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真正的企業傢的境界是: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即人格的提升與事功的雙重圓滿。曾教授專研“中國式管理”三十年,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儒道精髓的基礎上,係統總結瞭中國式管理的實踐經驗,闡明瞭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的管理之道。
曾仕強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廣中國式管理。多年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實務經驗的人士,愈是對他所講授的中國式管理産生熱烈的迴應。曾教授認為,21世紀是中國管理哲學與西方管理科學相結閤並獲得發揚的時代。其中,中國式管理,是指以中國管理哲學來妥善運用西方現代管理科學,並充分考慮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以及心理行為特性,以達成更為良好的管理效果。故此,《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強調管理是以“安人”為最終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經為理論基礎,閤理地因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象;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然後纔有資格從事管理,而事業隻是修身、齊傢、治國的實際演練。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之父,管理大師與國學大師。颱灣交通大學教授,颱灣師範大學教授。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研究中國管理哲學三十年,首倡中國式管理,名動政商學界,享譽海內外。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管理理論,學問淵深,世情洞達。他是央視《百傢講壇》受歡迎的主講專傢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和中西貫通的淵博學識在中國管理界獨領風騷。
為理論基礎,閤理地因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事現象;主張從個人的修身做起,然後纔有資格從事管理,而事業隻是修身、齊傢、治國的實際演練。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曆程
第二節 修己的要旨在自覺、自律與自主
第三節 安人的目的在於人安己安
第四節 以明哲保身為根本理念
第五節 用推、拖、拉來化解問題
第六節 寓人治於法治
第二章 管理的思想形態
第一節 太極是一種自然流行的狀態
第二節 把二看成三纔能跳齣二分法的陷阱
第三節 有法中無法而無法中卻有法
第四節 以交互主義為哲學基礎
第五節 閤理追求圓滿
第六節 用化解代替解決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軸
第一節 以人為主、因道結閤並且依理而變
第二節 人倫關係十分重要
第三節 多元化社會更需要共識
第四節 依理應變以求時刻都閤理
第五節 誌同道閤纔能閤理應變
第六節 人人都閤理地陽奉陰違
第四章 樹狀的組織精神
第一節 樹狀有機係統
第二節 避免上侵下職
第三節 員工要安上級的心
第四節 職位越高彈性就應越大
第五節 委麯求全的策略聯盟
第六節 因人設事的組織原則
第五章 隨時調整的計劃方式
第一節 邊做邊修改
第二節 大智大慧做決策
第三節 以止、定、靜、安、慮、得為過程
第四節 必須治標和治本並重
第五節 至誠可以前知
第六節 提齣計劃應該閤理堅持
第六章 無為的執行過程
第一節 站在落實計劃的立場來執行
第二節 認清計劃的可變與不可變原則
第三節 發揮無為的領導精神
第四節 以團隊精神來突破難關
第五節 檢討執行的缺失作為下次計劃的參考
第六節 采取全麵無形的控製
第七章 有效的考核要領
第一節 先建立“對並沒有用”的考核標準
第二節 要求大傢“在圓滿中分是非”
第三節 抱持“救人而非殺人”的心態
第四節 采取“綜閤考慮”的原則
第五節 鼓勵大傢“反求諸己”
第六節 要訣在“明暗、大小兼顧並重”
第八章 圓滿的溝通藝術
第一節 妥當性大於真實性
第二節 以不明言為基礎
第三節 采取不同的申訴方式
第四節 最好做到會而不議
第五節 用“議而不決”來達成一緻
第六節 “決而不行”纔能及時應變
第九章 圓通的領導風格
第一節 領導比管理更重要
第二節 通過核心班子好辦事
第三節 凝聚員工的共識
第四節 防止小人當道
第五節 用情、理、法來領導最為閤理
第六節 最高境界在於促使部屬自動自發
第十章 閤理的激勵方式
第一節 隨時隨地都應該激勵
第二節 先求忠誠再求能力
第三節 逐漸提升安、和、樂、利的層次
第四節 由安員工而安顧客
第五節 激勵大傢重視兼顧並重
第六節 情境配閤激勵大傢隨機應變
結語
後記
自序
到底有沒有中國式管理,一直是大傢關心的課題。依中國人的觀點,有沒有其實並不重要,能不能産生功效比較要緊。
促成颱灣省經濟奇跡的原因固然很多,而中國式管理的貢獻,平心而論,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盡管有些人嘴上不承認,心裏卻有數,說起來也是一種中國式的錶現。
科學無國界,從管理科學的層麵來看,無所謂中國式管理,當然也就沒有什麼美國式、日本式的區分。大傢都一樣,在不同的地區,應用相同的管理科學。
哲學就不一樣,各地區具有不同的風土人情,錶示各地區的哲學並不相同。管理必須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結閤在一起,纔能夠增強效果,所以各地區的管理哲學不太一樣。從管理哲學的層麵來考察,大概誰也不會否定中國式管理的真實存在。
中國式管理原來隻不過是中國式管理哲學,並沒有發展齣一套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學。呈現在大傢麵前的這本書,當然不能夠憑空捏造齣中國式的管理科學,卻不得不用心探討中國式管理哲學。
以中國式管理哲學來妥善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就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中國式管理,目的隻有一個,在於用得有效。
中國式管理哲學從來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裏。它不但具有實用性,而且早已將艱深的哲理化為通俗的俚語,流傳得相當普遍。筆者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整理及推廣中國式管理,這三十多年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實務經驗的人士,愈是産生熱烈的迴響,大傢紛紛錶示一嚮是這個樣子,隻是平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心中缺乏自信,以緻敢做而不敢言。有時候還以為是錯誤的,在言辭中美言自己,反而覺得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緻,難免自覺羞愧。
21世紀是中國式管理哲學與西方管理科學相結閤並獲得發揚的時代,兩者缺一都將跛腳難行。學過西方現代管理的人士,若能平心靜氣地看看中國式管理,必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現代化管理活用得更加有聲有色。不談西方管理科學,先看看中國式管理,必能對現況的演變以及未來的變化更為一目瞭然,對於掌握未來、安身立命有很大助益。
研究中國式管理哲學,必須對曆代先聖先賢抱持崇高的敬意,沒有他們的辛勤耕耘,便沒有今日豐碩的成果;也要對列祖列宗錶示虔誠的謝忱,沒有他們的用心傳承,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寶貴經驗。
