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是一次共同的成長:和善而堅定地改變自己,成就孩子的一生!
:38元
作者:齊大輝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68216951
字數:1
頁碼:276
版次:104037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做個好父母,這纔是你一生的成就! ◆和善而堅定地改變自己,成就孩子的一生!◆齊大輝教授“用工學原理解決傢庭問題”,善於利用科學語言、工學原理、操作工具、姓口訣來有效解決子問題與傢庭問題,讓傢長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教子工具方麵,得到全麵提升。◆22個科學原理,60餘張自畫圖錶,30傢庭應用與操作案例證明,助你從自然型父母嚮有效傢長轉變。◆齊大輝教先後應邀做客中央電視颱《傢規72小時》、文化部《傢學論語》、北京電視颱《對話成長》、山東電視颱《天下父母》等多傢電視颱的傢教節目。《人民日報》曾發錶齊教授署名文章《傢長教育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戰略工程》。◆父母做對瞭,孩子纔!學做有效傢長,培養傑齣孩子,經營幸福傢庭!
目錄
**章 傢長是孩子成長的真實環境 001
1.自然型父母與有效型傢長 003
三種自然型父母 004
你是哪種類型的傢長 009
從自然型父母到有效型傢長 014
2.有效型傢長的標準 019
正確的價值觀 020
正嚮的好榜樣 022
正常的觀念 024
3.有效型傢長六步走 027
**步:改變觀念 030
第二步:建立概念 031
第三步:學習原理 035
第四步:掌握方法 037
第五步:使用工具 039
第六步:養成習慣 040
第二章 傢長做對瞭,孩子纔 043
4.愛是需要學習的 045
改變孩子的核心原理——開門原理 046
引導孩子的法寶——杠杆原理 054
對待孩子的正確方法——眼球原理 065
教導的智慧方法——“三藉”原則 074
孩子成長的關鍵——“三色”原則 083
5.跟孩子溝通的技巧 091
溝通的理性模式——發報原理 092
溝通的五種方式 100
溝通的三種語調 108
溝通的陳述技巧 116
溝通的三步邏輯 126
正確的溝通:“4D1K”原理 130
6.與孩子相處的技巧 137
和孩子相處的秘訣——幾何原理 138
情緒控製的原則——處事原則 146
解決衝突的方法——衝突原則 155
如何解決“孩子問題”——傾聽原則 163
如何做到認真——認真原則 169
7.如何引導孩子成長 179
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鍾錶原理 180
讓孩子有所作為的原理——摁釘原理 189
決定孩子人生軌跡的原理——彈道原理 200
學會放手,讓孩子走嚮成熟的秘訣——凸凹原理 208
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橄欖球原理 216
8.為孩子樹立規則和界限 223
讓孩子守規矩的原則——ABC原則 224
孩子健康成長的秘訣——規避原則 233
如何教孩子理財——花錢原則 241
讓孩子自製的原理——滯後原理 247
內容提要
一本讓你從教育觀念乃至教育方法全麵革新的書!
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綫。對於我們傢長來說,創造一個孩子很容易,但是塑造一個孩子卻不容易,孩子如同一部新電腦,傢長輸入的原始程序對孩子一生影響都至關重要。所以,愛是一次共同的成長,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提升自己。
本書是齊大輝教授經過十餘年調研,在經過三十傢庭應用與操作案例證明基礎上,進行的經驗總結。在本書中,齊教授介紹瞭傢庭教育中*常用的22個科學原理,利用科學語言、工學原理、操作工具、姓口訣來有效解決子問題與傢庭問題,讓傢長在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教子工具方麵,得到全麵提升,從自然型父母嚮有效傢長轉變。
●改變孩子的核心原理——開門原理
●引導孩子的法寶——杠杆原理
●教育孩子的智慧——“三藉”原則
●和孩子溝通的理性模式——發原理
●和孩子相處的秘訣——幾何原理
●解決衝突的方法——衝突原則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橄欖球原理
●讓孩子走嚮成熟的秘訣——凸凹原理
●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鍾錶原理
●讓孩子守規矩的原則——ABC原則
……
父母作對瞭,孩子纔!學做有效傢長,培養傑齣孩子,經營幸福傢庭
作者介紹
齊大輝
中國傢長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傢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匯豐學院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市傢庭教育學會副會長。
“用工學原理解決傢庭問題”的實踐手段,跳齣教育搞教育,善於利用科學語言、工學原理、操作工具、姓口訣來有效解決子問題與傢庭問題。提倡與孩子講約定、操作方法口訣化,吸引瞭眾多傢長絲。
齊大輝開創的《傢庭公約》先後在30多個城市的婦聯係統、2000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應用。長期在清華大學職業經理人訓練中心、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等機構講授“傢長教育”係列課程。先後應邀做客中央電視颱、中國教育電視颱等多傢電視颱的傢教節目。《人民日報》曾發錶齊教授署名文章《傢長教育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戰略工程》。
著有《一次管一生的教育》《傢庭公約》等暢銷書。
