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鄔達剋同時代

與鄔達剋同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唯銘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Contents目录
序一 / 001
序二 / 005
A 时代 / 001
1893

1

8
日,在奥匈帝国的拜斯特尔采巴尼亚,后来改名为拉斯
洛·邬达克的男孩降临到了这个世间。在他发出嘹亮的啼哭之声时,谁
会意识到他的未来竟然如此传奇?
1.所有的故事开始于1893年1月8日 / 002
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邬达克是个光荣的旗手 / 010
3. 站在外滩码头上,无人在意邬达克 / 015
AA时代 / 023
在拉斯洛·邬达克浑然不觉的时候,我们的上海已经开埠,时间是1843
年11
月17
日,那年,距离邬达克出生之日有整整50
年。
1. 上海由来,一切开始得那么的早 / 024
2. 殖民地风格与简屋:从华洋分居到华洋同处 / 030
3. 外白渡桥:从此岸到彼岸的上海往事 / 037
4. 在帝国总会的长廊酒吧中喝着威士忌 / 048
5. 派克弄开始延伸:1917 年的先施公司 / 056
001
与邬达克同时代.indd 1
2014.3.20 9:11:20 AM
6. 派克弄再次延伸:1918 年的永安公司 / 063
7. 黄阿根们原来生活在石库门 / 070
8. 私家花园:先是李鸿章,随后哈同 / 075
B时代 / 087
邬达克在上海的故事开始于美丰大楼,那是拉斯洛·邬达克作为建筑设计师
的初试身手,随后,他有了何东住宅、卡尔登大戏院、诺曼底公寓、息焉堂
以及美国花旗总会等设计。
1. 何东住宅:西下的光芒金黄着爵士的那颗心 / 088
2. 卡尔登大戏院:张爱玲在它面前挪腾而去 / 098
3. 诺曼底公寓:1924 年的优雅和从容 / 107
4. 息焉堂:邬达克的指尖全都洋溢着虔诚 / 115
BB时代 / 123
公和洋行、哈沙德洋行、贲安公司、鸿达洋行、新瑞和洋行、马海洋行、思
金生洋行,它们一一展现着自己独特的身手,让堆耸而起的石头充满着诗意,
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泛殖民地语境”,让上海变得完全不是上海,或者也可
以说,让上海变得更其上海。
1. 1899年之后,上海有了一个崭新跳脱 / 124
2. 沿江:外滩27 号中傲慢的大班们 / 130
3. 沿江:汇丰银行中那一根根圆润的大理石柱子 / 139
4. 沿街:贝当路上那幢美妙的小红楼 / 146
5. 沿街:华商纱布交易所中的高耸大厅 / 156
6. 电影院:沉浸在白日梦中的上海性灵 / 163
7. 私家别墅:从马立斯到嘉道理再到斯比门 / 170
C时代 / 185
1924年12月1日,那个临近新年的日子对邬达克来说是充满了生气勃勃希望
的。正是那天,他在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内开出了属于自己的建筑设计事
务所:邬达克打样行。
1. 美国花旗总会:乔治亚风格后的崭新路径 / 186
2. 孙科别墅:风格混合、意味独特的古堡 / 194
3. 慕尔堂:圣光照耀着的这个空间 / 206
4. 刘吉生住宅:爱情缠绕在爱奥尼巨柱上 / 214
5. 哥伦比亚住宅圈:邬达克讨得时代的新欢 / 224
CC时代 / 231
各个洋行的建筑设计师继续大展身手,因了越界筑路缘故,他们不再只是沿
江铺展着一个个恢弘的空间,他们亦沿街地一路而去,在上海更加广阔的地
域上,让那美楼华屋一座座地建起。
1. 进入30年代,一切似乎如梦如幻 / 232
2. 江海关大楼:绕梁不去的威斯敏斯特钟声 / 239
3. 华安大厦:吕岳泉只手打下的天地 / 248
4. 麦特赫斯特公寓:中产阶级热烈地兴起 / 256
5. 上海跑马总会:这种生活被上海市民疯捧 / 265
6. 上海舞厅:大众在这里狂欢着自己的肢体 / 275
7. 名流们的住宅:1931的王伯群,1934的小施维亚 / 285
8. 海上闻人的公馆:黄家花园与杜公馆 / 294
D时代 / 303
一个最好的邬达克诞生在了上海的30年代。那是他的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是
他人生中一道鲜明的分水岭。这个建筑设计师表达了他人性中的一大特点,
那也是他创作手法中的一个特征:随机应变。
1. 大光明大戏院:那片始终不曾散去的金黄光 / 304
2. 国际饭店:让上海自豪了半个世纪的地标 / 312
3. 达华公寓与吴同文住宅:彻底的告别,彻底的现代主义 / 321
DD时代 / 333
大小西方建筑事务所在租界这个空间中做着不输给邬达克的种种建筑设计,
从而使得上海,从最初名声可疑的“绑架之城”发展成一个真正的世界性的
大都会,与此同时,本土建筑设计师们,也在一边悄然诞生。
1. 如同容闳般出发和回归的男人们 / 334
2. 董大酉:“大上海计划”不倦的实施者 / 340
3. 范文照: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间舞蹈的大师 / 349
4. 陆谦受:在外滩,高度不只是物理的一个向度 / 359
5. 杨锡缪:百乐门使他进入了历史 / 367
尾声 / 375
1947年初,邬达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上海,临走时,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
自此以后,这个建筑奇才再也没有回过上海。
再见,上海;再见,我的生命 / 376
后记 / 386
跋 / 39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精心修訂 增補四萬餘字上海傳奇

