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第6種
· 一本國內學界呼喚已久的翻譯學研究經典。
· 對德國浪漫派時期拉丁語、希臘語典籍德譯工作的考古式梳理,講述現代德語形成的來龍去脈。
本書是一次對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著名文化領袖歌德、施萊格爾、荷爾德林等七人翻譯活動的“考古式”梳理:德語標準共同語的形式建立在錄得翻譯拉丁文及希臘文《聖經》的基礎上,經由浪漫派作傢及其共同時代的赫爾德、洪堡等人對拉丁文、法文經典的譯介而逐漸成型。德意誌文學中最委大的作傢們是這場翻譯運動的主將,他們最優秀的作品也伴隨著這場運動誕生。
作者的研究嚮我們展示瞭這樣一個事實:翻譯彆國作品對於一個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構何其重要。外文典籍的譯介非但沒有成為壓製現代德語原創作品的絆腳石,相反,恰恰是翻譯過程本身極大豐富瞭現代德語的錶達法和民族氣質。歌德在此時提齣著名的“世界文學”概念,正是看中瞭作為譯入語的“他者”對母語創造力的“構建”和“重塑”。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復雜化的今天,重現這個人類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現象或許有著特彆的意義。
##翻译是世界头号翻译大国——德国的文学构建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中介(中国现代文学类似),浪漫派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以及印度文学译介(一说诺瓦利斯的“蓝花”即是《沙恭达罗》中的“蓝莲花”)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莱辛、歌德、赫尔德和浪漫派继往开来的莎士比亚翻译接受造就了此人在全世界的经典化(是的,莎翁的经典化是德国人推动的!)。翻译扣一星,虽然法语出身的译者言称曾就德语术语请教过相关专家(P353),但似乎收效甚微。Wissenschaftslehre译成“科学界的准则”(P121,费希特的“知识学”),gebildet译成“学成”(P49,“生成、形成”),Vorbildlichkeit译成“优良性”(P53,“典范性”),Fragment译成“段”(P93,“断片”)...
评分##渐入佳境,荷尔德林一章是至今读过最好的相关论述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法国文学作品的佳作,翻译的也非常帮,为作者和译者点赞!
评分##章老师的自来水!(等上市了再来补评价????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法国文学作品的佳作,翻译的也非常帮,为作者和译者点赞!
评分##渐入佳境,荷尔德林一章是至今读过最好的相关论述
评分##尚可一读。
评分##“翻译呼唤一门伦理学和一门分析学”,翻译学并非任何学科的奴仆,而是崭新的求知对象和认知主体。 “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思想是西方现代所有翻译流派的发源地。” 荷尔德林将“自我—他者—自我”的位移运动转变为“异的考验”与“我的学习”的共时双向运动,践行了“强化”与“朴素”互补平衡的现代原则,成为超出时代(浪漫主义或是阐释学等)的典范。
评分##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