......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摸索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記得自己剛開始麵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時,簡直手足無措,感覺自己說的話孩子一句都聽不進去。我嘗試過講道理,也試過嚴厲批評,結果往往是雙方都筋疲力盡,關係反而更糟。這本書給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共同旅程。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提供瞭大量具體、可操作的策略。比如,它詳細闡述瞭如何識彆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隻關注錶麵的不聽話。這讓我學會瞭“退後一步”,先去理解,再去引導,而不是急於下判斷。這種內化的轉變,讓我和孩子的交流變得更順暢,衝突明顯減少瞭。我發現,當我不再抱著“我必須贏”的心態去教育時,孩子反而更願意敞開心扉,願意聽我的建議。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真的讓我看到瞭傢庭氛圍的積極轉變,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真的很難用言語錶達。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刻闆,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心路曆程。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衝突”時的那種細膩和人文關懷。很多育兒書要麼過度美化親子關係,要麼把負麵情緒描繪得過於可怕。但這本書非常坦誠地討論瞭傢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摩擦和誤解,並提供瞭一套“修復關係”的工具箱。其中關於“有效傾聽”的章節,我反復看瞭好幾遍。它不是簡單地說“你要聽孩子說話”,而是具體到如何運用非評判性的語言、如何確認孩子的情緒感受,哪怕你不同意他的做法。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讓我在實際操作中少走瞭很多彎路。舉個例子,我嘗試用書中的方式與我那固執的兒子進行瞭一次深度對話,發現他壓抑已久的想法終於得到瞭宣泄,整個過程雖然有淚水,但最後卻是連接的加深。這種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的處理方式,非常貼閤我們普通傢庭的需求。
评分這本書的整體框架結構非常嚴謹,從基礎的傢庭動力學分析,到具體的溝通技巧,再到長期目標設定,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最欣賞的是它對“長期主義”的強調。許多教育理念都著眼於眼前的錶現——這次考試考得怎麼樣,這次作業有沒有按時完成。但這本書卻著眼於塑造孩子未來幾十年的人格基石。它引導父母思考,我們希望孩子最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焦慮的成功者,還是內心豐盈的獨立個體?這種宏大的視角,幫助我過濾掉瞭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會消耗精力的爭吵點。我不再糾結於孩子今天為什麼沒有收拾玩具,而是關注他是否理解瞭“責任”的含義。書中的一些心理學理論被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迅速掌握核心精髓,並將其轉化為日常的教養實踐。對於希望進行係統性、而非碎片化學習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非常紮實且富有啓發性的參考典籍,它提供的不僅是方法,更是一種全新的傢庭哲學觀。
评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方法論的人,對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育兒書總是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自我成長”與“育兒”緊密地結閤起來,這對我觸動極大。我以前總以為育兒就是對孩子進行塑形,卻忽略瞭自己纔是孩子最直接的鏡子。書中的一個觀點——“父母的焦慮是孩子最大的負擔”——讓我猛然驚醒。我意識到自己很多時候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源於內心的不安全感和對未來的過度擔憂。作者清晰地指齣瞭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心智模式,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價值連城。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自我覺察,每當我想發火或者嘮叨時,就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真正擔心的是什麼?這種內省的訓練,不僅改善瞭我與孩子的關係,也讓我自己的生活質量得到瞭提升。它不是教你如何“馴服”孩子,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平和、更穩定的成年人,因為隻有父母穩住瞭,孩子纔能找到依靠。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纔是最持久的教育力量。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書名中“和善而堅定”這種看似矛盾的詞語組閤有點懷疑,覺得這可能是一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口號。但在閱讀過程中,我逐漸理解瞭這裏的“和善”不是軟弱或一味遷就,“堅定”也不是專橫或武斷,而是一種基於清晰邊界和深厚尊重的平衡藝術。書中通過大量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在維護傢庭規則的同時,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選擇權。這徹底顛覆瞭我過去“要管住孩子,就必須比他更強硬”的舊觀念。我開始學著設定“非協商底綫”,但同時在底綫之上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間。這種策略的調整,讓孩子學會瞭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僅僅因為害怕懲罰而服從。我發現,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時,他們內在的自律性反而被激發齣來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幫助我找到瞭那個“恰到好處”的教育力度,既不讓孩子感到壓抑,也不讓規則成為空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