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為日本著名學者、前日本道教學會會長三浦國雄教授首部中文著作。該書集結瞭作者從事道教研究以來的精華之作,並在原作基礎上再次尋求突破,尋常問題處尋不常。本書分為四部:第一部,探討道教與儒教的交流;第二部,關於《北鬥經》《悟真篇》《玉樞經》等道教經典的專題研究;第三部,關於“煉丹法”“睡功法”“周天法”等功法的專題研究;第四部,從新的角度來探討風水地理說及洞窟觀念(洞天福地說)、不老不死的欲求。盡管在被道教文化深深吸引後並投入瞭大量精力從事道教研究,但是三浦先生像本書第一部那樣仍注重留意儒教中的道教要素與兩者之間的交流,並且在分析《桃花源記》與《夢遊桃源圖》創作背景等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佩服作者为使研究本身更为真实和自然而将自己置于所研究事物的情理中的体验精神,这样浪漫的研究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于学术之上的难得情怀。当然,很多学者也是如此,在各自的研究之路上跋山涉水,乐不顾返。
评分##浮于表面,通病。
评分##道教的天之信仰,宜观刘屹博论;道教的洞天学说,可参路旻博论。即使不论桃源洞窟观与老翁婴儿论的学术影响,单凭宋代道教史研究亦能独步学林。张载、朱熹与道教的关系,《悟真篇》思想内涵的解析,陈抟睡功的来龙去脉,虽大多浅尝辄止,但至今犹有启迪。
评分##道教的天之信仰,宜观刘屹博论;道教的洞天学说,可参路旻博论。即使不论桃源洞窟观与老翁婴儿论的学术影响,单凭宋代道教史研究亦能独步学林。张载、朱熹与道教的关系,《悟真篇》思想内涵的解析,陈抟睡功的来龙去脉,虽大多浅尝辄止,但至今犹有启迪。
评分##给我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评分##道教的天之信仰,宜观刘屹博论;道教的洞天学说,可参路旻博论。即使不论桃源洞窟观与老翁婴儿论的学术影响,单凭宋代道教史研究亦能独步学林。张载、朱熹与道教的关系,《悟真篇》思想内涵的解析,陈抟睡功的来龙去脉,虽大多浅尝辄止,但至今犹有启迪。
评分##这书比较有意思。尤其是最后一部,从另外的角度探讨洞天福地说、以及那种不老不死的欲求。而第一部剖析、介绍将儒、道交流也有新意,作者以自己独到见解介绍《桃花源记》与《梦游桃源图》,比较有意思。
评分##「以前有个日本学者对这篇论文写过书评,他认为这篇论文是游记,而非论文」
评分##给我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