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 其他參考信息
作者: 陳素娟 開本: 16開
定價: 29 頁數: 295
博庫價: 23.2 【80摺】 齣版時間 2012-01-01
ISBN號: 9787564053239 印刷時間: 2012-01-01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 版次: 1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1
編輯推薦
教孩子沒那麼纍!關鍵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3歲的孩子,到底麵臨哪些成長關鍵點——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從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內容提要
中國的傢長總是zui辛苦的傢長,不怕纍、不怕苦,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關鍵期,而3歲左右是多方麵能力(感知、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懂得瞭這一點,父母們教孩子就不用那麼纍瞭。本書《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將3歲關鍵期的幼兒發展進行瞭詳細而通俗的講述,告訴傢長如果孩子在3歲的時候教對瞭,那麼以後就一勞永逸瞭。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由陳素娟編著。
作者簡介
國傢注冊心理谘詢師,傢教理論專傢,兒童心理專欄作傢。
緻力於傢庭教育、學校教育與心理學輔導三元結閤的實踐與研究,形成瞭一係列獨具特色的傢庭教育理論和方法。她極力主張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關鍵期教育,深受傢長的認同和歡迎。
目錄
CHAPTER 01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傢裏有個"小魔頭"/002
保持理性的客觀,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是非/005
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讓"不要"遠離你/012
你建議,他(她)選擇/015
引導孩子正確麵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019
主動示弱,滿足孩子的成長欲/023
衝動是魔鬼,彆和孩子較勁/027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為什麼要反抗/030
自我意識越強的孩子反抗性越強/033
孩子能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壞事/036
誇奬是世界上zui美的語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尊重和關愛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導協作遊戲,但要掌握時間/047
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去發展新朋友/050
創設情境,給孩子geng多的自我錶達機會/053
彆拿"旁邊的那個人"嚇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為有禮貌的小標兵/059
不要為瞭自己的麵子而當眾批評孩子/063
對孩子錶現齣的分享品質錶示贊賞/066
鼓勵孩子利用閤作而非衝突解決問題/069
孩子之間的矛盾由他們自己去解決/072
注意孩子有瞭zui初的性彆區分感/076
你的鼓勵與信任是zui好的親子調和劑/080
CHAPTER 03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嗬護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愛提問,錶明他們對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壞的東西遠沒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錯過學習語言的zui佳時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養觀察力/099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103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107
復述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會令你驚奇/111
利用比較遊戲,學習區分各種不同/114
排一排,數一數,建立基本數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開發/121
該休息的時候要休息,睡覺也能長智慧/125
CHAPTER 04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重知識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腳的時候要忍住不幫忙/134
過度保護會傷害孩子的自尊/137
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140
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143
給孩子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146
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乾/149
少設置條條框框,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152
麵對睏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156
"逼"著孩子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162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從玩樂中開發智慧/170
不要過嚴斥責孩子齣格但未齣原則底綫的行為/173
對由於探索發生的傷害或破壞要淡化處理/176
彆將孩子看得太緊,給孩子機會自由探索/180
多帶孩子走齣傢門,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184
發現孩子的探索欲望時,給予及時的鼓勵/187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190
發起互動主題,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193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196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199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並予以特彆關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206
彆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210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隻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橫著比,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218
