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互聯網

人文的互聯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賁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言/001
导论 互联网时代的知愚识智/005
一 读写与知识/006
二 互联网时代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013
三 互联网时代的愚蠢与智慧/020
上篇 阅读·知识·学问
第1章 与时俱进的书籍和读写/029
一 书籍的“去优雅”和“去神圣”/030
二 现代世界的读写/037
三 互联网时代的微贱写作/044
第2章 学习阅读由浅入深/053
一 纸上阅读与屏幕阅读/054
二 深度阅读离不开书籍/057
三 阅读的五个进阶/064
四 深浅有别的阅读/072
第3章 亦药亦毒的阅读/078
一 口语文化和书写文化/078
二 网络公共厕所和阴沟里的卢梭/085
三 网络时代的阅读“毒害”/092
第4章 共同联网和个人知识/100
一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101
二 知识能“下载”吗/104
三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学习/110
第5章 数码时代的大学知识/119
一 书籍印刷和大学知识体制/119
二 数码时代的网上知识产品/123
三 数码时代的大学危机/128
四 知识的新旧交替和交融/134
第6章 网络上的知识与说理/140
一 区分网上的知识来源/140
二 网络知识不是书籍知识的数码化/144
三 网上百科的非原创性知识/149
四 网络上有争议的知识/153
第7章 “学问”因何贬值/159
一 什么是“学问”/160
二 互联网的“功利阅读”/164
三 互联网的“信息太多”/170
四 学问因何而有价值/175
第8章 从鹅毛笔到键盘鼠标的学问技艺/182
一 古代的学问技艺/183
二 学问技艺的演化/189
三 笔记与记忆/195
四 记忆与写作/202
第9章 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209
一 知识信息处理与百科全书/210
二 百科全书可疑的“立场中立”/219
三 启蒙和不自由的百科全书/226
四 互联网时代的维基百科/231
下篇 真实·自由·认知平等
第10章 真实为何依然重要/243
一 真实是怎样的“自明之理”/244
二 作为道德伦理和政治价值观的真实/247
三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真实/253
第11章 知情公民和公民陪审/260
一 互联网上的信息和知识/261
二 知识信息与理解力/265
三 网络“知情公民”的认知缺陷/268
四 公民不及格/271
五 网络时代的美国陪审团/275
第12章 读写教育与人的启蒙/283
一 互联网阅读使大脑浅薄弱智吗/284
二 网络阅读争论的五个方面/288
三 从读写教育到人文启蒙教育/296
第13章 情绪联网时代的犬儒主义/306
一 互联网时代的犬儒主义/308
二 犬儒主义的“情感智力”/310
三 犬儒主义的“自欺”和道德缺失/314
第14章 数码技术改变了交谈和情感智力吗?/323
一 私人交谈的公共生态环境/324
二 面对面交谈/328
三 同理心和同情/332
四 机器时代的情感智力教育/336
第15章 历史文化转型时期的隐喻/342
一 隐喻是一种怎样的语言认知/343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和“花朵”/348
三 启蒙运动想象的“黑暗”和“光亮”/356
四 “机器”时代的隐喻/363
五 人与机器:谁是谁的隐喻/369
第16章 隐喻之惑:“人造人”还是“人造奴”?/374
一 数码时代的机器人和机器奴/375
二 恶托邦的兽人与兽民/380
三 “人造人”会毁灭人类吗?/387
四 保护机器人与保护人类/394
第17章 数码时代的交谈技艺和末日焦虑/401
一 谁害怕智能机器人毁灭人类/402
二 与智能机器人“畅谈人生”/407
三 后奇点时代的物种、政治和对抗/414
第18章 机器智能测试告诉我们什么?/422
一 通俗科幻作品中的图灵测试/423
二 图灵测试的两种模式/427
三 测试机器还是测试人/430
第19章 互联网的真实、自由和认知平等/440
一 新型社会传媒与虚假信息/440
二 共同认知规则的公共价值/445
三 互联网时代的批判性思维/450
四 互联网的认知平等原则/454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互聯網文化是文藝復興和啓濛運動之後又一次可能具有巨大積極意義的文化轉型。人們如何在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的同時保有對自由價值的選擇,成為我們今天認識互聯網的兩個關鍵問題。

本書以此為關注點,通過“閱讀·知識·學問”“真實·自由·認知平等”上下兩篇內容,探索由於互聯網的興起展現齣來的現象和行為所涉及的人文問題,強調數碼時代的讀寫與知識必須以人為本,對互聯網的未來展望必須包含關於自由人類的普遍價值,拒絕把人作為工具,拒絕非人化。為此,需要用啓濛的人文教育來提升人們的讀寫和知識能力,重申人文教育的自由意識和自主性理念。

用户评价

评分

##客气一点,加一星给导论和前面两章吧。后面的陈词滥调和虚喊口号,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评分

##感觉像是知识的二道贩子。满满的堆砌,尽是无聊。

评分

评分

##我挺佩服这么能写的人,每个主题都能从古至今不停气地写上30多页。笔者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或切入角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可惜重分析、轻思想(可能是过于注重说理的技术、可能是过于保守谨慎),似乎不敢得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每一章读完之后都觉得朦胧混沌。现在的图书编辑也聪明,开篇50页和最后收尾的内容精彩,中间都絮絮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