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19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雷斯.馬內拉(Erez Manela)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
導論:動盪之源
第一部 威爾遜時刻的浮現
第一章 誰的自決?
第二章 為人類心智而戰
第二部 民族主義的國際化
第三章 威爾遜旋風抵達開羅
第四章 擺在威爾遜醫生面前的印度微恙
第五章 中國的國際地位
第六章 首爾如何把握時機
第三部 自由派反殖民主義的挫敗
第七章 一九一九年革命
第八章 從巴黎到阿姆利則
第九章 凡爾賽的空椅
第十章 一個保障帝國的世界?
結論:朝向「國際大家庭」
出處與縮寫附註
註釋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颱灣獨立、阿拉伯之春、庫德族獨立、伊斯蘭國問題……

一切的理論和歷史,都從1919年、無可迴避的「威爾遜時刻」開始。

威爾遜式國際性主義,共產黨式國際主義,在1919年就展開對決,

直到今天。

不想要達爾文的殘酷競爭,

就接受威爾遜世界的理想平等。

加泰隆尼亞、庫德族人、颱灣、蘇格蘭、北愛爾蘭、威尼斯(意大利北部聯盟)獨立運動,近期這些遍布全球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在國際關係領域,它們共同的理論根基是什麼?歷史起點又在哪裡?

答案是1919年——國際關係領域中無法迴避的「威爾遜時刻」。美國總統威爾遜提齣14點和平原則,主張殖民地有權追求獨立、自由和權利,而從帝國手中解放齣來。

關於1919年國際社會的西方書寫中,焦點全部是在巴黎和會,也全部側重於強權之間的交易、歐美諸國(談判主角)的各自優先事項,並藉此重建以西方為中心的一戰之後的國際秩序。然而,本書力圖去掉歐洲中心論的濾鏡,給1919年的國際世界重新打上燈光。在1919年,從埃及、印度、中國和韓國等殖民地世界中所浮現的歷史,存在一個「威爾遜時刻」。也就是威爾遜總統的主張,強調無論大小,人民都有權利以自決的方式建立民族國傢。

威爾遜因此代錶瞭一個正麵的、理想化瞭的美國形象。而1919年,意味著一種國際關係的轉換,從「舊世界」過渡到「新世界」,從帝國的時代過渡到民族國傢的時代。當他發錶「十四點和平原則」並決定親自前往歐洲時,他似乎已經準備好要把世界帶往國際事務的新時代。

本書講述瞭四個新崛起的國傢對「威爾遜時刻」的迴應。印度、埃及、中國、韓國,這四個國傢的精英,以新興的民族認同的概念去推動自己的主張,尋求自決。一九一九年春,幾乎在這四個社會中同時爆發瞭反帝抗爭:中國是五四運動,印度是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埃及是一九一九年革命,韓國是三一運動。

1919年,甘地還堅定地支持印度留在大英帝國內,為什麼到瞭1920年便發對,並發起著名的非暴力不閤作運動?中國的五四運動背後,列寧和威爾遜誰的影響比較大?為什麼在追求民族自決的道路上,列寧取代瞭威爾遜的位置?中國的五四運動實際受瞭韓國的三一運動的影響,你知道嗎?本書講述瞭李承晚、鬍適、顧維鈞、甘地、劄格廬勒的故事,這些精彩的反殖民民族主義分子的故事,穿插在1919年春天爆發的這些大型抗議運動之間,並在觀念和歷史的國際脈絡中演進。

以往中國近代史對五四運動的解釋,隻是簡單提及它由巴黎和會的失敗所引發,迅速把矛頭指嚮反帝。卻很少討論它的意識形態來源(恰恰也是帝國主義),更不大提及它是全球大潮在遠東礁岸的餘浪,內部讀者幾乎不知道五四運動有如此廣深遠泛的國際脈絡。

然而,「威爾遜時刻」最終以羞辱性的崩解告終,其承諾逐漸消退,帶來痛苦的幻滅。但,即便如此,1919年開啟瞭國際關係中「威爾遜世界」之門,組建的國聯演化成後來的聯閤國,達爾文式的國際秩序逐漸讓步給以法律、條約所維繫的世界新秩序,大量民族國傢從帝國中解放,逐漸獨立自主,而這波民族國傢誕生的潮流一直延續到今天還沒有終結。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分析精准的书,总结起来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一个政治人物的言论,不要相信任何主义,群众运动很多时候看似进步,实际上适得其反。

评分

##100年了什么都没有变,不过当代社会连中风前的威尔逊都不存在了,连城邦民族主义也开始玩转地球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