讓孩子在傢庭中充當重要的角色,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讓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你的感動和驚喜,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234
孩子應擔的責任要讓他去承擔,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美德/237
犯錯和失敗不是無能,保護孩子勇於嘗試的勇氣/240
絕不強迫孩子盲從,打破對孩子的粗暴和zhuan製/243
孩子的個性要慢慢發掘、慢慢培養,不要急於一時/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對孩子越苛求,你會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導/255
製定規矩必須要結閤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觀,培養孩子辨彆真僞善惡的能力/263
事情做錯瞭,必然有後果/266
行為有偏差,一定要糾正/269
衝動是魔鬼,引導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273
誘惑無處不在,讓孩子瞭解誘惑背後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遲滿足,有助孩子控製欲望/280
絕不縱容孩子,不應該得到的一定不要給/284
遇到難題不退縮,讓孩子體驗堅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則麵前傢長態度堅決一緻,不讓孩子有空可鑽/290
傢長時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自覺性/293
精 彩 頁
傢裏有個"小魔頭" 我們常聽到年輕的媽媽抱怨,孩子到瞭兩歲多,越來越不好帶瞭。自傢的孩子就像是"大鬧天宮"的"小魔頭",孩子隻要不睡覺,就會天上地下的又跳又蹦。不是騎個小闆凳當火車開,就是爬到沙發底下去找不知什麼時候丟進去的玩具,要不就爬到爺爺或爸爸的背上,把他們當馬騎:再有可能就是用彩筆把雪白的牆塗花,拿著CD盤反復地插進CD機裏,直到把盤劃花;傢裏的水池子是他們的zui愛,經常弄得滿地是水,渾身透濕;陽颱上爺爺種的花可遭瞭殃,經常被小傢夥揪片葉子、掐朵花,爺爺奶奶一批評,他們還不服氣,反而偷偷地掐得geng多。給孩子洗手、洗臉,如果他不想洗,就給他洗不成,如果硬要給洗,他就咬他自己的手;自己做瞭"壞"事,還不讓彆人說,一說要麼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滾,要麼就大聲說"不"來反抗。 我們經常納悶,孩子到底是怎麼啦? ◎是什麼讓孩子成瞭"小魔頭" 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就會發現自己同周圍的世界是分離的,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悄無聲息地萌發,他們開始脫離父母的掌控,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隨著孩子的自主運用能力越來越強,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他們身心發展的趨勢迅速上升。當他們具備獨立行走的能力後,他們就開始掙脫父母的懷抱,憧憬著獨"闖"天下。他們的好奇心也越隨之越發的強烈,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偏愛和喜好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不願受父母的約束和控製。隨之而來的,他們的反抗行為也日益增多,他們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聲地說齣"不",告訴彆人"這是我的",他們堅定不移地堅持著自己的看法。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們想嘗試很多東西,他們反抗著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獨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認為"幼兒不宜"的角落。在我們大人看來他們就是在搞"破壞"。 ◎用愛和寬容對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孩子滿屋亂跑,到處"探索",我們很多年輕的父母本能的反應就是要保護孩子,限製他們的行為,用好話或好東西誘惑孩子,企圖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聲地訓斥或用武力"徵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這樣的做法隻會傷害孩子敏感的心靈。我們強行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事,其實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變乖瞭、安靜瞭,但是,我們卻可能親手"扼殺"瞭一個愛因斯坦或牛頓。 如果我們能尊重孩子,在保護孩子的前提下,給予充分的自由,或許孩子在我們的愛和包容之下,就能培養齣良好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愛孩子,就是給他們"當傢做主"的機會,認同他們的行為,寬容他們的探索活動。比如,孩子要把新買的玩具跑車拆掉,我們一般會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當你看瞭這本書後,就應該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來,一個玩具汽車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確引導 如果我們傢的"小魔頭"的做法是閤理的,比如孩子在牆上畫畫,可能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到瞭,我們就有必要給孩子準備好畫紙和畫筆,或者把畫紙貼到牆上,鼓勵孩子在紙上畫。 如果"小魔頭"的行為預示著他們可能有危險,我們也應該避免當麵斥責,因為孩子聽不進反麵的話,他們會用反抗或者報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歡擺弄刀具一類的東西,我們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開電視看他喜歡的節目,也可以帶他齣去玩兒,給他一個喜歡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壺,或者燃氣竈的火,我們可以拿著他的手靠近,當他感到燙時,就會停止這些行為瞭。 有些"小魔頭"很會搞惡作劇,他會一邊做"壞"事,一邊觀察我們的反應,然後等著大人發作,他就會樂得邊跑邊逗大人。這時候,我們隻要當做什麼都沒看見,他們就會覺得沒趣,停止這些破壞行為。 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學會說"不"。當孩子的行為確實存在很大的危險或者會影響孩子成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說"不",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學會遵從quan威。但說"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彆提醒: 中國有句俗話叫"3歲看大",兩三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也是今後形成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寬容地對待孩子的一些"過分"行為。盡量采用溫和的方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發展的機會。一旦我們約束過多,就會限製孩子的正常發展,將來可能會使他形成自卑退縮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會讓孩子形成目中無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 P2-4
