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飛 著
圖書標籤:
  • 自殺
  • 中國社會
  • 心理健康
  • 社會問題
  • 公共衛生
  • 文化研究
  • 死亡
  • 危機乾預
  • 社會學
  • 心理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3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2907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5
字数:78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2002年,中國的高自殺率嚮全世界披露,從此自殺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書意在透視自殺問題,以反思中國文化中的生命觀以及當代中國的文化處境。作者通過梳理西方自殺思想的傳統,理解當代自殺學背後的文化假設;要理解中國的自殺問題,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殺學理論,而要尋找中國文化中的相應觀念。要解決自殺問題,也不能僅僅鉚在自殺這一個現象上,而要通過它來反觀更重要的思想文化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現代中國的處境和問題,並慢慢找到應對現代性的中國方式。

作者簡介

  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後,現在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著有《麥芒上的聖言》、《自殺與美好生活》。

目錄

無言的遊魂“唯一的哲學問題”自殺作為中國問題“為生民立命”是否可能改造人心的政治死也要活著理解自殺與文化反思

精彩書摘

  “唯一的哲學問題”  自從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裏把自殺說成唯一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自殺學傢就喜歡用這句話來裝點自己的門麵。但不論怎樣誇大這句話的含義,恐怕加繆自己也不會把它理解為,隻有研究自殺的哲學傢纔是哲學傢,凡是和自殺無關的,都不是哲學問題。誠然,在西方的哲學傳統中,很少有哲學傢完全沒有談過自殺問題;但真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叔本華、加繆這樣把自殺當成如此重要的問題的,卻也不多。  要真從哲學的角度來理解自殺,我們還不能隻看哲學傢的討論,畢竟,在20世紀自殺學的建構當中,很少有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傢參與其中。自殺學傢主要棲身的學科是自殺社會學和精神醫學;而到今天,已經基本上形成瞭精神醫學獨霸天下的局麵。不僅充滿數字和醫學分析的精神醫學裏看不齣什麼哲學意味,就連頗具哲學氣質的塗爾乾,其《自殺論》恐怕也要算他最沒有哲學味道,從而也最不好讀的一部著作瞭。那麼,自殺究竟在什麼意義上是“唯一的哲學問題”昵?或者說,社會學與精神醫學麵對的自殺問題,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繆這樣的哲學傢所麵對的自殺問題,乃至中國的農村婦女所麵對的自殺問題,是不是同一個問題呢?劉小楓繼救與逍遙》的緒論“詩人自殺的意義”恐怕是漢語學界追問自殺問題最經典的文獻瞭,但他把“因世俗事務的偶然脫節引起的自殺”完全排除齣瞭哲學論域。這樣一種排除,不僅是因為實證的自殺學很難直接與哲學關聯起來,而且,對中國現實的自殺現象,更難給齣一個哲學的解釋。  難道涉及到生命的意義的這種大事,真的隻能用數字和病名來解決嗎?要在更深刻的意義上理解中國自殺現象的哲學與政治意涵,也許首先要理解,精神醫學傢的分析和塗爾乾的統計數字背後,究竟有沒有一個哲學問題?如果有,他們是在提問什麼樣的哲學問題?這個問題和加繆等人的問題是不是一個?  雖然美國當前的自殺學已經變得極端實證化和醫學化,但美國自殺學之父施耐德曼(EdwirlShIleidman)卻是一個很有哲學頭腦的醫生。他研究自殺和死亡問題的背後,一直貫穿著一個相當深刻的問題:一個人能否理解他死後的存在。正是從這個角度齣發,他和法博羅(NormanFarberOW)一起給齣瞭一個理解自殺問題的邏輯判斷。他們認為,自殺這種看似非理性的行為,背後往往有這樣一個三段論:“自殺的人會獲得重視;如果我自殺,我會獲得重視;所以我自殺。”他們指齣,這個邏輯推理中的錯誤在於,自殺者把自殺的“我”和獲得重視的“我”混淆瞭。前者是主我,後者是賓我。自殺者誤以為,“我”在自殺之後還會獲得重視。但已經死去的“我”不會作為主體享受彆人的重視。我們在想到自己死後的情形時,經常無意中以為自己在死後仍然有感知。而讓人真的想象一個自己不存在的死後世界,其實是非常睏難的一件事。這種死後仍然存在的“我”的假象,被施耐德曼稱為“後我”(post一ego)。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个现象上,

评分

这部作品看得出是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完全没有教科书的死板,都是真知灼见,读起来引人思考。

评分

这是一本篇社会学的书籍,参考价值是有的。

评分

  作为中国问题的自杀其实更主要的是关注妇女的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村妇女的自杀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女性的地位其实要比从前限于三纲五常的束缚而“自觉”依附于男人的时代更低,——因为“新时代”的女性在现代观念的宣传教育下产生了自我独立的要求与渴望,然而高出核心家庭之上的传统宗族观念从来没有死去,对妇女的要求在传统礼俗一个都没有少的基础上,增加了取得经济收益等其他一系列新的要求。仅仅是取得独立的经济收益(取得社会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很多时候会进一步促生家庭矛盾(人们普遍认为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钱才是问题产生的开始)这种宣传与理念中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心理落差,造成了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巨大的精神困惑和负担。

评分

平装没买,出了精装,三联出品,很保存。

评分

研究自杀问题的力作,值得一读

评分

不错 经典

评分

好书

评分

吴飞先生研究自杀的又一力作,关注自杀问题的人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