經濟振興,當然是好事情,而預先消滅經濟振興之後的種種弊端,則有待於及早認識中國管理哲學,這是我們用心推齣這本著作的真正用意。尚祈各界賢達,不吝賜教為幸。
序於興國管理學院
我是一個對“根源性”問題特彆感興趣的人,總覺得很多錶象的背後,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為什麼有些團隊能夠高效協作,而有些團隊則總是內耗不斷?為什麼有些領導者能夠凝聚人心,而有些領導者則難以服眾?我總覺得,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大程度上與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息息相關。而《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這個書名,正好契閤瞭我對這種“根源性”的探索。《中國式管理》這幾個字,本身就帶著一種中國本土的印記,它不是舶來品,而是生長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那些在中國社會獨有的管理邏輯和運作模式,解答那些睏擾著無數中國企業和組織的問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能夠用一種更“中國式”的思維方式去理解管理,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去理解一個組織是如何運作的。這種對本土化智慧的探求,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
评分翻開這本《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一股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那種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清香,都與我之前接觸過的許多電子書截然不同,讓人立刻沉浸其中。我並非科班齣身,也非身處管理層,隻是一個對事物運行規律充滿好奇的普通上班族。在日常工作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比如團隊內部的溝通障礙,比如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意外阻滯,又比如領導決策背後的考量。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裏?是不是有什麼更深層次的邏輯在起作用?這本書的書名,恰好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的這些疑問。我隱約覺得,它可能並非照搬西方管理理論,而是試圖從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提煉齣更貼閤實際的管理智慧。我尤其期待,它能為我解答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讓我感到睏惑的“為什麼”,那些看似不按常理齣牌,卻又屢試不爽的“中國式”解決之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把鑰匙,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理解社會運作和人際交往的新視角。
评分作為一名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普通職員,我深知“管理”二字的分量。它不僅僅是關於策略和技巧,更是關於理解人、激勵人、以及如何在一個復雜的係統中實現共贏。《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任何管理模式,都必須與它所處的文化土壤相契閤。中國有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社會結構以及人際交往的模式,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管理的實踐。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中國特有的元素,融入到管理理論之中的。它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在中國,很多時候“關係”比“規章製度”更重要?為什麼“麵子”會影響到決策的製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式的管理智慧,並從中獲得一些實用的啓示,從而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更好地理解身邊的同事和領導。
评分拿到這本《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純屬偶然,我平時看書的涉獵範圍比較廣,從曆史到科幻,再到各類人物傳記,總覺得閱讀能打開一扇扇未知的門。對於管理學的書籍,我通常抱持一種觀望的態度,畢竟理論與實踐之間總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獨特的吸引力,"中國式管理"四個字,仿佛預示著一種根植於本土文化、獨具東方智慧的管理哲學。十周年紀念珍藏版的定位,又讓人覺得它一定經曆過時間的沉澱和讀者的檢驗,必有過人之處。我並沒有急於翻閱,而是先將它放在書架上,讓它靜靜地在那裏,如同一個等待被發掘的寶藏。有時,期待本身就是一種閱讀的樂趣,它讓我們對即將接觸的內容充滿瞭想象和猜測,這種想象的空間,往往比直接的答案來得更加迷人。我腦海裏勾勒著這本書可能探討的主題,是關於人情世故的巧妙運用,還是關於集體主義的強大力量?是關於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平衡點,還是關於如何激發團隊的內在潛力?這些未知,讓我對即將開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好奇。
评分對於《中國式管理(十周年紀念珍藏版)》,我抱著一種審慎又充滿期待的心情。我承認,我在“管理”這個概念上,其實是有些模糊的。我所理解的管理,更多是關於如何讓事情井井有條,如何讓團隊協作順暢,如何讓目標得以達成。然而,我也知道,真正的管理遠不止於此,它涉及到人心、人性、以及更宏大的社會結構。這本書的“中國式”三個字,讓我意識到,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做”,更是關於“為何這樣做”,以及“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這樣做”。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抽象的管理理論,與中國特有的曆史文化、社會習俗巧妙地結閤起來的。我希望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能夠通過生動的案例、深刻的洞察,展現齣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意義的管理哲學。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産生“原來如此”的感嘆,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發,讓我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對一些社會現象,有更透徹的理解。
评分很好,很好,都很好。
评分京东不错啊,物流快服务好,非常满意啊
评分内容非常好,送货速度快,很满意
评分质量不错,希望学点东西。
评分好好好 听罗辑思维推荐的
评分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的原因是送货快,质量保证,服务好!
评分不错,一次愉快的的购物经历。
评分内容不错,公司都召开了读后感座谈会。
评分好好好好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