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和平

昂貴的和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辰 著
圖書標籤:
  • 戰爭
  • 和平
  • 曆史
  • 政治
  • 社會
  • 衝突
  • 代價
  • 迴憶錄
  • 個人經曆
  • 二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10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2945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4
字数: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為甲午戰爭畫上句號的《馬關條約》是怎樣齣籠的,又是怎樣簽訂、怎樣批準、怎樣互換的?這樣的結果是否有機會避免?讀過《昂貴的和平》,這些問題將得到解答。《昂貴的和平》是目前國內第一部關於馬關議和的較為全麵的論著。作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重讀舊史料並發掘新史料,對馬關議和的來龍去脈進行瞭史實重建。作者在書中大量徵引中外稀見史料,披露諸多鮮為人知的史實細節,帶領讀者迴到二甲子之前,感受外交的波譎支詭,思考人事的是是非非。

作者簡介

  吉辰,西安人,1987年生。先後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學士)、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碩士),現代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師從茅海建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近代。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樹欲靜,風不止

第二章 難産的議和
一、清政府透露和意
二、恭王齣山與列強調停
三、和戰兩派的論調
四、調停的繼續與失敗
小結

第三章 三渡東洋
一、德璀琳東渡
二、張蔭桓、邵友濂齣使
使節的派遣
“全權證書”與“國書”
廣島拒使
三、李鴻章奉使
小結

第四章 獅子口是怎樣張開的
一、日本各界的議和意見
二、媾和條約先例的影響
三、條約草案的演化過程
小結

第五章 波譎雲詭春帆樓
一、初期談判
二、李鴻章遇刺與中日停戰
李鴻章遇刺
中日停戰
三、議和條件的公布
日方的索價
中方的還價
列強的幕後運作
四、條約的最後談判與簽訂
北京的爭論與馬關的摺衝
列強的動嚮
條約的簽訂
小結

第六章 起而復平的餘波
一、條約批準的曆程
中樞決策的變動
吏民上奏的作用
前敵主帥的報告
三國乾涉的影響
二、條約的交換
“完全讓步”與“一步不讓”
換約前的彷徨
煙颱換約
三、保颱的努力與失敗
小結

第七章 昂貴的和平
附錄一:大事記
附錄二:《日清媾和條約案並其理由》
附錄三:小山豐太郎《舊夢譚》

徵引文獻
一、未刊史料
二、已刊史料
三、研究著作
四、論文

精彩書摘

  《昂貴的和平》:
  互換之期,務希在中曆四月初七日以前示復,以免遲誤,實深殷盼。這道旨在催促三國盡快迴復的“國電”,體現齣瞭光緒的焦急情緒。當天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發三國二電,上意然也。三國無迴信,而言者益多,勸成者益促。噫!難矣。”可見,“言者”即上奏拒和者的頻頻齣擊,讓“勸成者”即主和樞臣加緊催促光緒批準條約。要作齣決斷,就必須盡早知悉乾涉的效果。
  當天另有電旨緻許景澄,要他請巴蘭德盡力相助,可見前述盛宣懷三月二十六日來電的影響:三國閤勸一事,巴蘭德頗為齣力,昨已諭傳旨嘉奬。現商展期一節,並著巴蘭德盡力相助,以速為妙。所索條約由總署摘要電寄。初三日(4月27日),許景澄三十日來電到京:遵旨托籌各節,據外部羅拔諾夫稱:因法廷辦理稍遲,須今明日告倭。此時但作三國自行情勸,不便勒展期限。然旬內外必有定辦確信,不緻逾限。如倭來催,中國宜不露他意,或以未查畢等詞權答之。又雲:喀亦來詢,已電復等語。計三四日後倭復可到,再嚮探商續聞。這份電報的內容顯然不會令光緒感到欣慰。翁同龢對此概括道:“許使有電,俄不能用力,語轉鬆懈。”為此,當天又有電旨一道緻許景澄:
  奉旨:許景澄三十電奏已悉。展期一節既不能辦,現距換約隻餘十日,批準發往,為時更迫。日本復信,此間必須三四日內接到,方可趕上。著許景澄不時探問,立即電聞。三國情勸之信,既已交到日本,則公勸暫緩批準之語,亦可由我徑告日本,較權詞答復,似為直截,仍與外部商定速復。該大臣前電有倭果堅拒,隻好用力之語,意頗切實。此時應問俄廷,能否先以兵艦來泊遼東海麵為我臂助?倘真用兵力,中國願與俄立定密約,以酬其勞。此節宜即詣外部,密與商定電復。這道電旨繼續催問日本對三國乾涉的反應。其中的“此間必須三四日內接到,方可趕上”一語,和前一電旨的“務希在中曆四月初七日以前示復”是一緻的。這是因為清政府根據當時的交通速度,確定四月初八日為決定批準與否的最後期限(見下文)。在此,光緒也嚮許景澄交瞭底,清政府願意“與俄立定密約,以酬其勞”,以換取俄國齣兵脅迫日本就範。
  初四日,許景澄初二日來電呈遞:“遵晤羅拔諾夫密籌,據雲三國現稱為大局齣勸,非與中國約同,公事易轉,緩批一層請勿直告為妥。昨又電駐使閤商,在批準期前定一日期,限倭確復允否,杜其延宕等語。先聞。”
  許景澄仍然沒有從俄國政府處知悉日本對乾涉的答復,唯一的收獲在於俄國答允在換約日期之前催促日本確復。而在同一天,李鴻章前日來電呈遞:“頃據倫敦路透電報:日本復俄、德、法三國公使雲,日本百姓因屢戰皆捷,現在無殊酒醉,如將中國擬讓奉天之地辭而不受,則必激起內亂。英國新報以英國國傢不肯與聞此事為甚是,德、法兩國徒受俄國所指使。法國新報以法國乾預此事為非是,雖見好於中國,必得罪於日本,非計之得雲。”據此文意,日本似已拒絕乾涉。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古罗马通常指从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①王政时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罗莫路和勒莫)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伯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②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③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在共和时代的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2个世纪。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并且在前133年-前123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

评分

由点到面讲的很好。

评分

书很详细,作者很用功

评分

是好书,值得买,内容不错。

评分

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光绪帝老师)为首的主战派,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谈判破裂以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应光绪帝的要求,开始派兵增援朝鲜。而随着中日、日朝谈判相继破裂,列强调停均告失败,日本终于可以放手大干,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出开战决定;7月20日,日本编成了以伊东祐亨为司令的联合舰队,随时准备寻衅;同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其”废华约、逐华兵”,要求48小时内答复,朝鲜继续敷衍日本,于是日本决定出兵控制朝鲜政府,以找到与驻朝清军开战的“委托”。

评分

博士论文的 新订本,值得阅读

评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评分

帮别人买的,他觉得不错就行

评分

学术研究,不错,活动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