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爸爸學校----韓國“父教專傢”20年教子手記
定價:30.00元
作者:權五珍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2177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您是否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而內疚?您是否為和孩子在一起時,不知陪孩子玩什麼遊戲而苦惱?您是否為您的孩子能否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齣而擔憂……如果您有以上煩惱,那麼歡迎來到爸爸學校!爸爸學校校長權五珍老師與您分享他的父親教育理念,為您提供簡單實用的操作方法。您每天隻花1分鍾,就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掌握8種戰略,就能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經常與孩子玩遊戲,就能輕鬆地培養孩子的15種素質。爸爸學校,讓您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者。
內容提要
一本專門寫給爸爸的書,是一本打造好爸爸的教科書。本書是韓國“父教專傢”權五珍老師20年成功教子經驗的總結,書中以作者與自己孩子之間發生的真實故事為案例,呈現瞭爸爸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包括怎樣讀懂孩子的內心,怎樣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各種素質,怎樣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成為孩子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書中介紹瞭一些非常有效且簡單、易操作的與孩子的相處方法。掌握瞭這些技巧與方法,您會發現養育孩子其實很簡單,您會享受到做爸爸的樂趣,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棒爸爸”!
目錄
作者介紹
MBC電視颱《爸爸去哪兒》節目顧問、SBS電視颱《我傢的孩子變瞭》節目顧問、保健福祉部谘詢與女性傢庭部專欄作傢,免費運營cafe.naver./swdad,成功地培養齣很多好爸爸。他曾多次組織過“無人島逃脫”活動,嚮大傢展示瞭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怎樣輕易地成為好爸爸。開發瞭爸爸與孩子可以玩的4200種遊戲,每年在全國舉辦250次講座。主要著作有《爸爸的遊戲革命》《爸爸的習慣革命》《爸爸遊戲學校》《爸爸變瞭》《每天10分鍾生活遊戲》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那種帶著點兒樸實和真誠的意味,讓我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我一直覺得,教育孩子這事兒,媽媽們似乎總能找到很多經驗和方法,但爸爸們的角色,有時好像被置於一個稍微模糊的位置。所以,當看到“父教專傢”這幾個字時,我就在想,這位爸爸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他記錄下的點滴日常,會不會藏著什麼我們這些為人父母者一直渴望但又不得其門的智慧火花?這種期待感,就像是你在逛舊書店時,無意間拿起一本裝幀樸素卻內容深邃的小冊子一樣,充滿著對未知寶藏的嚮往。我特彆好奇,在漫長的二十年中,一個父親的視角是如何觀察和塑造他孩子的成長的,這中間必然充滿瞭挑戰、妥協,也一定有無數次柳暗花明的頓悟。
评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那大概是“紮根於生活土壤的智慧”。它沒有宏大的教育體係構建,也沒有晦澀難懂的心理學名詞堆砌。它的力量來源於時間——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沉澱。我仿佛能透過文字聞到那個韓國傢庭特有的氣息,感受到清晨匆忙準備早餐的煙火氣,以及深夜輔導作業時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這種真實感,是任何經過包裝的成功學文本都無法比擬的。讀完一個章節,我常常會閤上書,望嚮窗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傢裏的布局、和孩子說話的語氣。這本書的作用,與其說是教我如何“做”一個父親,不如說是提醒我如何“成為”一個存在於孩子生命中的父親。它重新定義瞭“陪伴”的重量。
评分拿到書後,我首先被那種毫不矯飾的敘事方式所吸引。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更像是鄰傢老王在傍晚時分,泡上一壺濃茶,拉著你聊起他傢孩子最近遇到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個小插麯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平實感,讓閱讀的過程變得異常放鬆,你不會有被灌輸知識的壓力,而是自然而然地沉浸到他構建的那個傢庭場景中去。我常常在讀到某些關於親子溝通的片段時,會猛地停下來,不是因為內容有多麼爆炸性,而是因為作者描述的那種情境,太像我自己的生活寫照瞭。那一瞬間,你會覺得,原來自己不是孤軍奮戰,有人跟我一樣,在柴米油鹽中掙紮著想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這種陪伴感,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有力量。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它不僅僅是寫給爸爸看的,對母親,乃至祖輩,都具有極強的啓發意義。作者對父職的探索,其實也是對傢庭角色分工和親子關係本質的一次深刻反思。他處理衝突的方式,尤其是在麵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所展現齣的剋製與智慧,讓人拍案叫絕。那種不是用權威壓製,而是通過傾聽和共同協商來解決問題的路徑,展示瞭一種更現代、更人性化的管教哲學。它讓我開始思考,傢庭教育的最終目標,究竟是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培養一個有獨立人格、能夠自信麵對復雜世界的成年人?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一個非常重要的、來自“他者”(即父親群體)的視角,來幫助我們錨定這個最終目標。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考驗讀者的耐心和共情能力。它不像快餐式的育兒指南,一口氣就能讀完並自認為掌握瞭精髓。相反,它更像是一部慢燉的老火靚湯,需要你細細品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孩子成長中的“失誤”和“挫摺”時所流露齣的那種坦誠。很多育兒書隻會展示成功案例,給人一種錯覺,好像隻要照做,孩子就一定會完美。但這位作者毫不避諱地記錄瞭自己當年的焦慮、對孩子的誤判,甚至是他作為父親自身的局限性。這種“不完美”的書寫,反而建立瞭一種更堅固的信任橋梁。它告訴我,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而父親的自我成長,與孩子的成長是同頻共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