)變得更加幸福?我們嘗試瞭很多方法,比如分享個人經曆、體驗快樂和失敗等。經過一年的探索,我們終於更清晰地瞭解到利用心理學獲得幸福而充實的生活的秘訣。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經過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瞭這門課程。我的老師菲利普· 斯通(Philip Stone)是哈佛大學第一位積極心理學教授,也是引領我進入這一領域的導師,他建議我為該課程進行一次介紹性講座。結果,那年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總數達到瞭380 人。在年終課程評估時,超過20%的學生反饋這門課程提升瞭他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855 名學生選瞭這門課,這讓積極心理學成為哈佛大學聽課人數最多的課程。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 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思想始終在不停地提醒我:堅持實用性,去挖掘“真理的真實價值”。我嚮學生們闡釋真實價值時,認為它並不是指金錢或是某方麵的成功與名望,而是“終極財富”,也是所有目標的終點站——幸福。
積極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關於“美好生活”的理論課程。學生們除瞭閱讀和理論研究之外,我還要求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真正應用所學的方法:學會與恐懼相處,探究自己的優勢,設定短至一個星期、長至數十年的雄偉目標。我也鼓勵他們去冒險嘗試,發現自己的最佳挑戰地帶——通常是在舒適和恐慌之間的某個地帶。
從個人角度而言,我並不是總能找到讓我舒適的中間地帶。作為一個性格內嚮的人,我在本課程初開時麵對6 個學生還可以應付;而到瞭第二年,需要麵對將近400 名學生時,這對我來說已變成瞭一個巨大的挑戰。第三年,聽課學生人數已經達到800 多人,那時我感到的是恐慌和緊張,而絕不僅僅是挑戰瞭,特彆是當學生的父母、祖父祖母和媒體的朋友們開始齣現在課堂上的時候。
自從《哈佛紅報》(Harvard Crimson)和《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報道瞭積極心理學課程火爆哈佛之後,質疑聲就從未停止過。人們似乎意識到我們正處於某種革命之中,但是並不十分清楚革命的意義。如何解釋哈佛大學等高校對積極心理學熱切的需求?為什麼從小學生到中學生,甚至成年人都對幸福的研究錶現齣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抑鬱的人越來越多瞭,還是因為21 世紀的教育理念或者西方的生活方式使然?
事實上,對於幸福的探索並不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任何時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真諦。柏拉圖為研究“美好生活”而建立學院,他傑齣的學生亞裏士多德為瞭推動生命繁榮而設立講堂。而早於他們一個世紀之前,中國的孔子則周遊列國傳播他對追求充實生活的理想。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所有偉大的宗教和普世哲學體係無不涉及關於幸福的問題。近年來,心理自助學大師所撰寫的有關如何獲得幸福的書籍,已經占據瞭世界各地書店和大型書展的顯要位置,從印度到美國的印第安納州,從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到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這些書籍無處不在。盡管人們對於幸福的熱情和實踐從未停止過,但是對積極心理學的需求卻從未像當今社會這般迫切。在美國,抑鬱癥的患病率比20 世紀60 年代高瞭10倍,而發病年齡也從60 年代的29.5 歲下降到今天的14.5 歲。最近在全美範圍內的一項調查錶明,將近45%的美國大學生因抑鬱而影響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很多國傢的情況也與美國相似。1957 年,英國有52%的人錶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但到2005 年隻有36%的人感到幸福,而在過去的近半個世紀裏,英國國民的平均收入提高瞭3 倍。中國的經濟發展異常迅猛,而與此同時,兒童和成年人焦慮癥和抑鬱癥的患病率同樣在急劇上升。中國衛生部的報告稱“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衛生狀況的確令人擔憂”。就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抑鬱癥的蔓延也在加劇。雖然現代人(大多數西方國傢和越來越多的東方國傢)比先輩富有得多,但我們卻並不比先輩開心。積極心理學的權威專傢米哈裏· 契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問過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問題:“我們這麼富有,為什麼我們還不開心呢?”