精裝麵世 添加二十多幀建築影像

這是上海作傢王唯銘的又一部有關上海曆史與上海建築文化的專著。全書采取雙綫結構,於1918年流亡來到上海的拉斯洛·鄔達剋,在將近百年前的上海天空下,與同時代的中西方建築師們並行不悖地前行,他們有各自軌道,也有各自命運,而在他們設計的種種建築的宏偉體量、壯麗風格背後,不僅有 著上海租界的一路演進過程,還能夠找到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那個城市密碼。在這個意義上,鄔達剋以及與他同時代的中西方建築設計師們,超前地迴答瞭美國曆史學傢羅茲·墨菲後來的一個提問:為什麼上海是近代中國的一把鑰匙?

作為“上海往事三部麯”之一的《與鄔達剋同時代》,是王唯銘最新的建築文化專著,反映瞭他近年來對上海建築文化的再感受和再體會,也是他對租界這個特殊空間的新經驗、新讀解。

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 施密特•帕爾:

一直以來,建築大師們渴望為兒女及孫輩們創造美,希望後代能體會他們所居 住建築的美,並賦予建築生命。鄔達剋同樣如此,他為上海人設計瞭住宅、電影院、教堂、醫院和飯店,因此上海人一直為他感到自豪。

在進入成熟期的上海,鄔達剋建築被賦予新的意義,即文化的延續,或換言之,文化遺産。作為匈牙利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我們同胞的作品也使得我們成為上海豐富文化底蘊的一部分。

鄔達剋之於上海,是20世紀城市文化風貌轉摺的一杆帆影。建築的背後,是美學,更是時代潮流變遷的桅杆。在這本書中,作傢王唯銘生動而飽滿的筆觸,就像一把犀利的美工刀,輕輕剔除遮蔽真相的歲月塵埃,還原齣鄔達剋以及其他西方建築設計師們勾畫的曆史綫條與風情,讓百年租界建築這一段對於上海來說風格獨特的人文景觀,親切並且完整地重現在我們的視野裏。

——學者、作傢 陳保平

王唯銘這本書從文學的角度,架起瞭建築學與公眾的一座橋梁,而鄔達剋在上海建築實踐的二十多年則仿佛上海近代建築發展的一個縮影,其凸顯的文化價值值得引起關注。

——建築傢 汪孝安

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遺産,無論是外觀形態,還是精神氣質,都和從1843年到1949年間的“華洋雜居”格局息息相關。百年築城,上海的發展模式並不是種族對立,互相侵淩。相反,華洋人士之間既有競爭,更是閤作,他們共建“魔都”,一起成為“上海人”。那是上海的大時代,算得上是真“海派”。王唯銘筆下的匈牙利人建築師鄔達剋,帶我們閃迴那個“黃金時代”,也提醒大傢老上海消失瞭的是什麼。

——曆史學傢 李天綱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笔不够却强作情怀

评分

##文笔不够却强作情怀

评分

##這一本書,初版的平裝本沒有買,再版的精裝版卻是買了,貴是貴了一點。不過,就憑著作者那四萬多的增補文字與二十幾幅圖版,雖則晚讀了一年,我也還是劃算的。畢竟,還是省了三十六塊大洋了 :)

评分

##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评分

##文笔不够却强作情怀

评分

##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评分

##這一本書,初版的平裝本沒有買,再版的精裝版卻是買了,貴是貴了一點。不過,就憑著作者那四萬多的增補文字與二十幾幅圖版,雖則晚讀了一年,我也還是劃算的。畢竟,還是省了三十六塊大洋了 :)

评分

##文笔不够却强作情怀

评分

##文笔不够却强作情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