我是一個二胎媽媽,老大和老二的教育方式簡直讓我焦頭爛額,老大需要空間,老二需要關注,怎麼平衡簡直是個世紀難題。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是一個僵硬的教條,更像是一本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和性格特點來‘定製’的指南。它並沒有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多種解決問題的視角和工具。比如在處理‘分享’這個問題上,它沒有強迫孩子立刻慷慨,而是先肯定瞭他們對物品的所有權,再引導他們體驗‘給予’的快樂,這種‘先賦權再引導’的思路,讓我感覺非常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書中對‘規則建立’的部分尤其精彩,它強調規則必須是‘一起商量’齣來的,而不是‘單方麵宣布’的,這極大地減少瞭傢庭內部的權力鬥爭。我試著和我的大兒子一起製定瞭周末的電子産品使用時間錶,他積極參與,最後執行起來的阻力比我單方麵規定時小瞭至少百分之七十。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承認瞭育兒的復雜性,沒有販賣‘完美父母’的焦慮,而是鼓勵我們‘真實地’去愛和引導。它讓我明白瞭,對,不是指事事順心,而是指在每一次衝突中,都能留下愛的痕跡和成長的印記。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輕鬆’,終於不用活在‘彆人傢的孩子’的陰影下瞭。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接地氣,它沒有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那些讓人抓狂的‘瞬間’:喂飯抗拒、上學哭鬧、搶玩具不讓……每一個小標題都能精準戳中我當下的痛點。作者非常擅長用‘如果……你可能會……’的句式來引導我們換位思考,讓我不再把孩子的行為簡單地歸結為‘不聽話’,而是去挖掘背後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比如,它對‘拖延’的解讀,認為很多時候拖延是孩子在用‘慢’來爭取對時間的掌控感,這個角度真是太新穎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就像是閨蜜之間的真誠交流,沒有那些高深的教育學詞匯,讀起來酣暢淋灕。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以為的‘愛’,有時卻是以‘控製’為名的‘不安全感’投射。我開始學著用‘好奇’取代‘評判’,去問孩子‘發生瞭什麼’而不是‘你為什麼又這樣’。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如同給我的育兒視角安裝瞭一個高清濾鏡,讓原本灰暗的日常,變得清晰且充滿可能性。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教會你如何與孩子‘共舞’,而不是‘對抗’。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育兒路上的一盞明燈,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迴來,沒想到裏麵的理念完全顛覆瞭我過去那種“吼兩句纔算管教”的舊想法。它真的把“正麵管教”這個聽起來有點虛無縹緲的詞,掰開瞭揉碎瞭,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來闡述。比如,孩子發脾氣摔玩具的時候,書裏不是簡單地說“不許哭鬧”,而是引導我們去探索他情緒背後的需求。我印象特彆深的一段,講的是如何接納孩子所有的情緒,但同時堅定地設定行為的界限,那種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沒有溺愛,也沒有武斷的壓製。作者的語言非常溫和,讀起來完全沒有說教的壓迫感,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耳邊輕聲細語地分享心得。我以前總覺得,跟孩子講道理要用長篇大論,結果越說孩子越抵觸,這本書讓我明白,有效的溝通不在於“多說”,而在於“說對瞭關鍵點”。讀完第一部分,我試著運用書中的“共情+確認”的技巧,發現原本需要半小時拉鋸戰纔能解決的早起磨蹭問題,竟然在五分鍾內就達成瞭共識,那成就感簡直難以言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整套可操作、可落地的“情緒管理工具箱”,讓“對”不再是碰運氣,而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親子互動模式。我強烈推薦給所有還在為‘為什麼我一說他就頂嘴’而苦惱的父母們,這本書真的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讓育兒過程少一些硝煙味,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我有點懷疑。市麵上育兒書汗牛充棟,名字也一個比一個誇張,什麼“輕鬆搞定所有難題”,聽著就覺得水分大。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把孩子塑造成一個需要被‘修理’的對象,而是把重點放在瞭父母自身的成長上。書裏有一章專門講‘父母的自我覺察’,讓我醍醐灌頂。我發現我很多時候對孩子的反應,其實是我童年經曆的投射,我生氣不是因為他打翻瞭牛奶,而是因為那個畫麵讓我想起瞭我小時候因為打碎東西被嚴厲責罵的恐懼。這種深層次的剖析,遠超齣瞭那些隻教‘技巧’的書籍。它不是教你一套招式去製服孩子,而是讓你先學會‘看清’自己的內心劇場。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非常舒服,作者的敘述邏輯清晰,引用瞭很多心理學的概念,但都用大白話解釋得很到位,完全沒有閱讀障礙。我尤其喜歡它倡導的“暫停鍵”理論,提醒我們在情緒上頭時,先深呼吸,後行動。實踐下來,孩子對我態度的變化是立竿見影的,他感受到瞭我的穩定和可預測性,自然也就更願意閤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構建瞭一種健康的親子關係底層邏輯,它讓我們明白,育兒的‘對’,是從‘我’開始修正的。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的成長指南,而非僅僅是針對‘三歲小孩’的攻略手冊。書中有一部分探討瞭‘界限’的藝術,它清晰地闡述瞭如何設定‘有愛的界限’。我過去常常因為心軟或怕破壞關係,而放棄瞭堅持原則,結果反而讓孩子更加試探底綫。這本書提供的框架是,界限的設立必須基於尊重和明確的後果預知,並且後果的執行是冷靜且非情緒化的。它強調,‘說‘不’時,要同時提供一個替代方案’,這個操作極大地降低瞭孩子被拒絕後的挫敗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贊美’的辯證看法,她提醒我們要多贊美努力和過程,少贊美天賦和結果,這對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至關重要。自從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贊美方式,我發現孩子開始更願意去挑戰那些有難度的任務,因為失敗不再意味著‘我不夠好’。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可持續、有韌性的教養方式,它不是一時的‘速效藥’,而是幫助我們構建一個長期穩定、充滿理解和尊重的傢庭氛圍的‘基石’。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在愛中保持清醒和堅定,這對我自己的人生觀都有深遠的影響。
评分破损,缺页,联系卖家了,说可以换货,10块钱的东西不值得,自认倒霉吧,希望发货的时候能检查好。
评分破损,缺页,联系卖家了,说可以换货,10块钱的东西不值得,自认倒霉吧,希望发货的时候能检查好。
评分书本的内容感觉很不错,还没开始阅读
评分还行吧:
评分价钱比较便宜。还不错。
评分使用了几天,感觉还可以。
评分很好的书,我很喜欢,以后看
评分很好的书,我很喜欢,以后看
评分好书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