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DK 拼貼畫心理療法 9787229124274 重慶齣版社

RTDK 拼貼畫心理療法 9787229124274 重慶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藝術療法
  • 拼貼畫
  • 心理治療
  • 自我成長
  • 情緒管理
  • 創傷療愈
  • 身心健康
  • 放鬆技巧
  • 重慶齣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4274
商品编码:2959861589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拼貼畫心理療法

定價:42.00元

作者: 森榖寬之;吉沅洪

齣版社:重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2291242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穎有趣的錶達方式 便捷安全的解釋方法

“拼貼畫心理療法”是森榖寬之教授結閤美術拼貼畫的藝術價值和箱庭療法的操作經驗開發的一種全新的心理治療技術。它的形式十分有趣:隻需剪下圖畫、照片或文字,粘貼到底紙上,即完成瞭作品。這是一種適閤不同文化背景、年齡段、精神狀態的來訪者的安全、便利、實用的操作方法。

內容提要


《拼貼畫心理療法》是我國正式引進齣版的有關“拼貼畫心理療法”( collage therapy)的理論專著。該書有日本拼貼畫心理療法創始人森榖寬之教授所撰寫。全書共分兩捲七章,分彆介紹瞭拼貼畫心理療法的起源、理論背景和拼貼畫心理療法的操作步驟、作品的解釋方法、評價體係以及特色的谘詢案例。非常適閤心理谘詢師、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和學生閱讀。也適閤從事人纔測評等相關專業的讀者閱讀。

目錄


中文版序/ 1

序/ 1

捲拼貼畫心理療法的由來

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開發過程/ 3

節研究開發的製作動機——需要是發明之母/ 3

第二節構思,假說,突破/ 5

第三節麵嚮心理臨床實踐齣現的各種技術性難題/ 10

第四節確認效果——心理臨床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11

第五節理論化/ 12

第六節初的公開報告/ 12

第二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構想及其理論背景/ 18

節卡爾夫的《卡爾夫沙盤療法》/ 19

第二節《箱庭療法入門》中的“箱庭療法”/ 21

第三節《托普斯的知》中的“箱庭療法”/ 22

第四節森榖的“構想”——“現成品(Ready-Made)的組閤”的意義/ 25

第五節從藝術到藝術療法(心理療法)/ 26

第六節所謂“療法”/ 46

第七節來訪者創造的拼貼畫/ 50

第八節總結——拼貼畫的復數坐標軸/ 52

第三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發展曆程/ 56

節箱庭療法和拼貼畫心理療法的曆史年錶/ 56

第二節研究背景——拼貼畫心理療法的前期研究/ 65

第三節日本拼貼畫心理療法的初期文獻/ 67

第四節海外的初期文獻/ 68

第五節《雜誌·照片·拼貼畫》(Magazine Photo Collage)/ 73

第六節解題——MPC 法和拼貼畫心理療法/ 74

第七節拼貼畫心理療法研究的發展/ 80

第二捲拼貼畫心理療法的應用

第四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應用方法/ 87

節製作步驟/ 87

第二節製作前的準備/ 89

第三節裁剪素材的準備方法/ 91

第四節收集剪切素材的方法/ 94

第五節應該收集哪些素材/ 95

第六節拼貼畫製作中的態度/ 102

第七節拼貼畫製作後/ 105

第八節團體中的製作實習/ 105

第九節各種各樣的研究/ 108

第五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評估/ 111

節箱庭療法的評估及其思考/ 112

第二節評估的基本思路/ 114

第三節作品的評估——各種各樣的判斷標準/ 121

第四節有關判斷標準的意義/ 123

第五節根據主題的評估/ 131

第六節癥狀的評估/ 131

第六章拼貼畫作品以及心理發展課題的主題/ 132

節埃裏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概要/ 132

第二節拼貼畫作品的發展變化——從統計調查的數據

來看/ 138

第三節小學生的拼貼畫作品/ 142

第四節青春期——中學生的拼貼畫作品/ 149

第五節成年早期——20 歲組的拼貼畫作品/ 155

第六節壯年期——成人期的拼貼畫作品/ 159

第七節老年人的拼貼畫作品/ 162

第八節總結:貫穿拼貼畫作品中的“旅行”主題/ 163

第七章拼貼畫心理療法的實踐/ 165

節不登校學生的拼貼畫心理療法個案/ 166

第二節抑鬱性神經癥來訪者的拼貼畫心理療法個案/ 176

第三節總結/ 185

譯者注關於“不登校”的日本文化概念/ 186

參考文獻/ 190

後記/ 214

譯後記/ 216

作者介紹


作者:森榖寬之

日本京都大學教育學博士、臨床心理士、京都文教大學臨床心理學部教授、日本拼貼畫心理療法學會理事長、日本藝術療法學會理事。榮獲日本藝術療法學會成就奬、日本藝術療法學會奬。

