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媽媽(RockMama),2014年開始活躍於各大自媒體平颱。她們堅信辣媽是這個時代的新趨勢,鼓勵年輕媽媽們在母乳喂養、親密育兒的同時關注自身身材發展。她們專注於孕期運動和産後運動恢復的研究與總結,幫助很多媽媽改善瞭孕期和産後的體態。
序 從少女到辣媽——如期而至的未知,毫不動搖的追求
前言
引言
**章 **階段(産後0~6周)
如何科學地坐月子
1.關於坐月子的謠言
2.月子期間的均衡飲食
3.産後情緒管理
母乳喂養是産後恢復的助力器
1.母乳喂養期間的飲食
2.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對身材的影響
從*簡單的運動開始
1.産後多久可以下床
2.盆底肌訓練不容忽視
3.産後0~6周可以做的簡單運動
4.簡單的身體拉伸
5.産後0~6周運動注意事項
産後恢復的九大秘訣
42天産後檢查
第二章 第二階段(産後7~12周)
産後運動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1.順産後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2.剖宮産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3.産後運動強度如何控製
4.産後運動應注意的事項
腹直肌分離
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2.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
3.腹直肌分離恢復訓練
哺乳期間如何正確地運動
1.又要母乳喂養又要帶寶寶,哪有時間運動呢
2.真的吃得越多,母乳量越多嗎
3.哺乳期的媽媽可以運動嗎
4.運動後母乳會變酸嗎?這樣的母乳對寶寶會有影響嗎
5.哺乳期運動,母乳會變少嗎
6.哺乳期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開始運動呢
7~12周開始輕度運動
1.運動前的熱身
2.7~12周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3.運動期間需要避免受傷
第三章 第三階段(産後12周以後)
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1.健身房運動
2.傢庭運動
如何帶寶寶一起做運動
1.帶寶寶運動前的準備
2.帶著寶寶一起做室內運動
3.帶著寶寶用推車做運動
4.和寶寶一起做運動的好處
運動後的拉伸和放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剛卸下“媽媽”重擔的女性量身定製的!我懷胎十月,卸貨之後身材走樣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看著鏡子裏那個陌生的自己,那種失落感真的難以言喻。我試過各種網上流傳的“速成”方法,效果甚微,反而常常因為用力不當弄得腰酸背痛。這本書的齣現,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它沒有一味鼓吹快速恢復到産前身材,而是非常細膩地講解瞭産後身體的恢復周期,從盆底肌的激活到核心力量的重建,每一步都循序漸進。作者的語言非常親切,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生硬的“教科書”感覺,更像是鄰傢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耳提麵命。特彆是關於呼吸法的講解,我以前總覺得呼吸這種事誰不會啊,但書裏強調瞭正確的深層呼吸對核心穩定性的重要性,實踐後發現,那種感覺完全不同,腹部深處的肌肉真的有被激活的感覺。而且,書中還非常人性化地考慮到瞭新手媽媽們時間零碎的現實,很多動作設計得非常短小精悍,即使抱著寶寶也能抽齣時間來做。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塑形不是一蹴而就的戰鬥,而是一場與自己身體溫柔而堅定的和解。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在做運動,更是在重新認識和接納這個經曆過偉大轉變的身體。
评分我曾經在備孕期讀過一些運動書籍,那些內容大多是針對年輕、未孕狀態的身體設計的,強度和恢復速度的預期都很高。生完孩子後,我發現那些方法對我來說已經完全不適用瞭,硬要用反而會帶來受傷的風險。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完全是以“新手媽媽”的身體狀態為基準點來構建的訓練體係。它細緻地劃分瞭産後四周、六周、三個月、半年等不同階段的具體側重點,特彆是對於剖腹産和順産的恢復差異也做瞭充分的考量,這一點很多同類書籍都做不到這麼細緻。比如,它明確指齣在某些早期階段,應該避免哪些常見的腹部訓練動作,轉而推薦更溫和的內收練習。這種謹慎和科學性,讓我對它提供的所有建議都充滿瞭信任。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份定製的、可長期執行的“身體維護手冊”,而不是一本隻在産後頭幾個月就過期的速食指南。它讓我明白,産後恢復是一個馬拉鬆,而這本書,是陪伴我跑完全程的最佳領跑者。
评分說實話,我是一個運動天賦近乎為零的人,從小到大,運動場上的“淘汰組”常客。所以,産後想恢復身材,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我擔心自己笨手笨腳,把那些復雜的拉伸和力量訓練做成瞭“反嚮瑜伽”。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和安心的就是它的“零基礎友好度”。作者似乎能預判到我們這些運動小白的每一個睏惑點。比如,有些動作我剛開始做不到標準,書裏馬上就提供瞭“替代動作”或“簡化版”,用小毛巾、靠墊甚至隻是牆壁來輔助,降低瞭入門的心理門檻。它不會讓你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而是像搭積木一樣,一塊一塊地為你打好基礎。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碎片化時間利用”的建議,比如刷牙時可以做的提踵,看電視時可以做的骨盆傾斜練習。這些“微運動”的積纍,讓塑形這件事不再是一項需要專門擠齣大塊時間的“額外任務”,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瞭我的日常。這種貼心到骨子裏的設計,讓“堅持”這件事的難度大大降低瞭。
评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産後運動塑身”這類書籍是抱有一絲懷疑態度的。市麵上太多誇大其詞的宣傳瞭,總覺得能有什麼“神奇秘訣”。然而,這本書的專業性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震撼。它的內容架構非常嚴謹,不僅僅是羅列瞭一堆動作,而是深入剖析瞭産後身體麵臨的生理變化,比如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判斷、激素水平對恢復進度的影響等等。我尤其欣賞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評估體係”,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閤適的階段進行訓練,而不是盲目跟風。書中對動作細節的描述達到瞭近乎苛刻的程度,每一個關節的角度、每一次發力的方嚮,都有清晰的圖解和文字說明,這對於避免運動損傷至關重要。我以前總以為運動就是流汗,但這本書教會瞭我“有效”運動的重要性。它讓我意識到,産後恢復的重點不是“練得多狠”,而是“練得多對”。我堅持按照書中的指導進行瞭一段時間,明顯感覺身體的支撐力增強瞭,抱孩子時背部不再那麼容易酸痛,甚至連日常走路的姿態都變得更挺拔瞭。這不僅僅是塑形,更是一種深層次的身體機能的優化。
评分從一個追求美感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審美取嚮非常高級。它沒有聚焦於過度緊綳的“雕塑感”,而是倡導一種健康、有生命力的“柔韌之美”。書中的配圖和整體排版都非常清爽,色彩搭配柔和,讓人在翻閱時心情舒暢,而不是那種充斥著“雞血”和“狼性文化”的健身書籍。它傳達的理念是“愛自己,接納變化”,而不是“戰勝自己,碾壓過去”。這種心理層麵的疏導,比任何具體的動作都來得重要。我記得有一段話提到,産後的身體就像一塊被重新雕琢的玉石,需要時間打磨纔能顯現齣更溫潤的光澤。這句話真的觸動瞭我。它讓我停止瞭對外貌的焦慮和自我苛責,轉而把關注點放在“身體感受”上。當我不再執著於體重秤上的數字,而是專注於感受肌肉的舒展和呼吸的深入時,身體的反饋是積極的,塑形效果反而不期而至地齣現瞭。這本書,在我看來,是産後女性心理健康和形體恢復的雙重療愈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