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論通史

中國文論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興陸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第一编 文学理论批评的源头
第一章 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奠基
第一节 文学与文章
文德/博学于文/“文学”独立/先秦的“文章”概念/汉代以后的“文章”概念
第二节 言语与修辞
第三节 “诗言志”与孔子论诗
诗/诗言志/兴于诗/兴、观、群、怨/思无邪
第四节 “赋诗言志”和“以意逆志
采诗/赋诗言志/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五节 《乐论》与《乐记》
尽善尽美/感于物而动/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声、音、乐/乐者,天地之和也/乐合同,礼别异/致乐以治心/贵雅乐而贱邪音
第六节 《毛诗序》与儒家诗论的确立
《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风、赋、比、兴、雅、颂”六义“/主文而谲谏/变《风》、变《雅》/诗者,天地之心
第二章 老、庄思想的文论启悟
第一节 道与言
有与无/道与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籁/道法自然
第二节 道与技
万物与我为一/道与技/玄览与游心
第三章 文人精神与”骚怨“传统
第一节 发愤以抒情
发愤以抒情/发愤著书/不平则呜/诗,穷而后工/小说戏曲的”发愤“精神
第二节 依经论骚
原也过以浮/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依经论《骚》,四同四异/正声何微芒,哀怨起骚人
第三节 汉魏六朝的赋论
赋者,古诗之流也/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赋体物而浏亮/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虚与实
……
第二编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第三编 分体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第四编 文学理论批评的近现代转型和新生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過去學界研究中國文學理論批評,一般是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分界,此前的稱為“中國文學批評史”,此後的稱為“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給人造成的印象是,古代的文學理論批評似乎發展到晚清就結束瞭,現代的文學理論批評都是從外國藉來的。到底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的傳統與現代之間是不是斷裂的關係?“五四”以後的新文學理論是否完全是外來的?傳統與近現代文論存在怎樣的“通”與“變”的關係?

《中國文論通史/21世紀復旦大學研究生教學用書》以翔實的文獻梳理、材料解讀和理論闡釋,迴答瞭這些問題。

《中國文論通史/21世紀復旦大學研究生教學用書》突破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學科相分割的限製,將自先秦至1949年的文學理論批評作古今貫通式的研究,闡釋傳統文論的發生、發展,以及嚮近現代的演變和新生,追溯現代文學理論批評與傳統的內在聯係。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貫通古今的《中國文論通史》。

用户评价

评分

##强行通三统的最后一章不喜欢,中间很精彩

评分

##适合有一定基础,作专题看。周老师把诗歌、词学、文章、小说、戏曲几项分体来开展文论整合,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名词解释的方式,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样挺好的;不太满意之处是…古代文论还有出路么……

评分

##上了一學期課發現其實這本書就是周老師的知識背景和問題框架……隨著大家做報告和老師點評會發現局限性和沒有說清楚的內容還是挺多的。尤其是小說戲曲和現代的部分過於程式化和老舊……不過作為本科生的入門導論也足夠了……依然是很好很好很精彩的書

评分

##适合有一定基础,作专题看。周老师把诗歌、词学、文章、小说、戏曲几项分体来开展文论整合,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名词解释的方式,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样挺好的;不太满意之处是…古代文论还有出路么……

评分

##以“名词解释”贯通古今,探求中国传统、近代、现代文学理论的“会通适变”,愈到晚清民国,愈能发见老师的问题框架和个性之论。

评分

##分体述论,故能分擘源流、详张纲目。其文清隽通侻,而能后素;其识廉而锐勇,要不失其正。

评分

##没有严格的按照历史年代来平铺直叙,而是针对一个个概念来展开讨论。

评分

##要言不烦,文论入门当为“名词解释体”。

评分

##以“名词解释”贯通古今,探求中国传统、近代、现代文学理论的“会通适变”,愈到晚清民国,愈能发见老师的问题框架和个性之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