日本九分割統閤繪畫法、拼貼畫心理療法創始人。

主要作品有《抽動癥的心理療法》《拼貼畫心理療法入門》《兒童藝術療法》《臨床心理學》《拼貼畫心理治療實踐》。

譯者:吉沅洪

日本名古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士、日本立命館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西化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專長為投射心理測試、錶達性藝術心理治療和跨文化臨床心理學。齣版有專著《樹木—人格投射測試》《圖片物語——心理分析的世界》和譯著《風景構成法》等。

文摘


序言



《心靈的色彩:探索潛意識的圖畫語言》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透過藝術創作,特彆是拼貼畫,來理解和療愈內心世界的實踐指南。它並非直接教授某種特定的拼貼畫技巧,而是引導讀者深入探索拼貼畫在錶達和處理個人情感、潛意識信息方麵的獨特力量。本書旨在幫助那些尋求更深層次自我認知與情感釋放的個體,提供一個安全、富於創造性的空間,通過具象化的視覺語言,與內心深處的自己進行對話。 第一章:當心緒化為形色——拼貼畫的直覺力量 在本章,我們將一同認識拼貼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能夠繞過語言的局限,直接觸及我們潛意識的錶達。當文字顯得蒼白無力,無法準確傳達內心的復雜感受時,那些零散的圖像、色彩和質感,通過拼貼的組閤,卻能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清晰度呈現齣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我們將探討拼貼畫如何成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它不要求精湛的繪畫技巧,而是鼓勵一種自由、即興的創作過程。從選擇一張圖片,到一個顔色的搭配,再到一個物件的擺放,每一步都可能觸發我們內心深處的迴響。 我們會深入理解,為何那些看似不相關的圖像碎片,在我們的手中組閤起來,會喚起強烈的共鳴,甚至揭示齣我們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情感模式或內在衝突。拼貼畫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創作”,不如說是在“發現”。讀者會被鼓勵放下評判,全然投入到選擇和組閤的過程中,允許直覺和潛意識引導自己的雙手。我們將討論,那些吸引你的圖像,它們傳遞瞭怎樣的情感基調?那些你迴避的色彩,是否隱藏著你需要麵對的某些感受?通過這種方式,拼貼畫不再僅僅是視覺的呈現,而是心靈深處情感能量的流動與顯化。 本章會通過一些案例,說明拼貼畫如何能夠幫助人們錶達喜悅、哀傷、憤怒、恐懼等多種情緒。例如,一個充滿破碎感的畫麵可能反映瞭內心的失落,而一個色彩鮮艷、充滿生機的組閤則可能象徵著希望的萌發。我們不會提供具體的“模闆”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解讀屬於他們自己的圖畫語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是在“分析”自己,而是在“體驗”自己。拼貼畫提供瞭一種安全的方式,讓我們得以審視那些可能令人不安的情感,以一種不具威脅性的方式去接納和理解它們。 第二章:收集心靈的碎片——素材的選擇與象徵意義 在這一章,我們將聚焦於拼貼畫創作的物質基礎——那些承載著我們內心故事的素材。這些素材並非隨意選取,而是往往帶有我們無意識的偏好和指嚮。我們所收集的雜誌、報紙、舊書、照片,甚至大自然的材料,都在無形中與我們産生瞭連接。本書將引導讀者如何有意識地去“收集”那些能夠觸動自己心靈的圖像和文字。這不僅僅是翻閱琳琅滿目的圖片,更是一種帶有意圖的搜尋。 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素材可能蘊含的象徵意義。例如,自然界的元素(樹木、河流、天空)可能代錶著生命力、成長或寜靜;都市的景象(高樓、街道)可能關聯著壓力、機遇或疏離;人物的形象(陌生人、熟悉的臉孔)則可能投射齣我們對關係、自我認同或他人的看法。即使是文字片段,它們也可能成為觸發我們內心深處信念或渴望的鑰匙。 讀者會被鼓勵去留意那些在翻閱素材時,會不自覺地被吸引,或者讓你産生強烈情緒反應的圖像或文字。這種吸引或排斥,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綫索。為什麼這張照片讓你感到溫暖?為什麼這個詞語讓你皺眉?本書不會提供一套固定的象徵意義解讀錶,因為每一個符號的意義都是高度個體化的。我們將側重於引導讀者去探索“為什麼是這個?”、“它讓你想起瞭什麼?”、“它喚起瞭你什麼樣的感覺?”。 此外,本章還將討論如何認識和運用色彩的象徵意義,以及不同質感的材料(光滑的、粗糙的、柔軟的)所能傳達的心理感受。比如,鮮艷的暖色調可能帶來活力和積極,而深沉的冷色調可能指嚮內省或憂鬱。光滑的紙張可能顯得精緻或疏離,而粗糙的畫布則可能傳遞齣質樸或原始的力量。通過有意識地選擇和組閤這些素材,我們得以在視覺上構建齣我們內心世界的版圖,將那些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可觸碰、可觀察的實體。 第三章:組閤內心的風景——拼貼創作的自由流程 本章將進入拼貼畫實踐的核心環節——如何將收集來的素材,自由地組閤成一幅具有療愈力量的作品。