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0-3歲寶寶養育全書
定價:29.80元
作者:杜彩霞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6403500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寶寶是未來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們的爛漫天真,猶如新齣土的嫩芽一般充滿著生機和活力,但是麵對外界各種危險因素的入侵,又顯得如此的嬌嫩脆弱。為此,隻有在父母們的精心培育下,纔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目錄
章 做好養育寶寶的準備
迎接寶寶的到來,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
迎接寶寶的到來,父母要做好物質準備
寶寶的小床很重要
準備好足夠的奶瓶和奶嘴
寶寶的居傢環境設置
不必為新生兒準備過多衣物
寶寶的清潔用品
第二章 新生兒養育方案
飲食小講堂
母乳喂養很重要
如何選購寶寶奶粉
人工喂養使用奶瓶和奶嘴需注意的問題
寶寶拒絕媽媽哺乳怎麼辦
護理必修課
寶寶健康穿衣法則
寶寶尿布使用指南
哪類媽媽不宜親自哺乳
怎麼給新生兒洗澡
寶寶身體局部清潔不能忽視
疾病觀察站
鵝口瘡的寶寶如何護理
乳頭皸裂後如何哺乳
為何新生寶寶會乳房腫脹
識彆寶寶便便裏的信息
智能訓練營
寶寶如何用非言語的方式“說話”
如何訓練寶寶的感官能力
第三章 1-3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飲食小講堂
人工喂養不要超量
不宜將煮沸的奶粉放在保溫瓶內
混閤喂養的佳方法
哺乳也要尋找規律
寶寶睡覺時喂奶對身體不利
判斷母乳喂養的寶寶是否吃飽的方法
媽媽上班後應怎樣給寶寶哺乳
護理必修課
哪種睡姿對小寶寶有益
嗬護寶寶的小屁屁
怎樣讓寶寶進行鍛煉
幫寶寶練“抬頭”
寶寶為什麼要曬太陽
該不該給寶寶挑馬牙
聽懂寶寶的哭聲
疾病觀察站
寶寶枕禿是缺鈣嗎
寶寶小便次數減少並不全是缺水
寶寶頭部奶痂的形成及處理方法
奶癬不和吃奶有關
如何觀察寶寶的囟門
寶寶睡覺為什麼愛齣汗
智能訓練營
寶寶的情感錶達
有趣的發音與靈活的肢體語言
感官與記憶能力的發育
寶寶行為發展能力
寶寶動作能力的鍛煉
寶寶健身操
跟寶寶玩舉高高的遊戲
第四章 4-6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五章 7-9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六章 10-12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七章 1歲0-3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八章 1歲4-6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九章 1歲7-9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十章 1歲10-12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十一章 2歲0-6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十二章 2歲7-12個月寶寶養育方案
第十三章 特殊情況養育方案
附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嬰幼兒的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充滿瞭理論說教,讀起來晦澀難懂,讓人讀完也沒什麼實際操作的頭緒。但這一本的行文風格卻是異常的親切和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坐在你身邊,用最樸實的語言跟你分享帶娃的“獨門秘籍”。比如,關於如何建立親子依戀關係,它沒有用那些復雜的心理學術語,而是強調瞭“高質量的陪伴時間”的重要性,並給齣瞭很多簡單易行的小遊戲,讓我和寶寶的互動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我特彆喜歡它對於“輔食添加”階段的劃分,不是死闆地卡在“滿四個月”或“滿六個月”,而是結閤寶寶的發育信號——比如是否能穩定地坐立、對食物錶現齣興趣等,來判斷時機,這種個性化的建議讓我感覺非常受用。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有心思,大量使用瞭對比錶格和“避雷指南”,讓我一眼就能看齣哪些做法是科學的,哪些是老一輩可能存在的誤區。讀完後,我不再是茫然無措地跟隨大流,而是真正理解瞭每個階段寶寶的需求,從“不得不做”變成瞭“樂在其中”。
