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樂鬆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王宗昱)
第一章 纷繁、不经与“可理解”的道教
纷繁与不经的道教:学术叙述的挑战
可理解的道教:观念史的可能性
第二章 言道与术道:道家思想的信仰空间
不言之教:老庄的神秘主义底色
默契与术道:道家思想信仰空间的展开
第三章 从政治神学到不死实践:宇宙图景的神秘化
时空、宇宙与天地:简要的语义分析
术数与天文:天地与时空的通识
创世与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图景及其信仰价值
第四章 告别“信史”:道教历史的叙述与诠释
神圣与客观之间:道教历史的双重叙述
拼图与融入:诠释性的历史叙述
第五章 融摄与排异:神秘主义的两种向度
神秘主义:语义学进路的分析
不言之教:诗性的融摄
秘而不言:排异的神性
第六章 道体与体道:身体的双重角色
从概念到隐喻:道教身体叙述的思想语境
道在一身之中
体道:身体与生命的不朽
第七章 病体与仙体:病理与不死之道
医道同源与中医的身体观
身体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建构
病与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学
第八章 存思的内景:身体切近神圣
洞彻朗照:从内景到身神
切近超越的身体:存思术的道与理
第九章 以身显道:作为身体实践的科仪
道教科仪研究的身体视角
程式化的身体与行动:科仪的秩序感与弹性
以身显道的科仪实践
第十章 以死长生:不死之药的观念与技术
从服食、黄白到外丹:观念的杂糅与变迁
烧炼:仪式化与神秘化的外丹
以死长生:信仰观念中的丹与毒
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虑与被消解的死亡
鬼的双重意义:陌生与死亡
疫病、鬼祟与击鬼:生活中的信仰技术
仙途:咒鬼、鬼仙与炼度
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负与不死
从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观念张力
承负与玉籍:不死的可能
第十三章 内蕴超越的日常:中国信仰体系与道教的本土性
秩序的神圣性:日常的超越性
不死、礼乐与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诠释
结语 边缘的纹理:道教研究的观念史视角
观念史叙述的价值
边缘的纹理:观念激发理解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對道教的學術研究興起於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這百餘年的傳統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漸被固化為迷信、愚民實踐、缺乏宗教傳統的神聖性及缺乏原創性等,這些刻闆的印象嚴重低估瞭道教的文化價值。本書從觀念史的視角入手,聚焦於神秘主義、身體、不死這三個核心概念,從中國傳統思想觀念及生活世界齣發,詮釋瞭道教在中國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後的理路。這種“同情理解”的研究視野有助於彌閤曆史與信仰之間的巨大鴻溝。

用户评价

评分

##说是专著吧,里面确实有大量的研究综述,却基本谈不上有哪些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说他是教材吧,又充斥着大量的原始文献的堆累。姑且可以看作一本道教现今还有哪些可以研究的导论吧。

评分

##(竟然是第一个评的!好激动!)感觉重新上了一学期课。前人综述占了很大篇幅,但对道教研究进行观念史的澄清与坚持还是像第一次听老师课那样令人振奋。由此而生发的清晰的框架下并不是虚空无物,虽然未展开很多,但是逻辑严密,态度谦逊。存思和内景、身体作为展开的agent这两点实在是太迷人了。(立刻使用了人生第一次闭架借书

评分

##好喜欢????

评分

##就我个人来说,本书对我可是受益匪浅,而且阅读本书也是一次乐在其中的探索之旅。

评分

##通篇云山雾罩。

评分

##这本书我觉得比后面的尘居与耽玄要更接地气一点,观念史的方法论其实没有一以贯之,但重要的文献,主要的学者都回顾到了,也粗线条地勾勒了一下道教意味着什么,内景存思的那一章不错,整本书我觉得后半本比前半本要好一些。

评分

##好喜欢????

评分

##粗粗读了感觉似乎是专程为写课题而写,如此枯燥也不容易。非研究者直接劝退。

评分

##写作风格确实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