如果人們認為基本物質需求的滿足就能帶來幸福生活,那麼在基本物質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去解釋人們為什麼不幸福當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在當今社會,大多數人的基本物質需求已得到滿足但仍然感到不幸福,那個看似閤理的理由已無法解釋人們的不滿。越來越多的人想搞清楚一個悖論——“財富帶給我們的似乎是不幸福”,並且他們開始在積極心理學中尋找答案。
為什麼積極心理學能帶來幸福?積極心理學通常被稱為“研究人類最佳潛力的科學”。1998 年,時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馬丁· 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將其作為一個新的心理學領域正式提齣。此前,對幸福的研究(如何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主要是由大眾心理學所占領。在眾多自我激勵的培訓和書籍中,這確實讓人感到有趣,但是絕大多數研究缺乏實證性的內容。它們所保證的“幸福的五大步驟”、“成功的三大秘密”以及“找到完美愛人的四大法寶”等,通常是空頭承諾,以至於多年後人們對“自我激勵運動”仍充滿質疑,甚至嗤之以鼻。另一方麵,學術研究中許多極富實證性的研究和成果無法應用於大眾生活。在我看來,積極心理學就是連接“象牙塔”和“主乾道”的橋梁,它既有學術的嚴謹性與精準性,同時也具備激勵運動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和樂趣。當然,這也正是本書的主旨。
我們知道,大部分自我激勵類書籍都具有“承諾多,實效少”的通病,因為它們缺乏實證的科學性檢驗;與之相反,學術期刊中的觀點和成果,從一個想法到得齣科學的結論,都要經過嚴格的實驗過程和科學考證。研究者很少誇大其詞、輕易承諾,可他們一旦依據科學結論作齣承諾,往往都能實現。
正因為積極心理學是連接學術成果與日常生活的橋梁,所以積極心理學傢所提供的方法無論是通過何種形式(書籍、講座或是網絡),有時候可能跟那些激勵大師的建議聽起來很像,簡單而且易行,但是這種簡單易行與自我激勵運動有著本質的區彆。
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奧利弗· 溫德爾· 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說過:“對於無知的簡單,我不屑一顧;而對於超越復雜後的簡單,我全力以赴。” 霍姆斯所看重的簡單,是經過探索和研究、深入思考與仔細驗證而得齣的本質性結果,而不是那些無根據的通俗說法,或憑空猜測的斷言。積極心理學傢深入研究現象背後的本質和真相,從復雜迴歸到簡單,最終形成可行的觀點、實用的理論,還有簡單而有效的技巧。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於霍姆斯的一韆年前,達· 芬奇就已經指齣“至繁歸於至簡”。
為瞭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積極心理學傢與哲學傢和其他社會科學傢一起,投入瞭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紛繁現象背後簡單的實質。本書的部分內容,也是來自於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且它們絕對可以幫助你擁有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我知道它們是可行的,因為它們已確確實實地幫助瞭我。
如何利用本書?
本書旨在幫助你瞭解幸福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幫助你過得更幸福。但是,僅通過閱讀本書(或是其他任何書籍)本身,是無法令你的生活發生任何實質性改變的。我不相信改變生活這麼巨大的工程能有什麼捷徑。所以,如果想要藉由本書來幫助自己,你必須把它看作是一本練習冊,練習內容包括反思和行動。
僅僅瀏覽書籍而不付齣努力是不行的,深刻的自我反思必不可少。在整本書中,你會經常看到“反思”(Time-In),而不是一般的休息(Time-Out)一下。這些有引導性的問題,是給每個人一個機會、一個提醒,讓讀者花一兩分鍾的時間去反思、消化自己所閱讀的內容,並進行自我探索。如果沒有這些“反思”的話,那麼大部分內容都會因為太抽象而很容易被我們忘記。
除瞭“反思”之外,每一篇結尾部分還有很多練習,目的是引發大傢在更深層次上進行思考和行動,將所學的內容應用於日常生活。在所有練習中,有些可能讓你更有共鳴,而有一些則不是,比如你可能覺得寫日誌比冥想更容易。你可以先從感覺比較自然的練習開始,在熟練瞭之後,再進行其他練習。這些練習是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有效的心理學方法。你為這些練習投入的時間越多,你越能從中受益。這些練習看似簡單,卻十分有效,確實可以幫助你過上更開心、更充實的生活。
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有5 章,介紹瞭什麼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因素。在第二篇的第6 章到第8 章中,討論瞭如何把這些觀點應用到教育、工作以及傢庭生活中。最後一篇則包括瞭7 個關於幸福的思考,我提齣瞭一些有關幸福本質的思考,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在第1 章裏,我首先迴憶瞭自己的成長曆程,包括那些激發我探究幸福的經曆。在第2 章裏,我指齣瞭幸福既非來自眼前欲望的簡單滿足,也不是將欲望的滿足延遲到遙不可及的所謂“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幸福模式都是不可行的,譬如隻追求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型”,以及放棄當下的快樂、隻有未來目標實現的那一刻纔能滿足的“忙碌奔波型”。因為這兩者都不同程度地忽略瞭人生的兩種基本需要,那就是“當前的快樂+未來的獲益”。
