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學精粹:道德經三解》以白話文翻譯為基礎,綜閤曆代和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加入自己的譯釋和注解,幫助讀者跨越時代的差異去領會老子的智慧與《道德經》博大精深的深刻內涵。
內容簡介
道德經雖五韆言,但其“前言修心緻道之奧理,後言道心無為之德治”的大旨,卻囊括瞭以修心為尚之佛傢、以治國為尚之儒傢的全部要義。誌於修心成佛者,誌於治國成聖者,若能以《道德經》而統之,實屬簡明而易學、方便而易行之大綱。
《道德經》所提齣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實乃達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玄德境界”的必備之基礎;隻有在此基礎上,纔能實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無為而治”。《道德經》的核心就是“無為而治”,也就是基於“無為”之心行上的修身、治國、平天下。所謂“無為”,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大用,也就是沒瞭“我”之主見的“為”,也就是即沒有瞭個人利益之心、又沒有瞭小集體利益之心的完全符閤正道的中庸之治。達此精神境界,修身者則自然具足“行無轍跡,言無瑕謫,數不用籌策,閉無關楗”、治國者則自然具足“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樸”的“大用”矣。
作者簡介
馮傢祿,男。生於1946年,1968年畢業於太原山西治專,國傢統一分配到包頭一大型國企工作;中共黨員,高級機械工程師,現已退休。筆名“豫綏閑人”,《網名》“包頭豫綏閑人”,內濛古作傢協會會員,專精於“易學”及“國學”領域的研究,將有《論語》、《莊子》、《奇門》、《黃帝內經素問》等專著陸續齣版,現任《內濛古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及《包頭道德大講堂》的主講老師。
目錄
第一章 道之概要
第一節 道乃眾妙之門
第二節 “有”與“無”的辨證法
第三節 無知無欲可以無為
第二章 修道原理
第一節 挫其銳解其紛
第二節 守中是謂天地根
第三節 參水德而近道
第四節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五節 道之德在健身愛民
第六節 “有”為輔而“無”為主
第七節 貴大患若身
第八節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第九節 修持功夫的七則與三綱
第十節 成道的真蒂
第三章 道心迷失之對治
第一節 根治道德滑坡的良藥
第二節 道者的似愚在於貴德母
第三節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第四節 麯則全枉則直
第五節 同於道則道亦樂得之
第六節 邪知邪見乃道者之餘食贅行
第四章 有道無道全看其德
第一節 道的本義及道法自然
第二節 在榮觀中燕處超然
第三節 有德無德全看其行
第四節 不離不忒乃足的常德三關
第五節 去甚去奢去泰的無為之行
第六節 不得已而為之的用兵之道
第五章 知止在於嚮內求
第一節 知止可以不殆
第二節 知止在於嚮內求
第三節 道心的行履淡乎其無味
第四節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的止念方法
第五節 無欲以靜天下自定
第六章 德之真義
第一節 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
第二節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第三節 不笑不足以為道
第四節 強梁者不得其死
第五節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第六節 清靜為天下正
第七節 為道日損以至於無
第八節 以百姓心為心
第九節 生生之厚乃不成道之因
第十節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第七章 修道的唯一途徑在重積德
第一節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第二節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以身觀身
第三節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第四節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第五節 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法
第六節 重積德纔是修道的唯一途徑
第七節 治大國若烹小鮮若居下流
第八節 為無為事無為味無為
第九節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第八章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第一節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第二節 欲上民先民必以言下之身後之
第三節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四節 抗兵相若哀者勝
第五節 知我則我被褐懷玉
第六節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第七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八節 無以為生賢於貴生
第九章 最後的囑咐
第一節 兵強則滅木強則摺
第二節 無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三節 小國寡民的為政之道
第四節 最後的囑咐
……
前言/序言
國學精粹:道德經三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