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所著的《做個智慧的準媽媽(來自産科醫生的健康私信)》是一本日記體的科普著作,以一個産科醫生每天和一位産婦對話的形式,以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孕期所需要的科普知識。這些科普知識涵蓋瞭以下內容:孕期準媽媽的身體生理變化;胎兒的生長發育;孕期所需要的檢查;孕期常見的母親或者胎兒疾病、異常現象;産科特殊檢查和化驗報告的解讀;孕期營養和運動等。這些科普知識會再以孕周的增長為主綫進行介紹。
王玉玲,婦産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婦産科臨床工作已經24年,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201O年開始醫學科普的寫作,是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作者——“婦産科醫生王玉玲”。先後在報刊、雜誌、網絡平颱、自媒體平颱發錶科普文章300餘篇,善於將專業的、深奧的醫學問題用簡明通俗的語言進行講述,由於語言幽默而不失親和,獲得新浪微博80萬粉絲的關注。
壹 懷孕嗎
01 你的身體準備迎接寶寶吧
02 孕前疾病先治療
03 寶寶悄悄孕育時(3~4周)
貳 寶寶萌芽瞭(5~12周)
01 胎兒的秘密
02 胎兒異常早知道
叁 寶寶初具模樣(13~28周)
01 寶寶和他的“固定資産”
02 母親的奉獻——全身總動員
03 胎兒異常需知道
04 妊娠期糖尿病
05 你所關心的那些問題
肆 寶寶在做齣生準備(29~40周)
01 孕晚期胎兒生長情況
02 孕晚期你所關心的問題
03 孕晚期那些睏擾你的問題
04 孕期所遭受的痛
05 乙肝媽媽阻斷治療及分娩方式選擇
06 胎位不正,胎兒真的就輸在瞭跳闆上
07 孕末期遭遇早産
伍 懷孕會引發特有的疾病
01 妊娠期血壓高瞭怎麼辦
02 妊娠期肝功能異常
03 圍産期心肌病
六 胎兒安危早知道
01 胎盤、臍帶是寶寶的護身法寶
02 監護寶寶的生長
柒 分娩篇
01 住院的準備
02 分娩訓練需要嗎
03 怎麼判斷臨産
04 陰道初學不僅僅是臨産
05 胎膜早破
06 剖宮産還是順産
07 艱苦卓*的24小時
08 生寶寶很危險嗎
09 土法接生的危害
10 你會選擇水中分娩嗎
11 臍帶血——留還是不留
玖 産後恢復
01 科學坐月子
02 産後復查
03 産後康復
04 嬰兒護理
05 乳房護理
拾 孕期産後的民間傳說,你相信嗎
01 關於産後的那些傳說
02 關於孕期的傳說
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力,更多是來自它傳遞的那種“預防大於治療”的理念。我之前總覺得,生孩子嘛,就是生病瞭找醫生,等問題來瞭再去解決。但這本書裏反復強調,孕期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健康“防火牆”。它對孕期體重管理、睡眠衛生、以及情緒壓力的日常疏導,有著極其細緻的指導。我特彆欣賞它對“運動”的描述,它不是簡單地讓你去散步,而是教你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感受,量身定製安全的運動強度,甚至還加入瞭針對性盆底肌的訓練方法,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難找到的係統性指導。更讓人覺得貼心的是,它沒有強迫你去做到完美,而是提供瞭一個動態的調整框架。比如,當你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完成當天的“任務”時,它會告訴你如何科學地進行彌補,而不是讓你産生強烈的負罪感。這種溫和而堅定的引導方式,極大地減輕瞭我對“完美孕期”的執念,讓我能更專注於享受過程。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孕期健康指南”這個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自我關懷”的教科書。作者在後半部分重點討論瞭産後恢復和“新手媽媽的身份重塑”,這部分內容往往在其他書籍中被一筆帶過,但對我而言,卻是未來最大的挑戰。書中關於如何平衡“母親身份”和“自我需求”的探討,非常深刻,它承認瞭母親在適應新角色時必然會經曆的迷失和掙紮,並提供瞭非常實際的策略來應對“角色衝突”。例如,它建議如何與伴侶進行“責任清單”的重新協商,以及如何科學地為自己爭取獨處的時間。我特彆欣賞它對“母乳喂養的心理建設”這一塊的論述,它沒有美化喂養過程中的所有睏難,而是提前“預警”並提供心理調適的工具,讓人感覺自己是被充分理解和支持的。這本書的結尾,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逗號,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而不是恐懼。
评分說實話,市麵上的孕産書籍我看瞭不下五六本,大部分都是那種排版精緻、圖片漂亮,但讀起來內容卻非常空泛,要麼就是過於強調風險,搞得人心惶惶,要麼就是隻講理論,完全不接地氣。這本書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能把復雜的醫學原理,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清楚,讓你在瞭解“為什麼會這樣”的同時,也能知道“我該怎麼辦”。我記得有一次我半夜突然胃酸反流得厲害,當時特彆害怕,翻開書裏專門講孕期消化問題的章節,裏麵提到瞭一種非常簡單的側臥姿勢和飲用特定飲品的小妙招,試瞭一下果然緩解瞭不少。這種即時有效的“急救”指南,比那些大篇幅的理論介紹要實用一百倍。而且,它對準爸爸的“角色定位”也有很獨到的見解,不隻是簡單地說“多體諒”,而是具體分析瞭在不同孕周,丈夫應該如何參與到孕期管理中,比如産檢前的準備工作、如何有效陪伴孕婦進行呼吸練習等等。這讓我們的夫妻關係在孕期得到瞭前所未有的加強,不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
评分這本書,我最近纔讀完,說實話,當初買它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很“功利”的心態,就是想趕緊瞭解點孕期的基本知識,好讓我老公也能跟著緊張起來。結果呢,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吸引住瞭,完全不是那種枯燥的醫學術語堆砌,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長輩在跟你拉傢常,那種親切感和真實感,一下子就讓人放鬆下來。作者的文筆非常細膩,對孕期每一個階段可能齣現的身體變化和情緒波動,都有著非常精準的描摹,讓我感覺“哇,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經曆這些”。比如,書中對孕早期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疲憊感,以及對胎動初次來臨時那種手足無措的驚喜,都寫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歡它介紹營養攝入的部分,它沒有直接給齣食譜,而是教會你如何“看懂”食物的營養價值,這種授人以漁的方法,比死記硬背有用多瞭。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即將到來的角色轉變,有瞭一種更踏實、更從容的準備,不再是那種盲目焦慮的狀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把“懷孕”這件事,從一個純粹的生理過程,升華為一場充滿智慧和愛的生命旅程。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做到瞭“去神秘化”。很多關於分娩的傳說和焦慮,其實都是源於信息不對稱。這本書在描述分娩過程時,采取瞭一種非常坦誠但又不渲染恐慌的筆觸。它詳細解釋瞭不同分娩方式的生理機製、利弊,以及醫生和助産士在其中的角色。有一段關於“拉瑪澤呼吸法”的講解,配上的圖文說明非常清晰,甚至連什麼時候該用力、什麼時候該放鬆,都描述得像在看一場精彩的教學視頻。我感覺自己對即將到來的“臨産”這件事,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承受者,而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和決策者。這種掌控感,是任何安慰劑都無法比擬的。它教會我如何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意願,這在關鍵時刻絕對是無價之寶。它把分娩從一個“未知恐怖箱”,變成瞭一個有跡可循、可以準備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