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佛教對唐代文學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文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來。
湯用彤指齣:自兩晉佛教隆盛以後,士大夫與佛教之關係約有三事:一為玄理之契閤,一為文字之因緣,一為死生之恐懼。
內容簡介
佛教與唐宋以來的文學,是有著很深關係的。本書原是日本京都大榖大學中國文學會研究叢刊之一。大榖大學在日本數十所佛教大學中,是佛教研究成績相當豐碩的學校。
本書分彆探討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三人與佛教的關係,並論述瞭講唱文學與小說等問題。作者所采用的論述方法,很明顯的展示瞭日本學者的精細、認真,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雖未涵蓋唐代文學的全貌,但對相關方麵的研究者,是具有相當價值的藉鑒意義的。
摘要
魏晉以來,佛教逐漸滲入中國的社會,中國的文學傢,有的皈依佛教,有的對佛教環抱著深度的關心,受佛教影響的人非常多。晉的孫綽、梁的劉勰、北齊的顔之推、唐的王維、柳宗元、白居易,宋的蘇軾、黃庭堅,明的宋濂、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兄弟等可以說是其中的代錶人物,其他要舉齣來的話,那就數不勝數瞭。
在另一方麵,晉的支道林、唐的寒山、皎然、禪月,宋的道潛、惠洪,明的來復等緇流文學傢也相繼輩齣。中國文學與佛教關係的密切是不容否定的。它們之間的關係還不止於此,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變文、小說、戲麯等俗文學也都與佛教有著深厚的關係。尤其是變文,原來就是從佛教産生齣來的東西,這樣看來,把中國文學與佛教的關係拿來和西洋文學與基督教的關係相提並論也不算言過。離開瞭佛教,我們無法談論中國文學。這個道理雖然十分明白,可是,到目前為止的中國文學研究者對這一點有著正確的理解而特彆留意的人,在我知道的範圍內是非常少的,在這種情形之下,本書著者平野顯照君的存在,其意義就非常重大瞭。
##一般般,比较散,没多少新观点,但书中的材料有可供借鉴引用之处。
评分##不是系统性论述,属于小题目合集,有几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很细致绵密,但是散碎。
评分##不是系统性论述,属于小题目合集,有几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很细致绵密,但是散碎。
评分##一些细节很细,但关键的细节却没细到家,9白居易没见过顾况,傅璇琮已详考,119“道士”误作“道土”,21想必白居易晚年赶上会昌很痛心吧。
评分##一些细节很细,但关键的细节却没细到家,9白居易没见过顾况,傅璇琮已详考,119“道士”误作“道土”,21想必白居易晚年赶上会昌很痛心吧。
评分好题目,可是展开不如预期,且略啰嗦,比如“金粟如来是后身”竟说了那么多。偶有别字,可能是用繁体字造成的,窃以为这书实没有必要使用繁体字。
评分##发现最近都在读一些很少有人点评的书~这本书主要从白居易、李白、李商隐三人的文学作品与佛教关系入手,间杂唐代讲唱文学、唐代小说与佛教的关系~作者平野显照资料很少,但喜欢他的文风~大概和译者的功劳也分不开~(全书繁体字
评分##p121的Authur Waley是亚瑟·威利;p127倒三行的“名利”应该是“名剎”吧;p129的“胡应麟”居然写成了“胡应鳞”。p229《沧浪诗话校释》是郭绍虞而不是郭绍,而且也不能算是清朝的人吧……
评分##p121的Authur Waley是亚瑟·威利;p127倒三行的“名利”应该是“名剎”吧;p129的“胡应麟”居然写成了“胡应鳞”。p229《沧浪诗话校释》是郭绍虞而不是郭绍,而且也不能算是清朝的人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