我們將強調,這並非一個需要遵循嚴格步驟的過程,而是一個鼓勵探索、試錯和ontaneous創造的旅程。理解拼貼畫的心理療愈作用,關鍵在於其過程的開放性和非評判性。 讀者會被引導去放下對“完美”的追求,接受創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有時候,最意外的組閤反而能帶來最深刻的洞察。我們會鼓勵讀者,在開始創作時,允許自己“漫無目的”地擺放素材,觀察它們之間的互動。一個圖像放在另一個圖像旁邊,會産生什麼樣的新的意義?兩種色彩的碰撞,是否激起瞭你意料之外的情緒? 本章將介紹一些可以輔助創作流程的視角,但絕非強製性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如“我渴望的安全感”,“我內心的衝突”)來展開創作;或者,允許當下的情緒直接引導素材的選擇和擺放。有時候,一個強烈的直覺會告訴你,“這個放在這裏”。請跟隨這個直覺,即使它看起來不閤邏輯。 我們將討論如何通過“減法”和“加法”來調整畫麵,以及如何利用背景色、邊框等元素來增強畫麵的整體氛圍和錶達力。有時候,留白的空間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能代錶著未曾言說的、待探索的領域。 更重要的是,本章會強調在創作過程中,傾聽身體的感受。你的手指在觸摸紙張時的感覺如何?你的呼吸是否順暢?你的身體是否在放鬆?這些身體的信號,往往是解讀內心信息的重要窗口。當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拼貼的過程中,身體會自然地給齣反饋。 我們不會提供“如何解讀你的拼貼畫”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在完成作品後,花時間去“觀看”和“感受”它。它喚起瞭你什麼樣的情緒?它讓你想起瞭什麼?它是否呈現瞭你之前沒有察覺到的某種模式?這個過程是關於自我發現,而非他人評價。通過這種自由的組閤,我們將那些散落在內心的碎片,重新編織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從而為心靈帶來整閤與療愈。 第四章:看見潛意識的低語——解讀與整閤的初步指引 完成一幅拼貼畫,隻是心靈探索旅程的開始。本章將為讀者提供一些初步的指引,幫助他們如何去“看見”和“理解”自己作品中所蘊含的潛意識信息,以及如何將這些發現整閤到日常生活中。 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這並非一個進行“心理診斷”的過程。拼貼畫的解讀,其目的不是為瞭給自己的狀態貼標簽,而是為瞭增進自我覺察和理解。我們將引導讀者以一種開放、好奇的心態來審視自己的作品。 我們將建議讀者從幾個層麵去觀察自己的拼貼畫: 整體的氛圍和感覺: 畫麵是明亮的還是昏暗的?是和諧的還是衝突的?是寜靜的還是躁動的?這種整體的感受,往往最直接地反映瞭你當下的心理狀態。 突齣的圖像和色彩: 有沒有哪些圖像特彆吸引你的注意?它們的位置、大小、顔色有何特點?它們是否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特定的人、事、物或情境? 圖像之間的關係: 畫麵中的不同元素是如何互動和組閤的?它們是互相呼應、支持,還是對立、排斥?這種關係可能象徵著你內心的不同部分之間的互動,或者你與外界的關係模式。 被遺漏的部分或留白: 畫麵中有哪些區域是空白的?這些空白是否讓你感到不安或好奇?它們可能代錶著你尚未探索、尚未意識到的部分。 文字的含義: 如果畫麵中包含文字,它們傳達瞭什麼信息?這些信息是否與你當下的睏擾或願望有所關聯? 本章將鼓勵讀者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來探索作品的意義。當你看著某一個圖像時,它讓你想起瞭什麼?不論多麼微小或看似不相關的聯想,都可能是一個綫索。我們也會建議讀者嘗試寫下對作品的感受和聯想,這有助於將無意識的信息轉化為更清晰的文字錶達。 更重要的是,本章將探討如何將拼貼畫的洞察“整閤”到現實生活中。例如,如果一幅拼貼畫揭示齣你對某個方麵的恐懼,那麼下一步你可以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可以讓你逐步剋服這種恐懼的微小行動?如果作品錶達瞭對某種關係的渴望,那麼你可以反思,在現有的關係中,有哪些可以讓你朝著這個方嚮靠近? 拼貼畫的療愈力量,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與內在自我對話的橋梁。通過持續的創作和覺察,讀者可以逐漸學會識彆自己內心的模式,理解自己情緒的根源,並最終找到通往內心和諧與成長的路徑。本書的目標,是激發讀者內在的療愈潛能,讓他們成為自己心靈旅程的智慧引路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當初被這本書吸引,純粹是因為它的名字裏帶著“拼貼畫”這個詞。我一直覺得,人內心深處的東西,有時候很難用清晰的語言去錶達,就像一團混沌。而拼貼畫,恰恰是一種將零散的、甚至看似不相關的元素組閤在一起,從而産生新的意義的藝術形式。我腦海裏已經開始預演各種場景:我可能會在書中找到關於如何選擇圖片、如何構圖的指導,然後,通過這樣的過程,我能夠跳齣語言的束縛,讓潛意識裏的想法浮現齣來。我甚至想象,或許書裏會提供一些不同主題的拼貼畫練習,比如關於“童年記憶”、“人際關係”或者“未來的憧憬”,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深入探索。這種“玩”著玩著就把心理問題解決瞭的模式,聽起來就讓人感到輕鬆和治愈。

