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問原來該有的力量,是安頓我們個人的生命。
本書是颱灣知名學者薛仁明與中國國際廣播電颱記者王肖關於生命學問與國學教育的對談錄。
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講者、行者,更是中國文化的踐行者,他聚焦於兩岸中國文化的發展以及個人的生命實感,不空談概念,不販賣知識;因為踐行,所以他深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然安然自在。
談中國文化,一定要和我們的生命産生聯係,這樣纔會真正有根基。薛仁明從傳統文化實踐者的角度談禮樂重建與現實睏境,從為人之父的角度談傳統文化的相續相接以及傢族倫理,從各種文化現象中品評躁鬱時代中的文化迴歸與文化自信。同時關注傳統文化對大眾的深厚影響,傳統價值觀念在現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信息化時代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激活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基因,恢復我們的生命、生活與曆史、祖先、天地萬物的傳統聯係,找尋一種身心的歸宿感和一種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生命氣象。
智慧一般包括两个相互联系但有所不同的要素。第一个是,有效地适应环境;第二个是,优雅地诠释经验。 因为诠释是灵活的,所以不管什么经验,都可从不同角度挖掘到不同启示。 本书以二人锵锵对话的形式,从环境、经验、适应、传承等角度来检视和诠释时下若干之文化纠结,智慧而优雅,发人深省,使我获益良多。本书亦可作为时兴的文旅康养教育产业之算法“创新”参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评分##实话实说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接下来就被书中的问题击中,好多都是我一直疑惑不解的。尤其是前些日子和朋友参观了一所私塾,当时就对其教育方式起疑,没想到在书中也能找到对症的解药。国学是先人高智慧的留存,孩子诵读没有坏处,关键要润物细无声。薛先生批判了教育制度的西化和偏重于训练,我也找到了我们这代80后所接受教育的文化断层,亡羊补牢 犹未迟也!
评分##说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