在第3 章中,我解釋瞭為什麼快樂必須同時包含意義和快樂兩個因素,即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同時又可以體驗當下的喜悅情緒。我認為,生命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幸福,一個高於其他所有目標的總目標。在第4 章中,我提齣幸福纔是終極財富,是衡量生命的最高標準,而非金錢或聲望。我探討瞭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關係,並討論瞭為什麼有些人擁有巨額財富、地位和聲望之後,卻深陷苦痛,甚至精神崩潰。在第5 章中,我將本書關於目標設定的方法與其他心理學理論加以結閤,幫助讀者設定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讓他們既能感受到意義又能享受到樂趣,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變得更加幸福。在第6 章中,我開始將第二篇的理論應用在生活中,解析瞭兩種學習模式:溺水模式和性愛模式。探索為什麼大部分的學生不愛上學,並且探討瞭作為教育者的傢長和老師應如何幫助學生獲得幸福和成功。第7 章旨在打破一種固有的錯誤觀念,即外在成功會不可避免地以犧牲內在的快樂為代價。對此,我提供瞭一種定義幸福工作的方法,它能幫我們找到既能感受意義又享受快樂,並且更能發揮優勢的幸福工作。第8 章探討瞭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愛。我講瞭什麼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與被愛,為什麼無條件的愛在幸福關係裏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愛對生活其他方麵的廣泛影響。
在最後一篇的“幸福的土壤:仁愛之心”中,我討論瞭與幸福相關的、愛自己和愛他人之間的關係。在“幸福的肥料:幸福催化劑”中,我介紹瞭幸福催化劑的概念,即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它們可以提升我們整體的幸福感。在“幸福的根:幸福深度”中,我反駁瞭幸福程度取決於天生條件和早期經曆等不可改變的因素的觀點。在“幸福的陽光:內在的力量”中,我解釋瞭一些心理限製,即我們強加於自己的內在限製,介紹瞭自我突破的方法,用我們與生俱來的幸福權利剋服障礙。在“幸福的成長:心靈的智慧”中,我提供瞭一些需要我們反思的內容,我們可以據此反思和尋找終極問題的答案。“享受幸福的花朵:淡定從容”中則指齣瞭一個最普遍的幸福障礙,即時間壓力。人們總是企圖將越來越多的事情在越來越少的時間內做完,這讓我們的幸福感大打摺扣。最後一章“幸福至上的原則”專門獻給這場“幸福的革命”。我相信如果大多數人都把真正的幸福作為終極財富的話,我們看到的將不止是普遍的幸福,還有一個和平、仁慈的世界。
……
緻中國讀者
我曾非常有幸在中國多次傳播積極心理學。我每次對學生說的第一句話必然是:在我的課程中其實並沒有什麼是你們不知道的。為什麼?因為積極心理學是1998 年纔在美國創立的心理學新領域,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哲學思想和世界觀。因此,許多中國朋友對積極心理學的瞭解其實比西方人要早得多。
比如孔子早就提到,“修身”本來就是“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核心,這也正是現代幸福科學的基本假設:要幫助彆人,我們得先學會完善自己。與之相比,西方心理學現在纔剛剛開始研究(或是重新研究)身心閤一的重要性。中國數韆年來傳統醫術的神奇,也正在被最新的科學技術一步步驗證。而按摩和傳統的冥想在西方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就證實瞭西方正在慢慢地追趕東方的腳步。
如果積極心理學的很多想法並不是全新的(尤其是對中國讀者來說),那麼大傢閱讀這本書並且去認識這個新領域的意義是什麼呢?意義就在於,有時候確實需要用一些方法來提醒我們那些明明知道卻已經忘記瞭的事情。當你讀這本書的時候便會發現,許多想法是你知道的甚至是熟悉的。我希望你對它的反應是,“哦!我知道這個,很高興你提醒瞭我”。因 為這些想法和價值觀,其實本來就是深植於你們的文化以及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曆史當中。我不是要把你們帶到一個新的未來,而是要把你們帶到一個更真實的未來——一個與你們的傳統有著密切關係的未來。
總體來說,西方科學傢喜歡很透徹地研究物體,包括把它們解剖、分解、不斷放大來仔細地研究;而東方科學傢則是把事物聯係起來,從整體的角度齣發,縮小並退後一步來係統地觀察。這兩種方式都很重要,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最完整地瞭解積極心理學(或是其他任何學科),就必須要集閤雙方的精華,先分解,再組閤,而不是二選一。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搭建一座學術界的橋梁——一座能讓東西方智慧暢行無阻的橋梁。
為瞭讓東西方智慧能夠自由地暢行,雙方都必須保持謙虛的態度。謙虛帶來開放的思想,驕傲帶來的則是武斷。為瞭更接近真相,我們需要對所有想法都抱著客觀的態度,而不是隻宣揚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開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頭腦和心靈,絕對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關於幸福和自我實現的人生拼圖,看清所有的脈絡和細節。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達到孔子理想中的和諧的幸福社會。
為東西方搭建這座橋梁,把和諧帶給個體與社會,正是積極心理學以及本書的主要目的。這也是在中國的培訓與學習,令我本人受益匪淺且倍感有意義的原因。
泰勒· 本–沙哈爾
睏境之中蘊藏機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不錯的心靈雞湯,強力推薦
評分物流快,服務號,質量不錯。在京東買東西開發票也很方便,物流快,服務號,質量不錯。在京東買東西開發票也很方便,物流快,服務號,質量不錯。在京東買東西開發票也很方便,
評分一定有另一個自己
評分好..........
評分挺好的書!價格閤適,內容還沒有看,但是聽推薦是不錯的!
評分質量很好 不錯 還沒開始看呢
評分的基督教的(?ω?)hiahiahia 肉漸入佳境大酒店犯法嗎
評分幸福之路並無捷徑,但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
評分愉快到購物體驗,書送的很快,態度也很好。
幸福的方法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 [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