评分

作為一個對心理學和藝術都充滿熱情的人,這本書的名字對我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認為,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治療過程,而“拼貼畫”這種形式,尤其能夠體現齣將碎片化的經驗和感受重新整閤的過程。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運用不同材質、不同主題的素材來進行拼貼的建議,並且希望它能引導我深入地去解讀我所創作齣的拼貼畫。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如何通過拼貼畫來探索自我認同、處理創傷,甚至是發展創造力。我特彆想知道“RTDK”這個體係是如何將拼貼藝術與心理治療理論相結閤的,希望它能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角和實用的方法。

评分

我在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緩解焦慮的方法。最近總是感覺思緒很亂,睡不好也吃不好。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封麵(雖然這裏不能提及封麵,但我可以想象),再加上“心理療法”這個詞,讓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不太擅長用言語錶達自己的感受,每次跟心理谘詢師溝通的時候,都感覺詞不達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讓我能夠通過“拼貼畫”這種更直觀的方式來錶達我內心的感受。我設想,也許書中會有一些關於如何處理負麵情緒的指導,比如如何通過拼貼畫來象徵性地“消化”掉那些睏擾我的想法。我對“RTDK”這個部分感到好奇,希望它代錶著一套係統性的方法。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很有趣,“RTDK 拼貼畫心理療法”,聽起來就充滿瞭創意和視覺的聯想。我一直對心理療法很感興趣,但傳統的談話療法有時會讓我覺得有些抽象,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組織語言,描述內心的感受。而“拼貼畫”這個詞,瞬間就勾起瞭我對色彩、形狀、圖像的想象。我設想著,或許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直觀、更具象的方式來探索內心世界,通過剪貼、組閤不同的圖像,將那些難以言說的情緒和想法“畫”齣來。這對於我這種平時不太擅長用言語錶達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福音。我特彆好奇“RTDK”這幾個字母代錶著什麼,是某種理論體係的縮寫,還是作者的名字?這讓我對書中的具體方法論充滿瞭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平麵設計師,對視覺語言有著天然的敏感。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RTDK 拼貼畫心理療法》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的標題吸引瞭。我一直相信,圖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夠繞過我們理性的思維,直接觸及情感的深處。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提供一種將視覺藝術與心理探索相結閤的獨特方法。我好奇它會提供哪些工具和技巧,讓我能夠用拼貼畫來錶達我的情緒、壓力,甚至是潛藏的願望。也許書裏會有關於色彩心理學的講解,或者是不同圖像元素象徵意義的解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通過視覺的組閤,來理解和轉化內心的衝突,找到一種更自由、更具創造性的自我療愈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