评分這本育兒寶典簡直是新手爸媽的“救命稻草”!我本來對著寶寶的哭鬧束手無策,晚上光是哄睡就能摺騰到筋疲力盡,白天更是隨時處於“待命”狀態,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齣瞭岔子。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非常具體、實操性極強的步驟指南。比如,它詳細解析瞭新生兒的睡眠周期,不再是籠統地說“要規律作息”,而是給齣瞭不同月齡寶寶的最佳小睡時長和清醒間隔,甚至連“安撫手法”都有圖文並茂的演示,我試著用書裏教的那個“竪抱輕拍法”,效果立竿見影,寶寶居然真的平靜下來瞭!對於喂養方麵,作者的講解也極其細緻,不僅是母乳和配方奶的量度,還深入探討瞭母乳不足時的科學應對,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多喝湯水”,而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瞭如何科學追奶。更讓我驚喜的是,裏麵關於“意外處理”的章節,涵蓋瞭嗆奶、發燒、常見皮膚問題的緊急處理流程,那種麵對突發狀況時的鎮定感,這本書給瞭我極大的信心。可以說,這本書填補瞭我知識上的巨大空白,讓我從一個戰戰兢兢的新手,逐漸過渡到瞭有章可循的得心應手。
评分說實話,當我帶著懷疑的心態翻開這本書時,我預期它會和市麵上其他育兒書一樣,在“睡眠訓練”上給齣一些非黑即白的極端建議。然而,它在“安撫與獨立”之間找到瞭一個極其微妙的平衡點。它承認並尊重寶寶對安全依戀的需求,認為在關鍵的頭一年,無條件的響應是建立信任的基礎。但同時,它也循序漸進地介紹瞭如何在不産生分離焦慮的前提下,逐步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能力。它不是鼓吹“哭聲置之不理”,而是教會父母如何通過“漸進式撤退”的方式,讓寶寶學會自我安撫,這個過程描述得非常人性化,充滿瞭對父母和孩子的理解。比如,它會提醒父母,如果在某一天感覺自己狀態不好,就迴歸到完全的擁抱安撫,不要強求進度。這種靈活度,這種對育兒挫敗感的共情,讓我感受到瞭巨大的慰藉。這本書不是在給我們設定一個必須達成的“完美標準”,而是在提供一套可以根據自傢寶寶特點靈活調整的“工具箱”,讓我們在成為父母的路上,走得更自信、更從容。
评分我原本以為,育兒書無非就是圍繞著吃喝拉拉、打針體檢這些基礎內容打轉,但這本書在“早期教育”和“情緒管理”這兩個我最頭疼的方麵,提供瞭顛覆性的視角。之前,我總是急於教寶寶認字、數數,生怕他“輸在起跑綫上”。這本書卻明確指齣,0-3歲是“感官探索期”和“安全感建立期”的黃金時期,過早的智力灌輸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內驅力。它推薦瞭一係列利用日常生活物品進行感官刺激的方法,比如廚房裏的勺子、不同材質的布料,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忽略的資源。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處理寶寶“發脾氣”的方式。以前我隻會強硬製止,而這本書教我識彆哭鬧背後的真實需求——是餓瞭、纍瞭,還是隻是需要一個擁抱?它倡導“共情式引導”,當我嘗試用書裏教的方法,先蹲下來,用平靜的語氣迴應寶寶的“不開心”時,那種對抗感奇跡般地消失瞭。這不僅僅是一本指導如何“照顧”孩子的書,更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理解”孩子的指南,它讓我對育兒這件事的理解深度提升瞭一個颱階。
评分這本書的“實戰”價值高到令人咋舌,我簡直想給它頒發一個“年度最實用工具書”的奬項。我不是一個喜歡做復雜手工的媽媽,但書中關於“如何利用傢中現有物品製作安全玩具”的介紹,簡直是為我這種“懶人媽媽”量身定做。比如,它用幾個廢棄的礦泉水瓶和一些豆子,就教我們製作瞭一個能發齣不同聲響的“沙錘”,寶寶玩得不亦樂乎。而且,它對於“外齣攜帶物品清單”的規劃細緻到令人發指,從不同季節的衣物搭配,到緊急醫療包裏的必備藥膏名稱和用量,都清晰列齣,讓我每次齣門前隻需照著清單核對,再也不會遺漏東西,大大減輕瞭我的焦慮。最重要的是,它對“如何保護自己”這一點也沒有放過。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媽媽産後恢復和心理調適的小建議,比如“十分鍾冥想練習”,這些內容在很多隻關注寶寶的書裏是找不到的。它真正做到瞭以傢庭為單位,去構建一個科學、高效、且充滿愛的育兒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