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漁業戰爭和環境變化

近代中國的漁業戰爭和環境變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穆盛博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第一章清朝晚期的移民、市场和海洋生活
海洋环境
迁移的渔场增长
海边集市
本章小结
第二章社会组织与渔业规范,1800—1911
渔帮
地方宗教和资源管理制度
渔业公所
渔业公所和地方秩序的维护
海盗的生态状况和地方安全
移民、军事化和资源竞争
精英关系网和争端调解:奉化渔民和辛亥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开发海洋:扩张与改革,1904—1929
20世纪早期舟山捕鱼业
经济整合的动力
冲突和调解
张謇和近代渔业管理的开端
民国早期的现代渔业管理
合理调整渔业组织
民国时期的渔业立法,1922—1929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日渔权纠纷,1924—1931
近代中国银行和舟山捕鱼业
渔业扩张的生态维度
向嵊泗列岛一带的渔场扩张
中国东海的日本机械化渔场
中日渔场冲突,1925—1927
国际法中有关领海的阐述
护渔和财政收入
国民政府渔业行政机构的演变
南京十年,1927—1937中日捕鱼纠纷
环境后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乌贼网捕笼捕之争
乌贼的生态情况
嵊泗列岛与江苏方面的渔业管理计划
乌贼笼捕
渔场管理中出现的是与非
为鱼而战
乌贼纠纷诉诸法律
渔业政策科学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渔业战争:浙江江苏边界冲突,1935—1945
江苏商业税
嵊泗列岛中的行政管理
护渔和渔费
宁波渔业警察
20世纪30年代中期环境的改变
省际竞争渔业税
划界争端
正视有效的开发
中日战争期间的舟山渔场
本章小结
后记政策的连续与中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書闡述瞭一個長期的環境係統的演變過程,交叉分析瞭地區、區域、跨國界的生態化趨勢。減輕因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而造成的海洋生態係統的破壞是我們所麵臨的環境挑戰,作者提齣,為解決當今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好地認識曆史上人們是如何引起、理解和應對環境發生的改變的,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全書探索瞭中國最重要的海洋漁場——舟山海洋區域內社會與環境間的互動,時間從19世紀間這些島嶼齣現移民潮開始,到20世紀70年代這一區域中商業價值最高的魚類瀕臨滅絕為止。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真的很糟糕

评分

##翻译真的很糟糕

评分

评分

##舟山渔场从清代到民国的社会和环境变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对于财政的强烈需求,而随着财政导引下的自然开发和国家权力向下渗透,涌现出大量团体宣称对舟山渔业有行政管理和收税的权力。然而冗余的国家机构、有限的行政能力和外来的入侵压力,不仅使地方社会原有的制度安排趋于失效,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暴力和冲突的可能性。就此而言,穆盛博并没有超出孔飞力或杜赞奇的讨论。 但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从环境史切入的角度,尤其是对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借鉴和大量档案资料的利用,一方面使我们得以看到舟山渔场变迁过程中具体的利益争斗过程,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混乱的政治博弈,能够对复杂竞争背后的规则和逻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评分

评分

##其实渔业相关地方没什么兴趣,主要还是看人文内容,我太缺乏这些知识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正文181页,史料从182-218页,虽然题目是中国渔业,但主要讲的是舟山群岛,核心是嵊泗列岛。(也适合甬,温,台人看)自从舟山群岛渔业资源开发以后,针对这个典型的“公共池塘”,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先是各个乡的冲突,后来是各个市的冲突,江浙两省的冲突,还有中日两国的冲突。(杜月笙介入也都摆不平)虽然正文是环境变化,民国时期一些旅日归国技术人才想保护生态,但资金、制度等各方面都无法完成这件事。但直至抗日战争起,渔民不能下海捕鱼,才真正改善了海洋生态的环境,鱼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本人注:因大跃进等运动,从70年代开始,渔业资源又开始衰退,直至现在电脉冲捕虾还屡禁不止)。并且直至4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舟山那边的渔民管理还是依靠非官方的士绅。最神奇的是清朝时期,渔民可以不依靠机器设备在舟山存下冰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